第十九章兒時的小夥伴們

雖然不是什麼大儒,名流,教導家裡的弟弟妹妹還是能夠勝任的。

張俊平把自己創作的三字經交給李溫書,讓他用這個給弟弟妹妹啓蒙。

看了三字經,李溫書頓時驚爲天人,作爲教書先生,比一般人更能夠理解這部三字經的高深,字詞簡單,內涵深遠,卻又朗朗上口,是啓蒙教育的神作。

是的,看完三字經後,李溫書就把它奉爲神作。

衝張俊平深深鞠了一躬,“郎君大才,小生遠遠不如!此經文如果傳頌出去,讓廣大學子習之,郎君可謂功德無量。”

“三字經某寫來本就是給弟弟妹妹們啓蒙用的,先生認爲可行,儘管傳頌出去,某沒有意見!只恐拙作入不得大家之眼。”

“郎君這部三字經,字詞簡單,對於學文有成的文生自然無用,但是對剛剛啓蒙的芸芸學子,那就是神作!必將被衆多書院追捧!奉爲經典!

郎君的慷慨,必將被衆多書院傳頌,此舉功德無量!”李溫書再次對張俊平下拜。

“你願意傳,便傳吧!過些時日,某的書坊開業,也準備把它印成書籍,拿去售賣!”張俊平不以爲意的笑道。

“這·····”一聽張俊平準備自己印刷拿去售賣,李溫書反而有些猶豫了。

可見這李溫書還是比較有道德底線的書生。

“無妨,先生儘管拿去傳頌,就算別人搶先印刷了也無妨!某的書坊還不需靠這區區一本經書維持!”張俊平笑道。

“郎君大德!”李溫書再次行禮。

張俊平對李溫書的印象大好,正要再和李溫書攀談一番,張貴進來稟報,“郎君,高家的小郎君,楊家楊文廣,曹家的小郎君來訪。”

“哦!快請!”張俊平說了一句,又對李溫書說道:“先生,某要去迎客,先生自去便可,舍弟,妹,就拜託先生了!”

“郎君自去,某拿了這份薪資,自會盡力!”李溫書施禮道。

張俊平交代完,就起身去迎接楊文廣一行人。

“伯安!”楊文廣爽朗的聲音從外面傳了進來。

“伯安,怎麼回到汴梁,也不找哥哥吃酒玩耍了?”說話的是一個面如白玉,身高六尺有零的英俊魁梧的青年。

張俊平的記憶裡有這個人,是高家的子弟,高遵甫,他的父親是高繼勳,祖父高瓊。

高家可是比張家風光多了,此刻高遵甫的父親高繼勳應該是雄州知州。高遵甫現在應該也在禁軍中任職。

這高遵甫一生沒什麼成就,史書上唯一留下的就是他的女兒高滔滔嫁給了英宗皇帝趙曙,並且生下了神宗皇帝趙頊。

高遵甫和張俊平年齡相仿,兩個人又有親戚關係,張俊平母親,是高遵甫的堂姑,和高遵甫的父親是一個爺爺。

“高表哥,非是弟弟不肯找幾位哥哥吃酒玩耍,實在是我張家現在的情況,實在不便去打攪幾位哥哥!”張俊平抱拳行禮道。

“伯安這話卻是不對,你我兄弟哪有那麼多便於不便?”高遵甫使勁在張俊平胸口錘了一拳。

“伯安,吃酒去!”曹僖更加乾脆,直接拉起張俊平就往外走。

張家和曹家也算是姻親,張俊平的嬸孃是曹僖的堂姑。

“曹家哥哥稍等片刻!待我交代一下!”張俊平無奈只能和張祿交代了幾句,便帶着張貴,跟着高遵甫,楊文廣,曹僖三人出門去喝酒。

這是張俊平來到這個世界,第二次離開張府。

出了門便是馬行街,這裡是大宋都城汴梁最繁華的街道,街道上人流穿梭,車馬往來,絡繹不絕,真的是熱鬧非凡!

沿街各種店鋪,酒樓,茶社,醫館,各種各樣的雜貨鋪。

大宋汴梁最著名的樊樓,莊樓,任店三大酒樓皆在此處。

街道上推車的,擔擔的商販,叫賣聲,人鳴馬嘶聲,摻雜在一起,演繹出一副絕美的清明上河圖。

汴梁應該是歷史上第一座不夜城,很多酒樓都是通宵達旦的營業。“張郎君!”

“見過張郎君!”

“張郎君,嚐嚐我家的炸鵪鶉!”

“張郎君,這位某剛剛從汴水打上來的魚,拿一條回家吃吧!”

“多謝,回頭某讓家人來買你的魚!”

路人,街邊商販見到張俊平,都熱情的和他打招呼。

張俊平有些懵逼,自己怎麼這麼受歡迎,只能拱手一一回應着。

此刻,除了張俊平,另外三人都是不差錢的人。

吃酒自然是去最好的酒樓,三個人邁步走進樊樓。

“哎呦,張郎君,高郎君,曹郎君,楊郎君,四位郎君可是有日子沒來了!”酒樓跑堂的看到四人走進酒樓,忙上前招呼,熱絡的打着招呼。

這樊樓跑堂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幹得了的,不光嘴皮子要溜,眼皮子要寬,腦子還要靈活。

“找個雅間,我們兄弟要吃酒!”

“好嘍!樓上雅間……貴客四位!”跑堂小廝答應着,對着樓上喊了一嗓子。

這是通知樓上,有貴客臨門,小心伺候着。

四個人找了一個臨窗的雅間坐下,“四位郎君,今個喝什麼茶?”

“拿一壺開水進來,再把你們這最好的茶餅拿過來!”張俊平搶先開口。

他實在喝不慣大宋加料的茶湯。

“這……好嘞!張郎君稍等!開水,茶葉馬上到!”小廝看了其他人一眼,見高遵甫他們沒有說話,連忙答應一聲,轉身離開。

這個時代雖然沒有顧客就是上帝的說法,可是貴客的要求,他們還是要無條件滿足的。

店小二剛剛離開,推門進來幾個模樣俊俏的少婦。

張俊平隨手掏出一片金葉子,遞給其中一位少婦,“我們兄弟喝酒說話,不需要你們伺候!且去吧!”

這些婦女是汴梁獨有的一種人羣,叫做“焌糟”,她們都是附近的良家婦女,混跡在酒樓茶肆,替客人端茶倒水,混幾個賞錢的。

當然還有一些男子,也混跡在酒館茶肆,替人跑腿爲生。

不大功夫,小廝拎着開水,拿着茶餅和四個蓋碗茶杯走了進來。

第四十章教太子童謠第一百二十章霸拳vs形意虎型第一百六十二章你們搭臺我唱戲第二十四章穿越後遺症第一百五十九章張俊平的命題作文(1)第一百三十八章來的比預想更快第七十五章官傢俬巡書院第十七章哥是傳奇(盟主加更2)第七十六章趙恆的憂慮第四十三章兇名在外第一百七十四章這特麼是城堡(1)第一百五十四章張俊平的處置方案第一百五十三章後續安置第七十一章痛並快樂的張祿第一百零四章發解試第一百六十七章準備燒第二把火(4)第十三章治家第一百六十二章你們搭臺我唱戲第一百九十一章當官沒有善惡第一百二十一章突然出現的大長腿第一百一十七章草堆取暖第一百六十章碑林之皇朝更迭(2)第一百七十九章十大家族再聚首(1)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第六十九章薅羊毛第五十六章鬥牛,未比先熱第一百八十三章可願六百萬買我閉眼(1)第一百四十七章送君儀刀第一百三十一章人力出租車第二十二章血洗道觀(盟主加更5)第一百六十七章準備燒第二把火(4)第七十八章可憐的孩子第十三章治家第四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十四章受歡迎的書院第一百七十四章這特麼是城堡(1)第三章馬行街上踏歌行第一百九十八章比試彩頭(1)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把火不好燒第一百零二章充實的生活第七章劉府討債第八十九章陛下召見第一百二十七章簡在帝心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把不好燒(1)第三十四章興奮的二叔第十七章哥是傳奇(盟主加更2)第一百二十一章張俊平的人情第八十一章記名弟子第二十七章傳授太極第五十九章臣,有本奏第一百五十七章百鍊青鋒劍第五十七章被噴一臉口水第五十九章臣,有本奏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二把火燒的很旺(5)第二百一十二章五千鄉兵第一百九十章一條肥美的魚餌第四十八章找劉家三衙內合作第三章馬行街上踏歌行第一百六十六章世家的謀劃第一百八十九章嚴打第一彈,金水幫第一百二十九章張俊平的主意第三章馬行街上踏歌行第一百二十五章蠱惑人心第一百零九章注水的三國演義第二十二章血洗道觀(盟主加更5)第十八章加工粉筆(盟主加更3)第一百九十一章當官沒有善惡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把火(2)第二百零四章民夫杯相撲比賽第五十四章受歡迎的書院第一百四十一章邀請名士同行第二十四章穿越後遺症第一百零六章被妒忌衝昏頭腦的考生第五章垂拱殿哭訴第一百三十章又見忽悠第四十二章蒸餾酒出世第七十一章痛並快樂的張祿第十九章兒時的小夥伴們第一百五十三章後續安置第十二章修身第四十二章蒸餾酒出世第一百九十七章巧送馬蹄金第二百一十二章五千鄉兵第二百一十二章五千鄉兵第一百三十六章商人的生命力第五十八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百四十一章邀請名士同行第二百零三章再布誘餌第一百三十一章人力出租車第一百六十二章你們搭臺我唱戲第一百零七章張俊平的威名第二十五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五十六章淡然無視第一百三十一章人力出租車第二百零三章再布誘餌第一百三十章又見忽悠第一百二十五章蠱惑人心第一百四十八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三章馬行街上踏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