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他要體面?那就讓他體面!

景王趙杞認爲只有李綱會對付他,他以爲會是開封府的衙役,來找他的麻煩,他有一萬種辦法,來對付衙役和開封府少尹李若水。

但是現在找他麻煩的居然是皇城司的察子,而且是上一指揮使程褚親自帶隊前來。

他意識到了事情不太對。

“是李清照!”景王趙杞終於想明白了一些其中的關節,憤怒的喊道。

“這是聖旨,有什麼疑問到大理寺再說?”程褚好以整暇的亮出了手中的聖旨。

景王趙杞終於明白了自己終歸逃不過這一劫,自己府中的奴僕,哪怕僅僅是管家,就知道他太多太多的秘密。

他不相信自己的老管家,會扛得住皇城司的黑棺材,那玩意兒從出現到現在,只有李綱一人扛了整整三天!

其他人基本上幾個時辰,就把知道的吐露的一乾二淨。

“我不服!!我要見官家!那個龍漦是在毀我大宋趙家的根基!”趙杞被帶離景王府的時候,罵罵咧咧的喊着。

程褚讓皇城司的人留下,繼續盤查景王府裡的一切,將所有府中奴僕和家眷收押。

程褚來到門口的時候,卻聽到了趙杞在門口繼續大喊大叫,這讓程褚有些疑惑。

此時趙杞應該已經到了大理寺纔對,怎麼還在門口逗留?

“循王殿下。”程褚走到門口,纔看到了是同知大宗正事循王攔在了門口。

趙士褭聽到消息,第一時間趕到了這裡,對於肅王和景王,他的內心是極爲複雜的,是他告訴了李綱兩人心懷不軌。

同樣肅王趙樞全傢俱末之時,他就感覺到了風雨欲來的壓力。

而今天景王被皇城司帶走的這一刻,他終於安耐不住,自責和愧疚讓他這個有把年紀的老頭子站了出來。

“你們瘋了嗎!他是天子的親弟弟!大宋景王!就這樣五花大綁,歸大獄之中!大宋現在還有我皇室尊嚴嗎!”趙士褭憤怒的指着皇城司的察子,怒聲呵斥着。

他是趙家大宗正事,他負責維護大宋皇室的臉面,而前面肅王全家自殺,和今天景王被縛,都是丟盡了皇室的臉面!

“循王殿下,這是監國太子的親筆詔書,這是大理寺卿和邢獄宋世卿的抓捕憑證,我們按規矩辦事。”程褚拿出了手中的札子,上面的印章,趙士褭當然認識。

“今天說什麼也不能帶走他!”趙士褭查驗過文書之後,依舊堅定的搖頭說道:“我維持的是大宋皇室的臉面,今天就是誰來了!也不能帶走他!”

程褚看着這個固執的老頭子,輕聲說道:“循王殿下!景王涉嫌謀反!循王殿下這種時候不應該把自己摘出來嗎?”

“我一把老骨頭,今天就是在這裡沒了,也沒關係,但是我大宋皇室的臉面,不能再丟了。”趙士褭依舊堅定的搖頭說道:“要綁杞兒!那就連我一起綁了吧!”

大宋皇室,自從宋金開戰之後,從趙佶匆忙禪讓、趙楷那場人盡皆知的墜馬之事,再到二十五王在八門進京之時,逃離都城,康王趙構在南方作亂。

再到親王燕王在官家重病時意圖歸政趙佶,還有眼下這腌臢事。

每一樁,每一件都是在砸自己的招牌!趙士褭作爲大宗正事,不能再看着皇室臉面,就這樣持續不斷的被踐踏了。

現在連皇城司的這羣察子,都欺負到了郡王的頭上!

“再說了是涉嫌,又不是證據確鑿!你們要辦案,我不反對,但是要在這景王府查!你們不能帶走他!”趙士褭依舊堅定的說道。

程褚看着固執的趙士褭,滿臉的爲難,這趙士褭年齡大了,這要是把他氣出好歹來,他程褚也不好交差。

他叮囑親從官去請示太子和宮正。看着氣急敗壞的趙士褭勸慰的說道:“宗親把大宋皇室的臉面都丟了,但是我大宋官家不是把皇室臉面都給掙回來了嗎?大宗正事不要這麼生氣,身子是自己的。”

李清照收到皇城司親從官回稟的時候,正在教趙諶詞格韻腳。

“姨娘,是不是把四爺爺給氣壞了?”趙諶聽到回稟,有些懵懂的問道。

他的年齡,並不知道這背後的權力角逐,但是卻知道他的四爺爺,現在很難。

李清照閉眼想了很久,才睜開眼說到:“告訴程褚,他要是體面,你就讓他體面,他要是不體面,你就幫他體面。左右不是一個面子的事。”

“姨娘,這是何意?”趙諶看着李清照一臉糊塗的問道。

這句太拗口了。

李清照笑着說道:“這是你父皇說的一句話。”

“什麼時候說的?”趙諶一臉糊塗的問道。

李清照翻出了《起居注》說道:“當初太上皇南幸歸京之時,太上皇不太願意回艮嶽宮。當時的皇城司上一指揮還是沈從。”

“沈從問着艮嶽宮的皇城司親從官,要做到什麼地步。你父王就說了這麼一句體面和讓他體面的話來。”

趙諶才翻動着起居注看了半天,這個起居注是起居郎寫的,一共設有兩名,左史言,右史記,防過失,記注之職。

“所以太上皇選擇了體面,肅王和景王他們只能被體面嗎?”趙諶看完之後,搖頭說道:“這位御侍,按着姨娘的意思辦吧。”

趙諶是年齡小,但不是笨蛋。

李清照並沒有針對趙士褭的意思,這位宗親在大宋汴京被圍的時候,堅定的選擇留在了汴京,積極組織宗親抵抗,甚至親自爬到城頭擊發箭矢射殺金卒。

一把年紀的趙士褭,是不願意自己子侄受這樣的委屈,死要面子罷了。

“很奇怪,很多人對皇位的嚮往,都表現的極爲急切。但是孃親卻不願意讓我當太子。”趙諶歪着頭靠在椅子上,愣愣的說道。

李清照並沒有言語,趙諶能不能做皇帝,那得看官家下面孩子出生的時間了。

否則再等兩年,隨着趙諶成年,逐步建立自己的東宮勢力的時候,不管是他自己還是他的手下,都不會讓他輕易放下皇位的爭奪。

李清照的臉色有些擔憂的看着趙諶,以後這大宋皇位的爭奪,恐怕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程褚仔細的品了品這拗口的話,決定還是回宮問清楚的好。

他自知自己是個粗人,雖然聽了沈從的話看了兩天的書,但是這等需要閱讀理解滿分的話,還是問清楚纔好!

萬一要是辦錯了事,會增加多少麻煩?

程褚在皇宮和景王府來回折騰了兩趟,纔將邢獄和大理寺卿拉倒了景王府。

審訊景王就定在了景王府裡。

李清照並不是武則天,她的目的只是幫官家穩定住後方,而不是真的要無端誅殺趙家宗親。

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揍一頓,再揍一頓第一百零二章 高級生產力,砍了捨不得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條訴求,危害到底在哪?第四章 要不要試着逃跑?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善的倒黴徒弟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三百四十二章 鋼鐵直男的直男表現第八百九十五章 後宮紛爭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自然之下,人人平等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選擇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何爲明君?第六百零四章 妾身願意做一輩子的鄆王妃第三百一十章 趙構再議登基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花是運也是劫第五百零九章 大地之廣,安能量算第六十二章 互相掣肘的大宋西軍第四百零八章 昭勳閣評價歷代功過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慶殿冷氣開放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五百三十四章 會變色的月亮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進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燕京行宮的兩個普通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九百零二章 再走天下路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稟抓到的真正大魚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纏香和傳統第六百七十三章 金國的體面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六百七十八章 岳飛蒙冤的真相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四百二十五章 齊安郡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六百四十五章 他要體面?那就讓他體面!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英的分析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四百七十七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鬥蛐蛐的草葉第六十三章 破鼓萬人捶啊!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八百二十二章 海貿行軍監察司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二百八十四章 得給岳飛換個綽號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八百五十二章 《經稷考》第五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昏睡的趙桓第三百六十四章 系統升級成功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七百一十二章 你見過蘭亭集序嗎?第九十四章 將門有將,相門無相,真正的大宋格局!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那便一去不返!第八百五十章 整個會寧府亂成了一鍋粥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獵朔州,敢不敢?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綱的信到了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二百九十九章 種少保配享官家太廟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五十五章 戰爭還未結束!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宋皇帝的仁善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