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

私自鑄幣,在大宋的確是按照大逆之罪論處。

但是隨着大宋錢荒越來越盛,大宋的鐵錢也越來越薄,價值也越來越低,錢引的無限制隨意增發,導致錢引的信用越來越低。

解決錢荒,官家給的解決方案,並非大規模利用國家信用發行錢引。

而是增發銀元,來解決大宗交易的錢荒。

雖然委屈了倭國,但是大宋錢荒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緩解的趨勢。

民間對於解決錢荒之事的方法,就是私自鑄幣,反正都是鐵錢,自己鑄錢來流通好了!

對此朝堂的做法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沒辦法,錢荒鬧得人心慌。

人心動盪的後果,就是各州府總有人煽風點火,各地烽火狼煙,起事不斷。

“以私鑄銀元爲名,治罪肅王是不是不太合適?”李綱皺着眉頭說道。

李清照搖頭說道:“你繼續往下看,這個私鑄銀元的莊子和肅王景王牽連極深,最主要的是他們的銀料來自於哪裡?”

“大宋錢莊把持着絕大多數的大宋銀礦,銀料都有定數,他們這多出來的銀料,從何而來?”

李綱纔打開了札子,看了半天,終於看到了一個讓他有些疑惑的名字,深田恭子。

“肅王和景王聯袂了平盛清嗎?”李綱驚訝的問道。

李清照點了點頭:“從皇城司的察子探查到的情報顯示,不僅僅是倭國,甚至還有一些江南的商賈也參和其中,私鑄銀元,獲利頗豐。以大宋舊幣,帶到海外換來白銀私鑄。”

“而最關鍵的是掙到的銀錢,如同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一樣,這或許是李太宰調查肅王之事的新的方向。”

李綱猶豫了很久,才終於是點頭,說道:“那就讓皇城司的察子摻和進來吧。開封衙役,畢竟手裡的權力小,查不出多少東西來。尤其是涉及到皇親國戚。”

李綱之前一直打不開肅王之案的缺口,其實就是因爲他不願意內廷介入外廷之事。

雖然皇親國戚的宗親,屬於內廷之務,但是又涉及到了內廷外廷的權力的交鋒,他不太願意讓皇城司察子介入其中。

但是顯然開封府的衙役,竭盡所能也挖不出更多的東西來,那就只能讓皇城司的察子介入。

他很擔心,這會讓皇城司的察子們,對外臣下手的一個開端,但是眼下的局勢,他也無能爲力。

李清照看着妥協的李綱,搖了搖頭,皇城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隨着退休軍卒的風聞言事,在各地建立了縣尉和四老制度綁定在一起。

皇城司從皇宮走出去已經成了必然之事,而且這是皇帝控制朝臣的重要手段。

一個李綱,根本攔不住這種大勢所趨,李綱的權力是建立在大宋皇帝冊封之上。

李清照笑着說道:“其實從景王查的話更加合適。肅王全家吊死中廳之事,受益最大的人就是景王趙杞。”

“本來一起作妖的肅王、景王,肅王一家全都死的乾乾淨淨,景王不僅僅什麼事都沒有,還因爲你李太宰的品性導致的投鼠忌器,讓他變得更加安全。”

李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那就查景王吧。”

李清照站了起來,扶着旁邊侍女的手,正準備走出匯英閣回延福宮,忽然駐足說道:“我知道李太宰你在擔心什麼。不就是一些虛名嗎?逼死了一個肅王,再逼死一個景王,名聲不好聽而已,給官家辦事,還用在乎名聲嗎?。”

“要是李太宰下不去手,那就由我來吧。”

李清照說完就準備離開,而李綱卻說道:“我是擔心官家那裡不好交代,他在前線征戰,我們在後面收拾宗親,會不會讓官家心裡生厭?”

李清照看了看天上的圓月,笑着說道:“不會,他眼裡最大的就是國泰民安四方安定,他連自己都顧不得,還顧得上他家的兄弟?”

景王趙杞是一個十分擅長演戲的人,完顏宗望南下至相州(安陽)時,趙佶就倉促禪讓,南幸去了。

而趙杞就是爲數不多,還伺候在趙佶身邊的皇子。

日夜侍奉在身邊,衣不解帶,食不食肉,恨不得隨身揣個夜壺,這樣的伺候換來了趙佶的一紙詔書。

【上皇制發願文,述祈天請命之意,以授杞。】

但是隨着趙佶北歸汴京,趙桓在太原之戰中的節節勝利,這一紙詔書就成了廢紙一堆。

但是景王趙杞並沒有放棄對皇位的覬覦,反而貪念再起。

景王府的前廳都是哭喪的人。

肅王全傢俱末,趙士褭作爲大宗正組織了肅王府的葬禮,把他們送到了大宋皇陵的陪陵安葬。

但是景王趙杞在頭七的時候,開始了他的表演,在門前支起了靈棚,而這個靈棚就是他最大的護身符!

全汴京城都知道李綱查肅王,把肅王查到了全家自殺!

他李綱死要面子的人,這肅王的靈棚,就是對付李綱最好的殺手鐗!

此時的肅王府前廳放着悲樂,還有聘的人在哭喪,偶爾還有人送些悼文,倒是弄的鑼鼓喧天,吵鬧不已。

而此時的肅王府的內院,卻一點都不安生,肅王壓着一個波斯女肆意的馳騁着,發出了肆意的歡笑聲。

“樊樓的貨的花樣真是越來越多了,寡人很是喜歡!”趙杞心滿意足的披上了一層錦衣,看着癱軟在地,已經氣絕身亡的波斯女人,笑容更加放肆!

他的房事習慣不太好,總是不小心掐死人。

在肅王死之前,他每天都小心謹慎,但是現在前廳的靈棚,就是他最大的護身符,他當即花了點小錢,肆無忌憚了一次。

“這老頭仗着皇帝信任,天天盯着我們兄弟!我們是天子的弟弟!這次看他怎麼收場!”趙杞狂笑着看着侷促不安的管家說道:“怎麼了?前廳銀錢不夠了?去賬房支取就是。”

管家搖了搖頭說道:“皇城司的察子們來了,把靈棚拆了,把景王府給封了!景王殿下!”

趙杞的臉色突變,他忽然看着牀上死掉的那具屍體,還好是個波斯人,要是宋人,他麻煩就大了!

“都處理乾淨了嗎?”趙杞低聲問道。

他一點都不蠢,仗着靈棚這幾天的牽制,他轉移了絕大多數對他不利的證據。

“處理乾淨了,但是,就怕是瞞不住皇城司的察子啊。”管家一臉惶恐的說道。

皇城司的察子,那是什麼樣的人?握着來自皇帝的授權,肆無忌憚,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辦案的手段實在是太多了。

管家很擔心轉移證據之事,會不會被皇城司的人發現。

“景王殿下,跟我們走一趟吧。”程褚從前廳走來,親從官和親事官亮出了手裡的兵器,指着趙杞。

趙杞疑惑的看着程褚和親從官問道:“怎麼是你?”

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一百八十八章 紅絲巾飄揚在大同城頭(爲舵主“睡着的爛香蕉”加更!)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腳踏武林第四十二章 怎麼當一名皇帝?在線等,很急。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三百二十五章 煙熏火燎水淹抓耗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六百八十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第九十一章 這麼牛的大太監,到底是誰?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九百一十二章 大結局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四百九十章 殊死一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決問題的隊伍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個仁善的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五百四十二章 評價最高的西夏王,現在姓趙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六百一十二章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二百九十八章 趙構居然還有個孩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虎傷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五十八章 老是被動挨打,是贏不了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些人活着就能撐起一片天穹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威鎮遠大炮!第五百四十五章 馬可波羅,你被偷梗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將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飛負傷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包治百病,大力丸?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七百一十章 一個不該出現的名字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善的倒黴徒弟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八百四十四章 胡神醫要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清風翻書可識字,閉眼辨味可知色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宋皇帝的軟肋第六百二十一章 老子的鷹鵰第七百二十九章 最佳豬隊友第六百五十八章 要朕有啥用?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三百三十二章 兔子與猛虎第三百八十八章 修仙有成王重陽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四百九十八章 舔狗的餘生都是軍訓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千層餅第六百七十三章 金國的體面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八百七十章 惠民藥局第四百九十八章 舔狗的餘生都是軍訓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五百一十二章 要不官家哼哼兩句?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魚龍舞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二百四十六章 男人的友誼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強背鍋王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五章 嚐嚐朕的意大利……超大型投石機!(1/5)第四百八十八章 保州六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重要通知!重要通知!第三百七十四章 官家的地理課,開講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爲舵主“FriedrichSH”加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顏值並不是一切第一百章 來自九百年前的普通刑罰手段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