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

岳飛的上策,在趙桓看來有些殘忍,但是非常符合大宋的利益。

而且執行的難度極低。

【靜觀其變】

岳飛已經通過探馬知道了西夏人在河套地區的所作所爲。

李仁忠率領軍卒的士氣很高漲,原因就是他在肆無忌憚的縱兵劫掠。

圍城的時候,不光城池的守軍會士氣低落,圍城的士兵同樣也要面對這個問題,而李仁忠的解決辦法,簡單、粗暴而且行之有效。

縱兵劫掠帶來的不僅僅是士氣的增長,還有抓捕的百姓可以充當攻城的先鋒。

最主要的是劫掠獲得大量的財富,刺激士氣。

岳飛基於此,給了趙桓一條上策。

雖然看起來有些殘忍,但是對大宋極爲有利。

靜觀其變。

就是大宋看着李仁忠縱兵劫掠,看着他們自絕與百姓,看着他們在河套經營近百年的民心,一朝耗盡。

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孫翊也把新兵訓練得當,而東勝衛的城池變得穩固,東勝衛的軍監變得完善,守城變得簡單以後,孫翊再帶着燕京軍守東勝衛,換防岳飛。

岳飛從東勝衛不管是去征伐西夏,還是去上京路征討,都有了更大的轉圜餘地。

到時候,岳飛出擊,不管從哪個方向,西夏人都沒有抵擋的能力。

而靜觀其變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爲了讓大宋有了些許的戰略緩衝的時間,還爲以後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河套地區的百姓構成極爲複雜,党項人、羌人、黃頭回鶻人甚至還有傳聞中的大食人在其中。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趙桓將手中的札子放在了案上。

岳飛作爲一個統帥,沒有讓自己失望,三條策論都是有理有據。

趙桓猶豫了很久,看着這三條策論,左右爲難。

下策執行起來最簡單,但是後患無窮,趙桓最後決定捨棄。

人妻雖好,但是趙桓還是以國事爲重。

中策執行較爲困難,而且還可能會有東勝衛丟失的危險,而且還可能造成重大的損傷。

上策執行起來即簡單也受益無窮,坐等西夏人自己作死,然後大宋天兵至,收復人心。

在河套的問題上,也有一勞永逸之功效。

西夏五萬兵卒在河套地區的劫掠,其實已經徹底激怒了河套的百姓,本來想要對西夏盡忠的百姓,這會兒也應該對西夏人,咬牙切齒了纔對。

西夏人再想進入河套地區,那就不像現在這麼簡單了。

河套的百姓不用大宋許下任何的承諾,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他們會讓西夏大兵,知道什麼叫陷入了人民羣衆的汪洋大海中。

趙桓忽然想起了當初在大同城下,他想要下令,讓大宋軍卒在攻佔城池的時候,儘量減少百姓平民的傷亡。

但是被种師道攔下了。

不應該用大宋軍卒的命,換取大同百姓的命。

种師道站在了一個將軍該有的立場上勸諫,趙桓同意了种師道的說法。

但是大宋官家的仁慈,依舊讓大宋的軍卒們在執行中,沒有對百姓下手,而是隻找金人。

趙桓很想選第二道中策,去拉攏一波河套地區百姓的民心,說的高大上點,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而且趙桓相信自己的命令,也會被岳飛所執行。

岳飛這個人的性子就這樣,輕易不會在大事上反對自己。

但是他最後還是選擇了上策,督促孫翊好好訓練新軍。來年開春再戰。

河套百姓的命是命,大宋軍卒的命就不是命了?

軍卒也是爹媽生養的血肉之軀。

冬日行軍作戰稍不留神就是凍傷、凍死一片,甲冑變得生脆,戰陣衝突會有更多的傷亡。

岳飛手下的兵卒河間軍是大宋的精銳。

但是再精銳的軍卒,他們已經征戰了一整年了!

河間軍卒已經去年秋末開始剿匪,從京畿路轉到了關中,再打到了太行,行軍燕京途中,還平定了一個連雲寨。

天德州之戰更是結結實實的打了一場硬仗。

連續兩次探底西夏,又轉戰到了上京路威懾恐嚇了一番克烈部。

之後歸來之後取河套,再行軍至坤儀州轉回奉聖州。

一年都沒停頓的河間軍,是一隻常勝之師!

但是轉戰萬里的他們,也需要修養。

當初的大宋西軍爲何在伐遼之戰中一潰千里,和趙佶那什麼狗屁不通的招降戰略有關,也和大宋西軍連年征戰無喘息之機有關。

河間軍再強行上陣打西夏進犯之軍,即使是常勝,再戰再勝!

犧牲的軍卒也會很多。

趙桓仔細權衡了利弊,河套什麼人都有的百姓和河間軍的軍卒的命,他仔細在心裡稱了稱,最後他覺得河間軍的命,比河套百姓的命值錢多了。

華夷之辨依舊比較盛行的大宋,爲了河套百姓拼命的事,趙桓實在是做不出來。

當初放金國百姓進關的時候,趙桓也是漢兒優先的原則。

趙桓最終的決定了選擇了上策,他靠在椅背上,望着大殿上的華燈發呆。

“系統,你說朕是不是也變得越來越像一個皇帝,變得有選擇了?屠龍者終於長出了惡鱗?朕居然選了上策。”趙桓喃喃自語的說着。

【……】

趙桓嗤笑了一聲說道:“你倒是說說呀。”

自從他這個皇帝的權勢越來越重,朝臣們對他也越來越尊重,而這種尊重有變成崇拜的趨勢。

就連李綱現在都不那麼剛了。

【慈不掌兵,你的仁慈現在只能普照宋境。】

“慈不掌兵嗎?”趙桓愣愣的問道。

【換句話說,其實你的大宋還不夠強啊!你的拳頭還不夠硬啊!打個比高句麗還要廢物的金國,都已經這麼費勁了,你還想將仁德普照到力不能及的地方嗎?】

【你的拳頭還不夠大,還不夠強,你想當天可汗,可是德不配位啊!】

【你需要,以德服人!】

趙桓哭笑不得看着眼前的字幕笑着搖了搖頭,系統還是一如既往的直指本心。

德不配位,以德服人。

這裡的德可不是仁善之類的虛妄的精神修養,而是手裡掌控的力量不夠強大。

“官家,回京的事準備的差不多了,什麼時候動身?”趙英又從陰影裡竄了出來問道。

官家顯然是政務暫時告一段落,趙英看着官家發呆回過神來,趕緊走了出來。

“回京啊,後天吧。”趙桓打着哈欠說道。

夜已經很深了,他已經有些犯困。

趙桓回京的原因很簡單,北方戰事陷入了焦灼了垃圾時間,大冬天的北方,已經不適合打仗了,只有小規模的衝突。

還有一個時間,就是那個屢次拿李清照說事的傢伙,再次跳了出來。

而這一次程褚終於抓到了這個人的尾巴,順藤摸瓜的拉出了一大片的人,他必須趕回去坐鎮汴京。

這個人出乎了趙桓的預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第六百零八章 岳飛和趙英到底誰厲害?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進如風第七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解決方案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蔡京和官家真是越看越像!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八百四十五章 瞪一眼就懷上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花是運也是劫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國戰神,不過如此(六月份打賞結算第五次加更!)第八百九十五章 後宮紛爭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八百八十三章 對情報安全的自信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爲舵主“FriedrichSH”加更!)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宮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宗皇帝啊,你挖的坑太大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而復得的玉佩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爲何把皇位傳給太祖一系?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糊塗了的完顏宗翰第六百二十一章 老子的鷹鵰第五百二十九章 師宋長技以制宋第六百七十四章 憶往昔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閱圖》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八百三十章 阿Q精神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八百四十五章 瞪一眼就懷上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唐納德·桓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稟抓到的真正大魚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觀到底會不會誤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三十一章 武庫裡的箭頭,又尖又扁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使其滅亡,比使其瘋狂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爭的創傷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花是運也是劫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系統,還是那味兒第一百八十章 有點小潔癖的王重陽(爲舵主“女神快到碗裡來”加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三百五十七章 鍘刀落,人頭滾滾!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九百零八章 人類,是愚蠢的第八百二十二章 海貿行軍監察司第六百七十八章 岳飛蒙冤的真相第五百五十四章 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經死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七十四章 官家的地理課,開講了!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三百七十一章 十動然拒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四百四十五章 攔在山海關外的人牆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六十三章 破鼓萬人捶啊!第七百七十六章 揍一頓,再揍一頓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五百五十二章 糟糕,這是心動的感覺!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胡神醫被完顏宗翰盯上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駕親征!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五百二十九章 師宋長技以制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