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

李仁忠顯然是一個合格的將領,攻城的節奏非常的穩當,從試探到大規模攻城,到圍城都做的滴水不漏。

但是這城,太難打了!

守城的不僅僅是城牆上的士兵,還有無數的百姓,參與到了守城之中。

熬煉猛火油、搓制弓弦、維持城內秩序、搬運守城器械、拆房等等與守城相關的事物,西夏的百姓切實參與其中。

而且在張孝純的調度下,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

李仁忠啃了五六天之後,終於確定靠猛攻,無法攻陷這座城池之後,他選擇了圍而不攻。

然後縱兵劫掠!

張孝純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兵匪一家纔是常態,和岳家軍一樣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隊纔是少之又少。

縱兵劫掠,亦兵亦匪纔是常態。

百姓並沒有訓練過殺人技巧和戰陣,沒有成規模的進行過作戰,兵匪劫掠的時候,他們壓根沒有什麼抵抗的能力。

張孝純無力阻止西夏人縱兵劫掠,他能夠調度整個城池的百姓,協防已經竭盡全力了。

而呼延通皺眉,看着西夏人天天在城門之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進進出出,每次都能帶回很多車的財貨,還能帶回很多的人丁。

這些人丁會被西夏人驅趕做敢死隊攻城。

張孝純雖然明白這是常態,但是依舊忿忿的說道:“他們總有一天會遭天譴的!”

“你是說官家吧。”呼延通吐出了口中的草棒。

官家是天子,遭天譴自然是官家的責罰了。

шωш.ttκǎ n.℃o

愛民如子一直是士大夫們當了官以後的最高追求。

如果能在爲官一方,離任的時候,得到一塊褒匾,在當地被百姓立一塊褒碑,在被當地人夾道歡送,依依不捨,那就是最高的讚譽了。

張孝純雖然是個膽小的人,但他也有過這樣的奢望。

他很快的搖了搖頭,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甩出了腦海,眼下最緊要的是守住城池。

城內的糧食如果平均分配,絕對夠守到明年開春的時候,可是整個五原城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能坐吃山空。

張孝純臉上帶着苦笑,他陷入了回憶之中,當初在太原城的忐忑和不安,再次的籠罩了他。

他是一個兩手不沾陽春水的讀書人。

他本能的畏懼刀兵,可是現在他卻有不得不面對這些,他很恐懼。

但是他又想要面子。

太原那一筆實在是太不光彩了。

青史有時候實在是過於殘忍。

青史會明明白白的將自己想要投降,和威逼之下守城寫的明明白白。

青史同樣會記錄自己這次守城的功績吧。

而且這一次是西夏人啊!

被大宋軍隊連續兩次登都城拜訪,西夏軍看到嶽字旗,就望風而逃的軍隊!

投降金人的話他心裡還能安慰自己,金人當時比宋人軍隊要強!那是不爭的事實。

直到現在金人雖然在戰略上走進了守勢,但是其驍勇,依舊是大宋軍隊頭疼的問題。

天德州之戰,大宋大獲全勝,但是金人面對必死局面突圍時的決絕,依舊震人心魄。

逃兵很多,但是面對必死,捨命一搏的金人軍卒更多。

天德州金軍,都是金國的開國之兵。

而現在自己面前,是和之前大宋菜雞互啄的西夏兵。

自己雖然依舊恐懼,但是投降了,連自我安慰的理由都沒有一個。

所以張孝純用盡了自己的全力,來調度一切能調度的資源去守住五原城!

他不太想丟這個人。

糾結始終圍繞着他。

張孝純只盼望着西夏軍卒趕緊撤軍。

他寄希望的是大宋軍隊的援軍能夠早日到來。

但是趙桓如果能派出援軍,就不會想到讓後套的張孝純和呼延通,撤退到九原城了。

張孝純是個聰明人。

所以他猜到了一些現在的局面,可能等不到援軍,他也考慮到了。

趙桓的確是沒有援軍,但是這次他準備給西夏人來一記狠的!

支持樑家裂土!

正式分封樑家爲大宋樑王,領地就是河西走廊和河西九州!

西夏人給自己下絆子,自己就不能給西夏人上眼藥水了?

但是這個支持,趙桓並不是很想下。

這樣一來,樑家合法的擁有了河西走廊和河西九州,這就成爲了一個隱患。

樑家會不會成爲第二個西夏?

趙桓對這個詔命有些猶豫不決。

他很想給西夏人一記狠的,威逼西夏軍卒撤退,等到明年拿下烏海城,徹底廢了西夏想要奪回兩套的意圖。

但是這個詔命貽害無窮。

趙桓思考了很久,自己史書的名頭,肯定好不到哪裡去,一個愛人妻,就把他的私德滅的一乾二淨。

更何況還有個朱鳳英和自己不明不白?

蝨子多了不愁,要不再弄個出爾反爾的污點?

等到宋金之戰打出個結果,在討伐西夏的時候,一併把樑家討伐掉?

趙桓在思考這個問題,隨後自嘲的笑了笑,將這道札子扔進了火盆了。

自己同意樑家裂土,樑家也不會裂土的。

樑家和西夏王族李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

樑家真的脫離了西夏的話,他們連西邊的高昌國都擋不住,還有磨刀霍霍的吐蕃諸部,以及肯定視他們爲仇寇的西夏,沒一個好惹的。

西夏樑家和李家,現在內鬥的厲害,還是爲了西夏的權勢和話語權。

這次李乾順能夠出兵河套,也表明了李乾順和樑家達成了協議!

要不再來一處空城計,從杭錦城出發?嚇一嚇李乾順?

趙桓思考了很久,覺得不妥。

能做到這種武裝遊行威懾敵人,需要調集東勝衛的守軍。

東勝衛守備空虛的消息,一旦被金人得知,那金人一定會不顧一切的撲出來,佔領東勝衛。

切斷上京路和大宋的聯繫之後,大宋在上京的所有佈局,都會變成空中樓閣,不堪一擊。

到時候克烈部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會直接南下漠南四州以及漠東靜邊城。

王彥也會失去來自靜邊城的支援,局勢變得更加的艱難。

難辦啊!

“種少保,你若是在世,會怎麼辦呢?”趙桓靠在椅背上,出神的說道。

趙桓出神的想了很久很久,隨後搖了搖頭,种師道已經走了一年多了,這個世界是物質的世界,沒有英靈的說法。

武廟十哲的那兩股香,真的只是心裡慰藉而已。

“那沒了種少保這仗就不打了嗎?!”趙桓坐直了身子對着趙英說道:“去問問岳飛,有什麼好的辦法沒有。”

沒了種少保,問問嶽少保也可以嘛。

反正按着岳飛立功的節奏,少保這個職位,遲早是岳飛的。

自己不擅長這種軍陣博弈,他也沒想到更好的辦法,那就交給擅長的人。

他沒過兩天就收到了岳飛的札子。

他想不到辦法,不代表岳飛沒有。

趙桓打開札子,看到了第一句話,就非常滿足。

【吾有上中下三策,可解君憂。】

這纔是皇帝的正確打開方式!

自己不擅長軍陣,那就交給擅長的人,解決問題。

趙桓打開看了看,下策倒是很實在,可執行和可操作性都很簡單,只需要趙桓一個人做就行。

給曹嫺升官。

從曹昭儀升到妃一品,安樑家的心,若是曹嫺能得到一兒半女的,那是再好不過。

典型的離間計。

中策的計策,就是趙桓沒想到的一方面,執行上可能會困難一些。

孫翊還在燕京訓練輔軍,讓其換防東勝衛的岳飛,或者換防朔州城張憲,讓岳飛騰出手來,一錘定音,鑿穿李仁忠帶領的軍卒!

岳飛上書的時候,也下了軍令狀,三萬正軍出東勝衛,經九原城馳援五原城!打退西夏人!

若是戰事順利,可以掩殺至烏海城下!

試一試能不能拿下烏海城。

趙桓看着中策,笑了笑,這岳飛真是,今天試一試,明天試一試,過兩天就把西夏給試沒了。

趙桓緊接着打開了上冊,看了好久,不僅不感慨岳飛的眼光。

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七百七十一章 我要見皇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留辮不留頭第五百八十二章 她在撩你,死鋼筋!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進京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魚龍舞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線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二百八十九章 胡神醫和趙神醫的隔空對話第六十八章 東風緊,戰鼓錘!第三百一十章 趙構再議登基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決問題的隊伍第六百七十三章 金國的體面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綱欲迎回趙佶(六月份打賞,第四次結算加更!)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二百四十三章 糧船和糧食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八百八十三章 對情報安全的自信第八百七十章 惠民藥局第九十二章 忠奸無所謂,重要的是能幹第四百四十五章 攔在山海關外的人牆第六百二十四章 留辮不留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糾結!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一百四十四章 套馬的漢子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九百零二章 再走天下路第七百八十一章 克烈部求援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宋皇帝失去了一些朋友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百二十四章 留辮不留頭第五百三十九章 權臣!這兩個字怎麼寫?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個仁善的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種少保配享官家太廟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網行動第六百八十七章 內帑和國帑第八百六十八章 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一百九十八章 奧斯卡影帝!(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四百七十一章 殺使者這種事,萬萬做不得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間毒瘤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六百二十一章 老子的鷹鵰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意喧天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類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舉薦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觀到底會不會誤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糟糕的臺詞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朕的馬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足四翼王正臣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第五百四十七章 五對負重輪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開皇帝的方式不太對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七百六十三章 自然之下,人人平等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宋皇帝的仁善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二十四章 沒有火藥的戰爭是安靜的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