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段譽的美嬌妻有多少?

雅州,就是後世雅安的位置。

在雅州這邊待了幾天後,讓吐蕃那邊知曉了麒麟軍的存在後,李初這才率領大軍南下進入黎州。

黎州過去再往南,這邊就是一個爭議地區。

這是一個爭議地區,跟羅氏那邊不同,這塊地盤,在大宋的領土上地圖上,這塊地區是屬於大宋朝廷的版圖,可是在大理國的版圖上,這塊地區卻是大理國的版圖。

宋朝管這塊地區叫……

叫沒有名字。

屬成都府路管轄,不同於成都府路內其他各州都有一個名字,這個州卻沒有名字。

這個沒有名字的州府,住的都是少數民族,以黎族、彝族爲主,由兩林部、虛恨部、邛部組成,這其中邛部最大,範圍也是最廣,其次則是兩林部,在這個地區的西北,南广部則在這個地區的虛恨部。

這塊地區,甚至連一個縣城都沒有。

是的,沒有縣城,全是各部族的大小部落組成,平日裡趕集什麼的也都是在某些部落的位置臨時交易罷了。

就跟隔壁再隔壁那個羅氏部族一樣,都沒有縣城。

而在大理國,大理國則將這塊地區管叫建昌府。

是爲大理國的地盤。

這塊地盤到底是屬於誰的,這塊地區的人民自己也說不定,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去了,那邊來兵了他們就屬於那邊,就這樣反反覆覆的,大理國曾經也派兵來過這邊,只是相比之下,大理國對這塊地區的民心以及掌控力顯然是比大宋好一些。

這些是李初在在黎州這邊瞭解的信息。

西南這邊都是大山密林,天上的衛星在這邊起到的作用非常的低,只能看看一個大概的地形罷了。

好在,這邊有一條大路可以直接南下進入大理國。

這條路是由一條河流而來的,在河流的兩邊形成的小平原溝渠,由於百萬年的沖刷形成的,一直往南,匯入金沙江。

這條河流給成都府跟大理之間開闢了一條寬闊的道路,李初這次率領麒麟軍南下大理國,也是主要走這條道路。

在雅州,李初給這次帶出來的十四萬的大軍全部換裝了。

主要是更換最外面的麒麟服。

如今在四川雲南這邊多山林樹木的地區,紅色的麒麟服太過於顯眼了,李初給他們全部更換成了綠色的迷彩。

外袍的款式還是原來的款式,就是上面的顏色圖案變成了綠色的迷彩而已。

這次出征大理國,李初一共帶出來了十七萬的士兵。

其中五萬麒麟軍本部,十萬滍水軍,兩萬穎水軍。

他留了三萬滍水軍在變州、悻州、成都府一帶協調工作,而孫安則領着兩萬穎水軍去了利州,李初則帶着十二萬大軍在雅州,在雅州待了這些天,孫安的兩萬穎水軍也從利州返回,如此李初身邊則有十四萬的大軍。

進入了兩林部後,李初在當地找了個土人作爲嚮導,一路沿着雅礱江南下。

李初跟宋徽宗說要南下大理,以高氏叛亂爲理由介入。

這是麒麟軍南下的理由。

當初是李初不知到細節。

畢竟當初也沒及時去查度娘百科,朝廷那邊似乎也沒有因爲這件事狐疑什麼,同樣施天逸也沒有因爲這件事而表達什麼。

後來,李初通過度娘百科搜索了大理國的歷史後,這才發現自己鬧出了一個大烏龍。

是的,一個天大烏龍。

高氏叛亂,這在大理國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發生的時期也是北宋,只是,並非是現在。

高氏掌權叛亂,威逼大理國上明帝段壽輝退位退位爲僧,自立爲王的事情,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二十年前的事了。

而現在,李初卻以這個事情爲藉口理由去幹預大理國,這就尷尬了。

能不尷尬麼,拿着二十年前的事情去介入,這讓別人怎麼看?

不過,尷尬歸尷尬,無所謂了。

反正就是一個藉口而已。

什麼藉口都可以。

高氏叛亂掌權,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可是,二十年後,這高氏難道就不會再反叛了嗎?

李初心想,這也是施天逸對此沒有多說什麼的原因,反正就是一個藉口,不需要讓人相信,只需要讓人知道有這麼一個藉口就可以了,就足夠了,足夠扯起大旗行事了。

高氏叛亂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這個高升泰才當了兩年的皇帝就病死了,臨死的時候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居然要讓兒子高泰明將政權還給段氏。

於是,段正淳當上了皇帝。

高氏雖然將政權歸還了段氏,但是在朝堂上,高氏在仍有很大的勢力,這宰相的位置依舊是高氏所掌。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段正淳也在十三年前出家爲僧,將皇帝位置傳給了兒子段譽。

段譽!

就是後世金庸所寫的《天龍八部》當中的段譽。

這段正淳也是天龍八部裡面的那個風流倜儻的段正淳。

只是,不知道這個段譽是否如同小說裡所寫的那般,會北冥神功,會六脈神劍呢?

哈,誇張了些。

武功是吹了些,但是這段譽的那些美嬌妻應該不會少吧?

是與不是,到時候見了就知曉了。

大軍一路南下,很快就抵達了落蘭部,到了這裡,這已經出了爭議區域了,是徹徹底底的進入了大理國的境內,這建昌府的都城也在前方了。

大理國那邊也發現了這北邊出現的大軍,建昌福那邊連忙的組織了一千多人前來攔截。

北有十四萬麒麟軍,而東則有十萬的海寧軍。

如此多的大軍逼境讓大理國國內一片迷惘,誰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哪怕是大理國的國主段譽,也亦是不太清楚。

段譽是個有所作爲的君主,他明白與宋朝建立友好關係是立國之本。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的“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然而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

段譽特別重視加強與宋朝的聯繫,入貢大理馬、麝香、牛黃、細氈等土特產,還派幻戲樂人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禮遇,冊封他爲金紫光祿大夫、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等。

有這層關係在,段譽可沒認爲這邊境出現這麼多大軍是來針對他大理國的。

再加上他也知曉大宋的北邊有西夏,有遼人,大宋的重心都在那邊呢。

是已,到如今這邊都沒能警惕。

很快,從建昌府出來的一千攔截的士兵跟麒麟軍碰上了。

第八十五章:你咋不上天呢?第五一四章:江南事了第四五二章:千刀萬剮第四六四章:江南平定(二)第三零二章:招降劉敏第一二七章:炮轟禁軍第二四四章:你大哥是不是叫楊志?第四三零章:坦克衝鋒第二四零章:楊志回鄉第一五零章:事情鬧大了第五十二章:256路廣州公交車第六五七章:屠城第五八六章:大理並國第三五一章:昇華第五五八章:崩亂的吐蕃第六二零章:當需賢德之人繼位第一二六章:禁軍來了第一二四章:等待黎明第五二九章:不作不會死第三七八章:封賞和推廣第五一零章:火車上的盒飯第三七六章: 魯門第十六章:水泥鋪地第六十二章:此章省略XXXX字第四八五章:軍事演習(四)第二三七章:逐漸對這個世界絕望了第一八八章:獸皮青年第四一七章: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五三八章:江南電網任務第二九五章:燒燬方城縣第五十三章: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第二一七章:天波府第四四六章:完全沒得選第一二二章:牽扯上太子了第三九一章:誥命夫人第二五九章:兄弟相逢,三碗酒第二十九章:組建班底第二二七章:王慶要招安麒麟軍第一一八章:總爲他人做嫁衣第六三八章:坦克碾壓第三四四章:萬歲山第六四八章:收復燕雲十六州第三三五章:建造學校的構想第二六二章:傻逼了吧你!第二七二章:宋江之死第三一零章:炮轟襄陽城(完)第九十五章:革爲白身第三九六章:軍規第三九六章:軍規第三九二章:江南有變第三一零章:炮轟襄陽城(完)第一三零章:起義師,正朝綱第三九三章:強徵民夫第二九一章:元宵夜第一五七章:楊家傳人,再興!第二五八章:共飲此杯第二三三章:好污,辣眼睛第六四九章:金國滅亡第四八一章:前夕第二零零章:養寇自重第五零零章:三路齊出平江南(四)第一七七章:授旗:滍水軍第一八三章:給坦克加滿油,再擼五十炮第五九五章:滅吐蕃(七)第六一七章:暗潮涌動第五八八章:張叔夜第四九六章:童貫攻遼陽第六五零章:滅金大禮包第七十七章:鶴蚌相爭第三四九章:沙畫第五零一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五)第二七五章:安道全第四零三章:江南亂了第二九零章:轟天雷凌振第三四四章:萬歲山第二二三章:迎接新年第六十九章:圍殺第四四八章:殺朱勔(一)第二一四章:一不小心又扯到蛋了第三五零章:《梁祝》第三一六章:軍功兌換系統第二十六章:豹1坦克上的高射機槍第二四一章:瀘州老窖第五七五章:攻約吐蕃(二)第三三一章:科舉危機第六三二章:59飛起來了第一八五章:皋哥兒第五二四章:赤膽忠心郭藥師第三五六章:我要一個狀元的名額第四零四章:東華門唱名第三八五章:呵呵第六二四章:奪門(下下)第五五九章:段譽的美嬌妻有多少?第六二五章:奪門(再下)第四一七章: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六五零章:滅金大禮包第一一三章:接觸第五四五章:《三國演義》(二)第四九三章:大連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