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朝廷的決定,命婦與蔭爵

皇帝將曹斌的奏摺交給衆臣傳閱,向龐吉問道:

“太師,機宜司後續的情報還沒有送來嗎?”

龐太師搖了搖頭道:“官家,既然朝廷要派兵解救俊才,何不趁勢而爲,依此計行事?”

蔡京連忙出班道:

“官家,要謹慎行事,這畢竟是忠靖伯的一面之詞。”

“我們還需要其他消息作證,不如等機宜司再報。”

他反對的理由很簡單,不論這件事情是成是敗,都對他沒有好處。

若是依照曹斌的計策打敗了西夏,那他的功勞就太過巨大了,肯定會在朝堂上異軍突起。

到時候就會打破朝堂上的平衡,最少自己會被龐太師壓下。

第二也是他不太相信曹斌的說法,元昊作爲一代梟雄,怎麼那麼簡單就被曹斌算計致死?

這也太過離奇了。

他十分懷疑曹斌想要通過戰事詐取功勞。

寇準此時也看完了曹斌的奏章,沉吟道:

“元昊的生死也只是忠靖伯推算,尚無十足把握。”

“臣也建議等待機宜司復報。”

龐吉瞪了瞪眼睛,氣得鬍子都吹起來了,怒道:

“陛下已經決定出兵營救曹斌,此時爲何又遷延反覆。”

蔡京身後一員大臣道:

“太師,先前我等以爲忠靖伯身處險境,所以派些士兵前往營救也是應該的。”

“如今涉及國戰,牽扯甚大,非一營一軍能夠解決,我等不得不小心行事啊。”

說着,他又補充道:

“眼下這種形勢,若元昊未死,就很可能是西夏的誘敵之計。”

“若是元昊將要身死,西夏肯定會息兵罷戰,這不正是我等所求嗎?”

“國家大事,當慎之又慎,我看還是一動不如一靜.......”

他的意思很簡單,曹斌傳來的消息並不可靠。

只要宋夏兩方能夠熄戰,就已經是滿意的結果,何必非要跟西夏你死我活?

他這話一出口,朝堂上又吵了起來,吐沫橫飛。

皇帝皺着眉,厭煩地看了堂下衆臣一眼,呵斥道:

“都住嘴,不要再吵了。”

說着,他轉向楊家女將問道:

“佘太君,你久經戰事,此事你怎麼看?”

佘老太君也十分爲難,除了需要楊家出征,她一般不在朝堂上發言,就是爲了減少天波府的麻煩。

沒想到現在皇帝竟然問到了自己。

她看了看寇準,又仔細回憶了一下曹斌的作風,爲難了半晌,方道:

“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她先背了一段孫子兵法,待皇帝有些不耐煩時,才說道:

“按理說,這是一個收服西夏的大好時機。”

“但......老身以爲,還是謹慎行事吧。”

擦了擦額頭的細汗,佘老太君終於說出一個委婉的答案。

此時,她感到十分心累,楊家的位置本身就有些有些敏感。

皇帝的問話,相當於把她們楊家的前途賭在了曹斌的人品上,雖然她對曹斌印象大變,但還是不敢完全相信曹斌。

若是支持曹斌的計策,之後兵敗論罪,楊家難免會受到牽連,她不敢冒險。

皇帝聽到這話,直接對龐太師說道:

“依俊才的奏章看,他現在並無危險,如此一來,朕就放心了。”

“既然如此,就謹慎一些,待密探復報吧。”

這一場廷議直到中午時分才結束,機宜司的密探的第二封密報也在傍晚到達。

只是,那機宜司密探只是一個軍中小將。

那次參加西夏宮宴,已經是破格待遇了。

他只知道太子寧令哥反出橫山大營,元昊派兵剿滅,並不知道元昊的實際情況。

如此一來,大宋朝廷更加認定了堅守的策略。

不過皇帝也親自刷下聖旨,要邊境將士相機行事,若有機會全力營救曹斌。

與此同時,他還加了一道冊封聖旨送到了忠靖候府。

給了曹家一個“七品孺人”的命婦稱號和一個三等子爵蔭爵。

現在曹斌還沒有正式娶妻,更沒有生子,這命婦稱號就落到他家的妾室身上。

而爵位則會落到他還沒有出生的長子身上。

杜十娘三人看着福伯手裡的聖旨,眼睛都綠了。

作爲妾室,命婦稱號比拿在手裡的產業還讓人眼紅,比鐵桿莊稼還要靠譜。

張貞娘強忍着覬覦,勉強笑了笑,對杜十娘道:

“恭喜姐姐,你是第一個進府的,這次朝廷的冊封肯定是給你的。”

說這話的同時,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第一個生下兒子。

命婦的稱號搶不到,難道還不能搶爵位嗎?

曹家的嫡子肯定會繼承忠靖伯爵,而這個蔭爵就是她的目標了。

相對於命婦稱號來說,她更希望得到這個三等子爵爵位。

雖然這只是一個最低等的不世襲爵位,但那也是朝廷勳爵,有了這個,她再不用爲子女擔憂了。

聽到這話,杜十娘擺了擺手道:“我倒是想要,但還要看曹郞的意思。”

說着,她像是想到了什麼,擰着細眉道:

“曹郞還沒有回京,朝廷就給了這麼豐厚的賞賜,莫非他有什麼危險?”

李師師也從朝廷的賞賜中反應過來,憂心忡忡道:

“曹郞這次深入敵國,比任何一次都要危險。”

“就算他身邊的護衛武藝高超,也很難發揮作用......”

越說,她越發覺得心口發慌,急忙問道:

“福伯,時遷護衛有沒有派人送回曹郞的消息?”

福伯小心翼翼地暫時將聖旨供奉堂屋中,纔回身道:

“西夏營中防守太嚴,上次傳回消息說,他正在想辦法滲透進去。”

說着,他勸慰道:

“三位姨娘不必太過擔心,時遷手下的探子本領高強,人數衆多,他們一定會想辦法保證少爺的安全。”

杜十娘帶着怨氣道:

“他們太笨了,花了府裡那麼多錢,竟然連西夏軍營都混不進去,真是沒用!”

這樣說着,她突然眼睛一亮,拍手道:

“對,我自己培養探子,省的以後讓我等得心焦。”

福伯嚇了一跳,連忙擺手道:“姨娘不要胡來,咱們沒有那麼多銀子。”

杜十娘撇了撇嘴道:“我不用府裡的銀子,我自己也有.......”

此時,她財大氣粗,底氣十足,絲毫不以爲意。

然而她們不知道,曹斌現在根本沒有感到什麼危險,而且還吃胖了幾斤。

現在正準備“施法”,準備“弄死”張元。

沒藏黑雲見他身穿道袍,仙風瀟灑,竟有一種別樣的帥氣,不由眼神發亮......

第二百一十三章 與太后合作,掌摑李美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雲妹上線,張山甫重傷第四十一章師師過壽,曹斌很低調第二十六章出乎意料的搜查,冤枉第二百四十九章 鬱悶的穆桂英,遼使囂張第一百章開封府曹青天?抄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樂於助人的曹某人,稅收第三十八章奏一曲梁祝,採花賊欲投小侯爺第十六章再次被抓,枷號示衆第二百九十三章全軍而還,遼軍調虎離山第八十四章豁的出去曹俊才,沙場鬥將第一百零七章楊家女將勇武,水寨被襲第二百零九章 京中之變,心狠手辣李美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個系統有點賤,章惇之請第二十六章出乎意料的搜查,冤枉第七十一章糧食遭劫,顏查散的失敗第九十六章 曹伯爺失敗的裝病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勉那失敗的計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城司,負荊請罪的人第五十七章八珍坊中,清流的不屑第二百三十九章 建築營很火爆,給點教訓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議,誘敵之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倒黴的蔡霄,曹斌再被告第一百三十六章寧令哥被坑,曹斌急欲逃命第三百零八章 力敵十將,河北玉麒麟第五章杜十孃的危機第七十四章 老闆娘的意圖,留不住的汗血寶馬第二百二十九章 情深義重曹俊才,皇帝的看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主破釜沉舟 聖女心思第三百三十一章 侯府危機 曹斌的破門之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方多算計,誰高一籌?第二百四十八章 曹大忽悠上線,包拯很鬱悶第一百二十六章 完美的拉攏手段,李堂的策略第二百一十三章 與太后合作,掌摑李美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陣破高遷,曹斌孤身被圍第二百九十一章張山甫的感動,夜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死死拿捏展昭,八百鐵騎入京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方臘 觀音奴很鬱悶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物降一物 軍演駭敵第二十九章典韋神威,白玉堂落荒而逃第二十七章時遷來投,李師師的感嘆第十五章案情了結,心懷大暢第三百一十七章 公主上鉤,燕青的怨念第二百八十八章曹家兒女雙全,朝廷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一章 沒移皆山的忠誠,張山甫助攻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宗保催行,兇狠殘暴的元昊第二百八十七章 談判,再收乾兒義子第一百零二章曹斌監軍,穆桂英點將出徵第九十四章霸道包拯愛上“我”,苦!第二百一十一章 死死拿捏展昭,八百鐵騎入京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昭明的敵意 大赦天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雲妹之能,穆桂英闖陣救人第九十九章包拯很心疼,單刀直入式審案第十三章包青天夜審陰曹第一百零九章艱難的獲勝,人生無常第六十九章人頭滾滾,貪官論(修改)第三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該死,疑兵奏效第三百七十五章 威逼利誘 高端“學區房”第三百零五章 犒賞士卒,遼軍城前挑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致命腦補 汴河逢易安第二百六十章 陳世美,坑王伯爺反被坑第二百四十八章 曹大忽悠上線,包拯很鬱悶第二百七十四章 帳中歌舞,原來有刺客第四十九章端王的算計,曹斌怒了!第六十二章接風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曹斌名震天下,包勉醉青樓第一百三十八章元昊很悽慘,曹斌窮途末路第三百一十章 破遼之計,祝彪的願景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昭明的敵意 大赦天下第八十五章典韋初戰顯神威,震懾全場第三十三章劃時代的大戲,高坎的可憐遭遇第一百九十二章 襄陽王身死,顏查散被坑第三百五十二章 潘妃失望 曹斌赴任江南第一百四十四章沒移家的禮物,鐵鷂子來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蔡京的陰謀,曹斌公器私用第二百六十章 陳世美,坑王伯爺反被坑第二百八十八章曹家兒女雙全,朝廷的擔憂第九十章曹伯爺的論斷,“真誠”調節矛盾第三十九章沒收作案工具,曹賊的春天第三百七十二章 懈園 朱免的算計第四十一章師師過壽,曹斌很低調第六十九章人頭滾滾,貪官論(修改)第一百九十二章 襄陽王身死,顏查散被坑第二百一十二章 曹斌的衝動,昭陽公主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番謀劃 曹斌的目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龐妃的冒險行爲,談判人選第三百一十六章 苦到心裡頭的苦肉計第一百三十八章元昊很悽慘,曹斌窮途末路第六十章善良正直的顏查散第一百零四章 情報的重要性,楊家人楊志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個系統有點賤,章惇之請第三百一十七章 公主上鉤,燕青的怨念第八十五章典韋初戰顯神威,震懾全場第一百八十六章 小婿有禮,白玉堂之死第三百五十一章 各自謀劃 女官的怨氣第四十章再接再厲,與龐太師合作賺大錢第二百八十八章曹家兒女雙全,朝廷的擔憂第十二章過堂,僵持第四十八章 負心薄倖?絕望的李師師第一百七十五章遼帝和西夏,魯智深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