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欲取元昊,葫蘆口設伏

這是一處山谷,谷口寬度大概有一百多米,裡面大概是個露底的葫蘆形狀。

比較適合埋伏,唯一的缺點是山勢不夠險峻。

坡度較緩,開口太大。

不過附近十里,也只能找到這麼個合乎要求的地方。

曹斌只得將就利用。

此時,時遷正蹲在山壁上向遠處張望,見曹斌一行人趕到,連忙跳下來,單膝跪地道:

“伯爺,按照您的吩咐,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曹斌點點頭問道:“通知楊宗保了嗎?”

時遷點頭道:“伯爺放心,屬下三日前已經派出信使。”

“走吧,進谷!”

時遷連忙在前面引路。

進了山谷,見數百短衣打扮的漢子正在山谷兩側埋伏,狄青向四周張望了一下,有些擔心地問道:

“伯爺,元昊最少帶了數千人馬,我們的力量有些單薄吧。”

此時,他們除了二百御龍直將士,還有不到一千人的沒移族戰士。

那沒移族人良莠不齊,並不能發揮多少戰力。

而這些正在埋伏的人,都是短打布衣,怎麼看都是江湖中人。

就憑這些人,怎麼可能擋住元昊的精銳部隊?

恐怕被騎兵一衝,就會立刻潰散。

章惇聞言,也趁機勸道:

“伯爺,既然已經在此處設下埋伏,足以抵擋元昊一陣了。”

“我看您還是不要親自冒險了。”

曹斌哈哈笑道:

“子厚、漢臣,你們放心,本爵最是愛惜性命,是不會輕易冒險的。”

“我曾給朝廷上書,言元昊必死。”

“若是不在離開西夏之前,送他魂歸西天,豈不是很沒面子?”

他看了兩側的山谷一眼,道:

“可惜朝廷不想輕啓戰端,曹某也只能將就將就。”

說着,他眯着眼道:

“所謂有仇不報非君子,元昊那廝一見面就對本爵喊打喊殺,若是不給他個教訓,還以爲本爵好欺負呢。”

狄青有些無語,原來你是想報仇啊。

章惇性格強硬,一向以狠辣著稱,聽到這話,也不再猶豫:

“既然如此,章某與伯爺共同進退。”

“朝堂諸公太過怯懦,總是畏敵如虎,讓人齒冷。”

“對這些蠻夷,就該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曹斌帶人來到山谷正面的山坡上,看了看山坡中間一條山路,對左右笑了笑道:

“咱們就在此處觀戰吧,一旦事有不妥,也好逃跑不是?

章惇哈哈大笑,豎了個大拇指道:“伯爺考慮周到,惇佩服!”

見曹斌並不是無的放矢,章惇頓時放下心來。

若是直接逃跑,他們未必能夠跑得過元昊的追兵,還不如反身一擊。

此時,連他都沒有料到曹斌的打算,那元昊也必定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狄青見曹斌已經做出決定,連忙在指揮下屬在葫蘆谷中間的位置補充拒馬,陷坑。

正在這時,沒移皆山帶着族人狼狽地跑進山谷。

見到曹斌後,滿臉怨憤道:“曹伯爺,您既然已經設下埋伏,何必還讓我的族人前去送死?”

曹斌翻了個白眼,並沒有理他,只是向谷外張望。

反倒是章惇一臉嚴肅道:

“沒移族長,既然想要投靠我大宋,就要聽我等指揮。”

“不管伯爺下達什麼命令,你都要聽從......”

其實大宋朝廷的態度有些矛盾,他們雖然打不過契丹和西夏,但心理上卻總是充滿優越感。

認爲遼夏都是蠻夷之國,大宋從來沒有和親一說,就有一部分這方面的原因。

作爲文人,章惇也不例外。

在他看來,沒移皆山不過一個蠻族酋長而已,既然投靠大宋,就沒有任何資格在自己面前抱怨。

沒移皆山聞言,有些憤憤,正要說些什麼,卻聽轟隆的雷聲響了起來。

章惇面色一整道:“來了!”

只見無數戰馬涌入峽谷,如同浪潮一般。

“稀溜溜......”

成百上千匹戰馬跌倒在地,慘叫聲連成一片。

這時,西夏人才仔細看向地面,只見峽谷裡密密麻麻都是直徑三寸,半尺來深的陷坑。

在雜草的掩蓋下,若隱若現。

這種陷坑只能堪堪能陷入馬蹄,但只要戰馬陷入其中,頓時就是馬腿折斷的結果。

“籲.......”

“不好!有埋伏,快撤!”

正在這時,山谷兩側射出無數弩箭,如同狂風驟雨一般,只有幾百人的伏兵,卻射出了數千人的效果。

沒移皆山見西夏騎兵碾壓而來,本還有些恐懼,此時已經完全驚呆了。

“這......”

章惇卻已經明瞭過來,讚歎:“好厲害的連弩!”

大宋軍中裝備的弩弓,多種多樣,有神臂弩、踏張弩,還有威力十分巨大的牀子弩。

但這種質量的“連弩”卻見所未見。

此時,西夏人已經亂成一片,在山谷之中四處亂竄。

多虧了谷口足夠寬敞,才讓西夏士兵撤了出去,否則只這一下,就得讓元昊傷筋動骨。

待回到谷口,元昊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剛剛一波,直接傷亡兩千多人,其中鐵鷂子就有七八百。

這些鐵鷂子平日裡都當寶貝一樣供養。

就算參加數萬人的大戰,也沒有一下子損失過這麼多人。

如今還沒有見到敵人,就被陰了一把,直接損失了五分之一。

任那些士兵身體強壯,也被這突然的落馬摔得鼻青臉腫,骨斷筋折。

他沒有想到,曹斌在逃跑的過程中,還敢返身一擊。

元昊陰沉着臉,向山谷之中看了看,只見裡面已經塵土飛揚,人影綽綽,根本看不清實際情況。

旁邊一員大將擦了擦滿是塵土的汗水道:

“國主,以剛剛的箭矢看,山中足有數千人埋伏,莫不是宋國派人接應?”

“不如算了,只是一個使團而已。”

元昊猛然轉頭,狠狠地看向他,眼光中滿是殺意。

那員將領眼神躲閃,再不敢勸。

他哪裡知道元昊此時的心情,張元服食“仙丹”身死,證明這就是個騙局。

若非心情過於急切,他也不會輕易踏入曹斌的埋伏。

元昊這才揮了揮手道:“善走營,前去探路。”

他身邊頓時跑出三百來輕騎,他們從馬背上用力一點,頓時飛身而起,從山谷側翼沿着山石快速向上攀爬。

聽到回報後,沒移皆山緊張地說道:

“這是西夏善走營,他們都是元昊重金招攬的高手,個個武藝不凡,平日裡很少出手,只在元昊身邊護衛。”

“這些人登山渡水,如履平地,極善短兵相搏,伯爺可有應對之法?”

狄青道:“不如末將帶人衝殺一陣,他們雖然武藝高強,但我們也有合擊之術。”

曹斌卻擺了擺手道:“不需如此。你們看着就是......”

第二百四十九章 鬱悶的穆桂英,遼使囂張第九十八章拆牆辦公,誘惑式加班第四十五章驚險刺激,曹斌救駕第七十四章 老闆娘的意圖,留不住的汗血寶馬第二百五十八章 侯府一夜,曹丞相的特別贈予第二百六十二章 種家將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權之爭,城下叫陣單挑第八十五章典韋初戰顯神威,震懾全場第一章新人生,小侯爺第二百五十五章 端王的節操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勝,託妻獻子第三百零五章 犒賞士卒,遼軍城前挑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蕭太后的鬱悶 曹斌很厚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軍出征,議政王嵬名瑋哥第六十七章冬至宴上,吳家主(修改)第八十三章 梁山的野心,曹斌臨戰統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的怒火,御前論罪第一百九十一章 襄陽王的驚懼,交鋒第二百零二章 公孫策的建議,曹斌將兵第一百二十四章大義凜然曹俊才,出使準備第六十七章冬至宴上,吳家主(修改)第三十七章五鼠投開封,月下夜宴第二百六十六章 一鼓城破,瞞天過海誘敵第二百四十九章 鬱悶的穆桂英,遼使囂張第三百二十章 大忽悠之術第一百六十章 趙佶的挫敗感第四十六章楊八姐的心思,武考已穩,第二章狗頭鍘伺候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伯爺裸衣雪鬥,人間邪惡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廷的震驚,計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貞潔烈金蓮,又見西門慶第二百零三章包青天的尷尬,曹斌的算計第三百零四章 寇準的政治理想,人情難謝第一百二十章人生無常,外事院裡的老仇人第一百二十五章鐵血相 霸王力 狄漢臣(修改)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舉武比恩科,曹斌成婚第三百二十五章 穆桂英感激 潘仁美的好算盤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個系統有點賤,章惇之請第四十九章端王的算計,曹斌怒了!第八十章制定計劃,常封私徵梁山第二百零六章 塵埃落定,有刺客第一百六十九章潦倒天波府,輿論戰(修改)第一百六十五章 虎豹騎的碾壓,大遼鐵林騎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曹斌麾下的特長,種二郎後怕第二百九十九章 破陣、中伏,潘仁美棄軍逃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曹斌囑託 皇帝微服遊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斌升官,皇帝的苦衷和告誡第二十七章時遷來投,李師師的感嘆第一百四十章曹斌樂不思蜀,東京反應第三百八十章朱免的謀劃 南俠家鄉第四十章再接再厲,與龐太師合作賺大錢第六十五章同流合污與分道揚鑣第五十一章狠揍趙佶,順便扔個黑鍋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軍出征,議政王嵬名瑋哥第二百三十九章 建築營很火爆,給點教訓第一百一十章楊志的去處,曹斌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一章 包拯的反擊,大雪紛飛第八十八章常卿憐的身份,久旱春雨第二百九十三章全軍而還,遼軍調虎離山第三百四十一章 司馬光遭貶 去脫他衣第七十六章賽西施的悔恨,啓程山東第二百六十八章 魯達怨念 曹斌火燒“上方谷”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斌升官,皇帝的苦衷和告誡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斌的激將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繁華如舊汴京,情深如昨第四十二章李師師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舉武比恩科,曹斌成婚第二百零一章 曹伯爺的武力,大軍出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曹斌名震天下,包勉醉青樓第一百三十三章生死關頭,曹斌獻上虎狼藥第三百二十七章 皇帝受箭重傷 心肺復甦第二百六十章 陳世美,坑王伯爺反被坑第三百七十五章 威逼利誘 高端“學區房”第一百三十章 忍辱負重曹伯爺,感動一百年第十四章 紅傘傘,白杆杆,吃完躺闆闆第六十三章各自鬧翻,一場好打第六十五章同流合污與分道揚鑣第四十一章師師過壽,曹斌很低調第三百七十二章 懈園 朱免的算計第九十三章山東事畢返京,雙槍將董平第三百三十五章 曹斌囑託 皇帝微服遊京第一百五十五章朝堂爭鋒,穆桂英的怨念第六十六章 曹斌出手,當面挖坑第一百五十九章 奮發的西門慶,千金名畫第七十二章心態稍變,曹斌的狂熱粉第七十八章 包拯想做老六,把你炸出來第三百五十章 嚇跑趙佶 龔良臣的興奮第一百八十章 曹斌的表演,襄陽王不信?第二百二十三章 寇準的手段,呼楊鄭高第一百六十章 趙佶的挫敗感第一百三十五章楊八姐赴邊關,曹斌窮途用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個系統有點賤,章惇之請第三百零五章 犒賞士卒,遼軍城前挑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與太后合作,掌摑李美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談判,曹斌的瘋狂第二百五十四章 陳世美攀高枝,端王妃的請求第九十三章山東事畢返京,雙槍將董平第九十章曹伯爺的論斷,“真誠”調節矛盾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潘仁美,皇帝施恩第三百五十二章 潘妃失望 曹斌赴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