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

記得公檢法剛出來不久時,朝廷官員們也是一度無所適從,是經過好幾年的時間,他們才慢慢適應過來。

同時也認爲,這應該就是完全形態,直到張斐出任大庭長以後.。

他們頓時感覺這頭上緊箍咒變得更緊,而且這個大庭長的權威竟然還能夠左右朝廷的一些最高決策,這真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在經歷過前兩把火後,他們也回過神來,誓要阻止張斐點燃這第三把火。

所以,雖然文彥博只是發出一點風聲,但是朝中大臣卻如同被踩了尾巴一樣,是一驚一乍,如臨大敵。

王安石原本還想給予支持,但一看大家這反應,就只是委婉表示支持。

文彥博更是承受很多壓力,幾乎天天有人跟他絮叨,不管是從國家利益出發,還是從政事堂權威出發,可都不應該再讓張斐得逞。

文彥博本就不太贊成張斐的建議,同時他也非常好奇,這大庭長會怎樣來干預朝廷的政策,心裡是小心提防着。

可就在大家嚴防死守的期間,張斐卻表現地非常低調,似乎並沒有太關注此事,彷彿非常遵守政法分離的制度。

不過他也沒有忙於最高皇庭的建設工作,要不在家帶孩子,要不就去事務所或者慈善基金會坐坐,反正比之前在檢察院還要輕鬆。

上午時分,司馬光是急匆匆地來到最高皇庭。

這剛剛入門,就被一個四十來歲,溫文爾雅的中年學士給叫住。

“君實相公來了。”

“是公肅啊!”

此人名叫鄭雍,原是中書舍人,最近經司馬光舉薦,來到這最高皇庭擔任學士。

鄭雍上前拱手一禮,“君實相公是來找大庭長的吧?”

司馬光點點頭,又問道:“公肅在這感覺如何?”

鄭雍道:“比在中書省要輕鬆自在許多。”

“是嗎?”

“嗯。”

鄭雍微笑地點點頭,“這頂頭上司是隔三差五纔來一回,也不佈置任務,能不輕鬆自在嗎?”

“這臭小子。”

司馬光道:“我現在就去說說他。”

鄭雍微笑地點點頭。

來到內堂,也就是大庭長的辦公室,只見張斐、許芷倩兩夫妻正在裡面設計裝潢,都還沒有注意到他。

“咳咳!”

“司馬學士?”

張斐回過頭來,見司馬光猛然出現在身後,還嚇得一跳。

許芷倩趕緊上前行得一禮,又藉着吩咐人給司馬光泡茶,離開了屋內。

她其實還是很怕在這種辦公場合,跟司馬光這些大佬同處一室,因爲她心裡清楚,司馬光他們心裡肯定不願意的。

許芷倩一走,司馬光便道:“老夫只是說幫你舉薦人才,可沒有說,幫你將事情也做了,你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爲甚麼?”

“沒事做啊!”

說着,張斐又伸手道:“司馬學士先請坐,請坐。”

司馬光瞪他一眼,坐下之後,又道:“當了大庭長反而沒事做了?”

張斐笑道:“大庭長肯定是要比普通庭長輕鬆,這一年下來,能有幾樁官司打到這最高皇庭來。”

“是嗎?”

司馬光一臉狐疑道:“伱難道不是又在謀劃什麼陰謀詭計?”

“我是那種人嗎?”

“你不是嗎?”

“我。”

張斐道:“但不知司馬學士認爲,我在謀劃什麼?”

司馬光道:“熙州戶籍一事。”

“我就知道司馬學士要說這事。”

張斐頗爲無奈道:“不錯,這事是我提出來的,但最先是呂庭長他們向我提及的,不是我自己想得,我已經將話帶到,接下來就看政事堂怎麼處理,跟我已經沒有太多關係。”

司馬光呵呵兩聲,“我還會信你這鬼話,我這都上了多少回當了,你在西北邊境,究竟在謀劃什麼?”

張斐坐了下去,又是嘆氣,又是搖頭。

司馬光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張斐委屈道:“這別人不理解我也就罷了,想不到司馬學士你也不理解我。”

司馬光笑道:“老夫就是太瞭解你,才篤定你這背後肯定又在盤算什麼。”

張斐道:“爲什麼人人都認爲,是我在盤算什麼,明明就是他們在打着鬼主意。由始至終,我都是解決問題的那個人,而不是製造問題的那個人。

就說江淮稅案,是他們倚老賣老,不願交稅,弄得自己命都丟了,結果是我的問題。

熙州一案,是呂庭長、範檢察長爲了捍衛儒家思想,爲了熙州本土利益,要保那些商人,我不過也就是支持他們,結果又是我的問題。

我現在是終於明白,爲什麼司馬學士之前不願意改革變法,原來就是這麼回事,誰來解決問題,誰就成爲了問題。”

司馬光聽罷,不禁面露尷尬之色。

張斐是得理不饒人,“還有,就算司馬學士不相信我,也應該相信呂庭長、範檢察長,蘇檢察長他們,要是我真在西北,搞什麼陰謀詭計,他們能不知道嗎?”

這一番連珠炮似地發問,懟司馬光是面紅耳赤,低眉不語,跟以前沒有一絲區別。

但司馬光也突然覺得,這種感覺很是熟悉,猛地擡起頭來,“每回你小子都是振振有詞,可結果總是證明,你就是在搞陰謀詭計,到頭來又跟我解釋一番。你自己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靠!這都沒有被唬住。張斐眸光閃動幾下,又道:“司馬學士,你向來光明磊落,嫉惡如仇,是也不是?”

司馬光一揮手道:“你少來這一套。”

張斐道:“我可沒有拍馬屁,我是就事論事。”

司馬光問道:“那你到底想說什麼?”

張斐道:“我想說的是,能與司馬學士交好得的,皆是正人君子。”

司馬光點點頭道:“這倒是的。”

張斐道:“那我也是。”

“我,你。”

司馬光不禁都給這廝都樂了,“你真是不知羞恥。”

張斐道:“我只是想說,如果我是那種天天搞陰謀詭計之人,司馬學士還會與我來往嗎?”

司馬光一怔,不禁又捋了捋鬍鬚。

張斐道:“其實根本就不是我在謀劃什麼,而是他們總是要對付我,結果沒有成功,又成我在謀劃什麼。而這回之所以大家一驚一乍,只是因爲我動用大庭長的權力在解決問題,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以巧取勝,他們就更加受不了了。司馬學士你不妨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司馬光思忖半響,點點頭道:“你說得倒也不無道理。”

“就是這麼回事。”

張斐嘆了口氣,“他們在那裡張牙舞爪,我都不想搭理他,可偏偏這皇庭就設在皇城內,擡頭不見低頭見,所以,我最近都不大想來。”

“這你就別找藉口了,官員之中,可就屬你休假最多了。”

司馬光瞪他一眼,又道:“其實我也是擔心你闖出亂子來,司法方面的事,我倒是可以放心,但是軍國大事,你可別嚇摻合。”

張斐道:“這軍國大事,我就是摻合進去,可能連泡都冒不了,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就是再能耐,也不可能做到瞞天過海。”

司馬光想想也是這麼回事,如果要出兵,這可不是小事,軍餉、兵馬、武器,全都得動起來,蘇轍、範鎮肯定不會容忍的,就算他是跟皇帝密謀,那也得經過樞密院。

問題是朝野內外是風平浪靜,戶部忙着漕運改革一事,三司忙着貨幣,樞密使韓絳正在北疆巡察,真的就沒有打仗的跡象。

“好好好!”

司馬光道:“算我誤會你了。”

張斐忙道:“司馬學士也是關心我。”

“你知道就好。”

司馬光嘆了口氣,心裡犯嘀咕,這感覺似曾相識啊!

但不可否認,張斐說得確實在理,他也沒法反駁。

接下來,二人又聊了聊關於最高皇庭的人員安排問題,隨後司馬光便離開了。

“你也真是厲害,這都糊弄多少回了,還能讓你得逞。”

許芷倩悄默默出現在張斐背後,看着司馬光的背影,都覺得有些同情。

張斐瞧她一眼,“有沒有可能,我說得全都是實話,是那些人太過於傲慢。”

立法會。

“不可能!”

文彥博擺擺手道:“那小子絕對在謀劃什麼。君實,你也不是第一天認識他,怎還會信那他鬼話。”

一旁的呂公著也是直點頭。

司馬光道:“但他說得確實有理,製造問題的不是他,他是解決問題的。”

文彥博反問道:“當今朝中哪個問題,跟他沒有關係?”

司馬光又愣住了,好像也有道理,於是看向富弼,“富公怎麼看?”

富弼呵呵笑幾聲:“我也認同寬夫所言,至少這事肯定沒有這麼簡單啊。”

但張斐還真是沒有太關注此事,也沒有製造輿論,每天都是跟往常一樣,直到熙州皇庭的一道上書,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

原來自從西夏關閉與熙州的貿易後,熙州商人也踊躍地加入走私大隊,並且在邊境與西夏士兵發生衝突。

有些商人在跑回熙州避難的時候,就被警察給抓住,但公檢法對此難以有所作爲。

原因就在於那些商人的身份,他們沒有大宋戶籍,且多半又是在西夏境內犯事,他們算不算走私,算不算偷渡,就連皇庭到底能不能管,皇庭自己都不知道。 很快,就積壓了一堆官司。

這一道上訴,先是到趙抃手中,趙抃看罷,也是一頭霧水,因爲以前是不可能有這種糾紛的,臨時法也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於是,他就只能遞到最高皇庭,因爲他知道,這肯定是張斐搞出來的,你肯定有解決之法。

哪知道張斐再接到這訴訟後,二話不說,直接就跑去皇帝那裡告狀。

趙頊也立刻因此事,召開樞要會議。

“大庭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趙頊先是向張斐問道。

張斐道:“陛下,在臣巡察熙河時,熙州呂庭長和範檢察長,就跟臣談過這個熙河地區的戶籍問題,但這可不是我們皇庭能夠解決的,因爲這需要完善制度和法律,戶籍可是國家根本所在,這都屬於政事堂和立法會的職責,於是臣回來之後,就立刻將此事告知富公、文公、王相公他們,並且也提醒過他們,此事是非常迫切,刻不容緩。

但時至今日,立法會、政事堂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結果不出臣所料,熙州果然出問題,臣實在是沒有辦法,要是朝廷不立法,不立規則,皇庭根本就判不了,故此纔來找陛下主持公道。”

趙頊聽罷,又看向文彥博、富弼、王安石,“三位相公,有這回事嗎?”

三人同時點點頭。

趙頊眉頭一皺,“不知你們可有商量出結果來?”

三人是面面相覷。

他們一直在等着張斐出招,在防範,哪知道這小子不講武德,直接跑來這裡告狀。

這尼瑪.。

尷尬了!

趙頊頗爲不滿道:“朕當初要將中書門下分開時,諸位都認爲,這樣做會政務變得更加繁瑣,朕聽從了你們的建議,可不曾想,這也沒有改善多少啊。”

這話說得,文彥博他們臉都紅了。

趙頊又向張斐問道:“大庭長可有應對之策?”

張斐道:“陛下,這不是臣的職責,臣根本就沒有在考慮,臣一直在忙於最高皇庭的建設。”

此話一出,一干宰相紛紛詫異地瞟了眼張斐。

什麼情況?

他們原本以爲,張斐會順勢給出自己的建議,可結果他是真不管啊。

關鍵,你特麼也在忙於最高皇庭的建設?

然而,張斐還在繼續抱怨:“陛下,京城庭長一共才兩位,而朝中光擁有宰相職權的,就有近十個,要還讓最高皇庭來解決,這也說不過去啊!”

你夠了!

人艱不拆啊!

文彥博也忍不住了,這小子太可惡了,道:“陛下,老臣也與大家商量過,他們還是認爲,熙河地區從中原分離出去長達一兩百年,當地並非是以我漢人爲主,故此他們還是認爲該採取羈縻制度。”

說話時,一衆人默契地瞟了瞟張斐,只見張斐面色平靜,彷彿在聆聽着。

王安石立刻道:“可是若採取羈縻制度,那就要設酋長,可是熙河地區都已經建設好公檢法,有着上萬名皇家警察,大家遵守的也是臨時法,與中原州縣並無太多區別,如何羈縻?”

文彥博道:“可是我朝在邊境只有榷場制,外國商人只能在榷場裡面貿易,而整個熙河地區,是完全對外開放的,倘若直接納入中原,豈不是說那些西域商人,都可以自由進入中原,這會留下多少隱患。”

“看來你們還真是沒有商量好。”

趙頊很是惱怒道:“可朕聽說,朝堂上最近非常熱鬧,朕現在想知道,你們每天都在爭論甚麼?”

殿內是一片沉默。

他們在處心積慮防守大庭長的第三把火。

趙頊是哀其不爭道:“你們先商量清楚,再來跟朕談。”

“臣遵命。”

衆人齊聲道。

張斐突然道:“陛下,熙河那邊已經是非常混亂,呂庭長、範檢察長也是心急如焚,臣也很想給予支持,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要是出事的話,那可不是公檢法制度的問題,而是因爲政事堂、立法會懈怠所導致的。”

趙頊先是極其不滿看了眼王安石、文彥博等人,然後又向張斐道:“大庭長,你也別將責任都推給政事堂、立法會,如果政事堂、立法會拿不出辦法來,你也得就此案給判決,這可是你的職權。”

“啊?”

“嗯?”

“臣遵命。”

說罷,趙頊就起身離開了。

這最後一番話,無疑是幾鞭子抽在文彥博他們臉上。

你們要是不行,那就還是由大庭長來決斷吧。

他走之後,無數道殺人的目光投向張斐,然後也是憤然離去。

張斐是一臉委屈地來到司馬光身旁,“司馬學士,你全看見了,我這大庭長可真是左右不是人,如果我方纔提出建議,這就是肯定是我的陰謀詭計,但現在不提,他們依舊記恨於我,我到底該怎麼做?”

司馬光道:“你不會先跟文公他們!”

不等他說完,張斐就激動道:“我跟他們商量了呀,但過了這麼多天,他們是完全不當回事,可我們公檢法一直都是以效率著稱的,人家呂庭長、範檢察長三番五次提及此事,我可做不到對此不聞不問,但朝廷要不給出政策,我也沒有辦法,我只能來請官家主持公道。”

司馬光沉默良久後,嘆道:“好了,好了,這些先別說了,你對此有何建議?”

張斐往外瞟了一眼,低聲道:“司馬學士,我真不瞞你,我要有辦法,我方纔就提出來了,我可不跟他們一樣,拿着國家大事去賭氣。

但我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因爲這種事涉及的問題比較多,而我又沒有沒在邊州待過,我只能給予一些司法上的建議,而這些建議我早就告訴文公他們。”

司馬光點點頭,事情到這一步,如果張斐真有主意,就應該這時候提出來,但他沒有提,可能真就沒有啊!

許遵今兒沒有去檢察院,一直留在家裡,等張斐的消息。

張斐剛剛回到家,許遵便問道:“怎麼樣?”

張斐嘿嘿笑道:“還能怎麼樣,官家將他們幾個大宰相教訓了一頓,我看得出,其實這口氣,陛下也是憋了很久啊!”

許遵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們哪裡想得到,你這第三把火,就是要往他們頭上燒。”

張斐道:“這都是他們咎由自取,自己不幹活,別人要多幹一點活,就成了爭權奪利。

其實本無事,當時我跟他們商量的時候,大家合計着,就能夠將此事定下來,可他們偏偏認爲,這是我上任的第三把火,是處心積慮的防着我,如今他們是騎虎難下。”

許遵道:“但你也不可大意,萬一他們爲了對付你,就是要採取羈縻制度。”

張斐笑道:“他們要能回到羈縻制度,我立刻辭官,回去當珥筆。公檢法出來之後,羈縻制度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退一萬步說,就是他們想這麼幹,熙州百姓還不答應。”

政事堂。

“君實,事到如今,你還幫那小子說話?”

文彥博惱羞成怒地等着司馬光。

司馬光據理以爭道:“我不過也是就事論事,這張三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令諸位滿意。”

“你。”

“行了。”

富弼打斷了他們二人的爭論,“無論如何,要是我們能夠及早想出應對之策,便無今日之事,如今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啊!”

事到如今,他也已經反應過來,其實張斐就是篤定他們會等着自己先出招,結果他不出招,而是還跑去告狀。

願賭服輸。

呂公著問道:“富公對此怎麼看?”

富弼先是瞧了眼文彥博,沉吟半響,“王介甫說得很有道理,公檢法都已經管控住熙河地區,要回羈縻制度的話,就得先將公檢法給撤出來,但這根本就說不過去,也不合常理。

原本我認爲維持現狀,就挺好的,也不是那麼緊迫,暫時不需要改動什麼,但如今看來,這也是不行的,如今那邊跟西夏的衝突如此頻繁,如果公檢法無非給予約束,情況可能真的會進一步失控的。”

呂公著道:“但是那邊全是吐蕃人、党項人,若是任由他們進出中原,可能會危及中原的安定。”

富弼道:“以前採取羈縻制度,那是因爲兩地的制度、法律,風土人情都不一樣,朝廷也難以管控,但如今大家同在一個制度下,又是同一部法律,其中風險自然也降低不少。”

衆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其實大家都知道,富弼就是暗示,張斐的建議是最爲合理的。

但問題朝中大臣還是反對居多,這不就讓張斐得逞了嗎?

不能這麼幹呀!

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那怎麼辦?

以前要是這種情況,往往是要拖很久,吵很久,但是今時可不同往日,邊上有一個大庭長,正拿着鞭子,虎視眈眈地看着他們。

趙頊更是將話說得非常明確,你要是解決不了,就讓大庭長來解決。

別拖。

朕要的是解決方案。

但那些反對的人,又拿不出一個具體方案來,就知道一個羈縻制度,問題是羈縻制度,就沒法用在熙河地區。

人家呂大均、範鎮是來上訴,結果你們給出的答案,就是將他們兩個給解決,那確實沒有問題。

文彥博也是心力交瘁。

王安石忍不住了,他也是效率派,最煩他們爭吵不休,又在政事堂召開會議,張斐的建議纔是最佳的方案。

羈縻制度,不但收不上稅,還得給錢,如今有了公檢法和稅務司,多個人,還能多收一份稅,有什麼不好的。

什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人家都願意向你交稅換取戶籍,天可汗都沒有做到這一步,你還要什麼自行車,中原很多拿着大宋戶籍的百姓,特麼都不願意交稅。

你們要是挪不開面子,那就我來做。

十幾個宰相,想不出個辦法來,還要讓大庭長在做主,這不是笑話嗎?

文彥博現在也很惱火,他當初就是稍微放一點風聲出去,結果朝中屋頂都快吵翻了,現在好了,弄得大家下不得臺。

跟他們混,是真心沒前途。

幹!

理他們作甚。

最終,他們一番合計,就還是採納了張斐的建議,但比張斐說得肯定是要複雜很多。

首先,之前發放的臨時熙州戶籍,全部改爲大宋戶籍。

同時規定繳足五年過稅,期間沒有任何犯罪行爲,將給予一種臨時戶籍,這種戶籍可以來中原做買賣,但不能參加科考,不能入仕,最多隻能擔任皇家警察,或者當兵,如果有立大功,那倒是提前給予戶籍,否則的話,必須繳足十年,才能夠得到與中原百姓一樣的大宋戶籍。

其次,就是對於熙州的規範,熙州還是要對外開放,但當地官府必須要給予進入熙河地區商人的書面牒文,方便公檢法執法,同時規定,外商在熙河,也必須遵守臨時法,一視同仁,但是他們都只能止步於熙州,如果要想要進入中原,還是必須通過向當地官府申請,而且他們還制定了相當嚴格審查制度。

比如你要來京城,熙河答應沒有用,必須還得京城答應。

第四百三十二章 稅戰(六)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融之利第677章 謀反案(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庭審(中)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一百九十九章 死而不僵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義之財第370章 立法權第334章 滲透第七十六章 事發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價索賠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眼還眼第700章 反其道而行第811章 十年磨一劍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案呈詞第五百一十八章 文武與法(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佔熱榜第675章 謀反案(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法之爭(六)第五百零八章 鹽鈔糾紛(中)第283章 搖起來第642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八十章 留給他們的時辰不多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24章 賠本賺吆喝?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博士第一百六十一章 教育第747章 現學現賣第360章 不能沒有張三第769章 八議制度第四百二十章 誰若不服,就送公檢法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是來了第四百零六章 你賺,我也賺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四十一章 決不妥協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323章 極限搖擺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六百零三章 撲買稅第一百零八章 幸虧沒打(求訂閱)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381章 何不食肉糜第六百零九章 沒有官司,就製造官司第685章 欲讓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792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296章 繳械也殺第802章 戰爭動員法第644章 珠玉在前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奏定音第四百四十六章 稅戰(二十)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五百零三章 直擊心臟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十七)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304章 香餑餑第七十五章 虛驚一場第352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稅是義務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舞臺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301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零九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二百五十一章 文豪時代第四百九十五章 嚇死你們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二十二章 爛命一條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六十五章 教頭與衙內第323章 極限搖擺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三十六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武與法(十一)第283章 搖起來第六百零三章 撲買稅第四百三十三章 稅戰(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63章 下馬威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