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文武並行

對於趙頊的抱怨,張斐是還有些不太理解。

殊不知,工商無大事,文人無小事。

商人就是再怎麼樣,再大的事,統治者也都可以置之不理,不就是一個商販麼。

但文人一旦計較起來,那就是再小的事,特麼也是大事,趙頊也非常害怕,趕緊給補上,不然的話,這會出事情的。

這任務自然也是落到張斐頭上。

因爲趙頊也不知道這到底該怎麼去弄。

但是,理論知識和實際發明,在律法上面,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之前已經頒佈版權法,此法都已經寫入《臨時法》中。

要無此法,晏幾道怎麼可能憑藉故事,爲邸報院賺那麼多錢,就是因爲在很多地方,大家都不敢用盜版。

如果再將文人的文章用於激勵法,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只能是用獎勵的方式來體現。

張斐就建議趙頊,咱們創造一個大獎,來忽悠,哦不,來安撫這些文人。

而且,得製造噱頭。

在治國方面的學術文章,取名爲孟子獎。

用古聖人之名,來命名此大獎,這夠噱頭吧。

之所以不用孔子,那是因爲孔子地位太高,張斐有些不太敢用,而孟子則是在宋朝期間,這地位纔開始大幅度上升,也深得宋朝文人的推崇,無論是司馬光,還是王安石,都比較推崇孟子。

因爲孟子的思想,是能夠有效緩解宋朝當下的社會矛盾,同時孟子強調的君臣關係,也是非常符合共治天下的思想。

在孟子的思想中,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馬,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仇人。

是一個雙向關係,宋朝很多大臣,都是這麼認爲,君主看我不爽,我也不哄着你,老子回鄉務農去,誰還離不開誰呢。

這孟子有廟奉祀就是始於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

但現在還沒有神化,用孟子來命名,既不會冒犯,又能增加分量。

既然有文人獎,武人自然也不能落下,不然的話,可能又會出事,關鍵現在趙頊非常重視軍事發展。

於是,在軍事方面的學術文章,設太公獎。

這太公就是姜太公。

由諸閣學士共同來評估。

五年評估一次。

然後由皇帝親自下旨獎賞-——獎金爲一萬貫。

總之,是牌面給足。

這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引爆文壇。

文人們是欣喜若狂啊!

孟子獎。

聽聽這名字.!

不得了啊!

而且是諸閣大學士來進行評估。

這專業性。

況且五年才選一次,科舉才三年,可見這分量之重。

如此種種加成,此獎一出,立刻成爲文人的最高榮譽殿堂。

皇帝?

就算不是皇帝親自下旨,也不打緊,皇帝懂個雞兒,他就是一個頒獎的吉祥物。

對此,文人都表示非常滿意。

這裡面有一個因素,就是國子監的崛起,導致科舉正在漸漸弱化,而且科舉只是涉及到年輕學子,不是所有文人。

文人始終沒有一個華山論劍,可以爭天下第一的舞臺。

雖說文無第一,但是文人們又特別愛爭高下,尤其是宋朝的文人們非常好這一口,因爲政治環境比較寬容,王安石、蘇軾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天天寫文章,評論時事,批評宰相。

此獎來得真是恰到好處。

再沒有人抱怨什麼激勵法。

文人們都在蠢蠢欲動,將此獎設爲自己的終極目標。

而此獎剛剛成立不久,便宣佈了第一批獲獎者,這個其實是趙頊欽定的,也就是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對雙子星。

諸閣學士對此也沒有怎麼去反駁,到底過去十年,朝廷就是他們的二人轉,當下的政治格局,也是他們二人奠定的。

這都是無可爭議的。

但獲獎的可是作品,而不是人,是針對他們當初發表在名士報上的兩篇文章。

一篇就是王安石針對他新政理念發表的文章,主要理念就是,富其家者資之國,富其國者資之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

不管王安石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但這與當即國家發展的趨勢,幾乎是一樣的。

另一篇則是關於司馬光針對公檢法發表的文章。

公檢法的成功,就更加是沒有爭議。

絕對是名副其實。

趙頊對此也是相當滿意。

但結果這消息一出,這二人立刻被罵成狗。

你們也配?

這就是文人。

文無第一。

他們例舉文彥博、歐陽修、富弼等人的文章,你們看看呀,這不比那兩篇文章優美?

什麼東西。

諸閣學士是瞎了眼麼?

還是說這其中有內幕?

趙頊表示心累。

你們到底想要怎樣?

張斐也趕緊在報刊上做出解釋,這獲獎的標準,是必須具有創造性,比如說,休養生息,就是寫得再好再對,也是肯定不能獲得此獎的,因爲這只是一項政策,而不是一種值得研究的理論,並且還要有充分證據證明其可行性。

你們先別罵,瞭解清楚規則再說。

三司。

“這張三文章雖然不怎麼樣,但總是能夠別出心裁,一針見血。好好好!”

王安石合上報紙,笑着直點頭道:“此獎就應該如此,就司馬君實之前說得那些休養生息,誰人不知?但卻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獎就應該這麼發纔對。”

薛向道:“可是外面那些人根本就不管,並且還詆譭相公,說國家有此盛況,關鍵在於公檢法,而不是因爲相公的新政。

但可惡的是,他們轉過臉去,也罵司馬相公。我認爲他們就是純粹的嫉妒。”

“這是文人本性。”

王安石哈哈一笑,又問道:“對了,這朝堂上就沒有人,爲我辯駁嗎?”

薛向點頭道:“當然有。”

王安石道:“現在可不流行嘴上說,得發表文章。”

“啊?”

薛向愣了下,“相公不是向來不在乎這些嗎?”

“我是不在乎,但是新政在乎。”王安石道:“此獎對於我個人而言,意義倒是不大,但這是對我新政理念的肯定,這可是至關重要的,若想延續新政,就必須得到更多人認同。”

薛向深表認同地點點頭。

若無王安石的新政,他其實也沒有今日,這個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王安石又道:“不行,他們還是習慣於張嘴,不習慣於動筆,這樣,你派人去邸報院去一趟,讓邸報院與各學院合作,爲學院制定一份報刊,專門爲裡面的老師、學生髮表文章。那些老師、學生一定會非常開心。再說,這孟子獎,亦是要求如此,得要發表出來,纔會進入評選中。”

可說着,他突然又想到什麼,向薛向道:“還是我自己去吧,你最近要忙着計算稅幣,也挺忙的,再說這文章之事,也不是你擅長的。”

薛向心想,這後半句你可以不說的。

當然,王安石說他文章不行,他也沒個脾氣啊!

不過薛向轉念一想,自己也得練練文章,他也有他的政治理念,他也想獲得這孟子獎啊。

準備出門的張斐,剛剛出得大門,正好遇見迎面走來的司馬光。

“張斐見過.呀!司馬學士,你的臉.。”

正欲行禮時,張斐忽然發現司馬光臉上生得一些紅疹子,不禁嚇得一跳,趕緊拉開距離。

司馬光很是不爽道:“這不都是拜你所賜嗎?”

“我?”

張斐驚訝的指着自己,又是趕忙解釋道:“我可沒有毒害司馬學士。”

司馬光道:“那孟子獎是不是你想得?”

“呃這與司馬學士的臉有何關係?”張斐好奇道。

司馬光道:“爲什麼要將這孟子獎給我。你明知道公檢法和法制之法都是你提出來的,這不是誠心讓我難堪嗎?”

“但是這與司馬學士的臉.。”

“就是因爲這獎給了我,使得我渾身不適,結果這兩天就還起了這紅疹子。”

“啊?”

張斐聽得是目瞪口呆。

司馬光可是最受不了這種事,當初讓他當宰相,他都死活也不當,這次玩得這麼大,將他推倒風口浪尖上,他直接過敏了。

張斐也是醉了。

司馬光很是着急道:“趁着現在還未授獎,你趕緊想個辦法,將這個獎給你,我是受之有愧。”

張斐微微一怔,搖頭道:“這怕是不行,這可是官家親自授予的,可不能隨意更改。況且,授予司馬學士,我覺得這合情合理啊!”

司馬光是吹鬍子瞪眼道:“你說這話,就不覺得虛僞麼,到底是怎麼回事,你還不清楚?”

張斐問道:“可文章確實是司馬學士你親自寫得,而且世人皆知,公檢法制度也是出於司馬學士之手,這不授予司馬學士,該授予誰?”

“你啊!”

司馬光指着張斐。

“我。”

張斐是欲哭無淚,到底這不是頒給法制之法,而是頒給公檢法的制度,當初他都還是通過許遵之口去建議司馬光司法改革,因爲當時他只是一個小珥筆,他就更加不合適了,突然,他靈機一動道:“其實我也想得這獎,要不司馬學士你幫我寫一篇文章,專門吹噓我的,這樣我纔有理將此獎拿過來。” 司馬光頓時喜出望外,點點頭道:“行行行,我幫你寫,我幫你寫。”

“但要說好。”

張斐道:“司馬學士可得匿名來寫,不能讓人看出是司馬學士的文筆。”

司馬光連連點頭道:“這我當然知道。”

張斐道:“還有,司馬學士可不能說這公檢法制度,是我岳父大人建議,或者說是我的想法。”

司馬光問道:“這是爲何?”

張斐道:“雖然當初是我岳父大人給司馬學士的建議,但沒有證據,我岳父大人連一篇文章都沒有發,要將他拉進來,那更是一筆糊塗賬。”

司馬光好奇道:“那怎麼寫?”

“模糊這一點。”張斐道:“主要強調我對公檢法的貢獻。”

司馬光想了一會兒,點點頭道:“好吧,就依你之言。”

正說着,龍五突然驅趕着馬車來到門前。

司馬光偏頭一看,“你這是要出門嗎?”

張斐點點頭道:“慈善基金會那邊有些急事,我得過去看看。”

“你去忙你的吧!這文章的事,就交給我了。”

“司馬學士,我真不是貪圖名譽,我完全爲了幫助司馬學士。”

“知道知道。我也非常感激。”

司馬光甚至拱手道謝。

張斐忙道:“不敢!不敢!”

心中暗笑,這老頭真是。

司馬光走後,張斐也急急上得馬車,他當然不是去慈善基金會,而是要去跟皇帝一塊觀看那新式火器。

西郊,殿前司大本營。

駐紮在這裡的,那可全都是皇帝的親軍,如果皇帝要逃跑的話,帶着的肯定就是這一羣人。

在這裡試驗新火器,也就代表着這是大宋最高軍事機密。

畢竟遼國的探子也不是擺設,並且遼國也一直都在企圖獲取宋朝的火藥。

轟!

一聲巨響。

坐在東側高臺上的趙頊嚇得直接站起身來,看着一道黑影從空中劃到一道美麗的弧線,令他雙眼睜如銅鈴。

砰!

又是一聲巨響,但見三百步外一道木製的防禦工事被直接轟塌,隨即一股濃塵拔地而起。

過得半響,趙頊才反應過來,左右看了看,未見什麼大型投石機,不禁問道:“那是什麼武器?”

“我我也不知道。”

張斐撓撓頭,心道,我不是讓他們發明火槍麼,他怎麼將炮給弄出來了,這可真是一個令人驚喜地突破。

君臣二人立刻屁顛屁顛地旁空地那邊快步行去。

但是在樓下就被護衛攔住,護衛長告訴皇帝,如果皇帝要親臨的話,必須得將火藥全部撤掉。

專業!

等了好一會兒,趙頊和張斐才入得場地。

“方纔那大黑蛋子就是從這‘銅臼’中發出去的?”

趙頊指着地上放着那似臼非臼,似鍾非鐘的玩意,很是驚訝,因爲這玩意比他預想中的要短小很多,就看着比較厚實。

原來是門臼炮。張斐暗道一句。

他對此倒是不意外,既然突火槍都已經出來了,反正原理就是這麼回事,改換金屬製,以目前的工藝也不是做不到,關鍵就是研發費用,以及皇帝的態度。

工匠們的想法也很簡單,容器一點,堅固一點,可以放多一點火藥,這威力自然就更大。

於是就造出這臼炮來。

軍器監少監陳武道:“回稟陛下,方纔射擊,正是此物完成的。”

趙頊驚訝道:“如此小物,這威力竟不亞於投石車,可真是厲害。”

以往能夠投擲石塊的,都是投石機,他是第一回見識到用這種方式來投擲石彈。

陳武立刻道:“回稟陛下,其實我們還可以做出威力更猛的火器,威力是要勝於當下的投石機。”

張斐聞言,暗自皺了下眉頭,心道,這傢伙不會藏着幾手,來騙去慈善基金會的捐助吧?

趙頊道:“那爲什麼不做,莫不是因爲這校場太小,會打出去?”

“不不是這樣的。”

陳武趕忙解釋道:“主要是因爲這太過昂貴,所以沒法做,光這火器,可就用了五百多斤銅。”

趙頊倒抽一口冷氣,這銅就是錢啊!

陳武又訕訕道:“不瞞陛下,這火器的最大弊端,就是太過昂貴,這裡的銅,還都我們從三司那邊借來的,甚至都有人認爲,如果拿去戰場,可能會被士兵給偷了。”

這尼瑪絕逼有可能,要是將這一坨銅偷走,那可是發了呀!張斐問道:“就不能用鐵嗎?”

趙頊連連點頭。

陳武回答道:“張檢控可莫要小瞧這火器,看似比較簡單,但這其實是我們京城二十幾個手藝最好的鑄鐘工匠所研發的,其中工藝可是非常複雜的。我們也嘗試過用來鐵鑄,但是效果不佳,是極有可能發生爆炸。

我們就尋思着先銅來試試看,這火器到底能否可行,陛下若是覺得可以,我們再想辦法用鐵來鑄。”

生產這種武器,當下肯定還是用鑄造,因爲大宋一個銅幣鑄造大國,銅的鑄造工藝是比較成熟的,要是用鍛造的話,就還需要突破很多工藝,才能夠完成。

鐵的話,暫時就不太行。

趙頊聽得是連連點頭,“這當然是可行的,這也可比投石機方便多了,且所需人力也少,兩三個人就能夠完成。”

陳吾又道:“除此之外,我們還研發出一種銅製火器。”

“是嗎?”

趙頊忙道:“快拿上來瞧瞧。”

但見一個士兵拿着一支一米長火器上來,大概有一半是銅管,一半是木材,口徑和之前的竹筒也差不多,然後用鐵箍、皮革束緊,那鐵箍上還有一圈尖刺。

對於這個武器,趙頊倒是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這跟上回見到的差不多,只不過這竹管改爲銅管,也變得更長一些。

張斐突然道:“陳少監,我記得我向你們提過一些建議,將木質的部分,改爲一個便於射擊的託手,爲什麼你們就是習慣弄這握柄。”

陳武道:“我們有嘗試過張檢控的建議,但如果只求方便射擊的話,就不方便近身後用於殺敵,爲此我們還在鐵箍上還設有尖刺,就是用於近身後殺敵。”

是呀!這還得當狼牙棒使!張斐點點頭,“那倒也是。”

目前向純靠火槍兵讓騎軍不得近身,那是絕不可能的。

待趙頊和張斐退到遠處後,只見上來一隊士兵,供一百人,分二十五組,四人一組,前面有着二十五名士兵手持巨盾擋在前面,但見那巨盾上面剛好有一個缺口,其餘三人,一人負責裝填,一人負責點火,一人負責射擊,只見將火器的一頭架在巨盾上的那個缺口上,另一頭扛在肩上,旁邊的站着士兵立刻上前點火。

趙頊見罷,向陳武問道:“不過是演示火器,爲何要動用這麼多人?”

陳武道:“陛下,這種火器,只有齊射才能看出威力。”

趙頊點點頭。

一陣不太整齊的齊響後,頓時硝煙迷茫,但見約五十步外的假人已經被打成了篩子。

這種火器,他們用的是碎石子、鐵屑來作爲彈藥,不像方纔那小炮,用得是石彈。

趙頊又親自上前視察結果,確實要比上回那竹筒的威力大多了,再加上方纔那銅炮,心裡更加認同張斐之前的說法。

目前來說,雖然看似不如弓箭,但火器的前景是無限的,威力是可以持續增強,但是弓箭已經到了臨界點。

“這火器好是好,可就是太貴了一點。”

趙頊感慨道:“要是要能夠換成鐵的,那就更好了。”

這銅真是太貴了,而且還得用於鑄幣,就宋朝的財政,根本就負擔不起,是不可能大規模製造的。

陳武立刻道:“陛下放心,卑職一定努力,研發出研製火炮。”

趙頊笑着點點頭,又看向張斐道:“張三,陳少監他們研發出如此威力的火器,你們慈善基金會是不是多捐助一些。”

張斐趕忙點頭道:“慈善基金會明年就給予軍器監的捐助再增加一倍,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趙頊沉吟少許,道:“還是少了一點,不過先就這樣,待下回多捐助一些。”

張斐點頭道:“是。”

這還少?那下回不得捐助兩倍?

陳武聽得狂喜,動力十足啊!

要知道慈善基金會的捐助,只有少部分是用於研發的損耗,多半都是給予官員和工匠的獎金,其中主要原料都還是朝廷在出。

要沒有那些獎金的支持,那些工匠怎麼可能天天絞盡腦汁去想着研發火器。

有道是重賞之下,方有勇夫。

趁着趙頊先走一步,張斐低聲道:“陳少監,你老實說,這真的是最好的嗎?還是說你們留着幾手,打算向慈善基金會多要一些捐助。”

陳武趕忙道:“張檢控哪的話,就是我們敢騙你,也不敢騙陛下啊,這可是欺君之罪。”

“是嗎?”

張斐點點頭,又道:“我現在有些後悔當初教你們這一招,動輒就翻倍,慈善基金會也扛不住啊。”

陳武嘿嘿道:“張檢控過謙了,如今慈善基金還差這點錢麼。”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張斐指着陳武,“你們肯定是盯着得。”

陳武是嘿嘿直笑。

隨後張斐又跟趙頊來到皇家苑囿的閣樓上,酒菜都已經備好。

視察過新式火器,趙頊也是十分開心,連續跟張斐幹了幾杯,方肯罷休。

張斐道:“陛下,如果能夠造出威力更猛的火器,即便是用銅,也得造啊!”

他心裡清楚,要改換鐵製的,就還是發展冶金術,又是一段比較漫長的路,但目前的局勢,可能是等不了那麼久。

趙頊點點頭道:“朕也知道,但是朝廷可沒有這麼多銅,那些銅還得用於鑄幣。”

張斐思索半響,道:“如今稅幣深入人心,雖然立法會要求用存銅來做本錢,但立法會也沒有規定,以何種形式來存這銅,鑄成火器,放在那裡,也是銅啊!”

趙頊點點頭道:“那你的意思是?”

張斐道:“一方面研究鐵製,用於未來的火器,而當下讓他們加緊研發出成熟的火器,然後放開了造,以備這不時之需。另外,我們也可以暗中收購銅器,用於火器製造。”

趙頊思索半響,點頭道:“就這麼定了。朕也想想看,這最終的火器,威力究竟有多大。”

第360章 不能沒有張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五十八章 真香......第714章 空城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兵之殤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法之爭(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265章 難兄難弟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667章 破例不是破壞第四百六十二章 法纔是基礎第785章 啓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262章 告我告我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五百七十七章 很矛盾...第381章 何不食肉糜第642章 矛盾激化第712章 專業治國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260章 政治危機第六百零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772章 見龍在田第763章 下馬威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習慣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728章 對決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五百八十六章 三角關係第四百三十六章 稅戰(十)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渡陳倉第663章 轉危爲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哪也得給坐第733章 用魔法對抗魔法第675章 謀反案(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法中取利(五)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八十四章 沉冤得雪(求追讀)第一百三十三章 私貨時間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危第690章 煙霧瀰漫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質還是二法之爭第五百章 牛鬼蛇神第二十九章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謝“財叔寧”盟主)第五百六十章 三冗第一戰(十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十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810章 潤物細無聲第五百八十章 看誰先犯錯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51章 課後感第258章 扼殺於搖籃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322章 公與私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6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話可說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十二章 爛命一條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二十三章 給他!都給他!第五百零四章 鈔與債第788章 政治保護第324章 賠本賺吆喝?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趁勝追擊第九十六章 此法違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四十七章 萬惡之源(下)第七十八章 有競爭纔會有進步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笨的方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三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