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知法

如果說上一回關於皇城司的案件,是確定了公檢法是宋朝司法唯一審判制度,也就是說,什麼案件都必須經過公檢法的審判程序,雖然其中也是給皇帝留下很多幹預的窗口,但總得來說,是爲這套制度,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麼這一回紛爭,就是確定所有法律都將適用於公檢法。

如果不整合敕令、條例、判例,不給出一個統一的標準,那麼公檢法也很難執行下去。

這兩件事都是非常關鍵的。

富弼也深知其理,他也非常看重此次修法,畢竟這是用一個極其無賴的赦免權給換來的。

付出多少,就應該得到多少。

他打算來一回大修,將之前所有的敕令都整合,於是他從洛陽、京城選來數十個幫手。

雖然他是與保守派切割,但是這不影響他在士林的威望,以及他與自己好友的關係。

立法會。

張斐看着滿屋子的老頭,個個都是白髮蒼蒼,低聲向富弼道:“富公,我覺得我在這裡就是多餘的,修法這種事,就應該交給這些長輩,他們經驗豐富,知道會有那些情況,我是完全不知道,在具體修法,我能做的其實很少,我這不是謙虛,我發誓。”

他只能指明方向,但是具體怎麼修,他其實做不到,真不是他謙虛,因爲你要修法,那你首先得清楚知道,發生過那些事,這種事還就適合老頭幹,年輕人真幹不了。

富弼撫須笑道:“經驗方面,你或許不如我們,但是在司法造詣上面,只怕這天下間也難有人與伱抗衡。”

張斐笑道:“富公過獎了。”

“這是事實。”富弼道:“他們雖然經驗豐富,但是他們難以時時刻刻遵循法制之法的理念去修法,這裡面定會出現一些偏差的,就還需要你來修正。”

張斐點點頭道:“如有需要,富公只需吩咐一句。”

富弼道:“我今日請你過來,就是有一個問題,想要詢問你。。”

張斐好奇道:“什麼問題?”

“就是有關士大夫死刑的問題。”富弼道。

“這個啊!”

張斐遲疑少許道:“我覺得在公檢法下,這個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爲這已經是一個司法問題。”

殺不殺士大夫,這都不是司法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防得就是皇帝爲求集權,去迫害士大夫,但現在公檢法是唯一審判制度,這就變成一個司法問題,不是皇帝要殺你,是司法要殺你。

富弼道:“但是在很多人看來,這一點並沒有發生改變,尤其是當官家有了赦免權,他們對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加敏感。”

張斐想了好一會兒,“這真的很難,因爲士大夫就沒有一個標準,如果說三品以上算士大夫,那也比較好辦,但是沒有這種判定。”

富弼笑道:“要是容易的話,也犯不着請你親自過來一趟。”

“豈敢!豈敢!”

張斐想了想,道:“要不還是從案件的影響來看,如果說貪污軍餉,貪污賑災款,謀反,這些極其惡劣案件,涉及到許多百姓、士兵的生命,就是定爲死刑,如果只是活挪用公使錢,這個不給於死刑,但是罰沒家財,發配,這些還是要給的。”

富弼笑道:“他們並不是非常關心這貪污罪,要真是犯了這種罪,就是被判處死刑,也沒什麼可說的,他們非常緊張的是造襖書襖言罪。”

不殺士大夫,其實核心內容就是指不以言論殺士大夫,要是士大夫真的謀反,難道也不殺嗎?

不可能呀!

蘇軾的烏臺詩案,其實蘇軾自己都承認,他就是在批評新政,批評朝廷,這不是一樁冤案,那麼根據這個罪名,判死刑也沒毛病,當時蘇軾自己都認爲自己死定了。

但最終還是沒有判他死刑,甚至還留在朝中當官,後來還回了中央,就是很多文人是拼了命去反抗,不能開此先例,不然的話,士大夫整個階級都垮了。

你皇帝不能不准我們批評你啊!

那我們士大夫不成家奴了。

以前他們可以跟皇帝爭,但如今政法分離,他們爭不了了,那這個罪名就變得非常可怕,公檢法可以用這一招來對對他們士大夫。

張斐這才恍然大悟,他思索良久,道:“關於這個罪,如果只有文字,其實司法也是難以斷定的,而公檢法是絕對遵循證據,我覺得可以以此爲由,將此罪兩分,造襖書襖言罪如果僅限於文字或者言論,那就歸於行政法,朝廷可以禁止,或者免職。

除非具有實質性的動作,也就是說,當他利用言論蠱惑民心,並且使得百姓集中起來對抗朝廷,有了實質性的動作,那這就屬於司法犯罪。”

富弼點點頭道:“這倒是可行啊!”

從立法會出來,張斐本想回檢察院,但在半道上,遇到王安石和薛向。

張斐趕緊上前行得一禮。

王安石問道:“你這是剛從立法會出來吧。”

張斐點點頭道:“是的。”

王安石又問道:“這法修得怎麼樣?”

張斐道:“我只是去協助一下,具體修法,我經驗尚且,不足以勝任。”

薛向忙道:“張檢控謙虛了。”

張斐無奈地笑道:“這真不是謙虛,事實就是如此,修法的話,就得考慮到很多問題,但我沒有什麼經驗,考慮不足。”

王安石道:“那現在是誰在修法?”

張斐道:“呃是富公請來的一羣老夫子。”

王安石眉頭一皺道:“那羣老夫子懂什麼。”

張斐道:“此事還真的只能他們來修,我們是無法勝任。”

王安石緊張道:“他們修得法,誰敢用。”

薛向也很緊張。

他們兩個是最不受老夫待見的。

張斐笑道:“這一點王學士放心,他們只是負責修法,但成法還需通過立法會大會,他們只是負責修,具體能不能過,還得許多人來決定。”

薛向聽罷,這才鬆得一口氣,“原來如此。”

張斐又問道:“王學士,三司使,你們這是準備上哪?”

“去外城。”王安石回答道。

張斐道:“去外城作甚?”

王安石笑道:“你若無事,咱們就一起去看看吧,正好也詢問一下你的意見。”

“我現在沒什麼事。”

三人便一同往外城走去。

張斐跟着他們兩個來到外城城牆,王安石手指河西那片區域,“張三,你可覺得這裡與之前有何區別嗎?”

張斐道:“更加擁擠了。”

王安石又問道:“你可知爲何?”

張斐搖搖頭。

薛向道:“這是因爲在災情期間,很多作坊都進行了擴大,但其實並非是完全因爲災情。”

張斐問道:“那是因爲什麼?”

薛向解釋道:“因爲廂兵。”

張斐詫異道:“廂兵?”

薛向道:“張檢控有所不知,以前很多廂兵都在軍營裡面幹一些手工活,尤其絹布,再加上以前雜稅繁多,導致民間手工作坊不成氣候,如今廂兵已經成爲建設軍團,不再幹手工活,導致這部分買賣,就都被商人接下,同時朝廷取消許多雜稅,導致朝廷所需貨物,也必須從商人那裡購買,於是商人紛紛擴大的自己作坊。”

這一點,張斐還真是沒有想到。

王安石道:“這裡面還有你的功勞,他們都是效仿你的活字作坊。”

“王學士過獎了。”張斐謙虛一笑,又問道:“所以二位就是來看這作坊的?”

薛向點點頭道:“但是這外城顯然是容納不了,故此我們打算再擴建,讓商人可以擴大自己的作坊,滿足百姓所需,也滿足朝廷所需,畢竟商人生產的越多,價格就越便宜。”

王安石道:“但是要擴建的話,這裡面涉及到很多民屋、民田,難免又會被那些老夫子嚼舌根子,這就需要你的幫助,我可不想在這時候,惹上你們公檢法。”

張斐笑着點點頭道:“非常樂意。”

以往王安石都是被告了,纔去找張斐,因爲那時候誰也沒將公檢法當回事,現在王安石也不敢惹公檢法,事先就找張斐商量,怎麼操作,纔不會被告上公檢法。

那邊韓絳經過百日的長途跋涉,終於是抵達熙州。

其實在快到熙州的時候,他就已經接到王韶在河州大捷,重創唃廝囉的主力。

進入熙州城後,韓絳頓時被眼前的繁榮給嚇到了,整個熙州就猶如一個大集市,這腳店似乎比居民區還要多。

雖然汴京城也非常繁榮,但是給韓絳的感覺,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這裡缺乏一種階級感,彷彿全部都是商人。

未等到他仔細遍覽此地風光,就被趕來的檢察長範鎮和庭長呂大均給拉走了。

“此番戰敗,皆因王韶驕傲自滿,目中無人,輕敵所至,那陣亡將領景思立在攻克河州後,爲求賞金,竟默許士兵殺降邀功,以至於引發唃廝囉和周邊部族大爲不滿,故纔有次一役,而那景思立竟然只因對方三言兩語的挑釁,就貿然率兵出擊,差點全軍覆沒。”

範鎮是非常激動地怒斥王韶、景思立等將軍。

呂大均也道:“熙河開邊,乃是爲求對付西夏,而非是讓我軍陷入吐蕃各部族的糾纏中,雖然已經解除河州之困,但與唃廝囉的關係也在進一步惡化,這將迫使我朝屯重兵於此,必將增添財政困難。”

韓絳其實在來的路上,也受到這些消息,雖然景思立英勇戰死,但他在這個過程中,犯下很多錯誤,他見吐蕃兵似乎不堪一擊,面對對方的言語挑釁,想都沒有想,就領兵出擊,結果中了圈套,要是遼軍挑釁,他決計不敢這麼莽撞,道:“如今大敵當前,而熙河地區,是孤懸在外,我們還是應該團結一致。”

範鎮道:“若非如此,我早就起訴他們了,但此事決不能就這麼算了,我們在這熙州辛辛苦苦通過貿易,緩和與周邊各部族的關係,他們倒好,是四處樹敵。此戰過後,我一定要在軍事皇庭起訴王韶、景思立,雖然景思立已經英勇戰死,但不能忽略他的過錯。”

韓絳點點頭,安撫道:“如今政法已經分離,並且朝廷設立專門的軍事皇庭,你們當然可以就此中問題,去進行起訴,這事我現在都管不着。但是此時此刻,我們必須要團結,以大局爲重,如果仗打輸了,大家都有責任。”

範鎮道:“我們之所以跟樞密使說這些,就是希望樞密使給予王韶一些壓力,莫要因爲立下戰功,就可以驕傲自滿,目中無人,他在這裡幹得每一件事,我們可都是記着的。”

韓絳點點頭道:“這你放心,我會去跟他談的。”

但由於王韶還未有回熙州,在範鎮、呂大均談過之後,韓絳又跑去找曹評。 曹評問道:“樞密使在來的路上,可見熙州繁榮?”

韓絳點點頭道:“正因所見,故而感到困惑。”

曹評這才說道:“範檢察長他們所言,確實是事實,不過那都是景思立等將領所爲,而非是王韶所願,他一直希望安撫周邊各部族,也一直致力於與各部族的貿易,否則的話,未有今日之繁榮。只不過他一個文官領軍,自也有許多困難之處。”

“原來如此。”

韓絳點點頭,又問道:“曹警司如何看待此事?”

曹評道:“我認爲此事的起因,還是得從公檢法說起。”

韓絳忙問道:“此話怎講?”

曹評道:“如今吐蕃四分五裂,周邊全都是一個個小部族,他們都是要憑藉貿易生存,而公檢法對商人是極爲有利,以往我們讓羌人、吐蕃人學漢字,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如今他們卻爭着上寺廟去學習,原因就在於契約法,學會漢字,才能看得懂契約,才能更好維護自己的利益。

同時皇家警察又爲他們提供道路上的安全,這也些那些小部族最爲欠缺的,故此他們變得越發依附於熙州。

這對於唃廝囉是非常不利的,恰好遇到景思立殺降,於是唃廝囉利用此事,挑起與各部族與我軍的仇恨。”

韓絳沉吟少許,又瞧了眼曹評,道:“所以,曹警司的意思,也是希望能夠罷兵休戰?”

曹評很委婉地說道:“這取決於朝廷能夠給多少後勤?”

韓絳眉頭微皺。

曹評又道:“以往這西北的糧草皆是送去西軍主力,最近幾年西北財政穩步上升,但是卻都送到熙河來,對此他們是頗有怨言啊!”

他到底是將門世家,他很清楚這些利益糾葛,西軍拿不到得到西北財政支持,你說他們心裡能爽嗎?

這麼下去,肯定會出問題的。

故此,現在得想辦法減少財政對熙河支持。

韓絳點點頭道:“此事官家也已經知曉,且傳信給他們。”

雖然王韶還在回來的路上,韓絳也沒有閒着,也是視察熙河的財政情況,一問才知,若要知熙州,需上雲真寺。

於是韓絳來到雲真寺,這一來人都給嚇壞了,這雲真寺坐落在一處峽谷之中,傍山依水,規模竟然不亞於相國寺,而且多半用的是磚瓦,還不是木材,一看就是以城堡規模在修建,而且是易守難攻。

相比起來,官署就如同茅房一般,完全沒得比。

進去一看,裡面更是富商雲集,但寺廟氛圍也很濃厚,這裡面都是吃齋,行佛禮,而且隨處可見和尚教人漢字、漢語,關鍵學生裡面有小孩,也有富商。

好傢伙!

這是什麼地方?

這時,馬天豪和魯斌趕了過來,將韓絳請入內堂。

韓絳道:“你們這寺廟修得可真是氣派啊!”

馬天豪道:“樞密院勿怪,這是王宣撫使要求的,因爲這雲真寺掌控着熙河地區的所有財富。”

“是嗎?”

韓絳驚訝道。

馬天豪點點頭。

韓絳問道:“你們這裡一年能夠賺多少錢?”

馬天豪和魯斌相視一眼。

“呃。”

“爲何不說話?”

韓絳皺眉問道。

馬天豪忙道:“最少也能賺一百萬貫。”

“多多少?”

韓絳長着嘴巴,驚恐地看着馬天豪。

“最少賺一百萬貫。”馬天豪道。

魯斌道:“若非前線突發戰事,我們本來預計今年得賺四百萬貫。”

韓絳微微有些冒汗道:“我去河中府看過關於熙河地區的賬目,你怎麼能夠賺這麼多。”

馬天豪嘿嘿道:“這得從紙幣說起,目前咱熙河地區是不收稅的,但是要換取紙鈔的話,就得繳納百分之五的鈔稅,原本我們也沒有想到會賺這麼多,但是這商人來來回回,咱們賺得是越來越多,再加上茶、鹽、絹布等利潤,差不多就能夠賺這麼多。”

韓絳皺眉道:“那羌人、吐蕃人都相信咱們的紙鈔?”

馬天豪點點頭道:“原本是不信的,但後來他們也漸漸相信公檢法,然後再慢慢接受我們的紙鈔。

其實這裡交易非常不便,又嚴重缺乏銅錢,如果他們用紙幣交易,即便繳納百分之五的鈔稅,也都不算虧的。

同時我們備有大量的茶、鹽、絹布,漢人可以直接兌換鹽或者鹽鈔,吐蕃、西夏可以兌換茶葉、絹布。”

韓絳突然覺得,修建成城堡樣子,好像也並不過分,又道:“既然你們賺這麼多錢,爲何西北還得爲此支付鉅額軍餉?”

馬天豪和魯斌相視一眼,均搖頭表示不知。

韓絳知道他們心裡非常清楚,因爲這錢都往他們手裡過,只是不願意說罷了,畢竟這跟他們兩個沒有關係。

好在沒過幾日,王韶便回到了熙州。

見到韓絳時,王韶內心那真是慌得一批,因爲他也得知,國內許多地方遭遇旱情。

“此事真不怪我。”

王韶解釋道:“我哪裡算得到,景將軍會因幾句諷刺,便貿然出擊.!”

韓絳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官家並未就此怪罪於你,非但如此,還升你爲樞密副使。”

“是嗎?”

王韶不禁轉憂爲喜。

韓絳點點頭道:“但是你也別因此太過得意,我在經過河中府的時候,查過具體賬目,如果再加上朝廷給的,每年要在熙河耗費三百萬貫之多,這麼下去是決計不行的。河中府還好,但京兆府許多官員認爲,如果不開邊熙河,西北民力早就遠勝於前,關鍵西軍將帥對此非常不滿,在這種情況下,再有閃失,到時如何交差。”

雖然你屢立戰功,但每年需要花這麼多錢,不但增加財政的負擔,同時影響到很多人的利益,你要有失誤,別人肯定得往死裡踩啊!

王韶心裡也清楚這一點,道:“我已經在盡力減輕朝廷的負擔,如今這錢已經是想辦法掙着了,但相比起運送糧草的軍餉,還是不夠,因爲光運送的損耗,就是熙河所需糧草的數倍。

這最好的辦法,還是就地取糧。

如今我已經在高價夠買糧食,這立刻激發了當地民戶開墾田地,從今年開始,到未來兩年,熙河所需軍費將會減少大半。”

他從當地買一石糧食,就可以爲朝廷節省十石糧食。

就是這麼誇張。

但開墾田地需要時間的。

韓絳道:“我去過雲真寺,據說每年收入,高達上百萬貫。”

王韶點點頭道:“之前我是有想過收稅,但是當地情況非常複雜,漢人、羌人、吐蕃人、党項人都混居在一起,這稅不好收,收不好,還會引來內亂。後來我跟馬員外想了個辦法,就是收鈔稅,然後以免稅來換取當地人心歸附,結果發現這鈔稅比收稅還要掙錢。

將來等到這附近各部族都安定下來,鈔稅只會越來越多,說不定往後不但不要朝廷給錢,還能存一些錢。”

韓絳問道:“但如今唃廝囉與西夏勾結,這附近能安定下來嗎?”

王韶回答道:“我也已經想到解決之法,就是將部分士兵轉化爲皇家警察。”

韓絳驚詫道:“什麼意思?”

王韶解釋道:“如今這裡尚未穩定,這唃廝囉又與西夏勾結,確實還需重兵把守。

但是經過之前一戰,我軍大勝,唃廝囉暫時已無力大規模出兵,而西夏又受制於北線,此番動亂,他們都未有敢直接出兵,我估計他們會以襲擾方式的來騷擾我們。

之前我與曹警司試驗過的,面對這小規模的襲擾,動用軍隊,這損耗太大,相反皇家警察要更好處理。

我們只需在關鍵要衝上佈置軍隊,若真有大戰,皇家警察也可以作爲士兵頂上。

另外,對於軍隊而言,若無戰事,這些士兵成天也無事可幹,但是軍糧又不能少,而皇家警察是能夠給我們帶來收益的,只要皇家警察維護好各地治安,以及確保商道通暢,這是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財富。”

說到這裡,他稍稍遲疑了下,低聲道:“如此也能否削弱軍隊的影響力,可以利用皇家警察去制衡軍隊。”

韓絳立刻問道:“你現在控制不住軍隊嗎?”

“那倒不是。”

王韶搖搖頭。

韓絳立刻明白過來,他是害怕惹禍上身。

王韶又道:“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唃廝囉如今挑撥各部族與漢人的矛盾,這確實是有些效果,他們對於我軍是充滿着敵視,但不管是羌人、吐蕃人,甚至於党項族,他們都非常相信皇家警察。”

韓絳問道:“是嗎?皇家警察在這裡如此受歡迎嗎?”

他有點不信。

王韶點點頭道:“首先,皇家警察跟士兵不一樣,士兵的職責是開疆擴土,而皇家警察則是保護個人正當權益。導致有些羌人仇視我軍,但又非常擁護皇家警察。

其次,那些部族歸附,心裡總是擔心,會受到漢人的欺壓,畢竟他們都是一個個小部族,但是公檢法是更強調公平和平等,在他們瞭解清楚公檢法後,他們現在變得比我們更加擁護公檢法,警署裡面也有不少羌人和吐蕃人,甚至於党項人。”

韓絳這才恍然大悟,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他們投降宋朝,是沒有辦法,打不過,宋軍也不是以德服人,他們是弱勢的一方,公檢法更強調平等,對他們是非常有利的,他們變得很支持公檢法,漢人有時候反而會覺得不爽。

王韶又道:“除此之外,我們發現公檢法制度非常適用於不同文化的羣體,如今在熙河地區,許多人對儒家思想嗤之以鼻,但沒有人討厭公檢法,很快就習慣了。

我有信心,通過公檢法去整合河湟地區的勢力。而這也是唃廝囉最爲恐懼的,經過這兩年的發展,他們心裡非常清楚,長此下去,他們的部族都會歸附我們,故而他想盡辦法挑起戰爭,建立仇恨,意在阻止其它部族加入我們。”

第四百三十四章 稅戰(八)第六百二十四章 問答會第一百零八章 幸虧沒打(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我爲刀俎,誰爲魚肉?(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第639章 杯茶釋鄉法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四百七十一章 龍潭虎穴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270章 送羊入虎口第一百六十章 祖制與祖法第332章 大展拳腳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四十二章 獅子搏兔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牛犢陣容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三十六章 還沒結束......!第714章 空城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完)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第二十六章 死馬尋醫第774章 激活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戰(二十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四十六章 萬惡之源(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潑皮與影帝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四百零一章 這簡直就是在打劫第一百五十章 僅此一次第321章 不是你以爲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法競賽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武與法(一)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九十七章 就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第352章 三足鼎立第650章 內喜外憂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五百五十章 三冗第一戰(三)第六百零六章 釜底抽薪第809章 無約一身輕第258章 扼殺於搖籃第四百八十八章 庭審(下)第711章 全都是演技派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334章 滲透第九十四章 紅顏禍水(求追讀)第五百一十七章 文武與法(二)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謝“財叔寧”盟主)第731章 一清二楚第二百四十章 談判桌纔是主戰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304章 香餑餑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權力的籠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四百六十章 殺人誅心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一百八十四章 權力的誘惑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教你啊!第295章 太細了一點第五十六章 終究還是來了第694章 聽證會(四)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六百二十三章 二法之下第727章 死局?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武與法(終)第四百八十六章 庭審(上)第80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305章 三岔口第276章 請上牌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節)第771章 勢不可擋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四百七十六章 哭聲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727章 死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三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魚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第755章 攪屎棍登場第三十二章 玩嚴謹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