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謀反案(三)

其實李磊他們當然知道,這吳天與劉蓮是早就認識的,而他們採取八年前那次吳天出手相救作爲起點,無非也就是想證明,吳天對劉蓮的感情,是促成吳天帶人去襲擊軍營的主要原因。

雖然他們也知道那張斐是出了名的“細”,但他們認爲張斐就不可能查到第九年,並且還在庭上去證明這一點。

因爲在那次出手相救之前,吳天與劉蓮只是秘密來往,知道的人不多,其實吳天自己都有些記不太清楚,當胡望歸出現在庭上,他都不太認識,李國忠自然也就沒有去做更詳細的調查。

哪裡知道,張斐還真就查到第九年,並且還找到當時的證人、證物來證明,吳天與劉蓮私下勾結,去打劫外地商人的勾當。

這讓李國忠都很無語,他們甚至都不好意思怪罪信息方。

這真的就沒法防。

謊言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不堪一擊。

其實別說他們,就連齊濟、王鞏都是目瞪口呆,他們對此是毫不知情,也難以想象,到底張斐是怎麼查到這些證據的。

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得益於,前面三年的深耕,當時潛伏在京東東路的幽靈稅警都沒啥事做,就不斷去挖,而劉蓮這個齊州第一老鴇,實在是太扎眼,是稅務司重點調查的人物。

這也是爲什麼稅務司最初就是打算拿吳天殺雞儆猴,哪知道這出師不利,被反戈一擊,這纔有了當下發生的事情。

而經過這番交鋒,在坐的賓客們,思路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其實在官司開始之前,他們也不知道這種官司要怎麼打,就吳天做的那些事,如果是以前的司法制度,要定謀反罪的話,可簡直不要太容易,誰都不敢說句屁話。

公檢法會不一樣嗎?

這是開庭前一大看點。

現在他們漸漸明白這公檢法下的謀反罪又是如何去判定,其實就是將謀反罪從賊盜律裡面脫離出來。

就是要說清楚,他這麼做爲得是什麼?

本意是不是要顛覆皇帝的統治,亦或者是官府的統治,還是說就只是單純的搶劫爲生。

謀反罪的罪名,漸漸就變得清晰化。

這使得在坐的許多官員,神情變得複雜起來,他們突然認爲這種改變倒也不錯,對於他們而言,反而更加安全一些。

但如果基於這一點的話,張斐這一番問話,也只能證明吳天不單單是爲愛情去救劉蓮的,而是因爲劉蓮手中掌握着吳天的罪證。

你既然要去證明清楚,那這一點其實還不足以說明,吳天就是要謀反。

李磊也就是反對這一點,哪怕是殺人的罪證,也不代表謀反,對方不能往謀反方面去引導。

到底是劉蓮手中握有什麼罪證,這是非常關鍵的。

接下來張斐直接要求傳召劉蓮出庭做供。

李國忠心裡非常忐忑,又向身旁的年輕人小聲問道:“你確定劉蓮手中沒有握有我們所知以外的罪證。”

“沒有!”

年輕人非常肯定道:“劉蓮只是爲吳天打理一些買賣,而且劉蓮是非常忠於吳天,即便是死,也不可能出賣吳天的。”

李國忠現在都不太敢相信,只是點點頭道:“但願如此,要是有得話,可就糟糕了。”

過得一會兒,劉蓮來到庭上。

如今的劉蓮已經是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看上去雖有些憔悴,但還是顯得風韻猶存,這年輕時也是一個小美人。

張斐起身問道:“劉蓮,你可認識吳天?”

劉蓮只是輕輕點了下頭。

張斐又問道:“那你何時與吳天相識的?”

劉蓮只是淡淡道:“我與吳天很早很早就認識了,但具體是什麼時候,我也記不大清楚了。”

張斐繼續問道:“那你與吳天是什麼關係?”

劉蓮道:“情人關係。”

張斐道:“但是據我所知,你與吳天並沒有住在一起。”

劉蓮笑道:“我們只是情人關係,又不是夫妻關係,爲何要住在一起,就只是偶爾幽會。”

這一句話,引得不少人的嗤之以鼻。

真是不要臉。

不虧是當老鴇的,這應變能力,還是真可以。張斐又笑問道:“那你與吳天幽會時,具體做些什麼?”

此話一出,彷彿整個世界都安靜了,全場是鴉雀無聲,在場的庭警,目光都微微瞟向劉蓮,院外的觀衆則是豎起耳朵來。

“我反對。”

李磊站起身來,“拿如此私密之事,去問一個婦道人家,這有傷禮法。”

在場不少士大夫都是稍稍點頭。

趙抃也覺得有些不妥,看向張斐,問道:“張檢控,這與此案有何關係?”

張斐解釋道:“大庭長,我們是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之間並非只是情人關係,故此我們必須清楚的知道,他們在幽會之時,都在幹些什麼。”

趙抃稍作思量,旋即道:“反對無效!”又看向劉蓮,“嫌犯必須回答的控方的問題。”

劉蓮道:“就是男女之事。”

“僅此而已?”

“嗯。”

劉蓮點點頭。

細節!

細節!

觀衆們立刻向張斐頭來炙熱的目光,你張三可是出了名的細,這時候是最需要細的時候。

何謂男女之事?

又是如何進行?

速速道來!

反正天色還早!

張斐當然沒有理會他們,低頭看了眼文案,道:“據我們調查所知,你名下一共有十家酒館、茶肆,三家勾欄瓦舍,一家酒樓。不知是否?”

劉蓮點點頭。

張斐問道:“而你之前只是春花樓的一名酒妓,對否?”

劉蓮又點點頭。

張斐道:“那你又是如何在這短短六年間,置下這麼多買賣?”

劉蓮道:“我承認,這裡面是有吳天的幫忙,沒有他的支持,我一個弱女子又怎能管理這麼多買賣。”

張斐問道:“如果我說吳天是這些買賣的幕後東主,你是否認同?”

劉蓮點點頭道:“我認同。因爲吳天已經厭倦了打打殺殺的生活,他很想做正當買賣。”

“是嗎?”

張斐笑問道:“也就是說吳天有改邪歸正的想法?”

劉蓮點點頭,但張斐那胸有成竹的語氣,到底還是令她感到一絲不安。

張斐回過頭去,向王鞏身後的檢察員道:“七號文案。”

身後的檢察員立刻將七號文案拆開來,拿給張斐,張斐接過來,看了看,又道:“你可否記得,在去年年初,也就是二月十二號,你曾撥出一筆一千八百貫的鉅款。”

“去年二月十二號?”

劉蓮眼中也是困惑,旋即她又念道:“一千八百貫!”

話說至此,她眼中閃過一抹駭然,但也就是一閃即過,搖搖頭道:“我不記得了,因爲就我的買賣,支出一千八百貫,也是很平常之事。”

張斐又向趙抃道:“大庭長,接下我要呈上一樣極爲特殊的證物,是一把手刀,還請大家不要感到太慌張。”

趙抃點點頭,“呈上。”

張斐又道:“另外,我希望傳召大名府都作院丞劉剛出庭作證。”

趙抃也是立刻允許。

之前劉蓮的臉色變化,李磊也注意到了,又見張斐連大名府都作院的丞都請來作證,這人都是懵的,他之前完全沒有收到相關消息,又回過頭去,“這一千八百貫到底是什麼意思?”

那年輕人也是茫然地搖搖頭,“我也不清楚。”

李磊聽罷,面露沮喪,不禁抱怨道:“這瞎子怎麼打得過千里眼。”

不一會兒劉剛便來到庭上,同時那把刀也呈上庭來。

張斐直接讓庭警將那把刀給劉剛,又向劉剛問道:“劉丞,你可認識這把刀?”

劉剛仔細看了一會兒,然後又拿出一把繩尺量了量,道:“這是出自我們大名府製造的武器。”

張斐問道:“你憑什麼這麼篤定?據我所知,這刀上並沒有任何印記,亦或者特殊符號。”

劉剛道:“這是給普通士兵用的,故此沒有特殊印記,但每個都作院製造武器的尺寸其實都不太一樣,無論是刀身的厚度和長度,還是說這刀柄的尺寸,而這把手刀的尺寸跟我們大名府都作院所規定的尺寸是一模一樣。”

張斐又問道:“那你能不能看出這把刀是大名府都作院何時打造的?”

“應該是能得,因爲每批製造的刀都有特別之處。”劉剛又仔細看了看,“這一把刀應該是在前年打造的,如果我沒有記錯得話,應該是送往齊州的那批手刀。”

張斐道:“你是如何斷定?”

劉剛道:“我也是根據這刀成色和打造材料來斷定的,首先,根據我們大名府都作院的制度,成色最好的刀都是送去河北,而次一等的則是送往京東東路。

其次,這刀柄採用的是桑木,而且比較新,但去年我們用的是桃木,所以這肯定前年製造的。”

張斐問道:“你能否肯定?”

劉剛點點頭道:“我可以肯定。”

張斐又向趙抃道:“大庭長,此件證物,也是我們從吳天的營寨裡面取來的,他很多手下都是拿着這種手刀,目前我們所查到的是有兩百九十一把。”

此話一出,全場一片譁然。

什麼情況?

堂堂官刀,怎會落在草寇手中,這簡直太離譜啊!

兩邊的貴賓席上頓時是議論紛紛。

不是謀反案麼?

怎麼怎麼還扯到了軍隊方面。

一些官員都已經拿出絲帕偷偷抹着汗。

王安石是眉頭緊鎖,嘴裡喃喃自語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他身後的鄧綰小聲道:“王學士,這還能繼續審下去嗎?”

王安石慍道:“你去制止吧?我可不敢。”

鄧綰訕訕不語。

許多官員一顆心直接跳到嗓子眼,這官司好像是越打越大了,這關乎可就不僅僅是齊州的豪紳、功勳,甚至可能會牽連到齊州的文官武將,甚至於查到京城來!

武器這裡面的油水,那可是大的驚人啊!

人人都慌得一批!

一些官員都不知道這到底跟自己有沒有關係。

因爲這都已經是一筆筆糊塗賬。

你們到底想要幹嘛?

不少人是腸子都悔青了。

早知如此,真就不如讓大理寺來審,哪怕你公平公正的審,哪怕你全部殺掉都行,總比這節外生枝要強啊!

這一茬接一茬,都不知道何時是個頭啊!

吳天和劉蓮也是非常默契地對視一眼,眼神中都帶着一絲絕望。

他們似乎沒有想到,這事能夠被挖出來。

李國忠聽到這裡,這手也都在發抖,又向那年輕人道:“到底還有多少事,是我們不知道的?”

那年輕人也是一臉鬱悶,道:“這這我們也不清楚,吳天和劉蓮都未與我們交代此事。”

李國忠不禁激動道:“都已經是這般時候,他們竟然還有所隱瞞。”

那頂帽子還未摘除,這裡又扣上一頂更要命的帽子,他都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

而那邊張斐的表演,還在繼續,只見他環目四顧,“相信任何人都非常驚訝,爲什麼大名府送到齊州的官刀,會落在一羣草寇手中?”

說着,他又向向劉剛問道:“劉丞,你們可知道這批官刀遺失了的消息?”

劉剛搖搖頭道:“我對此完全不知,但如果是遺失了,通常我們會得到消息,然後補做一批,但我們並未收到任何有關這方面的消息。”

“多謝劉丞。”

張斐微笑地頷首一禮,又向趙抃道:“大庭長,相信齊州清平軍的將士能夠爲我們解答這一切,故此我懇請傳曾經在清平軍擔任都頭的林松出庭。”

“我反對!”

李磊突然站起身來,“我不知道這一切與我的當事人有何關係?這顯然是另外一樁案件,檢察院是想將此案擴大化,但這並不符合公檢法的規定。”

他對此一無所知,除了反對,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關鍵這是非常要命,他也不敢亂說,只能避重就輕。

張斐笑道:“這我稍後我說明一切的,這兩件案子是有着密切的關係。”說罷,他還愛莫能助地瞧了一眼李磊。

“反對無效!”

趙抃也不傻,這關係都已經非常明朗,肯定可能停下來,又朗聲道:“傳清平軍前都頭林松。”

但見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來到庭上。

張斐問道:“林松,你曾經是幹什麼的?”

林松道:“我曾是齊州清平軍的一名都頭。”

張斐問道:“根據我們所查,你曾向清平軍指揮使反應過你所在的千乘營面臨兵器不足的情況。”

林松點點頭道:“是的,我們營的將士非常缺兵器。”

張斐問道:“你能否具體說說,到底有多麼缺?”

林松嘆了口氣道:“我們營的士兵在城防巡察時,多半都只能佩戴木刀。”

甬道內的趙頊,聽到這一句話時,是徹底壓制不住這心中的怒火,是拍案而起,差點就衝了出去,幸得那劉肇攔在身前。

趙頊只能來回踱步,嘴裡是罵咧咧:“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這些亂臣賊子是一個也別想逃,朕要將他們統統都給處死。

朕之前還就納悶,爲何齊州草寇是多如牛毛,始終不得治理,原來當地軍隊已經腐敗到這種地步,若非此案,朕至今都還矇在鼓裡。”

坐在一旁的王安石也是緊緊握拳,咬牙切齒,老子就是再怎麼斂財,可也經不起你們這麼折騰,多少財政也不夠啊!

而富弼、文彥博、司馬光他們雖然沒有趙頊、王安石那麼激動,但也是搖頭嘆氣。

他們對這種情況多多少少有些瞭解,所以他們才強調治國先治吏,就王安石那種玩法,就是治標不治本,竭澤而漁。

不過他也沒有想到,草寇用官刀,官兵用木刀,這真的是非常非常離譜啊!

“木刀?”

張斐是故作驚訝地看着林松,彷彿自己聽錯了。

演技還是一流的。

林松點點頭。

張斐道:“那你的建議,可有得到反饋。”

林松點頭道:“有。這回裁軍就將我給裁了。”

“???”

趙頊又忍不住了,開始往外面衝了,劉肇趕忙攔住道:“官家息怒,一切待審完再說。”

“朕。”

趙頊只能狠狠一屁股坐了回去,獨自在那裡生悶氣。

他只知道此案將會涉及到清平軍的腐敗,但並不清楚這些具體細節,人都快氣傻了。

王安石聽罷,也開始變得憂心忡忡,問道:“負責京東東路裁軍的是誰?”

呂惠卿小聲道:“翰林院學士,京東東路巡察使韓維。”

王安石皺眉:“韓持國?”

韓維雖是韓絳的弟弟,但並不支持王安石變法,不過韓維也沒有跟範鎮一樣,去跟王安石正面硬剛,他也知道兄長是支持王安石的,他就直接去外面當官。

這王安石心裡也是鬆了口氣。

呂惠卿又道:“巡察使是總管一路的裁軍,而都頭不過是一個小武官,這哪裡顧得過來啊。而且這種事也是在所難免的,即便是河中府,也肯定是存在這種情況。”

越是正直的人才,在官場這地方就越不受歡迎,只有那些有才幹,且又圓滑的人,才比較受歡迎。

不裁你裁誰。

又聽張斐問道:“裁軍之後,你去哪裡了?”

林松道:“後來我被稅務司看中,便加入了稅務司,專門負責調查禁軍中的逃稅情況。”

張斐問道:“那你查到了什麼?”

林松道:“我們查到清平軍指揮使謝劉武的女婿,何定聲名下突然多出一千三百畝良田。

我們隨着這條線索,繼續調查,原來這一千三百畝土地之前是屬於一間名叫靜心庵的尼姑庵。

隨後我們又查到,迎春樓東主劉蓮經常捐助這尼姑庵,而就此事發生的前不久,劉蓮突然捐助了一千八百貫給靜心庵,靜心庵隨後便用這一筆錢購買了一千三百畝良田。而沒有過多久,這一千三百畝良田就劃到了何定聲名下,同時我們也查過靜心庵的賬目,並沒有這一筆賣田的收入。

恰好我又得知,原來之前大名府送來了一批官刀,但不知爲何,這一批官刀並沒有進入千乘營的兵器庫。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這一批官刀最終被偷偷販賣給了劉蓮,也可以說是販賣給了劉蓮的情夫吳天。”

張斐都:“你可有證據證明這一點?”

“有的。”

林松點點頭道:“在今年追查逃稅的過程中,何定聲和當時接收武器的都頭薛平金都因逃稅而被我們稅務司抓捕,對於此事他們也都是供認不諱。”

張斐點頭笑道:“多謝閣下能夠出庭作證。”

趙抃突然朗聲道:“在昨日檢察院已經就何定聲、薛平金兩位證人,向我們皇庭提出訴求,只要何定聲、薛平金願意提供證據,指控吳天、謝劉武、劉蓮等人,皇庭將豁免他們在此案中的一切罪責。本庭長在審視過他們二人所犯下的罪行後,發現他們皆是屬於從犯,而並非是主謀,故而答應檢察院的訴求。”

李國忠都已經是生無可戀,有氣無力地向身旁的年輕人問道:“爲什麼你提供的齊州證人名單上,並沒有這兩個人?”

那年輕人兀自是一臉懵逼,道:“我也不清楚,但我們幾番確認過相關的押送記錄,都沒有這二人的名單。”

坐在一旁的費明呵呵兩聲:“那謝劉武可真是找了一個好女婿啊!”

“大難臨頭各自飛啊!”

他們這邊是唉聲嘆氣。

如果此案給坐實,這官司就相當難打了。

李國忠見此案越打越玄乎,涉及到武器製造,這裡面可是兇險萬分,已經萌生退意,他思慮一會兒,向李磊道:“待會先想個理由要求休庭。”

而那邊皇庭先後傳了何定聲和薛平金出庭作證。

他們兩個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並且提供相關的地契、信件和公文。

原來根據北宋的行情,這寺廟、道觀都可以避稅的,很多大財主都將一些土地寄存在寺廟名下。

劉蓮他們就是通過靜心庵去賄賂那些官員、武將,這本是很難被發現的,因爲這就是常態。

這尼姑庵裡多塊地,都是很正常的,這塊地又劃到地主名下,這其實也是很正常,沒有人會注意這些事。

但可惜碰到稅務司,稅務司就是專門查這事的,而且是不會放過寺廟、道觀的,因爲京東東路已經施行免役稅,是跟秋稅一塊繳納的。

和尚、道士、尼姑都得繳納相應的稅。

在他們二人做完供之後,張斐又向劉蓮道:“劉蓮,這就是你所言的改邪歸正嗎?”

劉蓮微微蹙眉,似還在尋找對策。

“我反對!”

李磊突然站起身來,“我們對於這官刀販賣一案,是毫不知情,我們也懷疑對方提供的證據是否屬實,如果不確定這一點,這對於我的當事人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懇請大庭長休庭,且允許我們查閱相關證據。”

趙抃猶豫半響,又看向張斐道:“檢察院對此可有異議?”

張斐雲淡風輕道:“我們沒有任何異議。”

“既然如此,那就先休庭。”

趙抃言罷,一敲木槌。

不少官員彷彿之前忘記了呼吸,如今纔回過神來,繃緊的肌肉立刻放鬆下來,便是劇烈地咳了起來。

“張檢控,你若是不相信我們,又何必讓我們來給你當助手?”

齊濟很是不爽道。

他跟王鞏就如同觀衆一般,是毫無參與感,因爲他們對此也是一無所知。

張斐滿是歉意地解釋道:“我怎麼可能不相信二位,但這是稅務司要求的,因爲稅務司在齊州被人出賣過,且損失慘重,他們這次是萬分小心,直到前兩日纔將這些證據交到我手裡,並且讓我對此保密,不能告訴任何人,就連總檢察長對此都毫不知情。”

第四百六十八章 戲曲誕生時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六百二十三章 二法之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決不妥協第二百二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撤!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個小廣告第六百三十章 收網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爭暗鬥第346章 此法非法第八十一章 堂審(中)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六百三十二章 殺豬盤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四百八十一章 靜待花開終有時第692章 聽證會(二)第379章 還欠一課第352章 三足鼎立第六百章 撥亂反正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四百八十八章 庭審(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放手去幹第776章 老爺們!捲起來吧!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十八章 飄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稅戰(八)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311章 娛樂興邦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須同甘共苦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四百三十四章 稅戰(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753章 違法!統統違法!第七十六章 事發第346章 此法非法第278章 夢幻聯動第六十八章 法內狂徒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707章 禍從口出(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二)第262章 告我告我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二十二章 爛命一條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五十七章 買到即是賺到第十九章 政治正確第694章 聽證會(四)第七章 翻異別勘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679章 謀反案(七)第四百九十七章 就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第322章 公與私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八十三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求追讀)第647章 形勢比人強第328章 慈善比賽(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面玲瓏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九十五章 嚇死你們第303章 光榮下崗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三十七章 平平無奇張三郎第340章 畢業證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第六十章 還變勞什子法第330章 真香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稅戰(二十一)第五十七章 買到即是賺到第五百八十一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五百九十九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想到吧!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263章 進步不小第255章 名士報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