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比爛大法

東京汴梁。

此時正值放衙,這官員們是三三兩兩結伴,一邊聊着,一邊往皇城外面行去,不過今日他們並非是聊昨日勾欄瓦舍那檔子事,而是都在談論一件事。

那就是狂徒張三的歸來。

“唉那個臭小子又回來了。”

“這就有三年了嗎?我怎麼感覺當初徵收免役稅,就是在昨日。”

“就算三年,也不一定要調他回京城,可以讓他去巴蜀或者瓊州建設公檢法,他那麼年輕,又非進士出身,這得多歷練一番。”

“去什麼瓊州,如今陝西路大部分地區都還未建設公檢法。”

“是嗎?那急着調他回來作甚?”

“好像是富公建議的,讓他去立法會對一些判決,做出解釋。”

“聽說官家並沒有撤銷他陝西路大庭長的官職,說不定過些時候,他又得回去。”

“這你可是想多了,聽說此番調張三回來,乃是爲了青州的公檢法。”

“是嗎?”

“你們沒有聽說麼,那青州公檢法遇到麻煩了。”

這時,路過的一間官署裡面,行出二人來,他們不約而同的閉上嘴,向那二人拱拱手,便揚長而去。

這二人正是呂惠卿和鄧綰。

鄧綰瞧了眼那些人,又向呂惠卿道:“照理來說,張三快馬加鞭趕回來,理應有他的行蹤了,可暫時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呂惠卿心裡清楚,就是他寫信給張斐,讓他晚點回來的,“他回來也不一定能夠解決青州的問題。”

鄧綰點點頭道:“倒是真有這可能,說不定那小子就是故意拖延不回,不想趟這渾水,反正他跟王學士的關係也非常不錯。”

可是公檢法對他而言,也非常重要。呂惠卿心裡嘀咕一句,突然問道:“青州那邊是什麼情況?”

鄧綰道:“那邊可是熱鬧了,據說光前去訴訟的人,就已經達到兩三千人,而且六七成,都是與官府有關的,如果真要判,就必須得判官府賠償。現在範純仁他們還在那裡拖延,故意不審這些案子,專挑高利貸的審。

不過也遇到麻煩,因爲哪怕將高利貸降到合法範圍內的利息,許多百姓也都還不起,範純仁他們只能效仿張三,終止利息再漲,讓他們分期賠償,但百姓馬上還得交稅,交了稅,賠了錢,肯定還得借錢過日子,百姓過得只會比以前更苦。他們現在是騎虎難下啊!”

沒錢真是寸步難行,怎麼做都是錯,對於公檢法,亦是如此啊!

呂惠卿笑了笑,又問道:“青州常平倉沒錢嗎?”

鄧綰笑道:“常平倉能有多少錢,根本借不過來,很快,那邊就會出問題的。”

呂惠卿道:“那你就安排人跟那些大地主談談,讓他們鬧起來,最好還是在張三回來之前,解決他們,畢竟張三還是大庭長,且跟司馬學士關係也不錯。”

鄧綰道:“你還相信張三能夠解決青州的問題?”

呂惠卿道:“最好還是不要節外生枝,速戰速決對我們最爲有利。”

鄧綰點點頭道:“我待會就去安排。”

呂惠卿道:“京東東路其它州縣是什麼情況?”

鄧綰道:“青苗法執行的非常順利,今年京東東路的財政,必然是更上一層樓。”

呂惠卿不禁問道:“就沒有一點問題嗎?”

鄧綰稍稍一愣,訕訕道:“倒也出現一些問題,不過無傷大雅。”

呂惠卿沉眉問道:“什麼問題?”

鄧綰道:“就是有一些富戶表示不滿,他們中有些人均攤了一些青苗錢,還有人得爲普通耕農擔保,普通耕農還不上,最後官府只能找他們要。”

呂惠卿哼道:“他們平時逃那麼多稅,怎又不說了,稅務司要是去了,他們只怕交出來更多,這錢本就該他們出的。我們要防止,就是不要在這時候,引發民怨,你傳信給他們,讓他們再盯着一點,這關鍵時刻,決不能出錯。”

“嗯。”

審刑院。

“聽說純仁又來信了。”

文彥博快步入得大堂,朝着裡面正在沉思的司馬光道。其身後還跟着呂公著和富弼。

司馬光點點頭,將一封信遞給文彥博,又向投來詢問目光的呂公著和富弼道:“那邊的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即便高利貸的案子,他們也審不了了。”

富弼問道:“這是爲何?”

司馬光道:“因爲即便削減利息,百姓也還不上錢。”

呂公著道:“那就效仿張三在河中府的判決,分期償還。”

“即便那樣做,百姓也得借錢交稅。”司馬光嘆了口氣,“公檢法未去之前,那些百姓還能躲上一陣子,如今經過公檢法的審理,百姓是躲都沒法躲。”

呂公著不禁問道:“難道青州百姓,還不如河中府百姓?”

富弼捋了捋鬍鬚,“話不是這麼說得,當初張三在河中府做出此等判決後,是一方面給那些百姓提供生計,另一方面,稅務司的到來,又將多稅合爲一稅,百姓就不用繳納夏稅,同時新稅法又導致當地百姓所繳納的稅減輕不少,如此他們才能夠分期償還。”

司馬光點點頭道:“正是如此,但是青州並無稅務司,同時張斐提供的生計,部分是源於公檢法的建設,部分是源於新政中的興修水利,不過這裡面都與鹽鈔有關,青州又無鹽鈔。”

幾個大佬是面面相覷。

張斐在河中府玩得轉,裡面有一個貓膩,就是公檢法先給鹽債、鹽鈔提供法律擔保,然後又給普通百姓提供工薪擔保,官府有了錢,再反哺公檢法。

當然,稅收的調整,也讓百姓負擔變得非常輕,努力的話,還是能夠還得起,不努力的話,皇庭就強制執行。

青州公檢法剛去,就遇到這類問題,同時又沒有時間促使青州財政增長,順序不對,自然是弄得一塌糊塗。

總得來說,還是得財政增長,讓百姓獲得更多生計。

呂公著道:“既然沒有鹽鈔,那就不如發交子?”

富弼搖搖頭道:“此舉無異於緣木求魚,發交子不難,可難就難在,得有人願意收啊!河中府的鹽鈔能夠成功,不僅僅是在於公檢法,主要是後面有鹽池擔保,公檢法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只是保證任何時候,你都能拿着鹽鈔去買鹽,可在青州,公檢法可是擔保不了,交子能夠隨時換到錢幣。”

“這倒也是。”

呂公著點點頭,又道:“那爲今之計,只能是如範純仁所言,縮減官府開支。”

司馬光也是異常糾結。

道理大家都懂,但問題是做不到啊!

要這麼簡單,不早就搞定,豈會等到現在,畢竟在仁宗時期,就已經有人提出三冗之禍,近年來也一直都有人在呼籲。

文彥博道:“要怪就怪張三,事都是他弄出來得,如今他卻纔剛剛出發,這恐怕是來不及了。”

司馬光忙道:“他那邊也不容易,他原本都沒有回來的打算,畢竟河中府許多地方都未有完成公檢法建設,他肯定還有許多事要安排。”

富弼道:“那就讓純仁他們再拖一會,讓常平倉給那些有需要的百姓提供無息借貸。”

文彥博道:“但是我們若要求勝,並不在於在當地建設起公檢法,而是在於公檢法能夠讓青州的財政增加,可這麼做得話,必然會連累青州的財政。”

富弼道:“暫時人數也不多,青州財政還是負擔得起,這點錢也影響不了什麼,除此之外,我們也別無他法啊!”

司馬光稍稍點頭,“就依富公之意,我立刻回一封信給範純仁。”

這其實也是他們保守派的理念,振興常平倉,給百姓提供超低息、甚至於無息借貸,這也是他們反對青苗法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認爲,王安石的青苗法,利息還是太高,而且借貸方還是官府。

王府。

“呵呵!”

王安石笑道:“我早就說過,若無新政支持,他們公檢法是寸步難行,他們偏偏不信,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呂惠卿道:“學生之前安排了人過去,爭取讓青州變得更加熱鬧。”

王安石點點頭道:“很好!不用顧忌,鬧得越大越好,我可不想在此事與他們糾纏太久。”

呂惠卿道:“學生明白。”

王安石又問道:“京東東路其餘州府的情況如何?”

呂惠卿道:“一切都非常順利。”

王安石卻道:“可是我聽章惇說,當地已有官吏借青苗法,貪贓枉法?”

呂惠卿點點頭道:“確有此事,不過目前爲數不多,且情況並不嚴重,都是一些惡吏所爲。其實如這種情況,都是在所難免的,但那些人還是以執行青苗法爲首要己任,而目前我們還需要依靠那些官吏,等到大局已定,我們再將他們處理。”

王安石稍稍點了下頭,“你可得看緊一點,莫要在這關鍵時刻出亂子。”

“是。”

等到呂惠卿走後,王安石的神情漸漸變得凝重起來,他緩緩從袖中掏出一封密信來,是其弟王安國寫給他的,又再凝視良久,感慨道:“與張三所言,真是絲毫不差。”

而那邊張斐離開河中府,是既沒有徹夜趕路,但也沒有去遊山玩水,而是走走停停,趕一陣子路,又停下來休息兩日。

走得大半月,纔剛剛抵達洛陽。

在這裡,有一人在等候着他,正是李豹。

由於天氣已經轉寒,洛河上,只有一艘小舟孤零零的飄蕩着。

“咱稅務司是不是崇尚野獸。”見到李豹,張斐便問道。

李豹愣了下,“張庭長此話怎講?”

張斐道:“不是豹哥,就是狗哥,下回會不會來個雞哥、虎哥。”

李豹錯愕片刻,旋即哈哈大笑道:“巧合!巧合!不,其實也不是巧合,我們這些人全都是窮苦人家出身,父母都沒讀過啥書,就只能取這名字。”

張斐呵呵笑道:“不過這些名字,還真適合咱稅務司,天下叫狗哥、豹哥的多了去,也便於隱藏,要是叫王安石,司馬光,那可真是太現眼了。”

李豹可不敢接這話。

張斐呵呵一笑,又問道:“現在那邊是什麼情況?”

李豹道:“情況都非常糟糕。”

“是嗎?”

張斐忙問道:“怎麼糟糕法?”

李豹先是將京東東路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旋即又道:“由於青苗法的擔保制度,十戶擔保一戶,導致拖入青苗錢的人是越來越多,這情況是岌岌可危,我們現在都不一定能夠控制住局勢,稍有風吹草動,可能就會出大事。”

“差也差不多了。”張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道:“我讓你安排人收購債務,情況如何?”

李豹道:“那定是越來越順利,因爲許多百姓是真的還不上,這些債務,是很難去討要的,那些債主自然願意將債務出售給我們,目前我們陸陸續續,已經收了十多萬貫的債務。”

張斐道:“繼續收,可將手中所有的錢,都放出去,儘量收小額債務,大額的不要,同時將之前安置的田地,拿去抵押,爭取從官府手中借出更多的青苗錢。但是要記住一點,不要讓人發現。”

“這我知道。”李豹點點頭。

張斐又問道:“青州是什麼情況?”

李豹道:“青州的情況,其實並不嚴重,不過當地的公檢法是相當危險,因爲當地官員、大財主都在暗中鼓勵大家去公檢法告狀,但是當地公檢法又不敢給出張庭長一樣的判決,這使得他們現在進退維谷,也使得當地百姓對公檢法的熱情,正在日益減少。”

張斐皺眉問道:“他們就沒有應對之策嗎?”

“目前他們還在拖着,看來是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說着,李豹又諂媚道:“這還得需要張庭長前去。”

“少來。”

張斐道:“我去也解決不了問題,我又不能變錢,看來我得慢點回去。”

李豹呵呵笑道:“只怕張庭長你慢不了了。”

“爲什麼?”

“因爲我們聽說,司馬學士已經讓人在洛陽盯着。”

“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很快就會有人來催你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就有人來催張斐快點趕路。

也真不怪司馬光着急,已經有不少人在彈劾範純仁他們,一去到青州,就將青州弄得是烏煙瘴氣,財政在不斷給予他們支持,但治安卻變得越來越不好。

因爲公檢法一去,就被那上千份訴訟狀給困着,抽不開身去搞治安,同時當地衙役又在懈怠,小偷小盜,反而變得更多了。

這也可見曹棟棟在河中府發揮的作用,他一去就得秦忠壽他們的支持,同時張斐又將火力全吸引到自己身上,警署就一直就在猥瑣發育,慢慢處理治安問題,也就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青州的官吏,那真是吃一塹長一智,他們是反其道而行,給予公檢法各種支持,真是要啥給啥,可暗地裡,又將衙役和禁軍的部分開支,全部撥給公檢法,然後又慫恿他們去告狀。

真是當面一套,背面一套。

範純仁心裡哪能不清楚,但關鍵還是能否在庭上給予百姓公正的判決,如果給得了,那些治安問題,很快就能夠解決。

目前最難的就是給不了。

雖然後來司馬光又派了一批人去,但也忙不過來。

保守派也只能攻擊京東東路,百姓負債累累,民不聊生。

然而,京東東路財政是增長非常明顯,不用想也知道,趙頊會偏向哪邊。

就算負債累累,也是有所得,你那邊支出增加不少,卻沒有看到成果啊!

在司馬光的催促下,張斐一行人也只能日夜兼程地趕路,忽忽數日,終於抵達汴京的郊外。

剛剛入界,就被一人給攔了下來。

正是司馬光。

“哎呦!司馬學士。”

張斐下得馬車,快步上前,行得一禮,又往司馬光身後瞧了瞧。

司馬光愣了愣,“你在瞧什麼?”

張斐道:“司馬學士在此,不是在爲那些準備去往河中府學習公檢法的青年才俊送行的麼?”

“.?”

司馬光咳得兩聲,帶着一絲愧疚道:“這並非是我有意拖延,我其實是在爲你着想。”

張斐一本正經道:“願聞其詳。”

司馬光尷尬地瞧他一眼,也是認真地解釋道:“我之所以未來得及派人去,那是因爲我想挑選出一批才華、品行上佳之人,防止公檢法裡面出現害羣之馬,畢竟你一個人在河中府,也看不過來,若是去了一些心術不正之人,很可能會使得你的努力付諸東流。

而品行上佳之人,縱有錯誤,也不會破壞公檢法。其實這人選原本也已經定下了,只是後來我又聽說,你自己培養了一批人才,故此我將那些人派去了青州。”

“原來是這麼回事。”張斐稍稍點頭,然後道:“我完全贊同司馬學士所想。”

“真的?”

司馬光自己都不相信。

張斐非常嚴肅地點點頭道:“真的。對於公檢法而言,天賦只是其次,關鍵是嚴謹、品行。這也是我從河中府得來的經驗,河中府法院學的學生,天賦是遠不如蔡卞他們,但他們同樣也能夠做好這分內之事,只是需要耐心和虛心。故此我建議往後公檢法在人選方面,都應該如此。”

司馬光見張斐也不像似在開玩笑,不禁感到十分寬慰,真是理解萬歲,笑着點點頭道:“難得你能想得這般透徹,我是甚感欣慰啊!”

張斐點點頭,又問道:“那司馬學士爲何在此?”

司馬光神情一滯,突然激動道:“我在這裡,當然是爲了等你啊!”

“等我?”

張斐頓時受寵若驚道:“張三何德何能,敢勞司馬學士來此相迎,張三真是愧不敢當啊!”

司馬光沒好氣道:“你還好意思說,你怎麼不明年纔來。”

“呃。”

張斐訕訕道:“我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讓我回來,我那邊的事,都還沒有處理妥當。所以.。”

“行了,行了,這怪不得你!”

話說至此,司馬光左右瞄了眼,突然一把抓住張斐的袖子,“咱邊走邊說。”

便是拉着張斐上前。

許芷倩只能吩咐龍五驅車,慢慢跟在後面。

張斐問道:“怎麼?青州那邊遇到麻煩了嗎?”

“這不都怪你小子。”司馬光哼道。

“司馬學士明鑑,我來信是說,京東東路必然出問題,但沒有說讓公檢法單獨去青州啊!”

張斐是一臉委屈道。

司馬光道:“你以爲我想,這不都是讓那王介甫給逼的,況且,若是公檢法離了你就不行,那還有什麼必要推行下去嗎?”

張斐點點頭道:“這事我已經聽說了,但我只是想說,青州的問題也不能怪我啊。”

“不怪你怪誰。”司馬光道:“你那判決,根本就無法執行,範純仁他們要是這麼判,即便官府願意賠償,青州財政必然會出大問題,到時人人都會指責,這都是公檢法導致的,後果不堪設想。”

張斐道:“司馬學士,我一個人在那邊,只能做到如此。”

司馬光道:“我沒說你做的不好,恰恰相反,是你做得太好,可是其它皇庭也得遵循你的判例,但問題是他們做不到,財政什麼情況,你難道不清楚,這怎麼去賠償。”

張斐緊鎖眉頭道:“其實當時我也是利用新政,才獲得如此成功,因爲當時元學士去到那邊,也追求在河中府立足,他偷偷借我的判決,去團結那些官員,後來我又去跟他私下商量,先將解決問題方案商量好,我再去判的。”

他與元絳的勾當,是不需要瞞着司馬光的,他在京城就這麼幹過,他是一個臥底,他跟王安石的關係,也從未破裂,司馬光也是知道的。

司馬光心裡也清楚,道:“青州知府是支持公檢法的,但財政開支就那麼多,公檢法此去,已經佔得很多開支,根本就拿不出錢來賠償。”

張斐道:“其實我跟元學士能夠成功,關鍵不在於配合,如果讓那蔡知府跟我配合,也是很難成功的。”

司馬光忙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因爲蔡知府並沒有改革權力。”

司馬光疑惑地看着張斐,“也就是說司法改革當真離不開王介甫的新政?”

“不是離不開,而是不應該離開。”

張斐道:“司馬學士可還記得我提過的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

司馬光點點頭道:“當然記得。”

張斐道:“法制之法只是法家之法中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就僅僅是司法權力,不涉及其它任何事務。

換而言之,司法改革,就是從法家之法中,將這一部分權力給抽出來,形成政法分離,亦或者說司法獨立。公檢法只是爲了確保這一點,因爲舊司法制度,是無法從法家之法中,抽離出司法。

區別僅在於此,其餘的是大致相同,公檢法和舊司法制度都是遵循《宋刑統》,求的是也公平、公正。

但是在國家看來,這還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

司馬光皺眉道:“也就是說,我們之前輸在,錯誤的將法制之法和法家之法弄混淆,認爲法制之法也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張斐道:“或者說,你們是拿着法制之法,當法家之法在用,這不但會出問題,同時也是在破壞法制之法。”

“哎呦!”

司馬光一拍腦門,頓時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他終於明白爲什麼青州會問題頻出,公檢法只能是糾錯,但怎麼改,那屬行政權力。

一旦公檢法擁有行政權力,就成法家之法,那些人就是將法制之法當成法家之法在用,認爲不要新政,光憑法制之法,就能夠解決問題。

可事實上法制之法壓根就沒有這權力,青州的困境就在於此。

其實那範純仁也困在其中,他要求裁減官員,這是對的,但這不是庭長該考慮的事,那都屬行政,庭長只需要考慮該怎麼判決。

張斐在河中府是一直謹守這一點,這就是爲什麼,翻開財政報告,全都是新政的功勞。

想通之後,司馬光就更加着急,這一步已經走出去,收也收不回,問道:“那現在該怎麼辦?”

張斐沉吟半響,道:“在來的時候,我也有想過,目前可能就只有一個辦法能夠破局。”

司馬光忙問道:“什麼辦法?”

“比誰更爛。”

“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比誰先死。”

張斐道:“據我瞭解,其實青州本身並沒有太多問題,問題都集中在公檢法,但是京東東路不同,在信上我已經說過,京東東路官員的所作所爲,就押上全部家當賭這一把,堅持不了太久,青苗法的弊端就會暴露出來。這樣,王學士就會上門求助,那我們就能夠趁機解決青州的問題。”

司馬光道:“可如今看來,是我們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張斐道:“青州押着不判,當然是堅持不下去,讓錢庭長他們判就是了,一個個判,暫時是影響不了財政,同時還能收穫民心,只要對方先出問題,我們穩住就是贏。”

第四百零五章 輔警第四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撲第四百三十章 稅戰(四)第三百九十章 開宗立派,左右護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危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上)第336章 獎學金制度第五百三十八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上)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323章 極限搖擺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魚第779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七)第五百零二章 繼續!不要停!第六百零四章 撲買稅(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質還是二法之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久病牀前無孝子第660章 戰與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三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四百零三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十七)第702章 太過分了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一換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波譎雲詭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27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61章 言多必失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就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第四百九十四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63章 進步不小第四百六十一章 軍事法庭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錢,不要命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691章 聽證會(一)第二百四十章 談判桌纔是主戰場第一百二十六章 盜版可恥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盜版可恥第四百五十章 稅戰(二十四)第690章 煙霧瀰漫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33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二百三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767章 “義薄雲天”第四百四十七章 稅戰(二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教你啊!第698章 軟着陸(下)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334章 滲透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一百八十七章 潑皮與影帝第六百零九章 沒有官司,就製造官司第773章 時勢造英雄第六百二十三章 二法之下第372章 菜鳥!歡迎來到官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813章 番外一第260章 政治危機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活着就是勝利第四百六十二章 法纔是基礎第四百五十章 稅戰(二十四)第770章 起風了第三十三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五百六十三章 藏不住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648章 直面問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683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五百一十八章 文武與法(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265章 難兄難弟第686章 真正考驗來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新舊團結靠張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718章 重大危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稅戰(一)第348章 真正的儒法之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一百五十四章 慶曆二君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五百三十七章 穩如老狗第317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話可說第741章 輿論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