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改革變法之所以在封建社會難以成功,不僅僅是因爲改革變法會觸犯到既得利益者,還有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也必然會觸犯到皇權。

因爲在面臨龐大的既得利益者時,改革大臣必須要擁有無上權力,才能夠貫徹執行,而這一項權力,唯有皇帝能夠給予。

在變法之初,皇帝一般還是會給予極大支持,如若像宋仁宗那樣,最初就不願意放權,那結果只能是百日新政。

不過通常在最初階段,皇帝往往會給予改革大臣權力,但問題在於隨着變法的深入,改革大臣手中的權力,將會變得越發膨脹,這又將會對皇帝造成威脅。

對於皇帝而言,可沒有什麼比皇權更加重要。

這幾乎就是一個死結。

趙頊身爲皇帝,自然也不能免俗,他也害怕大權旁落,但他也深知不能跟仁宗一樣,要想成功,必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在變法最初之際,他一直都希望留下司馬光、文彥博、富弼等一干宰相,其目的就是爲制衡王安石。

但很可惜,司馬光他們是堅決反對新法,隨着青苗法的頒佈,他們就紛紛離開京城,從而導致朝中力量失衡,新黨變成一家獨大,後來趙頊就直接廢掉王安石,然後自己親自接管新法。

可惜他獨木難支,最終也是鬱鬱而終。

然而,張斐的出現,卻巧妙地維持住了朝中的平衡,司馬光、富弼、文彥博他們也都沒有要求離開,現在就變成行政歸革新派管,而司法則歸保守派管,各司其職。

這就是趙頊夢寐以求的局面。

他肯定不會自己去打破這個僵局,而且儘量是一碗水端平,既維持皇庭的判決,但同時更徹底的執行新法,將免役法和稅務司打包給河中府送去。

不管怎麼樣,到底這皇帝沒有駁回皇庭的判決,這個判決明顯是有利於保守派的,而且這一回富弼、文彥博、司馬光他們都是身先士卒,這給予保守派極大的鼓舞,也令他們放下對司馬光的成見。

因爲之前他們認爲司馬光無所作爲,只是嘴上告訴他們,司法改革可制衡新政,可也沒看怎麼制衡,反倒是還幫了新政幾手,對此是有懷疑的。

但這一回,讓他們稍稍安心,司馬光並沒有欺騙他們。

制置二府條例司。

“如今對方可真是士氣高昂,他們現在都認爲公檢法真的就能夠擋住我們的新政,這裡面那範景仁是功不可沒,他在朝中未能阻止我們的青苗法,但是卻以珥筆的身份,在河中府有效地阻止了青苗法的執行,使得大家都認爲這是公檢法的功勞。”

“這是好事啊!”

王安石撫須呵呵一笑:“這公檢法講究後發制人,如果他們集中精力,選擇後發制人,那這先發優勢,可就全在咱們手裡,我們的政令將會變得通達,而不會遇到太多阻礙。”

之前保守派阻攔新政,全都是在頒佈之初,這令王安石其實很是頭疼,每頒佈一條新法,都得吵一架,將一批大臣給趕出京城,這弄得王安石自己都是心力交瘁。

這些人真是死腦筋,怎麼說都不明白。

如今好了,我先執行新法,若有問題,咱們再去皇庭打官司,至少最初新政是可以執行下去,好與不好,咱用事實說話。

這還真不是壞事。

這也是王安石接受張斐計劃的原因之一。

“恩師所言極是。”呂惠卿對此也是深表認同,又道:“而且皇庭這一紙判令,也使得更多官員支持我們,因爲他們認爲司法改革將會奪取他們的權力,而相比之下,新政對於他們傷害也就算不得什麼。”

可說到這裡,他突然話鋒一轉:“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青苗法還能否得到良好的執行。”

用事實說話,這個事實萬一不盡如人意怎麼辦?

如果青苗法賺不到錢,改善不了財政,那還是不行的,趙頊也沒有理由再支持他們!

王安石卻是自信滿滿道:“這是最不用擔心的,那些鄉紳不過是一羣唯利是圖的烏合之衆,他們是撐不了多久,到時他們原形畢露,那百姓反而會更相信青苗法。再加上目前提舉常平司可以發行鹽鈔、鹽債,未來三年河中府的財政,肯定是變得更好。”

撇開張斐的超級財政機構不說,他壓根不相信那些地主可以一直維持一分五的利息。

正當這時,門外突然有人道:“啓稟王學士,韓寺事來了。”

王安石趕忙道:“快快有請。”

自己更是快步來到門前,還未出門,韓絳就走了進來。

“子華兄來了,快快請進。”王安石表現的非常殷勤。

可韓絳卻毫不領情,只是冷冷瞧他一眼,“介甫,我到底是哪裡得罪你了,你告訴我,我向你賠不是還不成麼。”

王安石心如明鏡,嘴上卻道:“子華兄何出此言?”

韓絳哼道:“上回自主申報一事,就已經弄得我心力交瘁,這才過了多久,你又讓我去河中府推行免役法,又得與張三那小子合作,關鍵還要調查禁令一案,這可不是一個美差,那些鄉紳,我可也不想得罪。”

“原來是這事。”

王安石拉着韓絳的衣袖,來到座位上坐下,“子華兄勿惱,且聽我解釋。”

韓絳沒好氣道:“不瞞你說,我真不想聽你解釋。”

王安石陪着笑臉道:“誤會!真的是誤會!”

韓絳瞧他一眼,“什麼誤會?”

王安石朝着呂惠卿使了個眼色,呂惠卿立刻拱手告辭,出門時,順手將門緊緊關上,又使退在外候命的下人。

王安石這才向韓絳解釋道:“子華兄根本不需非常仔細地去調查,只需要裝模作樣問問就行,結果是什麼,根本不重要。”

韓絳愣了愣,“既然如此,那你還讓我去?”

王安石道:“我推薦你去,原因有三,其一,推行免役法。其二,給予元學士他們一些支持,消除他們心中的怨氣。其三,利用這個官司,拖住他們,免得他們再找事情,如此也是爲讓青苗法更好的執行。”

韓絳道:“所以你不打算推翻皇庭的判決?”

王安石嘆道:“我倒是想,但若無鐵證,官家是不會答應的。”

此話一出,韓絳頓時明白過來。

皇帝要平衡兩派。

王安石又道:“而且我估計,那些鄉紳支持不了多久,你只需要拖着,他們將不攻自破,青苗法將得以更好的執行。”

經過王安石的一番解釋,韓絳這才勉強答應下來。

不過說真的,他很不願意跟張斐合作,可真是心驚肉跳,稍有不慎,可能就是粉身碎骨。

而那邊保守派在得到極大的鼓舞后,打算趁勝追擊,趕緊將在各地推廣公檢法,以此來抗衡新法。

但他們深知司馬光的性格,磨磨蹭蹭,於是又託劉述、齊恢來遊說司馬光。

“不行。”

司馬光果斷拒絕道:“司法改革可不同於其它改革,一定得按部就班,有道是,這欲速則不達啊!”

齊恢訕訕道:“但是許多人認爲,司馬學士的按部就班,完全是依賴張三個人的能力,可張三到底也只是一個人,他分身乏術,總不能每個地方都等着他去推廣公檢法吧。”

旁邊的文彥博、富弼默契地對視一眼,心裡是恍然大悟。

推廣公檢法只是其次,關鍵是要邊緣化張斐。

其實他們心裡一直都非常清楚,那些人之所以支持司法改革,目的就是要對付王安石,不代表他們都認同司法改革的理念,尤其是張斐的理念,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司法改革被張斐控制着,也不願意讓司法改革與張斐捆綁在一起。

如果全面推廣司法改革,那張斐就不過是一個庭長,隨時可以撤換的,不會影響到整個司法改革。

“這是誰說得。”

司馬光惱羞成怒道:“最初我可是派範存仁和蘇軾前往登州、揚州推行公檢法,張三去河中府,那都是事出突然,怎麼落在他們嘴裡,就成了依賴張三,真是可笑至極。”

劉述道:“可是司馬學士給予範存仁、蘇軾的支持,是遠不及給予張三的支持。”

他們是早去,但他們一定動靜都沒有,可當張斐去到河中府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河中府。

司馬光神情一滯,捫心自問了一番,又解釋道:“我可是一碗水端平,之所以範存入和蘇軾那邊進展緩慢,可能是因爲張三比他們更懂得公檢法的理念和規則。由此可見,如果讓一些不懂之人去推廣,那隻會被王介甫逐個擊破,到時得不償失。”

劉述還欲再說,富弼突然點頭道:“確實!這方面的確是人才匱乏,我們還得加緊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我看可以挑選一些年富力強、道德上佳的年輕官員去往河中府學習,爲將來後發制人做好準備。”

司馬光愣了下,“後發制人?”

富弼點點頭道:“以王介甫的個性,他絕對會馬不停蹄的在全國推行新法,而不會等着公檢法,但是他的新法,一定會出問題,等出了問題,我們再派推行公檢法去解決問題,如此既收穫民心,又能讓官家知道,新法的弊病所在。”

劉述、齊恢眼中一亮,是齊齊點頭。

“富公言之有理。”

“還是富公深謀遠慮。”

之前他們一直懷疑司法改革,這也是原因之一,因爲司法改革能很好幫助新法得以執行,可新法若是獲得成功,那證明他們就是錯的。

故此不能讓司法改革和新法同時去,得錯開,如此才能暴露出新法的弊病,突顯司法改革的優勢。

這都是打壓革新派的理由。

司馬光瞧了眼劉述、齊恢,點點頭道:“就依富公之言,我們再挑選一批年輕官員去河中府學習公檢法。”

幾人又開始就培養人才,進行討論,張三這個話題就糊弄了過去。

放衙後,司馬光、文彥博、富弼慢悠悠地往城外走去。

文彥博見司馬光垂首不語,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不免問道:“君實,你在想什麼?”

“他們這是不信任張三啊!”司馬光突然感慨道。

保守派的反應,令他很是憂慮,他是打算提攜張斐的,但是從大家態度來看,這估計很難,張斐纔剛剛否定禁令,立下大功,就已經有人在考慮,要將張斐邊緣化,不能讓他得勢。

可見在保守派內部看來,張斐從來就不是自己人,甚至更像似敵人。

這令他就很爲難。

文彥博道:“任何改革變法都會得罪人,其實朝中很多官員更不喜司法改革,目前張三已經將人得罪,是難以服衆,你得及早另做打算,我看那蘇子由就不錯。”

司馬光立刻道:“這如何能行,那張三豈不是成了替罪羔羊。”

文彥博道:“但是張三是不可能贏得他們的支持,隨着公檢法推行開來,若你還想政令通達,就必須安排一個能否服衆之人主持公檢法,否則的話,這定會引人羣起攻之,於大局不利。”

朝中還是講究德高望重,張斐的那套理念,是不可能贏得朝中大臣的信服,即便張斐說得再有道理,他們也不會認同的,因爲這會傷害到他們的利益。

文彥博認爲,一味推張斐上位,那隻會令保守派內部分裂。

若以大局着想,就還得做好拋棄他的準備。

司馬光擺擺手道:“這可不行,當初是我逼着張三來接手的,不能說他完成任務,我就找人換了他。”

文彥博道:“但他只是個將才,可管一地,可衝鋒陷陣,而非帥才,管不了全國。”

“呵呵!”

富弼突然撫須笑了起來。

司馬光問道:“富公何故發笑?”

富弼笑道:“我看你們是有些自作多情,張三那小子未必想跟你們一邊,他可是一代宗師啊。”

他看得比較透徹,張斐可從未將自己與保守派綁定,他只是跟司馬光的關係不錯,跟其他人,他都是保持距離的,從未刻意去壟斷他們,同時跟王安石的關係也非常不錯,並且皇帝都很看好他,要知道目前全國就一個大庭長,京城可都沒有大庭長。

你們說邊緣就邊緣。

文彥博稍稍點頭,心想,富公言之有理,張三對於我們而言,只有支持,或者不支持,我們也不一定能夠使喚得動。

正當他們兩派還在圍繞着這個判決進行佈局之時,那河中府早已經翻過這一頁,正在開啓新的一番廝殺。

雖然這河中府並沒有京城那麼多權貴,但河中府卻有着一個龐大的地頭蛇羣體,也就是那些紮根於民間的吏。

因爲這北宋的官員的待遇實在是太好了,政治風險又非常低,而且他們也就三年任期,到期就得調走,如果不是那種揹負皇命的官員,如轉運使,宣撫使這一類的,正常調任的官員多半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麼是誰在管事,其實就是那些吏。

所以北宋的吏是非常厲害的,甚至可以說他們掌控着地方州縣的一切。

官員就只下達命令,執行方面,全都得依靠這些吏。

而此次皇家警察出擊,主要就是打擊這些小官小吏的勢力,這其實也算是河中府第二難啃的一塊骨頭。

最難啃的當然是軍方。

下面那些吏,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立刻認罰,他是有資本在手的,他們開始向上面施壓,那些官員自然也就坐不住了。

檢察院。

“當初你們公檢法來到河中府時,口口聲聲說不清算舊賬,可如今你們卻不信守承諾,到時若是引發混亂,那你們就自個去收拾,我們是絕不會管的。”

河東縣縣尉劉大興是極其憤怒地朝着蘇轍怒噴道。

韋應方、樊猛等人也都是怒視着蘇轍。

且不說我們的親戚也都在裡面,關鍵你們這一搞,底下的刀筆吏開始鬧事,我們的政績也都受到影響啊。

蘇轍據理以爭道:“我們並未有清算舊賬,只是那些人做得太過分,牢獄裡面的罪犯,不在牢裡待着,竟然就在城外開黑店,這簡直就離譜。

還有,那通往京兆府的商道,竟然被二三十條惡犬給堵塞,迫使商旅只能走山後獨木橋,並且還要繳納昂貴的過稅,如此行爲竟然存在二十餘年之久。

諸位說說,這難道不應該管嗎?”

“這當然不應該管。”

韋應方站起來,駁斥道。

蘇轍當即就傻了,呆呆地看着韋應方,“韋通判,你你說什麼?”

你不管就不管,還這麼明目張膽說出來,真不知你是哪來的底氣。

韋應方卻是言之鑿鑿道:“我說這當然不應該管。牢獄裡面的罪犯,爲何會提前釋放,跑去店裡找活計幹,不就是因爲當年朝廷將河中府的錢糧全都拿去打仗,是分文不留,官府還怎麼去管理那麼多囚犯,只能讓一些懲罰較輕的囚犯提前刑滿釋放。

還有商道一事,不錯,那後面收錢的就是轉運司的吏,但那也都是因爲朝廷不撥錢,但又要人管事收稅,只能讓他們去收過稅,其中部分錢糧也是上繳給官府,如這種現象,全國上下比比皆是,朝廷若是將錢給足了,誰會願意幹那些活。

你們這麼做,就等同於卸磨殺驢,只會寒了大家的心,到時沒人幹活,你們來負責嗎?”

違法違的如此理直氣壯,蘇轍也真是醉了。

但話又說回來,這還真的是朝廷默許,因爲朝廷沒錢,但又要招人來管理州縣,以及收稅,只能給予他們謀財之路,比如說收取過稅,這得找人去收,但是朝廷又不想給工錢,怎麼辦呢,讓他們多收一點,然後大家平分。

這種強盜邏輯,導致這裡面是沒有規則可言,那些貪官污吏,自然就會鑽這漏洞,儘量去多收稅,滿足上面的胃口,剩餘的就全都是自己的。

蘇轍哪能不知,誰還沒遇見過這種事,語氣頓時緩和不少,道:“我們檢察院可以網開一面,不追究他們的懲罰,只要求罰金作爲懲戒,你們可別說,他們撈的每一文錢,全都是朝廷所迫,我們檢察院目前掌控着足夠的證據。”

韋應方道:“蘇檢察長,問題就不在於他們是否違法,而是在於朝廷能否支付他們俸祿,這不給馬兒吃草,又想馬兒跑,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你涉世未深,不懂其中利害。”

蘇轍道:“我只知道無規矩不成方圓,朝廷理應支付他們相應的俸祿,而不是讓他們隨意利用職權謀取財路,如果他們得不到相應的俸祿,大可以來我檢察院起訴,我們公檢法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蘇檢察長。”

曹奕立刻起身道:“你這是在爲難我們轉運司,如今轉運司還得支付士兵們的賠償,哪有這麼多錢?”

蘇轍道:“轉運司沒錢,照實說便可,我們會要求朝廷撥錢給河中府。”

這麼狠嗎?

朝廷莫不是你家開的?

你說撥錢就撥錢。

可話說到這份上,他們還真不好反駁蘇轍。

蘇轍又是態度堅決道:“之前的舊賬我可以不算,只要合法,他們的買賣,也可以繼續做下去,但如這種違法行爲,我們檢察院是決不能容忍的。”

面對如此強勢的蘇轍,此番談判,自然是無疾而終。

但可將蔡延慶給急壞了,因爲下面那些胥吏開始接連罷工,河中府的秩序立刻變得岌岌可危。

因爲全都是他們這些吏在管事,他們要是不管,那肯定會大亂的。

這可是蔡延慶的底線。

“張庭長,你們的爭爭鬥鬥,我是儘量不參與,而且我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就是要確保河中府不亂,可你此番貿然行動,已經讓河中府陷入混亂的邊緣。”

蔡延慶是面色嚴肅地向張斐說道。

言下之意,你要這麼搞的話,那我也不能坐視不理。

張斐嘆道:“蔡知府,我也不想,但我也沒有辦法,那些惡霸仗着在衙裡的關係,是欺民霸市,這種現象已經是非常嚴重,自從我開庭以來,就一直收到各方的密訟,我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這麼做的。”

蔡延慶道:“這我能不知道嗎?但是你得先拿出解決之法,目前官府運作,全依靠那些胥吏,如果他們都不幹了,那我們還怎麼去治理。”

他們就三年任期,沒有能力去培養自己的班子,就只能用現有的吏,他們是最熟悉州府事務,經驗豐富,知道怎麼去管理。

張斐道:“我們不是要至他們於死地,我們只是打擊這種犯罪行爲,同時我們也會爲他們爭取到合理的報酬。

目前這種方式是絕不可行的,因爲這必然會引發行政和司法的衝突。道理很簡單,放權讓他們去收過稅,多收的就算是補助,那不用想也知道,這吃虧的肯定是商人,這就是一種敲詐行爲,而我們公檢法是要捍衛百姓的正當權益,一旦商人來我們這裡提起訴訟,我們是不可能不理會。”

蔡延慶聽得是眉頭緊鎖。

以前是政法一體,那大家可以有默契,而如今政法分離,官府繼續放權給他們,讓他們爲朝廷斂財,但這顯然與司法衝突。

商人肯定也會上皇庭告狀。

那怎麼辦?

這種默契是必然維持不下去了。

過得片刻,蔡延慶道:“那你怎麼能保證,不會引發混亂?”

張斐道:“這我還是有些把握的,我有調查過,大多數官吏已經聚斂了不少財富,他們可不是亡命之徒,他們也會有所忌憚的,只要我們不給於太重的懲罰,他們應該不會鋌而走險。

而下面那些沒有吃飽小吏,他們通常是沒有背景的,亦或者是新加入的,給他們一份豐厚的報酬,是他們更加需要的。

此外,就是皇庭剛剛判決鄉紳勝訴,那些大地主、鄉紳多半不會選擇立刻與皇庭作對,至少不會公然反對,他們已經得罪官府,不會再得罪我們,這些人會幫我穩住鄉村,如此一來,大局可控也。”

蔡延慶沉吟少許,道:“但前提是,官府得拿出足夠的財政給他們發放俸祿?那邊軍費還未弄清楚,這邊又給官吏增加俸祿,官府能夠負擔得起嗎?”

張斐道:“收稅。”

蔡延慶道:“你們打算增稅?”

“不!”

張斐搖搖頭道:“就只是依法稅收,同時打擊偷稅漏稅,如此一來,是能夠補上這部分財政的。”

蔡延慶恍然大悟,這羊毛到底還是出在羊身上。

只不過這隻羊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大地主。

張斐道:“蔡知府,一個國家是否能夠良好運轉,就是看這個國家能否依法收稅,儘量做到收支平衡,就是這麼簡單。而如今這種行爲,那就是一種強盜行爲,朝廷與惡吏,利用權力去剝削百姓,然後大家五五分賬,那稅法就如一紙空文,這絕不是長久之計,也是我們公檢法所不能容忍的。有道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742章 糧酒法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百零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更!感謝“ 那又怎樣”盟主)第五百八十章 看誰先犯錯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701章 潘多拉盒?第337章 改革競賽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326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八十一章 復仇第329章 慈善比賽(下)第371章 塞翁得馬,焉知非福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五百四十一章 決不妥協第700章 反其道而行第380章 哥之前就坐過第380章 哥之前就坐過第276章 請上牌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第813章 番外一第747章 現學現賣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二百二十三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27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56章 不可逆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778章 施以援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講武德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二)第324章 賠本賺吆喝?第四百六十二章 法纔是基礎第四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719章 逆之則亡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812章 亢龍有悔(大結局)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六十九章 舌戰開封府第六百一十四章 開年第一課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二)第364章 民與刑第四百四十五章 稅戰(十九)第二百零九章 法律援助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麼割的呀!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655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六十九章 扮虎吃豬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與現實第一章 狂囚張三(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四百九十六章 鹽吃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18章 醜聞遮天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第二百零九章 法律援助第680章 謀反案(八)第五百零九章 鹽鈔糾紛(下)第265章 難兄難弟第六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五百零二章 繼續!不要停!第五十一章 做人要厚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鴿與鷹之間第313章 正經人誰踢球啊!第一百零七章 捅破天(三更 感謝盟主‘ 吃不胖的KK’)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是當事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準丟人第668章 註定的悲劇第772章 見龍在田第341章 入仕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律兩開花第309章 大哥,俗還是王道啊!第762章 不二人選第367章 功成身退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四百六十四章 鴿與鷹之間第358章 都是屁話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個小廣告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塌糊塗第279章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第757章 否極泰來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809章 無約一身輕第四百四十九章 稅戰(二十三)第658章 真正的金融第748章 門徒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法之爭(八)第七十八章 有競爭纔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