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宋刑統

第362章 宋刑統

正午時分。

國子監。

兩個五十來歲的助教在外吃過飯,剛剛回到國子監,發現國子監已經是裡三層、外三層,刀槍雪亮,水泄不通。

院中有着七八僕從正在匆忙打掃着。

其中一人立刻道:“今日又是那張三的課?”

“呀!還真是。看來官家他們又會來這裡聽課。”

“官家天天與一干大臣,來這裡聽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娃講課,難道我朝政務都已經清閒到這種地步了嗎?”

“若非如此,張三那小子又豈敢那般囂張,他來國子監也有些時日了,可曾拜訪過我等,每回都是上課前一刻趕到這裡,下課便離開。”

“這種人也配爲人師。”

交談間,二人經過中間那間最大的教室,見裡面坐着兩個老者,皆是面色一驚,又是面面相覷,趕緊停止交談,匆匆而過。

這兩個老者正是富弼和文彥博。

要知道此時離上課還有些時間,兩個國家宰相,竟然這麼早就趕了夠來佔位子,蘇軾上青樓可都沒有這麼勤快。

這.。

“富公似乎已經痊癒,這真是可喜可賀之事。”

文彥博撫須呵呵笑道,眼中閃爍着戲謔。

富弼不禁老臉一紅,點點頭道:“我承認,之前我之所以閉門不出,的確是因爲我不贊成王介甫的新法。”

文彥博問道:“既然如此,爲何富公不站出來勸阻官家?”

富弼無奈地長嘆一聲:“在慶曆新政時,我也很討厭夏竦等人,也常與之爭吵,而如今王介甫要變法,我若站出來反對,豈不是做着我曾今討厭之人所爲之事嗎,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非君子所爲。”

說到這裡,他瞧了眼文彥博,“亦非官家所願。”

文彥博稍稍點頭,又道:“不過富公似乎對這法制之法是情有獨鍾,上課比學生還積極一些。”

他本來要晚點來的,結果在外吃飯時,看到富弼往這邊趕,於是也跟了過來。

富弼點頭笑道:“這我倒不否認,張三的法制之法,着實令人着迷。我最近翻閱古今書籍,除楊朱那隻言片語,與之像似,再無思想與之類似,這不禁令人深思,爲何會如此。”

文彥博道:“法制之法是一種爲民思想,而儒家學說,不也是倡導仁政愛民嗎?”

富弼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保護的到底還是舟,而非是水,故而遇到昏君、暴君,儒家思想往往是無能爲力。”

文彥博問道:“法制之法能夠做到嗎?”

富弼搖搖頭道:“我暫時也未有頭緒,且看他這堂課怎麼說,上一堂課,雖然張三有解釋法制之法和儒家之法、法制之法的關係,但他並未闡述清楚什麼正當權益?又該怎麼去捍衛?不交稅算不算捍衛個人正當權益?國家多徵稅又算不算是侵犯個人權益?如果算,那又應該怎麼辦?”

文彥博緊鎖眉頭道:“這我也有想過,但這能解釋清楚嗎?”

富弼道:“看他今天怎麼說。”

正說着,忽聞外面變得嘈雜起來,文彥博道:“看來是官家來了。”

二人出門一看,果不其然,只見趙頊與王安石、司馬光、呂公著等人一邊聊着,一邊往他們這邊行來。

雖然上課堂解釋清楚三法的邏輯關係,但最重要的“正當權益”,張斐並沒有給予明確解釋。

偷盜搶殺是犯罪,這的確是一種共識,不是某個聖人想出來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用這個來解釋,的確很好理解。

但國家的問題,往往都不是因爲這些共識而產生,這些多半都只是個例,哪個朝代走向滅亡,也不是因爲這些問題。

而且張斐在解釋法家之法和儒家之法,他是拿百姓利益來說事,可談到法制之法時,他又避開這些問題。

隨着大家的討論,思考,大家都發現法制之法的本質都沒有解釋清楚。

大家都非常期待這一節課,都是早早就趕來,然後.然後就是跟前面一樣,呆呆地等待張斐。

張斐當然還是一如既往的最後一個到,他只是確保一點,自己不遲到,你們自己要早到,那怪得了誰。

但見到趙頊,他還是很誠惶誠恐道:“臣有罪,讓陛下久等了,還請陛下恕罪。”

人人都向他投以鄙視的目光。

那你不早點來?

你的事務比皇帝還要繁忙嗎?

趙頊擺擺手道:“罷了,朕都已經習慣了。”

張斐訕訕笑道:“多謝陛下寬恕。”

趙頊又一揮手道:“快去講課吧。”

忽聞一陣譁然之聲。

“哪來的女人?”

大家擡頭看去。

只見許芷倩戰戰兢兢地站在門前。

許遵是不禁惱怒地瞪向她。

他都叮囑過許芷倩好幾回,這個場合絕對不能來,因爲這裡都是老夫子。

不過這回許芷倩是死皮賴臉也要跟着來,因爲每回上課堂,宰相就往家裡跑,可聽着也不是什麼很深奧的道理,她也想知道這課堂到底在說什麼。

果不其然,立刻引起不少老夫子的怒目相向。

都是男人,伱一個女娃往這裡跑,成何體統。

你就沒有看見,那青樓都是開在隔壁的麼,可沒有開在國子監裡面呀。

張斐趕緊上到講臺上,咳得一聲:“今日內容可能比較多,這一堂課可能會往後延遲一些,國子監又未幫我們專門配備助手,故此我特地請許娘子過來,幫我泡茶解渴,大家都沒有意見吧?”

“老師辛苦了。”

學生齊聲言道。

你要是願意多講一點,你幹什麼,我們都沒有意見,就怕你說到一半然後就下課。

誰也不敢說不準。

你不準,口乾就下課。

“多謝各位的諒解。”

張斐連連拱手。

李四、龍五擡着一張小茶桌放在裡面的角落裡面,又置上一個小火盆,許芷倩低頭匆匆過去,跟個女婢似得,開始忙活起來。

而隨着張斐來到講臺上,便再也沒有人關注她,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張斐身上。

美女?

在法制之法面前,美女就是個屁。

在這個教室裡面,最迷人的無疑是張斐,雖然大家都是男人。

張斐站在講臺上翻開自己的小本本看了看,擡起頭來道:“上節課我們已經清楚的闡述法制之法、儒家之法、法家之法三者的關係和區別,以及爲什麼大家要以法家之法爲戒,因爲在法家之法下,是不存在的法制之法的,這節課咱們就拿一些具體案例來分析。”

“老師!”

蔡卞突然開口道。

張斐瞧他一眼,“什麼?”

蔡卞是忐忑不安地問道:“其實.其實上堂課我們還有一些問題未弄明白。”

張斐的吐槽,無形之間,已經給他們留下陰影。

關於誰提出這個問題,他們私下都還抽過籤,最終抽到是蔡卞。

張斐聽得眉頭一皺。

蔡卞頓時慌得一批,“學生愚鈍,老師見諒。”

他們現在已經產生自我懷疑,他們真的不知道張斐到底有沒有解釋這一點,還是說他們自己蠢,無法理解。

張斐問道:“什麼問題?”

蔡卞立刻道:“就是關於正當權益,上堂課,老師說儒家之法遇到法制之法,應當以法制之法爲先,可自古以來,朝廷與百姓的矛盾,往往都出現在稅收上面,若依老師之言,在很多情況下,比如說橫徵暴斂,百姓不交稅,應該也算是捍衛個人正當權益吧。”

這一上來就扔重磅炸彈。

所有人都期待地看着張斐,這幾天,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着他們。

法制之法怎麼去解釋稅收問題。

這纔是矛盾的根源所在啊!

張斐又來到講臺邊上,斜靠在講臺邊,雙手抱胸,擺出自己的招牌動作,沉吟半響,突然開口道:“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想我們應該先探討,我朝存在法制之法嗎?”

大家先是一愣,然後紛紛點頭。

“嗯?”

張斐看着他們。

大家又不太確定地搖搖頭。

張斐不滿道:“你們在幹什麼,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前面兩堂課說了那麼多,你們連這個都分不清嗎?”

上官均突然道:“當然存在啊。”

張斐問道:“比如說。”

上官均道:“關於這一點,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已經說過,如偷盜搶殺,都是屬於人們捍衛個人正當權益的一種共識,是屬於法制之法,這些罪名也列入宋刑統中。”

其餘人也紛紛點頭,這當然存在,你問這個作甚。

張斐笑問道:“你讀過宋刑統嗎?”

上官均立刻道:“學生讀過。”

張斐又問道:“關於盜律、賊律的一些大概律例你都記得嗎?”

上官均羞澀道:“學生可以全文背誦。”

“真的假的?”張斐驚訝道。

“真真的。”

上官均紅着臉道。

張斐點點頭道:“那你真是厲害,我連第一頁都背不全。”

此話一出,大家很是驚訝。

你一個律學老師,竟然連第一頁都背不全?

蔡京諂媚道:“老師謙虛了。”

張斐搖搖頭道:“沒有謙虛,打官司可以看書的,我爲什麼要去背。”

大家是恍然大悟。

難怪這小子打官司,帶的文案比誰都多,原來是記性不好啊!

“這些先別說了。”張斐咳得一聲,又向上官均道:“那行,我考考你,盜取三匹布以上,怎麼判?”

“死刑。”上官均答道。

張斐點點頭道:“然後了?”

上官均錯愕道:“什麼然後?”

張斐道:“還有沒有其它懲罰?”

上官均愣了愣,道:“這都已經判死刑了,還需其它懲罰嗎?”

張斐又問道:“那你覺得是否合理?”

上官均謹慎地回答道:“我朝宋刑統多半是承唐律,若依唐律,是依持杖與否,得髒多少,來量刑,但由於我朝賊盜過多,故而刑罰較重,但是許多官員在審判的時候,還是會酌情考慮的。”

蔡京立刻道:“我主聖明,去年就曾發佈赦令,減免關於賊訟的一些罪行。”

其實宋朝在立國之初,就還是採取重典治世,但是從真宗開始,朝中大臣就覺得天下安定,不能再用重典,得慎刑、少刑,這二三十年來,宋朝刑罰多半還是往這個方向發展。

張斐瞧了眼蔡京,微微一笑,又問道:“那你們認爲,這是屬於法制之法嗎?”

上官均道:“當然屬於。”

張斐問道:“什麼是法制之法?”

上官均立刻道:“捍衛個人正當權益的一種共識。”

張斐道:“你去偷盜,自然是有受害人,那麼在這條律例中,可有提過受害人?”

上官均眨了眨眼,又想了一會兒,搖搖頭道:“沒有。”

張斐又問道:“那麼這是捍衛誰的利益?”

上官均眨了眨眼,“雖然沒有提受害者,但也是揚善懲惡啊!”

張斐道:“假如你是受害者,你被盜了三匹布,你最渴望的是什麼?”

上官均想了半天,道:“我我應該.應該是渴望要回我的布。”

張斐道:“難道不是殺了偷盜之人嗎?”

上官均趕忙道:“如果只是三匹布,又未有傷及我的親人,倒不至於讓我想殺了對方。”

張斐點點頭道:“如果基於法制之法,捍衛個人權益,那是應該以什麼爲先?”

這個問題一出,王安石、司馬光、富弼他們紛紛陷入沉思中。

趙頊似乎還未反應過來,還在左右看了看。

上官均又思索好一會兒,不太確定地答道:“應該以償還我的布爲先。”

張斐道:“但是這條律例中,對此是隻字未提。”

蔡卞立刻道:“但在賊盜律中,有不少疏議,提過官府要歸還失物,而通常情況下,官府也會將贓物歸還給受害者。”

張斐又問道:“如果贓物被花了,又該怎麼辦?”

蔡卞訕訕道:“那那就沒辦法了,但是他都已經償命了,這三匹布又算得了什麼。”

張斐道:“如果你這三匹布是拿去給父親救命的呢?”

“.!”

蔡卞不做聲了。

這是槓精啊!

還能不能愉快的聊天啊!

張斐目光一掃。

衆人皆是不語。

那能怎麼辦?

認栽唄。

在律例中,就沒有賠償條例。

張斐道:“我問你們,在此案的過程中,你利益的是不是有損失?”

“是。”

“那麼有沒有賠償你?”

“沒有。”

“那麼朝廷殺他的目的是以你個人的利益爲先,還是國家利益爲先?”

“國家。”

“那這是屬於法家之法,還是法制之法?”

“法家之法。”

“那麼問題來了,在宋刑統中,有哪條律法是屬於法制之法?”張斐快速地問道。

又蒙了!

好像!

有,還是沒有?

方纔還說能背誦宋刑統的上官均,此時眼中是一片茫然。

蔡京道:“國家利益也包含個人利益。”

張斐反問道:“也就是說,你爹若因那三匹布而死,你也會非常安心,這到底算是一命償一命。”

蔡京訕訕道:“那那當然不是。”

“爲什麼?”張斐問道。

蔡京不答。

許芷倩呆呆望着張斐,她突然發現,身爲老師的張斐,比他打官司的時候還要強勢。

學生擋不住也就算了,後面那些老夫子們,就光在那裡張嘴,但卻沒有聲音。

張斐等了好一會兒,道:“漢朝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我不知道你們是否知道這個案例,一個農夫牽着牛在回家的路上,這牛不小心踩壞了人家的莊稼,田主就要扣押那頭牛,抵償自己的損失,最終雙方鬧到官府去,你們可知道這最終結果是什麼?”

上官均道:“此案.我.我知道,最終是判罰那農夫踐踏莊稼罪,未有將牛賠償給那田主。”

“理由是什麼?”張斐問道。

上官均道:“在漢朝踐踏莊稼罪是重罪,都已經判了重罪,爲什麼還要補償田主。”

“若你是田主,一個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莊稼,你是想要他賠錢,還是要他的命?”

“當然是賠錢。”

“就國家而言,爲了維護莊稼的神聖性,國家的穩定,是要錢,還是要命?”

“要命。”

“爲什麼?”

“可以更好的威懾他人。”

“爲的是個人,還是國家?”

“國家。”

“不錯。”

張斐點點頭道:“從法經到唐律疏議,再到我朝宋刑統,都是基於法家之法,其中不涉及到法制之法。

方纔蔡京同學說,國家利益包含個人利益,言下之意,就是應該國家利益爲先,這是對的,這也屬於法制之法,畢竟國家利益也屬於共同利益,法制之法又是一種共識。可我在上課堂也有提過一個問題,沒有法制之法的法叫什麼?”

蔡卞回答道:“法家之法。”

張斐道:“在宋刑統中有沒有法制之法?”

大家面面相覷。

張斐又問道:“在宋刑統的律例中,都是以什麼爲終結?”

“刑罰。”

“刑罰就是懲罰,是國家懲罰個人,捍衛的是國家權威,跟受害者是沒有關係的,翻開宋刑統不難發現,最終的終結,全都落在刑罰上面,沒有一句是提到受害者的,故此我朝刑罰是五花八門,但沒有任何賠償律例。”

說到這裡,他突然問道:“對了!你們方纔問得是問題是什麼?”

蔡卞忙道:“是關於稅收問題。”

大家也幡然醒悟。

對呀!我們問得是這個問題,怎麼扯到哪裡去了。

張斐問道:“稅法是不是寫入宋刑統的。”

“是的。”

“宋刑統就是法家之法,裡面的稅法自然也屬於法家之法,那當然是以國家利益爲唯一,國家要收多少就多少,這裡面是不存在法制之法的,所以答案就是,橫徵暴斂,百姓也必須交稅,這跟法制之法一點都不矛盾。”

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融之利第263章 進步不小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九十八章 治國先治吏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686章 真正考驗來了第五百零二章 繼續!不要停!第一百六十六章 權力的籠子第269章 報復第344章 請叫我張老師第五十八章 真香......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麼割的呀!第一百三十六章 還沒結束......!第688章 夾縫之中第665章 禮法與司法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三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第六百二十三章 二法之下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782章 文武並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與現實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就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三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790章 秉公判決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博士第6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報紅第五百二十九章 第三者第二百零九章 法律援助第300章 奇蹟(六千字大章)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七十三章 相見恨晚第359章 難就難在這多一步第691章 聽證會(一)第663章 轉危爲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三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802章 戰爭動員法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五百六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十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問答會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想到吧!第二百二十八章 也許這就是生活吧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戰(二十二)第六百零七章 注意!這不是玩笑!第五百零五章 變本加利第四百六十一章 軍事法庭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個假粉第740章 背水一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開封府就不要面子?第三十二章 玩嚴謹是吧!第四百三十九章 稅戰(十三)第六百零七章 注意!這不是玩笑!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761章 渡劫之難第714章 空城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一百四十三章 波譎雲詭第五百三十一章 抱歉!吾乃締造者!第四百九十三章 吾乃司法慕容復。第二百二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代價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哪也得給坐第808章 走向決裂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808章 走向決裂第六章 又免所因之罪第四百三十三章 稅戰(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二百一十六章 道德綁架第二百四十五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六百三十章 收網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麼割的呀!第四百八十九章 陪審制度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無詞乎?第814章 番外二第一百六十章 祖制與祖法第四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776章 老爺們!捲起來吧!第四十八章 一抱還一抱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