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二法之爭

第347章 二法之爭

炭筆一扔,閃!

張斐一個華麗的轉身,讓在場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在趙頊他們看來,這堂課似乎纔剛剛開始啊。

秦國無律法,這個說法,着實太新穎。

剛聽出一點味道來,你丫怎麼就走了。

“哎!”

趙頊都情不自禁擡起手,想要叫住張斐,但最終礙於皇帝的尊嚴,還是放了下去。

可是司馬光就沒有含蓄,是鐵青着臉,堵在門前。

“你幹什麼?”

“司馬學士,這個班是真不適合我,他們連一些基本律法常識都不懂,關鍵.關鍵我不太清楚,我只能教一些有一些基礎的學生,然後分享我的經驗。”

張斐是一臉鬱悶地抱怨道。

這是基本常識嗎?老夫也不懂啊!司馬光瞧了眼張斐,“這麼多人看着,不管怎麼樣,你必須上完這一堂課。”

說完,他又低聲道:“差不多就行了,官家可還在這裡。”

他哪裡不知道張斐在幹什麼。

報復!

這小子表面看着是大度,嘴上說得也是非常好聽,但其實心眼是非常小的.真是睚眥必報啊!

這麼多人堵在門口,清一色宰相,他怎麼走的了,他就是要故意羞辱那些學生。

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張斐委屈地點點頭道:“行,我就先上完這一課,但是我將來要換一批學生,這真的帶不動。”

司馬光不做聲,就是皺眉瞅着他。

張斐訕訕轉身回到講臺上,目光在這一羣學生臉上是掃過來,掃過去,突然是長長嘆了口氣。

葉祖恰、上官均、蔡京、蔡卞等人何曾受過這種鄙視。

難受!

想哭!

葉祖恰實在是忍受不了,起身言道:“伱故意將這法制法家說得是不清不楚,意在羞辱我們,枉爲人師。”

其餘人紛紛點頭。

“不清不楚?”

張斐一怔,驚訝道:“不不會吧。你們到現在都還沒有聽明白嗎?”

“我。”

葉祖恰微微張嘴,那張白淨的臉看着就慢慢漲紅了。

真的是我們太笨嗎?

這真的很簡單嗎?

讓我先想想。

不僅僅是他,很多人都有着種想法。

趙頊低聲向王安石問道:“先生可聽明白了。”

王安石捎帶一絲尷尬地微微搖頭。

趙頊鬆得一口氣,還好,還好,不是我太傻。

蔡卞道:“請恕我等愚鈍,未聽明白,還望老師能夠解吾等心中所惑。”

但那語氣非常衝,彷彿在暗示,有能耐,你倒是說明白啊!

他們都覺得錯不在他們,而是在張斐,張斐根本就解釋不清楚。

“好吧!我就跟你們解釋清楚,唉.就當是水水時長,否則的話,這堂課怎麼過啊!”

張斐無奈地搖搖頭,斜靠在講臺上,向蔡卞問道:“是誰告訴你,不能上別人家偷東西的?”

蔡卞一愣,“我我父母。”

張斐又問道:“是誰告訴你,不要跟人打架?”

蔡卞道:“我父母。”

張斐繼續問道:“又是誰告訴你,不能去搶別人的東西。”

“我父母。”蔡卞道。

張斐愣了愣,“怎麼什麼都是你父母教你的,你父母是聖人吧?”

他父母可也是我父母啊!蔡京身爲長兄坐不住了,他認爲張斐是故意羞辱他父母,立刻道:“此乃常識,與我們父母是不是聖人有何關係?”

“對!”

張斐指了下蔡京,“此乃常識,準確的說,這是我們生活在這世上所形成的一種常識、共識。

這不是孔子教我們的,不是孟子教我們的,更不是李悝、商鞅、韓非子憑藉自己的智慧想出來得。

大字不識一個村夫,都知道偷蒙拐騙是不對得。”

說到這裡,他打了個響指,“這就是法制之法。此法誕生於我們的共識,常識,爲何會出現這種共識,就源於我們對於自我利益的保護,所以,法制之法也必然是捍衛每個人的正當權益。”

此話一出,衆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鬥毆、偷竊,是寫在《法經》中,但不是李悝想出來的,是一直存在的,在沒有律法這個名稱之前,就已經存在。

這就是自我保護,本是很個人的事,但這種需求形成一種廣泛的共識,於是就形成律法。

李悝只是分類、完善。

可不是他先覺得偷東西不好,然後告訴其他人,偷東西不好,然後再被人慢慢接受。

“原來如此。”

趙頊稍稍點頭,又小聲道:“這番解釋真是別開生面啊!”

呂公著疑惑道:“但會不會有以偏概全之嫌啊!”

富弼都忍不住開口道:“就看他如何解釋法家。”

呂公著頓時顯得有些尷尬。

他的以偏概全,沒有將法家和法制分開。

那蔡卞臉上也漸漸浮現出尷尬的神色來。

“那麼問題來了。”

張斐突然問道:“商鞅的《墾草令》算不算是常識,或者說人們的共識?”

一衆學生搖搖頭。

張斐道:“什伍連坐法呢?”

一衆學生繼續搖頭,但氣氛一點也不嗨。

張斐道:“這一令一法,它又算不算律法?”

“.!”

不算嗎?

算嗎?

就他們的常識而言,這當然是算律法的。

但此時此刻,無人敢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

“唉!”

張斐又是嘆了口氣。

也不知道爲什麼,如今他一嘆氣,這些學生的心都揪了起來。

到處找地縫。

張斐道:“有個詞是怎麼說來着,人亡什麼息!”

“政息!”

一個小機靈鬼答道。

“對!人亡政息。”

張斐點點頭,“但這個詞往往是用於什麼事上面。”

“改革變法。”

“不錯。”

張斐又點了下頭,“開始是變法,但最終卻是政息,何解?就是因爲如商鞅頒佈的那些法令,更準確的來說,是政令,而不是律法。”

說着,他撿起炭筆來,來到木板前,“除非一些極爲特殊的例子,在大部分時候,我們可以這麼來區分法制之法和法家之法。法制之法是來源於人們對於自我正當權益的保護,或者說是一種常識,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廣泛的需求。”

說着,他從下往上畫了一個箭頭符號。

又在右邊從上往下畫了個一個箭頭符號,邊畫邊言道:“而法家之法是君主、大臣用於治理這個國家的一套方法。這常識和方法你們總分得清楚吧?”

“.!”

無人答話。

但這回不是傲嬌,而是尷尬。

張斐有氣無力道:“你們是啞巴了嗎?給點回應好不好。”

葉祖恰突然問道:“如果說在《宋刑統》上面,寫明搶劫合法,這這算不算律法?”

大家眼中一亮,這個問題不錯。

搶劫合法明顯有悖於張斐對於法制之法的概括,但寫在宋刑統上面,這就是律文。

這難道不是律法嗎?

張斐反問道:“你說呢?”

葉祖恰道:“這都已經寫在宋刑統上面,當然算啊!”

張斐又看向其餘人,“你們都這麼認爲嗎?”

大家面面相覷,稍稍點了下頭。

雖然他們也搞不清楚,但至少也要團結一下吧。

張斐道:“我問你們,如果說要做到搶劫合法,那麼應該怎麼在宋刑統上面規定?”

“直接寫明就行了。”葉祖恰道。

張斐問道:“那搶劫罪怎麼辦?”

葉祖恰道:“直接抹去就行。”

張斐道:“抹去了這條罪,不就搶劫合法了嗎,這還需要去寫明嗎?”

“.!”

葉祖恰被繞得有些暈,道:“不寫明也行。”

張斐就問道:“那如果將宋刑統上面的罪名全部抹去,偷蒙拐騙,打砸搶殺,就全都合法了,你們說這是法律嗎?”

葉祖恰眨了眨眼。

張斐道:“我朝太祖太宗是如何形容之前戰亂時期的律法?”

“綱紀敗壞,無法無天。”

“正確。”

張斐道:“搶劫合法,是不需要去規定的,因爲只要達到無法狀態就行了,在無法中談法律,這不是脫褲子放屁麼。現在我反過來問你,如果朝廷規定,你在快要餓死的時候,爲求活下去,去搶了一個包子吃,朝廷將不會追究你的責任,這法制之法,還是法家之法?”

葉祖恰思索半響,“法法家之法。”

“嗯?”

“法法制之法?”

“嗯?”

“學生不知道。”

葉祖恰是徹底暈了,他此時此刻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傻子。

張斐是哭笑不得,又道:“首先,這應該屬於儒家之法,法家是不會這麼規定的。其次,這還得看什麼官署頒佈的,如果是官家的赦令,並且還寫入疏議中,那就是法制之法,因爲這條規定裡面,它是有着許多先決條件的,基於這些條件,這其實也算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也算是一種常識,畢竟這人命關天,包子沒了,還可以再做,人死了就真沒了。

當然,如果真的要對此立法,那又是非常複雜的,因爲這裡面得很多判定,是非常難以取證的,故此朝廷不太可能會這麼做,而這也是我們學習律學原因之一。

但如果只是政事堂針對某個特殊的地區,或者針對某個特殊的時段頒佈這條法令,那就是法家之法。”

上官均突然問道:“如果法家之法遇到法制之法,該以誰爲先?”

大家一怔。

這個問題令許多人都陷入沉思中。

張斐不答反問道:“假如政事堂在東京頒佈快要餓死了,搶劫不違法的這條規定,你又是一個司法官員,遇到這個案子,你會怎麼判?”

上官均凝眉思索半響,道:“我我估計也不會追究其責任。”

張斐道:“那被搶者怎麼辦?”

上官均道:“我會以官府的名義賠償他。”

張斐道:“可政事堂並未規定一定要賠償。”

上官均道:“可若是如此,今後誰也不敢在街上賣包子。”

張斐笑着點點頭:“不追求其責任,代表着責任是存在的,補償受害者的損失,這是責任的轉移,而這一切的原因,都是源於法制之法,這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經地義。那你說是法家之法大,還是法制之法大?”

上官均道:“法制之法大。”

張斐當即一翻白眼:“這你都能回答錯誤,當然是法家之法大啊!哎呦喂.!”

上官均當即是一臉問號。

我順着你的話說,這都是錯的嗎?

你在玩我吧?

“其實這個例子與這個問題,是毫無關係的,無論如何,都是法家之法大,怎麼可能會是法制之法大。”

張斐笑道:“如果是法制之法大的話,那麼那些暴君昏君、貪官污吏又是怎麼出現的,這也是常識好不好,讀過史書的都知道。”

此話一出,教室內外,是鴉雀無聲。

不少士大夫的手,都在微微顫抖着。

暴君?昏君?貪官污吏?

這是在罵誰呢?

這話是能說的嗎?

於是乎,大家都看向趙頊。

第678章 謀反案(六)第309章 大哥,俗還是王道啊!第262章 告我告我第688章 夾縫之中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四百九十五章 嚇死你們第一十五章 問供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300章 奇蹟(六千字大章)第747章 現學現賣第一百四十章 黎明破曉前第三十七章 平平無奇張三郎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佔熱榜第一百五十章 僅此一次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795章 這纔是第三把火第四百八十九章 陪審制度第358章 都是屁話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678章 謀反案(六)第五百零一章 要讓司法變得廉價第684章 籠子來了第362章 宋刑統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博士第五百九十五章 三法之爭(九)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無詞乎?第265章 難兄難弟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789章 大庭長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四百八十九章 陪審制度第784章 保險法案第302章 取之於貴,用之於民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四百一十一章 職業化第778章 施以援手第四十七章 萬惡之源(下)第357章 我們還是學生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八章 生變第317章 相愛相殺第六百三十一章 流氓官署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須同甘共苦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743章 不能觸碰的禁區第375章 冤枉啊!第700章 反其道而行第六百零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爾等皆是不法之徒(三更,感謝“0非賣品0”盟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354章 觀者不語第748章 門徒第810章 潤物細無聲第716章 天道與人道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第四百三十九章 稅戰(十三)第311章 娛樂興邦第696章 聽證會(六)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案呈詞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狂徒張三第七十八章 有競爭纔會有進步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311章 娛樂興邦第二百零一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六十四章 鴿與鷹之間第322章 公與私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373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二十八章 謹言慎行第四十六章 萬惡之源(上)第340章 畢業證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五百三十七章 穩如老狗第692章 聽證會(二)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三十八章 他又贏了第七十六章 事發第六百章 撥亂反正第五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稅戰(三)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二十一章 關係纔是王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法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