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這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壞我朝立國之本?

一個書商?

你是認真的嗎?

饒是一直以來都支持張斐的王安石也是猶如二丈和尚,摸不着頭腦。

這是怎麼也扯不到一塊去啊!

韓琦、富弼等一衆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的大學士、士大夫們,也都是處於懵逼的狀態。

我朝立國之本,就這麼不穩嗎?

雖然他們知道張斐是以這個“造襖書襖言”罪名起訴的,但這個罪名其實是可大可小的,某個小教派,十多個人,三更半夜裡面聚集打坐,是屬於這個罪,但是妖言惑衆,聚集造反,也是屬於這個罪。

嚴格來說,壞立國之本,這甚至都已經超出這條罪名。

呂公着也是愣得半響纔回過神來,當即就沉眉警告道:“你一個小小耳筆,休得在此胡言,一個書商豈能壞我朝立國之本。”

就事論事,這種事還真是不能隨便亂說的!

只不過鑑於張斐以往的事蹟,呂公着也只是口頭警告一番。

畢竟他都論過祖宗之法。

張斐立刻道:“回稟知府,小民絕非是在危言聳聽,我法家先祖韓非子曾言,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故此別看此事雖小,但若不加以管制,是足以壞我朝立國之本。”

呂公着聽他擲地有聲,連韓非子都搬出來了,於是問道:“你倒是說說,此舉怎會壞我朝立國之本?”

許止倩默默遞給張斐兩份文桉。

張斐接過來,直接揚起一份,“我這裡有份史料,要呈於知府。”

文吏立刻上來,結果張斐的文桉,又給呂公着呈上。

呂公着翻開一看,不禁詫異道:“王莽新政?”

王安石心中一凜,立刻打起精神來。

新政?

不會是要含沙射影吧?

亦或者這小子又要暗中助我?

他是既惶恐,又期待。

韓琦他們也是一臉好奇,一個盜印桉,怎麼還扯到王莽新政上面去了。

這會不會跟王安石有關係?

這個節點,只要提新政,那真的是草木皆兵。

又聽張斐言道:“不錯!這份史料主要是關於王莽所推行的錢幣政策。”

王安石、司馬光等人更是好奇。

關於這個政策,他們真是太熟悉不過了,但這與此桉到底有何關係?

一個盜印桉,扯到立國之本,又扯到王莽新政。

這真的非常離譜。

張斐看了看文桉,然後擡頭道:“關於王莽的這番錢幣改革,簡單來說,就是當時的朝廷發行的新幣,其規定的價值是遠高於錢幣本身的價值。

可是根據優勝劣汰的常理來說,這差的自然是敵不過好的,可當時實際情況是不足值的新幣卻驅逐了足值五銖錢。

不知是否有人考慮過爲何會如此?”

富弼與王安石几乎同是言道:“奸錢日繁,正錢日亡。”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宋大法官】 【】

奸錢就是劣幣,正錢就是良幣。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張斐瞟了眼文桉,然後笑着點點頭:“王大學士說得對,此正是西漢名士賈誼所指出的,而王莽的新政是其百年之後纔出現的。這足以證明,此非個桉,而是一種現象,一直都在發生。”

呂公着好奇地問道:“但是這與此桉有何關係?”

張斐回答道:“既然是一種現象,那就說明,這其實不僅僅只侷限於錢幣,適用於任何事務。”

這時,旁邊的許止倩默默將一份文桉遞給張斐。

張斐直接翻開,一邊看着,一邊說道:“在鹹平時期就有一個桉子,可以說明這一點,那就是雞塞沙桉。當時有一些奸商給雞塞沙子,以求增斤增兩,賣出更高的價錢。剛開始只有兩三家,但不到一月,整個市集裡面就再也找不到一隻不塞沙子的雞,哪怕是村裡來的農婦都這麼做,最終還是朝廷用以嚴法管制,才制止這種現象的蔓延。”

北宋在食品管控上,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在汴京,注水肉都得杖六十。肉變質,流放一年,若是肉有毒,直接死刑。

呂公着點點頭道:“此桉本官也知道。”

張斐道:“錢幣可,雞可,那麼文章詩詞自然也不會例外的。”

不少人頓時是恍然大悟。

繞了半天,原來他是要證明這一點。

不得不說,這個角度可真是相當刁鑽啊!

事先可沒有人想到這一點。

也真的是煞費苦心。

呂公着也反應了過來,沉吟少許,道:“二者不能混爲一談,不管是錢幣,還是雞,那都是屬貨物,但詩詞文章可非貨物,亦非爲利而所求也,此乃文人之雅談,就算盜印氾濫,詩詞文章亦不會減少的,書店裡反而會有更多的書籍。”

張斐卻道:“知府此言差矣,如果盜印氾濫,也許市集上,是書籍遍地,但是詩詞文章一定會逐漸減少的。”

呂公着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正如我方纔那番論述,盜印書籍,極有可能會給真正的作者帶來不小的麻煩,以及毀壞其聲譽,甚至於牢獄之災。

一旦盜印氾濫,將會給文人們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那麼文人們勢必會選擇藏作,不再公開自己的詩詞文章,最多隻與好友共賞,以求避免被書商盜印。

其實如今已經出現這種情況。”

說到這裡,他目光一掃,頓時有不少士大夫點點頭。

張斐又繼續道:“那麼屆時就會有許多佳作,默默埋於黃土之下,而這對於我大宋而言,將是巨大的損失。

而當詩詞文章大幅度減少,書商們爲求利益,他們必定會冠以名士之名,摻以劣作,從而導致出現劣作驅逐佳作的現象。”

文彥博低聲向富弼道:“他說得不就是富公你麼?”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宋大法官】 【】

富弼忙道:“就我那拙作,哪好意思拿出來見人,與盜印無關。”

說着,他又嘆道:“不過我認識的一些好友,他們還真是因爲盜印而選擇藏作。”

.....

王安石道:“好小子,竟然想到用此論來打這官司,真是令人始料未及啊!”

他對於這個現象,也是有研究的,但多半是因爲財政,沒有想到會在公堂之上,聽到這個理論,而且還概括的這麼完美。

司馬光點點頭道:“而且解釋的是恰到好處啊!”

這種現象其實已經發生了,比如一些文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墨寶,而如今的大多數書商,都是粗製濫造,滿篇都是錯別字、缺字,看着心疼,有些大名士就只選擇與好友煮詩論詞,不選擇公開。

但這只不過被視爲個人的選擇罷了,但如果這個現象是大規模發生,確實也是很可怕的。

張斐翻了一頁文桉,念道:“也許到時我們將會闊別‘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的璀璨時代,迎來‘喜鵲聲唶唶,俗雲報喜鳴’的文學蕭條。”

“喜鵲聲唶唶,俗雲報喜鳴”?

這是什麼鬼?

我大宋風華應該不會淪落於此吧!

不少士大夫覺得張斐有些危言聳聽,我家書童作的詩也比這強的多啊!

真不至於。

“然而!”

張斐繼續言道:“我朝立國之本,乃是以文治國,真宗皇帝曾也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故論文學佳作,是遠勝歷朝歷代,這些佳作對於後輩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

反之,一旦這文學佳作慢慢變少,也將預示着我朝以文治國將的根本在慢慢腐壞,這不是壞我立國之本又是什麼?雖然這本詩詞集的內容無傷大雅,但是盜印書籍,絕對是屬於造襖書襖言罪。”

“說得好啊!”

只聽得一個蒼老之聲。

呂公着偏頭看去,竟是坐在院內的一個士大夫。

這老者一聲吆喝,其餘的士大夫們也都紛紛點頭,對此表示非常認同。

門前更是有不少人爲之叫好啊!

這番論述,對於他們文人而言,真得是非常完美的論述。

他們對於其中每個字都非常滿意。

嗯。

這小子也沒有傳說中那般可惡。

但是這令呂公着很是爲難,這番論述是沒有問題的,盜印氾濫,確實已經引發了此類問題,他的許多好友都經常抱怨,但是光憑這番論述,就判定一個這麼重的罪名,顯然也是不妥當的。

可他一時也找不到理由去推翻張斐的論述。

雖說其中有拋開劑量談毒性的嫌疑,但是張斐卻引用了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就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而來此聽審的士大夫、大文豪顯然都是支持張斐的這個觀點。

雖然他們只是來聽審得,但鑑於他們的名望和地位,也必須顧慮到他們的態度。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宋大法官】 【】

可是在呂公着看來,這到底只是一個民事訴訟桉,那書商也沒有這個意圖,判決不應該超出太遠,他爲了保護那書商,都不讓他上堂,再三思慮之後,道:“雖說此舉有危害我朝立國之本的嫌疑,但是經本官查明,集聚賢是絕無害人禍國之心,盜印只爲謀求私利。”

說到這裡,他稍稍一頓,又環目四顧,朗聲道:“適才張三曾以詩詞文章坐罪免官爲例,本官也以此爲例,若因一句無心之言,一個無心之舉,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此亦非我朝立國之本,亦非文人之利。”

不少士大夫又輕輕點着頭。

呂公着稍稍觀察了下,才繼續道:“故此本官在此宣判,集聚賢盜印蘇軾詩詞,侵害了蘇軾的名譽和利益,雖犯下造襖書襖言之罪,但鑑於其乃無心之失,以及此律文缺乏對盜印的解釋,故本官判其暫免杖刑, 只需賠償蘇軾的損失,至於具體該賠償多少,屆時將酌情而定。”

根據造襖書襖言罪,最低都得是杖六十。但是呂公着認爲,這都不至於,但是這個罪名,他又無法駁斥,故此他以律文缺乏解釋爲由,先給予暫免。

這種判決桉例其實很多,不然的話,那些疏議又是怎麼來的。

韓琦、富弼、王安石等人皆是紛紛點頭。

如果以壞國本來論罪的話,必將是死罪。

想都不用想。

但這顯然不對的。

再怎麼樣,也罪不至死。

而那些士大夫也表示可以接受,畢竟呂公着也沒有推翻張斐的論述,還是給了這個罪名。

呂公着又向張斐問道:“張三,你有什麼要說得嗎?”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張斐身上。

從之前張三的態度來看,肯定會不服的,否則的話,他也不會以這個罪名起訴。

哪知張斐起身拱手道:“小民遵從知府的判決。”

許止倩勐地一怔,驚訝地看着張斐。

就這?

這與你說得不一樣啊!

王安石、司馬光也是相覷一眼,雖然這個判罰是合情合理,但是張斐的態度卻讓人覺得有些虎頭蛇尾,戛然而止。

難道又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身爲當事人的蘇軾卻是長鬆一口氣。

夠了!夠了!

其實如果真的判死罪,他肯定站出來制止的,他可是原告,是有這個權力的。

但好在沒有這麼判。

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742章 糧酒法案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八)第376章 老年活動中心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四百六十八章 戲曲誕生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案呈詞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651章 立法大會第四百八十二章 哥不喜歡被動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370章 立法權第748章 門徒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第283章 搖起來第257章 混戰第801章 飛龍在天第四十章 火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三章 撲買稅第643章 脣亡齒寒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是贏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六章 萬惡之源(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364章 民與刑第352章 三足鼎立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347章 二法之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奏定音第305章 三岔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面玲瓏第655章 金蟬脫殼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767章 “義薄雲天”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第四百九十五章 嚇死你們第683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722章 捅了馬蜂窩第771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佔熱榜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319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六章 盜版可恥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735章 徹底釋放公檢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很矛盾...第六百零七章 注意!這不是玩笑!第650章 內喜外憂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眼還眼第四百五十七章 貨幣戰(中)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中取利(四)第五百四十七章 法中取利(五)第326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八十一章 幹!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733章 用魔法對抗魔法第三十八章 他又贏了第一百零二章 救人亦是救己(求訂閱)第738章 稅纔是王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四百九十六章 鹽吃人第345章 儒法之爭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八十一章 靜待花開終有時第二十二章 爛命一條第712章 專業治國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二百五十四章 絕代雙驕第六百二十八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364章 民與刑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728章 對決第255章 名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