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0802【退田還湖】

朱銘站在黃河大堤上,用望遠鏡觀察對岸的小吳埽。

黃河改道北流之後,在小吳埽急轉彎,這裡就成了最險的河段。

一旦小吳埽決堤,下游的濮陽城立即被淹。

收起望遠鏡,朱銘問道:“按照你們那套法子,究竟需要多少河工與錢糧?”

趙逢吉說:“至少要五十萬河工,而錢糧不計其數。究竟需要多少錢糧,暫時還說不準,但兩三千萬貫肯定不夠。”

“我儘量籌集,實在不行就發國債。”朱銘說道。

錢能辦成的事兒,那都不叫事兒。

但在大多數時候,卻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王安石當年治理黃河失敗,跟司馬光鬥法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他急着堵塞北流,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財政快撐不住了!

一直不堵北流,那邊的歲修就不能停,得持續消耗維護經費,而且還得多徵無數的役工。

尤其是徵召役工,嚴重破壞農業生產,當時已有許多家庭因此破產。

這可不是一年半載的問題,按照司馬光的穩妥之法至少還得維持北流兩三年。

那得耗費多少錢財和勞役啊!

如果直接堵了,既可節省錢財和勞役,還能儘快恢復北流黃泛區的民生。

當時雙方拉扯了幾個月,東流的水量達到六成時,新黨迫於財政壓力就想閉塞北流。

司馬光說,至少要八成纔可。

皇帝打算把新舊兩派都派去視察,但最終只派了新黨去。新黨官員視察回京,說已經分流了八成,搞得司馬光也無話可講。

究竟有沒有分流八成?

如果沒有,是視察官員在撒謊騙王安石,還是王安石一直都知道實情?

如果有,是不是分流八成也不夠?

這些事情,誰都說不清楚,只有當事人才曉得。

但有一點卻非常清楚,如果當時北宋財政充足,王安石辦事肯定不會那麼急——畢竟他擔着被罷相的風險!

朱銘望着愈發急促的河水,不禁感慨道:“錢啊!”

趙逢吉、符行中、王槐等人,靜靜站在皇帝身後,卻是報以無限崇拜的眼神。

如此龐大的工程不是誰做皇帝都敢下定決心。

不僅僅是錢糧問題,還要搬遷好幾座城池呢!

遷徙治所,重建城池,移民安置,這些錢都還沒算進去。

而且攤丁入畝之後,不能隨意徵發徭役。地丁銀肯定拿不出這麼多,主要經費還是得朝廷出,財政壓力相比前宋時更大。

這樣做也有好處,不會把無數百姓逼得家破人亡。

朱銘說道:“我出京之前,太上皇曾經提醒,讓你們束水攻沙時,一定要考慮到凌汛問題。”

“凌汛?”三位治河官愕然。

關於凌汛的記載,早在西漢時期就有。

但自從黃河頻繁改道之後,凌汛反而不怎麼出現了,就算有規模也不大。這可能跟治河方法有關,到處分流泄洪,讓大規模凌汛無法形成。

一旦束水攻沙,可能凌汛會越來越頻繁,而且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有得必有失,不存在什麼萬全之策。

三位治河官一番討論,由趙逢吉說道:“以前的分流河道與閘口,在束水攻沙之後也不能廢棄。尤其容易造成凌汛的河段上游,應當開挖新的泄洪道,一旦遇到險情立即開閘。最好再開挖幾個湖泊以作泄洪儲水之用。”

……

在臨河縣逗留數日,朱銘繼續北巡。

黃河這邊沒有決堤,長江、錢塘江卻是鬧騰起來。

南方數省,普降大雨,各處河流水位暴漲,整個浙江今年都要歉收。

民間甚至傳出一種說法,也不曉得是誰編造的。

即朱國祥是真正的仁君,掌國數年皆風調雨順。而朱銘太過暴虐嗜殺,此舉有礙天和,所以繼位初年就有洪災。

各府縣的地方官,一邊組織抗洪搶險,一邊還得抓捕造謠者。

抓來抓去,也查不到源頭,折騰一番只能作罷。

當朱銘抵達滄州時,南方洪水已經退去,浙江布政使上疏請求退田還湖。

不僅是金陵的玄武湖,還有錢塘江南岸的湖泊,以及整個江南的大小湖泊。

跟王安石沒有關係,全是周邊富戶圍湖造田搞出來的。

什麼王安石廢玄武湖造田,純屬南宋文人故意造謠。因爲在王安石出生以前,金陵玄武湖就已沒剩多少了。

早在王安石“-3歲”時,玄武湖便只剩下76頃。而且淤積嚴重,稍微乾旱就見底。乾脆當做官田佃租出去,每年能收到500多貫田租。 當時的知州丁謂,上疏請求退田還湖,並調遣廂軍來清淤疏浚。

然而富戶們貪得無厭,年復一年盜湖爲田,現在玄武湖已經變成小水池。

整個江南,皆是如此!

“慎之。僅限玄武湖。”

這是內閣對浙江布政司的奏疏批覆票擬。

朱國祥端着奏疏附件看了好半天,用紅筆親自批覆道:“浙江各府縣,上奏盜湖爲田詳情。近三十年間,屢發洪水之府縣,當責令百姓退田還湖。所退之田,朝廷撥錢購買。再有盜湖者,等同縱火罪論處。”

想了想,朱國祥又給內閣寫條子:“盜湖之罪,當寫入《大明律》。不唯浙江如此,全國各省亦然。”

給內閣打回去不久,首相翟汝文就來求見。

朱國祥問:“什麼事?”

翟汝文說:“江南之地,國家糧倉也。退田還湖自是好的,但恐鬧出大亂子。官吏有可能趁機敲詐,甚至是豪奪百姓田產。”

“而奸猾之人,亦可趁機多報田畝,以此騙取朝廷的補償錢。浙江今年還在攤丁入畝,本來就局勢緊張,再退田還湖恐激起民變。”

“還有,太上批覆得模棱兩可,到底該退田還湖多少呢?官府爲了政績,恐貪多求大,把正經的農田也變成湖泊。甚至與士紳富豪勾結,大戶之田不還湖,只還那些小民之田。”

“是我考慮不周,”朱國祥問,“你打算怎麼處理?”

翟汝文說:“徐徐圖之。先恢復玄武湖,等攤丁入畝之後,再對其他湖泊下手。即便是玄武湖,也當朝廷派大員提舉此事,不能任由地方官吏施爲。最好把工部懂得水利之人也派去,究竟把玄武湖還得多大,先要定一個章程出來。兵部也當參與,調遣漕軍和駐防軍疏浚清淤,同時還能防止刁民作亂。”

朱國祥讚許道:“就這樣處理。”

想了想,朱國祥又加一句:“若有願意遷徙到幽州的百姓,退田還湖佔了他們多少田,在幽州賠償他們三倍土地。並且沿途吃住由官府負責,還發給種子和被服,無償租給他們耕牛一年。在幽州所耕種之田畝,三年賦稅全免,兩年賦稅減半。”

“此善政也!”翟汝文恭維道。

啥善政啊,引誘百姓去幽州而已,那裡有無數土地等着被開墾。

朱國祥說:“整個浙江,退田還湖皆照此例。”

翟汝文可不是老古板,他也會揣摩上意的,回頭就給負責此事的特派員打招呼。

即把退田還湖的田畝賠償價,定得比當地市價低許多。

大戶們也不缺那點錢,不想遷徙無所謂。也有可能把庶出子、小宗之類,趁機送去幽州那邊發展。

小地主和自耕農不願折本,肯定硬着頭皮遷徙去幽州。

如此一來,既給朝廷省了錢,又能充實幽州人口。

提前把軍隊調過去,就不怕起什麼亂子,還能讓士兵幫忙挖湖清淤。

玄武湖至少要清退四五萬畝地,甚至有可能更多!

翟汝文回到內閣,蕭楚笑問:“如何?”

“太上同意了,又補充了一些,跟充實幽州聯繫起來。”翟汝文說。

之前獻上的計策,是翟汝文和蕭楚討論得出,互相商量着查漏補缺。

他們早就懶得反對什麼,因爲反對也無效,還不如按照自己的意願獻策,把一件事情辦得更爲圓滿妥帖。

翟汝文回到自己辦公室,坐在椅子上思考很久,終於還是決定不過多插手家鄉事。

他的家鄉,估計又有富戶要被流放了。

因爲那裡有練湖,一個挖建於西晉的人工湖。最初佔地10萬畝,唐代闊增爲20萬畝。

調節水旱、灌溉農田還在其次,練湖的最大作用是保證江南漕運!

唐代就禁止圍練湖造田,就連私自放水的,都等同於殺人罪。

宋代卻不加管控,大量圍湖造田,導致練湖面積縮小三分之一。全是大族豪強在搞,旁人沒法去管,因爲管了也沒屁用。

大明開國之後,翟汝文曾經建議,恢復唐朝對練湖的管理力度。這不僅利國利民,也有利於他自己家,避免頻繁遇到水旱災害。

¸т tκa n ¸¢〇

估計有人是不當回事兒的,肯定還在悄悄盜湖圍田。

等把玄武湖搞定之後,翟汝文就會治理練湖。鄉里鄉親的他不好直接出手,卻可以借朝廷的名義,狠狠懲罰那些損人利己的傢伙!

朝廷的各種民政措施,一撥接一撥來。

每一撥都有人活該倒黴。

翟汝文悠閒靠在座椅上,閉上雙眼,面帶微笑。

他雖然很難接受朱家父子的一些觀念,但整個國家卻是在快速變好。軍事、農業、水利、吏治……甚至是宗教信仰,都在全方位發展,扭轉前宋一塌糊塗的局面。

想當初,僅僅是看不慣樑師成霸佔京郊百姓墓地,翟汝文上疏彈劾了幾次,就被貶去宣州做地方官。

現在多好啊貪官污吏們瑟瑟發抖,奸臣更是在朝堂絕跡了。

換做十年前,翟汝文想都不敢想。

第651章 0646【槍劍弓複合疊陣】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665章 0660【貼臉紮營】第581章 0576【鐘聲響起】第127章 0122【地仙】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841章 0836【天日昭昭】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425章 0420【還有豪俠部隊?】第821章 0816【還有細作】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318章 0313【不法之徒朱院長】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279章 0274【入蜀】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929章 0924【投明的時機要把握好】第196章 0191【陪知州耍耍】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沒了】第879章 0874【大明開國第一場農民起義】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658章 0653【諸般抗金義士】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801章 0796【成吉思汗他幹爺爺】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282章 0277【回回炮】第630章 0625【耶律餘睹南奔】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611章 0606【勸降與離間】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692章 0687【秦檜愛種菜】第443章 0438【春社首演】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213章 0208【觀星師朱院長】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931章 0926【西遼的請求】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695章 0690【五星連珠】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768章 0763【一省大員,開會被抓】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893章 0888【登聞鼓還是響了】第515章 0510【民夫】第347章 0342【討獨夫趙佶檄】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355章 0350【直取中軍】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20章 0415【具裝騎兵】第319章 0314【大明鄉】第237章 0232【五條人命】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204章 0199【激將借勢】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253章 0248【越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