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

唐貞觀年間,日本實行大化革新,全面學習大唐先進經驗,加強天皇的中央集權統治。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即確立公地公民制:人民和土地歸國家所有任何私人不得進行佔有。

具體到土地方面就是班田制,跟唐朝的均田制大同小異。

大約過了一百年,“墾田永世私有法”、“三世一身法”相繼出臺。貴族豪強趁機驅使屬民和奴婢開墾荒地,將新墾土地合法據爲己有,甚至違規竊取舊有公地變成私田。

如此又過了一百年,班田制開始走向崩潰。

情況跟唐朝一模一樣,貴族豪強大量佔有土地卻不納稅,國家賦稅全部壓在公地農民的身上。

於是,公地農民相繼逃亡,被貴族豪強接納藏匿,日本開始產生私人莊園經濟。

唐朝皇帝被搞得吃不上飯,經常從長安跑去洛陽加餐。

日本天皇直接選擇遷都,從貴族和寺廟盤根錯節的舊都,搬遷到平安京那邊重起爐竈。

還在繼續演變。

大名擁有的土地,除了直營田之外,其餘全部佃租出去,並向租戶轉嫁朝廷的租庸調。

擁有土地較多的,叫做“大名主”。

大名一詞,由此誕生。

天皇爲了打壓領主搞集權,還重振過國司制度,即中央向地方派遣州郡長官。

班田制演變爲田堵制,說白了就是公田承包責任制。名義上,公田依舊爲國家所有,但允許富裕農民進行承包,通過承包合同收取田賦。

歷代天皇打擊貪污,實行官員政績考覈,進行一系列制度改革,並且徹底廢除了奴隸制度。

莊園領主獲得經濟特權之後,又開始謀求政治特權、軍事特權。

另一半土地,天皇派遣皇族或親信去管理,以保證中央朝廷的稅源穩定。

但是,皇族和親信卻趁機伸手,把這剩下的一半土地日趨領主化。

擁有土地較少的,叫做“小名主”。

而小名其實就是小地主和自耕農,如果家裡勞動力不足,還會出租土地給貧民,佃戶也就隨之而出現。

這玩意兒被藤原氏徹底敗壞,藤原氏以外戚身份攝政,想做州郡長官的交錢即可。

因此,莊園領主纔是地方霸主,大名則是一個個豪強。

全國有一半土地都是不用交稅的。

在這些大名之上,還有真正的莊園領主,必須給莊園領主繳納年貢(一般在邊境地區纔有莊園領主)。

小名把土地寄進在大名那裡,大名把土地寄進在領主那裡,領主把土地寄進在權勢貴族那裡。

於是,大家都向自己的上級納貢,而最上級又屬於免稅貴族,乾脆直接不給朝廷繳納賦稅了。

平安時代,就此出現。

又過了幾十年,承包田實質變成私田,承包合同可以交易轉讓,田主還給土地加上自己的名字。

署名田的主人,被稱爲名主。

既然是買來的地方主官職務,又何必花心思去治理?

有點責任心的,讓兒子或侄子代爲上任,這種稱爲“目代”。

沒有責任心的,只要郡國按時交足賦稅,他們懶得再去過問地方,一個個都留在平安京瀟灑快活。

此時的石見國,國司就在平安京,甚至連目代都不派。

一切地方事務,都交給在廳官人(本地官吏)打理。

而在廳官人的職務,又被地方豪族把持,甚至可以父子相傳搞世襲。

益田氏,是石見國最有影響力的豪強,也是最有話語權的在廳官人。

兩百年前,他們的祖宗還只是小商人,靠經商賺錢買來土地耕種,從小名主一步步成長爲大名主。

他們的土地,在石見國並非最多的。

但他們經商有錢啊,靠賄賂藤原氏,買到在廳官人的職務,並且父子相傳代代世襲。

……

石見國,都城。

其具體位置,大概在後世日本大田市市區西南十八里,距離海岸線有四五里地。

核心區域是一座小山城,在廳官人就在城內辦公,住所則圍繞山城分佈。城外除了住宅區還有商業區之類。

國司在平安京嗨皮,會議由在廳官人之首益田彰明主持。

益田彰明用沉痛的語氣說:“剛剛接到消息,法皇駕崩了。”

衆人聞之愕然,隨即抹淚哭嚎。

他們的悲痛之情,並非全然裝出來的。

白河天皇一步步變爲白河上皇、白河法皇,熬死了自己的兒子,又控制自己的孫子,還多次收拾不聽話的外戚和領主。

石見國的在廳官人們,想要維持職務,必須向白河法皇的親信的親信們行賄。

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白河法皇死了,鳥羽天皇必然另起院政,大家還得重新派人去平安京行賄。豪強們爲法皇哀悼片刻,接着便商量行賄之事。

這玩意兒還不能太急,須等朝廷確立好班子,搞清楚哪些纔是新貴。再給新貴的親信套近乎,把錢財送到真正管事兒的人手裡。

不需要送太多,因爲每年都有年貢,只在關鍵時候意思意思。

豪強們把心腹聚集起來,帶上路費就立即啓程。

忽有益田家的商船逃回,說外國艦船正在往石見國逼近,半路還把長門國水軍給打了一頓。

“肯定是刀伊海賊又來了,快快召集武士和農兵!”益田彰明慌張道。

刀伊,是高麗對他們東北方女真部落的稱呼。

一百年前的刀伊入寇,讓日本人記憶猶新,並且衍生出許多傳說故事。

海盜們駕着五十多條近海小船,就把日本沿海攪得天翻地覆,靠着地方豪強聯手纔將海盜擊敗。(這些海盜的後代,極有可能是歷史上,韓世忠在黃天蕩面對的金國水軍主力。不過去年在鴨綠江,被大明海軍打得抱頭鼠竄。)

益田彰明親自披上盔甲,在廳官人們也紛紛化爲武士,派人回鄉下召集自己的農兵。

當朱孝忠在一個漁港登陸時,石見國已經聚集起數百兵馬。

只不過嘛,戰鬥力感人。

此時的日本鎧甲,還不是戰國時代那種妖豔賤貨,從外形上來看要樸素得多。

或者說,就是唐宋鎧甲的山寨丐版!

甚至連發型和冠巾,都跟唐宋極爲類似。如果不論身材高矮,乍一看還以爲是宋朝鄉兵。

有些豪強甚至沒有正經武士身份,他們清一色穿着裲襠式掛甲。

這玩意兒起源於日本古墳時代,又結合唐宋札甲進行改良。

甲裙延伸到大腿處,頸部和腋下完全露出,肩甲延伸到手肘外側,手肘內側卻無甲冑保護。材質多爲鐵片或銅片串聯,而小臂則用皮革包裹。

石見國的幾百豪族武裝,攏共也就十多副簡陋鐵甲。

還有幾十副皮甲或竹甲,全是裲襠式掛甲造型。

其餘農兵,別說鎧甲了,連衣服都破破爛爛,手裡拎着把竹槍就來打仗。

豪強武裝而已,還能要求什麼?

這時的日本,只有邊境或關鍵郡國,才擁有領主及領主武裝。

日本的邊境在哪兒?

當然是挨着夷人的地方,否則爲啥會有徵夷大將軍。

幾個武士被派去打探軍情,他們騎馬衝向小漁村,先是被海軍艦船震撼了一下。接着又麻起膽子繼續靠近,一隊隊大明甲士下船,看得這些傢伙目瞪口呆。

“全部抓了!”朱孝忠下令。

朱孝忠帶來的騎兵不多,攏共幾十個輕騎兵,全是山東馬匪出身。

可即便是大明輕騎兵,甲冑也抵得上日本豪強鎧甲。

戰馬渡海而來還沒休息,大明輕騎兵就策馬追擊。跟日本小馬相比,這些北宋馬戶養的二流貨色,跑起來也稱得上速度飛快。

“快跑,鐵甲騎兵來了!”日本武士們驚呼。

數十個大明輕騎,很快就追上日本武士。

他們手裡的三米長槍,簡直就是在欺負人,攻擊時一戳一個準兒。

武士們的皮甲暴露處太多,手臂內側、腋下、兩肋、鎖骨以上頸部,全都沒有鎧甲進行遮蔽。而他們手裡的騎槍,長度還不到兩米。

這還打個屁啊?

大明輕騎爲了抓人,甚至都不用刺擊,直接掄起長槍橫掃。

掃落馬背之後,當成舌頭抓回去。

益田彰明等了許久,卻不見武士回來報信。他直至此時,還以爲來的是海盜,竟然率領數百豪強武裝主動殺向小漁村。

直至半路跟大明輕騎撞見,益田彰明才驚呼:“這些不是海賊,肯定是高麗的鐵甲騎兵。快快撤回城裡死守,等待天皇派援軍來救!”

“殺!”

騎兵軍官是朱銘的另一個義子,叫做朱守義。他今年才十七歲,跟着李彥仙在河北混過一年,見識過大場面卻沒激烈戰鬥過。

此時此刻,朱守義率領數十輕騎,朝着幾百個日本豪強武裝直衝而去。

益田彰明見狀知道不能再撤,否則麾下全是步兵,遲早要被大明騎兵給砍完。

“結陣,弓手射箭!”

日本承平日久,這幾百個農兵就沒打過仗,他們被豪強逼着慌慌張張結陣。

而少量的豪強精銳,並不頂在前方,竟然躲在亂糟糟的農兵陣型後面,拿出箭矢朝着大明騎兵拋射。

稀稀拉拉的一陣箭雨過後,朱守義已經帶着騎兵衝到陣前,而且衝鋒途中還全體射出一箭。

捱了一輪騎射,又被騎兵衝到面前,數百農兵瞬間崩潰逃跑。

那些豪強和手下也驚慌而逃,益田彰明騎馬逃得最快。

石見國這個地方,除了鎮壓農民暴動,那是真的幾百年沒打仗了……別說農兵,就連豪強武士們,都不知道真正的戰場是啥樣。

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130章 0125【有喜啦】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770章 0765【罪官的用途】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75章 0071【進兵】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342章 0337【被出賣的英雄】(爲企鵝大佬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209章 0204【誘捕】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337章 0332【鼎革】(爲盟主鐵血旗隊長加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853章 0848【寶馬進京】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355章 0350【直取中軍】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689章 0684【錢不夠了就抓賭】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510章 0505【大明就是文王與武王】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辦神童班】第123章 0118【朱徵君】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877章 0872【掃黃打非】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654章 0649【夜叉之真名】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304章 0299【太子闇弱】第717章 0712【合扎猛安吃炸彈了】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陽?】第232章 0227【見面就翻臉】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2章 0002【今夕何夕?】第610章 0605【劃時代碾壓】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423章 0418【野外決戰?】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1章 0001【父子倆】第220章 0215【衣錦還鄉】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456章 0451【討金檄文】(爲盟主光芒之影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254章 0249【趙逢吉】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27章 0026【出遊登山】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213章 0208【觀星師朱院長】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23章 0022【釣魚佬】第886章 0881【華林書院有真儒】第126章 0121【道茶】第720章 0715【誰是獵物?】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405章 0400【醫生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