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

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

“這就是汴京啊!”

白祺站在船頭,眺望遠處城郭。

他從小就聽祖母教誨,要好生讀書學習,長大了到東京考取功名。

現在總算來了,不過身份並非舉子,而是堂堂蜀國公。

妻子張氏也挺激動,她出身成都張氏,只能算當地大族,且以經商爲主業,不能跟那些成都望族相比。

夫妻倆看着城郭,船隻徐徐接近,城闕已然越來越清晰。

船隊路過玉津園,甚至聽到大象的叫聲。

繼而從南城外街道穿過,沿途百姓看到蜀國公字樣,紛紛駐足朝這支船隊行注目禮。

至廣利水門時,有官兵過來檢查,驗明腰牌和公文火速放行。

船隊一路駛入東京外城,在龍津橋西才停止,並且還提前準備了馬車。

白祺攜妻下船,身後一百侍衛跟隨。

林沖也跟他一起回京。

“蜀國公好年輕啊!”

“聽說是太子的兄弟,去年率軍滅了鐘相。”

“英俊非凡!”

“……”

龍津橋附近的百姓,看着下船的白祺議論紛紛。

白祺微笑朝着衆人揮手,妻子張氏與有榮焉,挺直腰桿跟着丈夫往馬車走去。

這次進京受賞之人,如果在開封沒有宅邸,就暫時集體安排到四方館。

四方館在北宋的時候,是四大外賓接待處的統稱:都亭驛接待遼金使者,都亭西驛接待西夏使者,懷遠驛接待交趾使者,同文館接待高麗和吐蕃諸部。

如果有西域使者到來,就跟西夏一般待遇。

如果是南洋藩國使者,則跟交趾一般待遇。

去年四館合併,精簡外賓接待機構,所有使者全在都亭驛下榻。如若一時住不下,就安排在隔壁的大相國寺。

聽聞白祺來了,已經回京的張廣道、李寶、楊志、鄧春、關勝、李進義等人,紛紛帶着各自家眷過來拜見。

不僅是他們,另有諸多將領。

即將受封伯爵及以上者,都被召回了京城。至於子爵和男爵,則留在軍隊當中,朝廷會派行人過去統一冊封。

岳飛歸順大明太晚,而且沒有打過大仗。但這兩年小勝不斷,且有襲破營寨、奪取真定之功,再加上朱銘極爲賞識,這次勉勉強強撈到一個男爵。

爵位不是那麼好來的,王德連續兩次戰鬥,皆在關鍵時候先登,卻連男爵都沒有混上。

因爲王德的資歷、職位都不夠,首先給他升的肯定是軍銜和軍職——朱銘得知王德的戰績,令其訓練一千猛士,所部特賜“夜叉營”番號。

而韓世忠投靠大明比較早,先在荊襄練兵,率部奇襲奪取枝江。又隨朱銘北擊開封,接着再去山西、山東練兵。去年河北大戰,韓世忠雖只白撿大片城池,但資歷威望也足以封伯爵了。

“嘿嘿,都在啊,”韓世忠帶着老婆,笑呵呵跑來湊熱鬧,拱手說,“拜見蜀國公!”

白祺拱手回禮:“韓將軍,久仰大名。”

梁紅玉沒來,她暫時只是妾室,跟在韓世忠身邊的是原配白氏。

衆將聚在一起閒聊,女眷們也跑去隔廳聯絡感情。

翌日太子召見,請他們去東宮喝酒,可把女眷一併帶上。

這次來了更多人,當初楊志結拜的十二兄弟,如今已只剩下十一個——張青去年病死了,追贈子爵,由其幼子襲封。

“九弟這是怎的了?”林沖驚道。

李應右臂的袖子空空,苦笑道:“去年隨太子攻打稿城,登城時手臂被鐵棍砸斷,又被兩杆長槍推着摔到城下。剛翻個身想要爬起,一根檑木又滾下來,還是砸中這條胳膊。軍醫沒保住,就給鋸掉了。”

李進義說:“九弟的右臂沒了,今後不再打仗,調去做淮西巡檢使。”

щшш▪ т tκa n▪ C○

“不打仗也好,安穩過日子。”孫立安慰道。

李應嘆息說:“唉,今後有勞弟兄們,幫俺多殺幾個金賊,這條胳膊着實晦氣得很。”

楊志轉移話題,問林沖:“你在南邊可好?”

“還行,一直跟着蜀國公,俺已被提拔爲湖南副總兵,總兵由蜀國公親自擔任。”林沖回答道。

這些結拜弟兄,由於分隔日久,已經有些生疏。

張廣道、陳子翼、古三、鄧春、鄧夏、石彪、鞏休等將,則形成另一個圈子聊得熱鬧。他們都是洋州人,天然抱團成一派,古三和石彪尤爲親近——古三統領重甲親軍,石彪統領皇城侍衛。 王淵、韓世忠、姚平仲等將,則屬於西軍出身。

李寶、張鏜,以及遷徙到金州的徐州冶鐵匠,他們則都是山東人。

“太子駕到!”

衆人肅靜坐好,待朱銘出現,齊刷刷站起來行軍禮。

朱銘微笑點頭:“諸君且坐。”

“謝殿下!”

朱銘掃視衆將一眼,感慨道:“有些兄弟,已兩三年不見。遙想當初在漢中起兵,彷彿就在昨日,轉眼大明已有天下,諸位也都成了統兵大將。我先敬諸君一杯,感謝諸君奮勇作戰、爲國立功!”

“該俺們敬太子。”石彪大喇喇說。

“對,敬太子!”林沖附和。

朱銘對白勝說:“你也坐過去,別在我身後站着。”

“是。”白勝笑嘻嘻跑去落座舉杯。

朱銘說道:“我打算建一所武學,就如那太學一般,你們可以理解爲武太學。暫時只招募兩種學生,一是有秀才功名的,二是各軍推薦之勇士。學制爲三年,成績優異者,可爲百人將。成績合格者,可爲十人將。”

李寶驚訝道:“軍中升遷制度可要變?”

“自是不變,”朱銘說道,“秀才投筆從戎的學員,讓他們學習戰法武藝。軍中推薦的猛士學員,讓他們學習文化韜略。從武學畢業之人,個個都文武雙全。不管是百人將,還是十人將,他們畢業入伍之後,都要按照軍中的規矩升遷。”

衆將開始認真思索,這項制度如果一直推行,幾十年後的軍中各級將領,肯定存在大量的武學畢業生。

張鏜問道:“武學只開設一所嗎?”

“暫時只在東京開設一所,我今後的打算是,在全國各地開十所。另外,還要建三所海軍學校。”

朱銘給武將們詳細解釋說:“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武人暴虐不法。前宋吸取教訓,卻又矯枉過正,以文御武不說,還將隊伍分散駐紮,把將領調來調去。以致將不識兵、兵不識將,打起仗來一塌糊塗。五代不可取,前宋也不可取,因此我纔開設武學。”

“大明的武學,跟前宋武學不同。等今後全國開設十所,畢業考試可在各地舉行,遴選出合格者送入軍中做十人將。而成績優異者,則要匯聚於京城,由皇帝親自主持重考。一來防止地方武學考試舞弊,二來皇帝親自賜予武進士出身。”

“也就是說,武進士跟文進士一樣,今後都是天子門生!”

張鏜是這些人當中最有學問的,他立即明白朱銘的真正用意,皇帝要把軍隊牢牢掌控在手中。

折家、劉家那樣的軍閥,永遠不會再存在。

今後的小兵小卒立功,恐怕最希望的不是升遷,而是想要因功被推薦去讀武學。

朱銘突然點名道:“楊志。”

“在!”楊志連忙起身。

朱銘說道:“伱調回東京,不要在外統兵了,給你大元帥府和樞密院職務,與張鏜一起組建開封軍校。《武經總要》去蕪存菁,根據火器實戰經驗,以及對金國、西夏作戰的經驗,對《武經總要》進行內容增刪。還要再編《步兵操典》、《騎兵操典》、《火器操典》和《海軍操典》。”

楊志聽得頭大如鬥:“俺……俺不會編書啊。”

朱銘說道:“讓各軍各級將領,抽空總結自己的作戰經驗,將這些作戰經驗彙總比較。中樞老將也能幫忙,楊惟忠和姚古很快要調回樞密院和兵部。甚至連劉延慶也可以出力嘛,只要別學他怎麼逃跑就行。”

“哈哈哈哈!”衆將聽得大笑不已。

朱銘說:“張鏜,你來做這些兵書的總編,可以聽取种師道他們這些老將的意見。等編好初稿之後,我會發給各軍將領,讓他們查漏補缺提出建議。”

“遵命!”

張鏜大喜。相較於打仗,他更喜歡編寫兵書。

朱銘說道:“把各種兵書都編好了,開封軍校才真正招收學生,到時候估計金國已被趕回遼東。開學之前,再招一些將領回來,在中樞任職併兼做軍校老師。”

李寶見太子看向自己,連忙說:“俺不是做老師的料,還是在外打仗更順手。”

朱銘給了李寶一個白眼:“隨便你。”

朱銘又說:“開封的文廟已改建完畢,今後文士讀書拜文廟,武士讀書也要拜武廟。但大明武廟需要供奉哪些先賢,你們可以私下討論,然後寫一份名單交到大元帥府。”

歷朝歷代,武廟裡供奉的都不一樣,而且摻雜了大量政治因素。

比如唐代武廟,爲了讓郭子儀不那麼突兀顯眼,居然把張齊丘這種水貨扔進去墊底。

又比如趙匡胤爲了糾正不良風氣,竟把韓信給踢出武廟,理由是韓信有謀逆之心。類似被踢的還有吳起、白起、孫臏等等,例如吳起多次投奔他國,白起殺降且不服從君命。

關羽、張飛也被趙匡胤踢了,因爲關羽狂傲無禮導致失荊州,張飛治軍不嚴還打罵下屬……

估計是宋朝君臣也覺得離譜,又逐漸給拉回武廟羣,並在徽宗朝大量予以恢復。

但徽宗朝武廟的排名很古怪,白起、孫臏、霍去病、張飛、鄧艾、呂蒙、陸抗屬於第三檔,周亞夫、衛青、關羽、周瑜、陸遜、張遼排在第四檔。

嗯……反正朱銘想不明白。

(有吳起,搞錯了,排在第四檔。)

(本章完)

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308章 0303【犯官扎堆】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363章 0358【觀政六】第537章 0532【刀劈鐵炮】第338章 0333【仙法】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753章 0748【冊妃?】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615章 0610【齊心協力】第627章 0622【兇惡之兵】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270章 0265【提親】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627章 0622【兇惡之兵】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832章 0827【死戰不退的金兵】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786章 0781【朕要退位】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581章 0576【鐘聲響起】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第272章 0267【立道】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27章 0026【出遊登山】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225章 0220【開始洗腦】第330章 0325【給你們討回公道】第770章 0765【罪官的用途】第444章 0439【三個打成一個】第872章 0867【完顏萍】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794章 0789【錢是什麼?】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869章 0864【脫南者】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625章 0620【尋仙使回來了】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513章 0508【地下世界】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931章 0926【西遼的請求】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207章 0202【一團亂麻】第669章 0664【大勝!】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44章 0042【媒婆來了】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辦神童班】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735章 0730【等着抓俘虜做礦工】第707章 0702【二虎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