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

朱銘也是開春後回來的,陪了妻妾兒女好些天,直到正月底纔開始辦正事。

“開封府的田政,朝廷盯着辦得很順利,基本實現耕者有其田,而且攤丁入畝也沒人敢反對,”朱國祥扔出一個公文袋,“可是出了京畿,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官吏士紳就肯定陽奉陰違了。”

朱銘沒去拆閱文件,而是說:“直接講吧,軍務積累了一大堆,這些政務我懶得細看。”

朱國祥說:“湖南久經戰亂地廣人稀,而江西又人地矛盾緊張。我直接以詔書的形式,大告江西官民,鼓勵江西無地百姓往湖南遷徙。你猜江西的官吏士紳在做什麼?”

“肯定不放人啊,”朱銘笑道,“無地農民如果走得太多,士紳還怎麼招佃耕種?就算能招到佃戶,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剝削,得改善佃租待遇才能穩定割韭菜。”

“不錯,”朱國祥說道,“去年我就敲打了江西官吏,各府縣官員爲了交差,滿城抓捕乞丐往湖南送。這些乞丐啥都沒有,沿途也沒做好移民工作,導致在遷徙途中大量病死餓死凍死!”

朱銘問道:“巡察御史捅出來的?”

“有一個叫張信的巡察御史,在路過袁州宣風鎮的時候,心血來潮去探查當地亂葬崗。”

朱國祥越說越氣,怒拍桌子道:“他發現有一片是新埋的,挖出來四十多具乞丐屍體。找附近農民一打聽,才知道地方官抓捕乞丐遷徙,然後當成移民政績上報朝廷。正經的安置乞丐也還算數,但他們隨便派幾個差役押解,連基本的出行口糧都不帶夠!”

朱銘說道:“實際情況應該比較複雜。一方面是當地士紳,不願放走無地農民,估計還會用舊債來約束。一方面是官員想要政績,必須響應中央的號召,但又不想費心思對付本地吏員士紳。於是就抓捕乞丐來應付,估計官府也撥了錢糧,但遭到具體執行者貪污。”

朱國祥聽得有些驚訝:“你倒是料事如神,巡察御史調查的結果,跟你所說的情況大同小異。縣令確實撥發了糧食,卻被縣衙老吏們瓜分大半,根本不管那些乞丐會不會餓死。”

“這有什麼難猜的?簡單代入他們就行了,”朱銘問道,“伱打算怎麼處罰?”

朱國祥說:“整個江西,涉及此類案件的各級官員,從省到府,再到州縣,一二把手全部降官留職。限期讓他們徹查,把貪污者全部揪出來,逾期查處不力者直接罷官。貪污官吏若被查實,一律全家發配邊地,三代之內不得變更戶籍!”

降官留職,就是官位暫時不變,但品級卻因此事降低了。

然後,讓這些官員揹着處分自行調查,清理各級衙門當中的涉案官吏。限期徹查完畢纔算合格,如果被御史發現還有問題,那麼就不是降官留職了,而是擼掉所有官職滾回家種地。

別以爲處罰很輕,即便只是降官留職,也等於背上一個大污點,今後還想升官必然十分困難。

“江西是田政改革的硬骨頭,那裡遭受的戰亂衝擊最小,還有大量江西士人在朝廷做官,”朱國祥終於說到正題,“你岳父想要辭官歸鄉,已經三請兩辭了,我打算最後這次予以批准。他是江西官員的領袖,他如果還在朝堂做首輔,地方官員很難正常執行中央政令。”

朱銘聽得笑起來:“繞了半天,你就是想說這個?”

朱國祥道:“畢竟是你岳父,得給你打一聲招呼,否則你肯定會多想。”

“辭就辭唄,”朱銘說道,“正好這次要封賞功臣,給他個爵位體面辭官,死後配享太廟。”

一衆開國重臣,只要不犯大罪,基本都是這套流程。

包括之前病逝的高景山,也是賜爵追封,再配享太廟。

朱國祥說:“除了江西,還有浙江、淮南和四川。這四個省的田政,必須等滅了金國,財政充裕之後再狠狠治理。到時候就不怕造成混亂,必須殺上一大批人,攤丁入畝才能真正施行。”

“在今後的野史裡面,你我都是暴君。”朱銘沒心沒肺的笑起來。

朱國祥卻說:“我是仁君,你纔是暴君。等到動手的時候,我早就退位做太上皇了。”

朱銘豎起大拇指:“還是朱院長牛逼,背罵名的事都讓我來做。”

父子倆開了一通玩笑,氣氛變得輕鬆歡快起來。

朱國祥道:“高俅去年冬天病死了。”

“聽說了,”朱銘樂呵起來,“他那三個兒子在爭家產,老三把老大、老二告上官府,說兩個兄長聯手欺負弟弟。我回京的當天,就聽說高家在打遺產繼承官司。”

老大叫高堯康,老二叫高堯輔,老三叫高柄。

聽名字就知道咋回事,非但不是一個媽生的,而且老三都沒用字輩來取名。

老三的親媽雖是續絃,但親媽的孃家有實力啊!

這三個兒子,都沒在大明朝廷做官,全部屬於紈絝子弟那一號。他們分得財產之後,估計能爲樊樓做不小的貢獻,京城高檔娛樂場所少不了這哥仨。

一兩代之內,就能把家產消耗大半。 說起高俅,朱銘突然想起蔡攸:“去年蔡攸怎麼判的?”

“流放河湟,”朱國祥說道,“這人的學問還不錯,河湟之地缺少讀書人,把蔡攸流放過去可以教書。蔡京的其他兒孫,也在廣西找到了,打散安排在邊境地區種地教書。其中一個兒子,我把他扔去了海南島。”

哪個兒子?

當然是被朱銘搶了老婆那個。

“對了,初版《大明律》已經編好,”朱國祥讓太監取來書稿,“朝廷正在安排印刷,印完了就發到全國。接下來三年,各級司法部門,必須根據實際案情,來檢驗這部《大明律》。法律條文如果有問題,三年之後再增刪修改。就算徹底不改了,也還要補上一些典型案例,以方便法官斷案時進行參考。”

朱銘翻閱着《大明律》書稿,只見扉頁寫着十六個字:民維邦本,本固邦寧。國法之下,官民平等。

“唉,恐怕大明覆滅那天,都做不到官民平等。”朱銘嘆息。

朱國祥說:“就算做不到,也得有這個概念。”

“道理是這個道理,只是有些感慨,”朱銘說道,“等四方戰事結束,真正進入內政時期,主要矛盾就變成央地矛盾。到那個時候,中樞君臣就得跟地方官鬥智鬥勇,‘官民平等’可以成爲朝廷的一把刀。”

就在此時,一個太監來到門外站立。

朱國祥朗聲問道:“何事?”

太監回答說:“李待詔持牌求見,言翰林院金石所有要事啓奏。”

“請她進來。”朱國祥道。

朱銘問:“這李待詔是誰?”

朱國祥說:“李清照。”

“咦……”朱銘拖長了聲音,語氣裡充滿了嫌棄和鄙視。

朱國祥白了兒子一眼:“你想什麼呢?我是皇帝,她是待詔,正經的君臣關係。”

父子倆扯淡之間,李清照已經進門。

“臣李清照,拜見官家,拜見太子!”

朱國祥一臉和藹微笑:“不必拘禮,愛卿且坐。”

“謝陛下,”李清照坐下之後,拿出一張稿紙,“晉州煉礬務所獻銅盤,金石所已鑑定爲真,且辨認出盤內銘文,共有一百三十三字。銘文所載,與《詩經·小雅·六月》相符。此銅盤,乃太宰尹吉甫作戰立功,周宣王記載賞賜任命之物。”

父子倆都不玩金石,當然沒聽過這玩意兒。

但凡對金石字畫有了解的,都會對兮甲盤如雷貫耳。此盤在南宋時期出土,又被元代宰相所獲,一直流傳到民國初年失蹤,歷朝歷代無數金石家把它研究了無數遍。

再後來就是個撿漏故事,一個旅美華人用幾百美元買下,也有說是十萬美元買下。

不管多少錢買的,反正在中國拍出兩億多人民幣的天價,傳世國寶從此變成某富豪的私人收藏品。

朱銘拿起李清照遞來的稿紙,上面寫着翻譯成楷書的銘文。

大概內容是:周宣王五年三月庚寅日,天子下令征討𤞤狁於太原。宰相尹吉甫奉命出征,帶着俘虜凱旋而歸,天子賞賜四匹馬、一輛車。又派宰相去洛陽,責令四方邦國繳納糧賦。特別是南淮夷和淮夷,說好了要納貢的農民,不得拖欠貢品和糧賦。允許這些夷人來往經商,但不得擾亂地方市場。各地的諸侯百姓,也要遵從王法,只能在規定的市場交易,不準到窮鄉僻壤去做買賣……

朱銘讀罷特別感興趣,讓李清照帶自己去金石所。

出現在朱銘面前的,是兮甲盤的完全體,盤身下方還有圈足。

另一個時空由於戰亂,兮甲盤落入農民手中,圈足不幸被敲掉了,銅盤被當成平底鍋用來烙餅……

金石所的所長李唐讚歎道:“昔者,周宣王命太宰伐𤞤狁於太原。今者,陛下命太子伐金賊於河北。皆大勝也!大明天子之德,直追賢明天子周宣王。大明太子之功,更勝周朝賢相尹吉甫。此盤應時現世,豈非天人感應乎?大明必致盛世也!”

“天人感應之說就不必提了,但確實值得高興。”朱國祥樂得滿臉笑容。

第529章 0524【誆騙移民】第272章 0267【立道】第858章 0853【西南諸蠻】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418章 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602章 0597【經筵大會】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596章 0591【合同工李清照】第364章 0359【觀政七】第358章 0353【觀政一】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543章 0538【露布報捷】第658章 0653【諸般抗金義士】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646章 0641【郭藥師的覺悟】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13章 0012【牀前看月光】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49章 0047【投奔】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338章 0333【仙法】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25章 0024【探底與買賣】第654章 0649【夜叉之真名】第166章 0161【造船尋仙】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82章 烏龍了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26章 0025【公私】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357章 0352【參禪禮佛】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11章 0010【潑皮】第119章 0114【再無這般好男兒】(求訂閱)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232章 0227【見面就翻臉】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547章 0542【劉氏三兄弟】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784章 0779【一勺燴】第72章 0068【誘殺】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799章 0794【我住長江頭】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116章 0111【朱院長的心靈雞湯】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220章 0215【衣錦還鄉】第877章 0872【掃黃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