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

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

三大家族被分拆之時,胡安國把文章給李邦彥送去。

李邦彥看了,頓時有些生氣:“俺雖不學無術,卻也是太學上舍出身,胡先生爲何這般糊弄於俺?”

“非是糊弄,”胡安國說道,“不復《春秋經》,則洛學與新學無法相合。”

“你別管什麼《春秋》,先把文章給俺做出來!”李邦彥懶得胡攪蠻纏。

胡安國卻說:“李相公身爲閣臣應該高屋建瓴,而非事事迎逢。大一統,通三統,此新朝之大事。在通三統的時候,李相公有的是機會做事。李相公所言醫、數、工、農,皆可列於三統當中。”

李邦彥聞言沉默,重新閱讀這篇文章,讀罷之後仔細思索,隨即說道:“且帶你入宮去一趟。”

胡安國的文章確實重要,它牽扯到新朝開國的法統和政策。

朱銘讀完文章,溜達着去找爸爸:“這個胡安國的學術野心好大,他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金錢和權勢不是他的追求。他想要把自己的學術思想,作爲儒家正統傳播天下,今後世世代代都奉他爲宗師。”

“他在歷史上很有名?”朱國祥問道。

朱銘說:“四書五經裡有《春秋》,這你是知道的吧?”

朱國祥點頭道:“當然知道。”

朱銘說道:“明代科舉的《春秋》教材,實際就是胡安國的《春秋傳》,直到清朝編修《四庫全書》才改過來,但清朝的主流春秋思想依舊源自胡安國。他率先把‘天理’引入春秋經,忠君是天理,三綱是天理。在他以前,忠君可以不是天理,三綱也可以不是天理,忠君與三綱都能辨證討論。”

“難怪他的書能做明清科舉教材,做皇帝的當然喜歡得很。”朱國祥恍然大悟。

“見一見吧,”朱銘說道,“他那無條件的忠君理論,是以南宋初年爲背景提出的,是爲了幫趙構收攏兵權和人心。如今沒有經歷靖康南渡,我估計胡安國的學術思想,會跟另一個時空不太相同。”

朱國祥說:“那就見見。”

父子倆在秘閣的一處偏殿,召見李邦彥和胡安國。

一番拜見問候胡安國開始說正題:“今河北有僞帝,東南有趙佶,荊湖有鐘相,又有西夏、金國等夷狄。二位聖人若建新朝,當大一統、通三統,方可立不世之偉業!”

朱銘說道:“老調重彈而已,就沒有些新論?”

胡安國說:“新調很多,須編撰一本《春秋傳》來詳細闡述。”

胡安國的《春秋傳》,跟《左傳》有幾十上百處不同,有些地方甚至跟《左傳》道理相反。

“那就說說伱的大一統、通三統吧。”朱國祥開口道。

胡安國闡述道:“統,治也。《禮記》:天無二日,士無二王,國無二君,家無二尊,以一治也。即大一統之義也!《漢書》又言,春秋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經略應該儘早稱帝,再頒佈綱紀,以確立自身法統,天下餘者皆爲宵小。”

儒家的“大一統”,首先是國無二主,全國只能有一個最高主權、一個最高領袖,不能有國中之國和分封勢力。其次,是禮制、法律、文化、度量衡等等,必須有主體標準,即所謂“六合同風”。

至於領土統一,那純粹屬於順帶的,“大一統”皇帝有權力也有責任收復失地。

朱國祥點頭道:“此言有理。”

胡安國又說:“大一統者,通三統爲一統,周監夏商而建天統,教以文,制以文。春秋監商周而建人統教以忠,制尚賢也。”

這話的意思是,周朝雖然取代商朝和夏朝,卻也繼承融合了夏商兩代的傳統,並以此爲基礎改革出更高級的文明。

“通三統”是中華文明生命力所在,也是在建立新朝時,儒家重點追求的目標,核心總結就八個字:繼往開來,推陳出新!

即便是遼、金、元、清等少數民族政權,在入主中原之後,也會在儒家的引導下,不由自主的“通三統”,以此延續中華文明的古老傳承。只在實際過程中,有深有淺而已,比如元代就淺得很。

中華文明對於外來勢力的超強同化力,其實就是儒家的“通三統”在刻意引導。

胡安國說:“唐的租庸調已不堪用,因此宋繼承了兩稅法,新朝若採用兩稅法,就可視爲通三統之體現。這只是其一,若高屋建瓴,便是那三統五時。”

朱銘對《春秋》理解不深,對春秋公羊派理解更少,因此非常罕見的沒有再說話。

朱國祥問:“何謂三統五時?”

胡安國詳細解釋道:“三統五端,化四方之本也。五端便是五時,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是也。元,氣之始;春,四時之始;王,受命之始;正月,政教之始;公即位,一國之始。始正則本正,本正則無不正,於是可以君天下、臨四海,統四方之政。” “即位之年,必稱元年,此明人君之用也。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天之用也。至哉坤元,萬物資始,地之用也。人君成位乎其中,則參天地之用,天地人合一是也。體元者,人主之事;調元者,宰相之職……”

“停!”

朱銘張口打斷:“說些有用的,別扯這些虛頭巴腦的。”

胡安國很不喜歡朱銘的交流方式,但也只能老老實實整理措辭:“元之體爲仁,體元乃人主之事。仁即心,人心惟微,道心惟微。建立萬法、酬酢萬事、師馭萬夫、統理萬國,皆此心之用也……”

朱銘撇撇嘴,搞半天就說這個?

簡單歸納就幾句話:元乃五時之首,新君上位,第一要務是體元,而元的精神是仁心。因此,新君首先要立仁心,將那人心合於道心,定下一個以仁治國的基調。

而且胡安國說來說去,不斷強調“心”的作用。

一邊講良知,一邊談心性,而且主張窮萬物之理,還要搞經世致用,就差沒有講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了。

其核心理念,有些類似陽明心學之事功學派思想。

但胡安國的湖湘心學,確確實實屬於陽明心學的老祖宗。而且系統更加完備,只是缺少合適的方法論,無法有效探究萬物之理。

以春秋公羊派爲基底、以研究物理爲途經、以經世致用爲目標的……心學,這是什麼四不像的學術理論?

而且,胡安國不僅追求大一統、大復仇,還把大一統、大復仇總結爲“天下爲公”。

極度忠君,三綱五常,不過是實現天下爲公的手段!

由於缺少了靖康南渡的經歷,胡安國雖沒有強調極度忠君,卻又特別着眼於“通三統”。

也即目標改了,南宋時他想幫趙構收攏兵權,從而達到收復北方失地的追求。

而現在,他想輔佐朱氏父子,恢復漢唐盛世之圖景。

李邦彥一言不發在旁邊聽着,胡安國滔滔不絕闡述觀點,足足說了一個多小時。

說話之間,李邦彥暗中觀察父子倆的反應。

朱國祥從始至終都認真聆聽,偶爾還會露出思考的表情。

朱銘則顯得非常奇怪那表情似乎在聽戲,聽到精彩處也會報以微笑。

“時候不早了,改日再聽胡先生講經。”朱國祥用上了尊稱。

李邦彥聞之大喜,覺得自己把胡安國帶來是正確的。

“臣告退。”胡安國作揖道。

李邦彥與胡安國躬身退下,偏殿裡只剩父子二人。

朱國祥問:“感覺怎樣?”

朱銘說道:“以前我對南宋的湖湘學派不瞭解,只知道對理學和心學都影響極深。今天仔細聽了一場,有點刷新三觀的感覺,這玩意兒是非常高級的事功派理論啊。反倒是強調什麼忠君思想、三綱五常,屬於這一派最微不足道的東西,後來那些皇帝們捨本取末了。”

朱國祥卻說:“忠君與三綱,又不是胡安國發明的,他只不過追究更極端而已。而且他今天也沒強調忠君,估計是靖康南渡才添加的,當時國家危難,需要通過忠君來凝聚民族向心力。這個人可以用,今後做禮部尚書很合適。”

“他那些學問,我可不會用來做官學,頂多選取其中的一些,”朱銘說道,“他雖然強調研究物理,但也強調心性作用。心性這玩意兒太虛,而研究物理又太困難。他的學問發展到極致,徒子徒孫肯定避實就虛,整天談論心性而忘記物理,跟王陽明的徒子徒孫一個德行。”

朱國祥說道:“先提拔他做禮部侍郎?”

“可以,”朱銘說道,“順便讓他專職籌備登基大典吧。”

朱國祥笑道:“真要稱帝了?”

朱銘說道:“聽他講了一堆,登基確實重要,可以凝聚人心佔據大義。至少,四川過來的官員將士,都盼着朱院長您登基呢。這個皇帝位子,恐怕你要當得久些,可不能一兩個月就退位了。”

“隨便吧,”朱國祥道,“但事先說好,我最多當到滅了宋徽宗和鐘相。時間拖久了,一把年紀退位有什麼意思?我還想着舒舒服服養老呢。”

(本章完)

第581章 0576【鐘聲響起】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858章 0853【西南諸蠻】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488章 0483【鄆王】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633章 0628【趙楷的瀟灑日子】第929章 0924【投明的時機要把握好】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863章 0858【宋史】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799章 0794【我住長江頭】第651章 0646【槍劍弓複合疊陣】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630章 0625【耶律餘睹南奔】第358章 0353【觀政一】第618章 0613【叛】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569章 0564【範氏起兵】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18章 0017【卦象】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925章 0920【高麗寒門的出路】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427章 0422【休戰】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357章 0352【參禪禮佛】第278章 0273【品官婚禮】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443章 0438【春社首演】第854章 0849【皇帝的假日】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456章 0451【討金檄文】(爲盟主光芒之影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請假條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義之士】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454章 0449【郭藥師敗陣】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633章 0628【趙楷的瀟灑日子】第778章 0773【海盜來襲】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請假條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510章 0505【大明就是文王與武王】第401章 0396【已報君恩】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819章 0814【黃頭室韋】第706章 0701【兄長,你想做中國人嗎?】第92章 0087【朱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