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

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

這屆科舉名人很多,除了嘉王趙楷之外,當屬張浚和朱鬆最爲人熟知。

張浚是文官,抗金統帥。張俊是武官,中興四將之一。偏旁部首不同,這兩位不能搞混了。

上一屆狀元何粟,正在宴請衆人,受邀者有朱鬆、張浚、範浚、陳東、李含章、令孤許等人。

範浚是范仲淹的家族後輩,張浚家族和范仲淹家族是姻親。

朱鬆和範浚是好友,通過範浚引薦,跟張浚也成爲至交。後來,朱鬆的兒子朱熹,與張浚的兒子張栻,也是至交好友並經常論戰。

張浚暫時還未結婚,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樂氏。至於中年續絃,跟兒子成爲“連襟”,那就是另一樁公案了(父子倆的老婆,是宇文家的族姐妹)。

朱鬆在太學混得風生水起,朱銘做太學正時,他還剛剛入學,而今卻已畢業授官。

反觀倒黴蛋陳東,雖然因爲才學過人,被宋徽宗欽點升上舍,卻一直卡在上舍無法畢業。

何粟跟所有人都認識,他與張浚是多年好友,張浚後來升官也多虧何粟舉薦。

衆人一番宴飲,忽聞外面傳來嘈雜聲。

李含章推開窗戶眺望,卻見遠處街道,有不少百姓在哭泣,拖家帶口往城外而行。

“這是何故?”範浚也走到窗後。

何粟嘆息說:“唉,外城有一處廂坊雜亂破舊,樑師成強行拆了發賣地皮,所得錢財說是用於花石綱。”

陳東破口大罵:“奸賊又在害民!”

樑師成正在搞棚戶區改造,隨便給幾個拆遷費,然後高價賣地皮用來建住宅。

被迫拆遷的百姓不多,主要是拆低級瓦舍,順帶着拆了些棚戶區民居。

“在東京城內如此殘民,陛下就不管嗎?”令孤許問道。

何粟冷冷一笑,沒有回答。

他在皇城內辦公,秘書省的辦公樓都被拆了,外城百姓被拆又算個啥?

朱鬆說道:“我好歹外放個縣尉,遠離京城,眼不見爲淨。”

“我倒是羨慕你們外放的,”何粟感慨說,“聽聞成功兄到了地方爲官,整治豪強,救濟百姓,着實大有作爲。我留在秘書省有甚用?每天做應聲蟲而已。”

李含章說:“成功賢弟也艱難啊,在濮州有功,卻調去金州,不啻爲貶官。”

陳東說道:“朝野內外都一個樣,奸黨一日不除,國家一日不寧。”

朱鬆勸道:“陳兄還是少說兩句吧,我都已經做官了,你卻還在太學。若一直口無遮攔恐怕要困在太學一輩子。”

“在下甘之如飴。”陳東昂首挺胸道。

……

卻說新科探花的父親張根,今年回京述職,被調去兩浙擔任轉運使。

這是個肥差,能撈到無數油水。

張根卻不願前往兩浙赴任,特別是目睹樑師成的棚戶區改造,義憤之餘給皇帝寫奏疏。

大概內容爲:

“天下州郡,沒有足月的儲備。國家太倉,沒有足年的積蓄。軍費匱乏,邊疆防禦失修。水旱頻發,盜賊四起,外患也沒平息,陛下應該早做打算。”

“現在不能大興土木,陛下你賜給寵臣宅第,一套房子就值幾十上百萬。我之前掌管二十個州,一年上交中央才三十萬貫,還不夠伱給寵臣賜一套豪宅。”

“兩浙地區,花石綱最爲害民。陛下你買一株奇竹,就要花掉50貫錢。這錢卻沒進百姓的口袋,因爲地方官總是巧取豪奪。花石綱還多佔漕船,導致京城米價飛漲……讓我做兩浙轉運使可以,請陛下先把花石綱停掉!”

這封奏疏,沒有遭到任何阻攔,反而火速送到皇帝面前。

宋徽宗看完大怒:“這個張根,兒子考上探花郎,便能如此非議朝政嗎?朕器重他,才讓他做兩浙轉運使。當初他讓停掉錢塘製造局,朕給他面子就停了,每年損失許多進貢。他如今卻得寸進尺,絲毫不顧君臣之誼。擬旨,淮南轉運使張根輕躁妄言,貶爲監酒稅!”

探花郎張燾,本身就已恩蔭做官,這種叫做“有官人”。

他還考上進士,而且是探花,因此超擢授官文林郎、辟雍學錄(太學預科學校風紀主任兼助教)。

張燾看完聖旨,嘆息說:“父親還是別再觸怒官家了。”

“花石綱不停,大宋社稷危矣!”張根開始研墨,“跟天下比起來,我個人仕途算得了什麼?”

張燾驚問:“父親又要寫奏疏?”

張根說道:“在其位,謀其政。讓我做兩浙轉運使,我就要議論花石綱。現在讓我收酒稅,我就要議論常平之法!”

張燾啞口無言,他剛考中探花啊,父親就玩這麼野。

張根問道:“你怕受到牽累?”

張燾無奈搖頭:“父親在氣頭上,還是讓孩兒代筆吧。”

其實,父子倆一個脾氣。

歷史上趙構南渡,有人舉薦張燾入朝爲官。

張燾趁機建言,痛斥江防構築不得法,徒耗錢財和民力。又噴趙構身邊的近臣,整天說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國家大事卻一言不發。還說趙構去了杭州,不該急着營建宮室。

氣得趙構差點把奏疏撕了!

此時此刻,張燾替父親代筆,非常委婉的噴了一通,痛陳各路常平司的殘民之舉。

求錘得錘,很快聖旨下來。

張根連收酒稅的官職也沒啦,被宋徽宗扔去做團練副使。

宋徽宗的中旨,只說貶爲什麼官,沒有安排具體地點。

蔡攸把吏部侍郎叫來:“把這張根調去金州,免得他又生什麼事端。”

蔡京、蔡攸父子,已經徹底放棄金州,把那裡當成垃圾桶。反正看不順眼的,就一股腦兒扔過去,隨便朱銘、張根等人怎麼折騰。

張根得知自己的新官職,整個人都癱在交椅上。

宋徽宗剛剛登基那會兒,還是太后在掌權。張根獲得面聖的機會,君臣聊得很開心,宋徽宗一副勵精圖治的樣子。

當時,張根給出的治國建議,宋徽宗全部採納並執行。

十多年過去皇帝怎麼變成這樣了?

張根自認爲深得皇帝信重,事實也是如此,否則他不可能調任兩浙轉運使。可兩封奏疏上去,居然被一擼到底,變成毫無實權的散官。

“父親莫要憂心,此在預料當中。”張燾勸道。

張根搖頭說:“我非爲自己憂心,而是爲國家憂心。你跟我在淮南幾年,知道民間是甚樣子。聽說兩浙被花石綱騷擾更重,如今又加徵酒稅和醋稅。朝廷加稅,商賈漲價,百姓的日子更艱難了。長此以往,恐有陳吳之亂。”

父子倆正說着,張根的女婿李綱來了。

李綱也是狗脾氣,三年前就做了殿中侍御史,因爲得罪奸黨而貶爲員外郎。今年好不容易升爲起居郎,明年又會因爲議論朝政,被皇帝扔去沙縣做稅務官。

“岳父太沖動了。”李綱見面就嘆息。

張根反問:“那你是怎麼得罪權貴的?”

李綱說道:“小婿身爲殿中侍御史,本職便是彈劾奸邪。而岳父遷調兩浙轉運使,正當以有用之身,阻撓朱勔借花石綱殘害百姓。岳父兩次奏疏倒是暢快了,可新任的兩浙轉運使,卻會夥同朱勔魚肉東南,最終受苦的還是東南百姓!”

張根聞言沉默,好久才憋出一句話:“是有些莽撞了,但不吐不快。”

李綱說道:“岳父且在金州蟄伏兩三載,期間不能再觸怒官家,等官家消氣之後必可起復。”

“唉。”張根只能嘆息。

就像女婿李綱說的那樣,只要老實兩三年,肯定是能重新任職的。張家的姻親和門生故吏無數,尋個機會就能舉薦復職,宋徽宗那裡不會死咬着不放。

張家的祖先,宋初遷居饒州德興縣,靠開荒種地艱苦奮鬥數十年,後來又小規模經營新發現的礦山。

小有家業之後,開始培養孩子讀書。

張偕五個兒子,陸續考上四個進士。剩下一個兒子叫張潛,根本沒去考,留在家裡打理產業,順便發明改進膽礬鍊銅,直接讓張家成爲一方鉅富。

剛剛去世的康國公、宰相劉正夫,就是張根他爹的發小,讀書時受過張潛的照顧。

類似的官員好幾個,那羣發小同窗,一連出了五個進士,順便再互相聯姻。

張根的幾個叔父,要麼恩蔭,要麼薦舉,要麼進士,也是一大堆做官的。

這樣的家族,雖比不上蜀中王氏,卻也是不容小覷。

而且,從家族第一個進士開始,到如今的探花郎張燾,僅僅只歷經四代人而已。

又說了一陣,張根留女婿吃飯,談及花石綱之事,還提起金州知州朱銘。

李綱說道:“金州太守朱成功,似乎頗有建樹。但其政績不佳,去年的賦稅上交不足,只因旱災沒有降罪而已。”

張根笑道:“若是遭了災,還能足額徵稅,我反而要鄙夷他。正因稅額不足,方顯得其是好官。”

“此言甚是。”李綱點頭說。

張根說道:“若金州盜賊衆多,我做了團練副使,還能去剿賊安民。但朱成功治理金州,恐怕沒什麼盜賊,我只能每日喝茶飲酒。”

李綱說道:“七妹還未嫁人,朱成功也沒娶妻,他們兩個年齡相仿,或許可以結爲姻親。到那時,朱成功是上一屆探花郎,大弟(張燾)是這一屆探花郎,妹夫、妻兄連中探花必可傳爲一時佳話。”

張根頓時笑起來,似乎頗爲意動。

他有七個女兒,其中六個已經嫁人,李綱正是他的二女婿。

那朱成功乃青年才俊,能招爲女婿自然極好。

張根家裡賊有錢,開礦山的,而且還是銅礦,還懂得溼法鍊銅。他在錢財上沒有追求,做官是一文不貪,平生志願無非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中間再振興家族而已。

多招幾個好女婿,也是振興家族的手段。

女兒的陪嫁他都想好了,價值不能低於八千貫。

得讓女婿富裕起來,女婿纔不會貪污,可以安安心心做好官。

(本章完)

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363章 0358【觀政六】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28章 0027【茶藝】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第273章 0268【驚動蔡京】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1章 0001【父子倆】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85章 0080【桑下論道】第697章 0692【金國的麻煩】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311章 0306【編管桂州】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427章 0422【休戰】第6章 0006【官馬】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721章 0716【有種別跑啊】第515章 0510【民夫】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611章 0606【勸降與離間】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832章 0827【死戰不退的金兵】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913章 0908【攻佔十字軍要塞】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348章 0343【傳檄天下】第204章 0199【激將借勢】第409章 0404【軍改 政改和幣改】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190章 0185【盜賊遍地】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559章 0554【蕭合達的尷尬處境】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47章 0045【義氣值幾個錢?】第338章 0333【仙法】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45章 0043【小白員外】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418章 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347章 0342【討獨夫趙佶檄】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222章 0217【蒸蒸日上】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47章 0045【義氣值幾個錢?】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82章 烏龍了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