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

延福宮內,三位近臣正在唱戲。

李邦彥負責寫起居注,王黼擔任翰林承旨,蔡攸則爲學士侍讀。三人分屬三個不同派系,卻都整天圍着皇帝打轉,他們互相牽制之下,宋徽宗就可以高枕無憂。

李邦彥塗脂抹粉反串女子, 正在跟王黼打情罵俏。

蔡攸也反串女子,穿着短衣窄褲,腮紅格外豔麗。戲中他是王黼的老情人,而李邦彥屬於新歡,兩女爭一男,竟是三角戀愛劇情。

這是一出以偷情爲主題的雜劇,李邦彥親自撰寫劇本, 含有大量露骨臺詞。但由於是男子反串,演出來更像喜劇, 把宋徽宗逗得哈哈大笑。

劉婉容已經晉升爲劉婉儀,去年才生下一子,如今卻又懷孕了,可見皇帝對她恩寵有加。

坐在劉婉儀身邊的, 是蔡攸的妻子宋氏。

宋氏被特許自由出入後宮, 這代表着蔡攸聖眷日隆。很多時候,他可以讓老婆討好嬪妃,再讓嬪妃給皇帝吹枕頭風。

看着丈夫打扮成婦人模樣, 在戲臺上跟兩個男人爭風吃醋, 宋氏心裡雖然不是滋味, 卻陪着劉婉儀捂嘴偷笑。

朱國祥已經帶着玉米棒子來了,宋徽宗沒有說話, 只是朝他招招手。

朱國祥立即入座看戲, 臺上兩個反串角色,讓他感到有些反胃。

這還不如多看兩眼劉婉儀, 朱院長不得不承認,自打穿越以來,劉婉儀是他所見最漂亮的女子, 難怪狗皇帝那麼癡迷喜愛。

又豔又媚,還帶兩分清純,兼有三分出塵,堪稱人間尤物。

就連蔡京和鄭居中,都沒資格見到劉婉儀,能親眼目睹此女風采,已經成爲一種近臣殊榮。

後來宋徽宗宴請諸位寵臣,以劉婉儀爲題行酒令,又讓他們進玉真軒。包括蔡京在內,都以爲能見到劉婉儀本人,皇帝卻只讓他們欣賞畫像。事後,宋徽宗還對蔡京說,今後肯定讓蔡京見真人,完全把這當成特殊賞賜。

戲臺上的鬧劇終於演完,三個演員都不換衣服,就跑來陪皇帝喝酒。

宋徽宗問:“仙糧何在?”

朱國祥說:“已經帶來。”

太監擡着玉米棒子近前,朱國祥撿起一根,撕開淡綠色的苞衣,雙手捧着呈給皇帝。

宋徽宗拿來仔細端詳, 讚許道:“晶瑩如玉, 煞是討喜,不愧有玉米之名。”

這位藝術生皇帝,只看一眼便喜歡上了。

主要是玉米的顏值很高,比稻穀、小麥都更好看。

朱國祥說:“玉米此物,亙古未曾有之,便是三皇五帝也沒見過。此物出現,皆仰賴聖天子臨朝,天降祥瑞嘉君而養萬民。”

朱院長爲了兒子,也是豁出去了,完全融入倖臣身份。

這話說得宋徽宗心情舒暢,拿着玉米看了又看,超高顏值越看越喜歡,還遞給劉婉儀:“愛妃覺得此物如何?”

劉婉儀一邊觀察,一邊撫摸,還用手指戳了戳:“跟那美玉一般,世間再無這等嘉糧,非有聖君而不可得。如此好看的仙糧,都不忍心吃掉。”

宋徽宗問:“怎樣烹飪?”

朱國祥說:“此時正鮮嫩,可蒸,可煮,可烤。等成熟之後,便如麥子一般,曬乾了脫粒可磨成粉。”

宋徽宗立即下令:“搬來炭爐與大鍋。”

朱國祥說:“再來一屜蒸籠。”

衆人溜達着去花園,炭爐與大鍋已經架好,鍋上還放了個蒸籠。

朱國祥指揮太監往鍋裡摻水,幾十根玉米棒子,被他一分爲三。一些扔進鍋裡煮,一些放在蒸籠蒸,剩下一些架在爐上考。

宋徽宗看得有趣,便讓太監移近金交椅,有樣學樣親自烤玉米。

李邦彥、王黼、蔡攸三人,見狀也湊過來幫忙,太監反而被完全擠開。

場面頗爲扯淡,幾位大臣圍着炭爐,而且還沒有板凳,全蹲在地上烤玉米,三個演員的戲服都沒換。只有宋徽宗坐着,衆星拱月一般,用筷子插兩個最大的玉米在烤。

宋徽宗隨口問道:“士美的家鄉有甚美食?”

李邦彥回答:“與這東京一般無二。”

李邦彥的老家在懷州(沁陽),雖隸屬河北西路,但其實緊挨着開封。

宋徽宗沒有問蔡攸和王黼,因爲二人都在東京長大,而是轉問朱國祥:“元璋的家鄉有甚美食?”

朱國祥會的菜式就那幾樣,而且多數還需要辣椒,他敷衍道:“臣的家鄉偏僻,並無什麼美食。臣在南方遊歷時,卻見乞丐做過一道菜,名字喚作叫花雞。這乞丐,便是叫花子。”

“乞丐的吃食,怎敢拿來敷衍官家?”蔡攸趁機責問。

朱國祥說:“那些乞丐缺少烹飪之物,偷了家禽,便用荷葉包住,再裹上一層泥。將土塊搭成土窯,內着柴禾燒燙,再以滾燙的土塊埋雞烘熟。臣覺得有趣,便也學着做了幾次。與乞丐相比,臣加了蔥姜鹽等佐料,烘熟之後,肉質鮮嫩多汁,還有荷葉的清香。”

宋徽宗想象着叫花雞的製作過程,猜測說:“以荷葉包裹,倒是有些雅趣,想來清香入肉,滋味頗爲不俗。去尋荷葉與雞來!”

隨侍太監立即招來入內黃門,入內黃門又帶着小黃門,騎馬飛奔向城南的會靈觀。

歐陽修有詩云:“六月京師暑雨多,夜夜南風吹芡觜。凝祥池鎖會靈園,僕射荒陂安可擬!”

這首詩,正是在描寫會靈觀的芡實。

會靈觀的凝祥池內,不但有許多芡實,還栽種了不少荷花。

等太監把荷葉採回來,讓廚子把雞殺了洗淨,玉米都已經烤好了。

色澤金黃,還帶着少許焦黑,聞起來香味撲鼻,直令人食指大動。

宋徽宗遞了烤玉米給劉婉儀,甚至親自吹了幾口氣,生怕劉婉儀燙着:“愛妃且嚐嚐。”

“多謝官家。”劉婉儀美滋滋道。

朱國祥說:“還有蒸的和煮的,娘娘可留些胃口。”

宋徽宗自己拿起一根,稍微吹涼之後,掰下幾粒放進嘴裡,又香又甜又糯,當即讚歎:“不愧有仙糧之名,端的是人間美味。”

李邦彥本就是個浪子,平時也不注重形象,逮着烤玉米狂啃一口,拍着大腿說:“好滋味!官家可召集大晟詞人品嚐,讓他們以玉米爲題,多寫幾首大晟詞,好讓天下人都知道此祥瑞美物。”

“這主意好。”宋徽宗欣慰道。

玉米這種晶瑩如玉的高顏值糧食,配得上自己這個當世聖君。

令大晟詞人編曲作詞,好生歌頌一番,必可傳唱天下,讓百姓都知道上天降下祥瑞。老百姓能吃上玉米,都是上天在嘉獎聖君的仁德。

見李邦彥被皇帝誇獎,王黼連忙說:“可令開封府皆種此物,聖君仁德當惠及萬民!”

宋徽宗點頭道:“這主意也好。”

朱國祥勸說道:“上田和中田,依舊種麥子更好,只需在貧瘠下田種玉米。如此,就不會驚擾百姓,還能增加糧食產量。”

蔡攸故意擡杆:“仙物怎能以薄地耕種,此非怠慢上天耶?”

朱國祥說:“薄地種仙糧,更能彰顯官家仁德。”

宋徽宗和稀泥道:“愛卿留些種子,一半種在中田,一半種在下田。”

“遵旨!”朱國祥抱拳領命。

宋徽宗笑道:“待明年豐收,可用玉米賞賜羣臣,讓他們都嚐嚐仙物滋味。”

李邦彥拍馬屁道:“官家對臣子何其厚愛也,上古三皇也不過如此。”

王黼說道:“官家便是當世堯舜。”

宋徽宗樂道:“朕與堯舜還是不能比的。”

蔡攸便說:“雖不及堯舜,亦差之不遠。三代以下,再未有官家這般英明仁德之君。”

“哈哈哈哈!”

宋徽宗得意大笑,雖然他知道這是馬屁,但心裡還是爽快得很。而且,他覺得這種奉承話,水分應該不怎麼大。

宋徽宗對朝堂派系很清楚,卻完全脫離了人民。

在他想來,在自己的治理下,百姓應該過得還不錯。哪裡發生饑荒或暴亂,也是地方官殘暴所致,朝廷各種政策肯定沒問題。

廚子已經過來,在朱國祥的指導下,放入佐料,裹上荷葉與泥土。

不用搭土窯,直接烘烤即可,御廚能夠掌握火候。

宋徽宗就着美酒,又開始品嚐蒸玉米和煮玉米,與烤玉米有不同滋味,他對此非常滿意:“愛卿進獻仙糧有功,想要些什麼賞賜?”

朱國祥趁機說道:“犬子在濮州過於狂妄,剛則易折,請調他去川陝或荊湖。”

宋徽宗說:“朕已調他去杭州。”

朱國祥道:“杭州繁華,少年人難免耽於享樂,最好讓犬子去偏僻窮困之地歷練。”

宋徽宗說:“偏僻窮困之地,就不是升遷,而是在貶謫,朕怎能薄待賢臣?”

“年輕人,多吃些苦頭也好。”朱國祥說。

宋徽宗雖然聰明無比,但失之堅毅,而且做事多變,耳根子還軟得很。

從馬政就能看出,這貨聽得進去建議,但覺得有理的他都聽。一會兒認爲這個是對的,一會兒認爲那個是對的,平均三四年更改一次馬政,把民間的養馬戶搞得欲仙欲死。

朝令夕改,如同兒戲。

他原本就覺得,朱銘跟朱勔不能撞在一起,卻又被蔡攸誘導海上尋仙之事。

但尋仙虛無縹緲,而且不能讓文官去辦,必須交給心腹太監執行。萬一朱銘尋到真仙,自己把仙藥吃了,不留給皇帝怎麼辦?

如今又認爲該給朱國祥面子,反覆衡量之下,便不想把朱銘調去杭州了。

宋徽宗問道:“讓他做成都知府如何?”

那裡是成都府路的路治所在,有轉運使、提刑使、常平使、茶馬司壓着,朱國祥害怕兒子施展不開,於是說:“年輕人應當多吃苦,成都府太過富庶,官家讓他去知金州便可。”

蔡攸見皇帝已經改了主意,不可能再讓朱銘去杭州,於是也附和道:“金州正好合適。”

金州的州治在安康,除了河運貿易還算髮達,剩下全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在蔡攸想來,既然無法讓朱銘得罪朱勔,那就扔去窮困之地,隨便怎麼折騰都無所謂,最好是水土不服直接病死。

兩人一唱一和,宋徽宗耳根子便軟了,但又覺得那地方太窮,得補償一下才好:“便讓他去知金州,罰俸撤銷,再升一級寄祿官。”

第917章 0912【船隊返航】第639章 0634【屠城】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222章 0217【蒸蒸日上】第610章 0605【劃時代碾壓】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590章 0585【稀奇古怪的科舉考題】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沒了】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270章 0265【提親】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194章 0189【立威】第756章 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25章 0024【探底與買賣】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325章 0320【方七佛復起】第467章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899章 0894【江西田畝越丈越少】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175章 0170【就是欺負人】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380章 0375【軍心若何?】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257章 0252【寡婦收割者?】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913章 0908【攻佔十字軍要塞】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592章 0587【殿試也讓太子做主】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232章 0227【見面就翻臉】第133章 0128【解元】第504章 0499【禮之變】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790章 0785【你獲得了宣戰理由:外交侮辱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51章 0049【過猶不及】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504章 0499【禮之變】第318章 0313【不法之徒朱院長】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請假條第851章 0846【遷都準備】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584章 0579【閣臣變動】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196章 0191【陪知州耍耍】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569章 0564【範氏起兵】第709章 0704【震天雷】請假條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154章 0149【唱名賜宴】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686章 0681【馬擴歸國】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85章 0080【桑下論道】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