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0205【遛狗】

第210章 0205【遛狗】

宋徽宗陸續收到兩封密奏。

第一封是朱國祥遞上來的,朱銘彈劾錢孫兩家勾結盜賊、侵佔民田、草菅人命。同時,又說谷林山禁採禁牧,嚴重影響附近百姓的生活,請求縮小堯陵的禁區範圍。

第二封是蔡攸遞上來的,錢孫李三家的在朝官員,彈劾朱銘私劃堯陵禁區, 而且殺良冒功製造冤案。

“你怎看的?”宋徽宗把兩封密奏遞給李邦彥。

朝堂內外,蔡黨和鄭黨鬥爭激烈,而李邦彥哪派都不是。

他的職務是起居郎,每天跟在皇帝身邊,負責記錄皇帝的言行。另外,朝廷的諸多重要政策,李邦彥也要進行記錄, 然後交給著作官予以保存。

李邦彥刻意跟蔡京、鄭居中保持距離, 又瘋狂巴結太監, 隱隱成爲朝堂的第三股勢力。

仔細讀完兩份密奏,李邦彥說:“官家,除了殺良冒功,兩份密奏恐怕都是真的。”

“爲何殺良冒功是假的?”宋徽宗問。

李邦彥說道:“朱知州剛直無私, 東京城內哪個不曉?若是爲了百姓, 私劃禁區他做得出來。這可是逾制大罪,因此罷官都算輕的。他已經冒着偌大風險爲民請命,又怎會在乎抓捕盜賊的功勞?他所殺者, 必是真盜賊。”

宋徽宗笑道:“他是想做名臣啊。”

李邦彥說:“私劃堯陵之舉, 罪名可大可小, 全憑官家發落。”

宋徽宗仔細想了想, 對隨侍左右的御藥院太監說:“擬旨, 濮州知州朱銘, 逾制規劃堯陵,罰俸三月, 令其思過。準其所奏,重劃堯陵禁區。至於錢孫兩家,降旨予以斥責。”

李邦彥連忙拍馬屁:“官家聖明。”

李邦彥之所以幫着朱銘說話, 是因爲他把朱銘視作同類:帝黨!

帝黨的根基太過薄弱,只有皇帝和太監幫忙。今後如果走上前臺,必然要跟蔡黨、鄭黨起衝突,須得多多團結同類壯大力量。

又過數日,宋徽宗再次收到兩封密奏。

一封是朱銘寫的,細數錢孫兩家犯下的命案,還說他們大量隱匿田產逃稅,請求允許在濮州境內清查隱田。

一封是吏部郎中王可述寫的,彈劾朱銘僞造證據,製造冤案胡亂抓人。

完全相反的兩封密奏,把宋徽宗看得直樂。

再次扔給李邦彥閱讀,宋徽宗笑道:“這個朱成功,真是膽大包天,他抓孫家也還罷了,竟然敢抓錢家人,就不怕惹來開國勳貴後人的衆怒?”

李邦彥說:“朱知州越是如此強硬,錢孫兩家的案子就越真。”

“俺自然曉得是真,”宋徽宗說道, “你舉薦一個京官,擔任濮州觀察判官, 把這件事情儘快處理。錢家先祖有功於國,抓進大牢會讓朝廷面上無光。”

李邦彥道:“杭州知府唐恪,可堪此重任。”

觀察判官屬於特派職務,名額不定,事情辦完就能卸任。

唐恪此人也很複雜,招降過苗民叛軍,後來還治理過黃河水患。靖康年間卻主張議和,瘋狂排擠主戰派。金人扶持張邦昌做皇帝,唐恪也簽名支持,事後卻服毒自殺。

說他無能吧,他又有點能力。

說他賣國求榮吧,他又自殺謝罪。

唐恪做起居舍人的時候,跟李邦彥有些交情,因爲得罪太監被外放地方。

李邦彥藉此機會,讓唐恪給皇帝辦事,任務完成就能召回朝堂,成爲李邦彥的一大助力。

宋徽宗說:“便依卿之意,讓那唐恪走一趟,務必把事情辦好。”

李邦彥明白皇帝啥意思,錢家必須保住,要給開國勳貴面子。孫家則無所謂,殺就殺了,誰讓孫家底蘊不夠?

在宋徽宗眼裡,這些都是小事,北方戰爭纔是大事。

蔡黨核心人物、樞密使鄧洵武,隨即被宋徽宗招進宮裡,質問道:“西夏那邊,怎還沒打完?”

鄧洵武回答說:“臣知樞密院事不足半年,已在催促前線將士速戰速決。”

宋徽宗說道:“遼國傳來消息,渤海守將高永昌作亂,攻入遼陽建國稱帝,國號大元,建元隆基。如此局面,正是收復燕雲的大好時機,須儘快結束西夏戰事,再抽調兵力攻打遼國。”

不僅是鄧洵武,就連在寫起居注的李邦彥,都被皇帝這番話給驚到了。

跟西夏還打得拖泥帶水呢,怎會想到去打遼國?

四個字,好大喜功。

鄧洵武連忙說:“臣一定加緊催促,早日結束西夏戰事!”

遼國那邊是真危險了,遼陽都被叛軍攻破,判將高永昌還建國稱帝。

天祚帝耶律延禧下令,擁有雜畜十頭以上的家庭,必須提供青壯從軍平叛。這個命令一經發布,立即激起春州兩千餘戶造反,遼東半島的部落也叛亂獨立。

然後,金兵攻陷遼國保州(丹東),還滅掉剛剛建立的大元國。

除了遼東半島,黑龍江以南的東北地區,全都已經落入金人之手。

金國徹底崛起了!

大理那邊,段譽剛剛登基,還派使者到東京請求冊封,也不曉得他六脈神劍練得咋樣。

打發走鄧洵武,宋徽宗盯着地圖看了又看。

遼國內部的一系列叛亂,激起宋徽宗的壯志雄心,甚至有點後悔跟西夏開戰。如果當初不打西夏,這時就能趁機北征,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成就他趙佶的不世偉業!

大宋的情報有些滯後,高永昌建立的大元國,五月份就被金人給滅了,宋徽宗至今都還不知道。

他盯着地圖左看右看,越看越覺得惋惜。

……

對於濮州的事情,蔡京跟宋徽宗一樣,都是沒怎麼上心的。

些許小事,交給下面的人處理就可以了。

得知皇帝的安排之後,蔡攸立即找來張克公,問道:“濮州之事,可曾安排好了?”

吏部尚書張克公說:“雷澤縣的三個縣官,選人俱升一階。曹元歸調安遠縣令,王畋調新化縣令,耿鼎臣調犍爲主簿。”

張克公是猛人張叔夜的堂弟,同時也是蔡黨的中堅力量。

“很好。”蔡攸非常滿意。

張克公給出的這三縣,全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誰讓曹元歸等人,幫着朱銘做事呢?將他們明升暗降,也是在釋放信息,朱銘是蔡黨的敵人,誰跟着朱銘混,就等着去窮山惡水吧。

張克公又說道:“朱銘此人,並非尋常知州,還須相公親自調動。”

蔡攸問道:“你有什麼好去處?”

張克公笑道:“杭州。”

蔡攸連連搖頭:“杭州繁華之地,難道讓姓朱的去享受?”

張克公一肚子壞水,點醒道:“杭州是朱勔的地盤,別人去了,自然可以享受。但那朱銘喜歡做事,便讓他去跟朱勔共事!”

“着啊!”

蔡攸拍手讚歎:“這位朱知州,在濮州又是捕殺盜賊,又是懲治豪強,幹出了許多政績,俺就向官家薦舉他去杭州做知府。”

才被超階提拔兩三個月,朱銘似乎又要升官了,而且還是在杭州做知府。

蔡攸的職務,是陪皇帝讀書,有的是機會見皇帝。

這天,他跟宋徽宗耍得正高興,忽然就說:“官家,臣聽聞朱探花在濮州多有政績,如此棟樑之才,應當不吝提拔。”

宋徽宗頗爲驚訝:“伱這廝吃錯藥了?竟給他說好話。”

蔡攸一本正經道:“舉賢不避親,舉賢自也不避仇。更何況,臣與朱探花只有小隙,並無解不開的仇怨。做臣子的,都是爲官家分憂,自當和諧共處。”

宋徽宗又不是傻子,但也好奇蔡攸想幹啥,問道:“你薦舉他做哪個差遣?”

“杭州知府!”蔡攸說道。

宋徽宗哈哈大笑:“以他的脾氣,若是去了杭州,怕要跟朱勔打起來。這個差遣不行,朱勔還要留着做事,朱銘朕也要重用。”

蔡攸早有腹案,心思歹毒道:“官家已下令在杭州打造海船,朱探花父子嘗來往於海上。他去了杭州,也能幫忙督造海船,今後或可爲官家出海尋仙。”

宋徽宗聞言收起笑容,居然認真考慮此事。

思索片刻,宋徽宗還是沒拿定主意:“朕再想想。”

蔡攸也不敢再勸,否則容易惹皇帝不高興。

又過了一天,宋徽宗居然真的頒佈中旨,調任朱銘擔任杭州知府兼提舉兩浙市舶司。

提舉兩浙市舶司這個官職,一般由兩浙轉運使兼任,讓杭州知府兼任還是頭一遭。

至於朱銘升遷迅速,這個反而很正常。

京朝官履任地方純屬鍍金,一年一遷已成慣例,半年一遷也是常有的事。窩在地方久不升遷的京朝官,只有一種情況:得罪了皇帝或權臣。

朱銘在濮州正待大展拳腳,對朝中情況毫不知情。

不曉得給他做事的三位縣官,全都被扔去窮鄉僻壤。也不曉得自己剛剛擼起袖子,就要被蔡黨舉薦去杭州。

這種情況,是朱銘所不願見到的。

他不想太快升遷,就算升遷,也最好是原地高升,調來調去還怎麼做事?還怎麼積累治理經驗?

這就是宋代官場的噁心之處,你得罪了權臣,雖然沒有性命之憂,但權臣可以把你胡亂調派,讓你沒法在地方上真正做事。

俗稱,遛狗!

朱國祥也有幾個交好的太監,皇帝那邊頒佈中旨,他隔日便得知消息。

“杭州?”

朱院長的歷史不怎麼好,思來想去瞎琢磨:“方臘起義,好像佔領了杭州。但方臘是哪年起義來着?不會就是這一兩年吧。”

他害怕兒子掉入狼窩,跑去地裡掰了幾十根嫩玉米棒子,直奔皇宮而去:“煩請通報,仙糧玉米已經成熟,今日便來進獻給官家。”

(本章完)

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48章 0046【火併】第769章 0764【從龍功臣很多啊】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26章 0025【公私】第686章 0681【馬擴歸國】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364章 0359【觀政七】第11章 0010【潑皮】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28章 0027【茶藝】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735章 0730【等着抓俘虜做礦工】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819章 0814【黃頭室韋】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318章 0313【不法之徒朱院長】第619章 0614【神來之筆】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358章 0353【觀政一】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463章 0458【怨軍老兵的傷患生活】第273章 0268【驚動蔡京】第699章 0694【完顏宗望的小算盤】第299章 0294【返回黎州】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630章 0625【耶律餘睹南奔】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戰】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753章 0748【冊妃?】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25章 0024【探底與買賣】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215章 0210【幻方】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95章 0090【昏禮】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514章 0509【地下屠宰場】第222章 0217【蒸蒸日上】第427章 0422【休戰】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444章 0439【三個打成一個】第26章 0025【公私】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711章 0706【爆炸的藝術】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190章 0185【盜賊遍地】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790章 0785【你獲得了宣戰理由:外交侮辱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6章 0072【站在布隆後面】第119章 0114【再無這般好男兒】(求訂閱)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376章 0371【你立功的機會來了】(爲盟主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363章 0358【觀政六】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57章 0054【威猛小老六】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137章 0132【沾滿鮮血的茶馬貿易】(爲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