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效忠

“奴婢王德化,扣見聖上……”

王德化聽說朱慈喊他來,心裡還是挺忐忑的,一朝皇帝,一朝臣。

他屬於崇禎時期老人。

新皇登基,基本都會啓用東宮陪侍的太監,以爲心腹。

這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王德化,還是很不甘心就這樣被打入冷宮,如果有機會,他還是十分希望向新皇帝表達忠心。

以此來得到新皇的寵幸。

原本王德化是想通過寧槿的來完成自己小小的野心。

不過……看起來並沒有太多效果。一直都沒有和新皇有過多的接觸。

更摸不透朱慈的實際的想法。

今天,卻突然被新皇傳喚,王德化也猜不到聖上是何意思。

“王伴伴來了啊。”朱慈正在看書,雖然書裡的字一個也看不下去,但總要給大家一種,皇帝很愛學習的樣子。

在王德化來到後,合上了書道。“朕有意命王伴伴爲東廠廠督,不知王伴伴可否勝任。”

朱慈開門見山的說道。

廠衛這種東西,自從出現以後,一直就是大臣們頭上懸着的一把刀。

大明二百多年的歷史,大臣們和廠衛也鬥爭了二百多年。

文官們大多數時間都被廠衛折磨的生活不能自理。

不過,十七年前,乃是文官們最爲揚眉吐氣的時刻,那個時候,被他們洗過腦子的崇禎,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繼而,崇禎做了一件讓東林派系最爲鼓舞人心的事情……幹掉了魏忠賢。

魏忠賢死不死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崇禎繼續摧毀了他身後的閹黨體系。

這樣的行爲,在東林爲首文官看來,簡直就是明君之舉,簡直就是千古一帝!中興之君!

各種溢美之詞,加在崇禎身上,讓後者飄飄然的認爲,自己的行爲真是爲了大明的社稷着想。

但事實證明,崇禎被忽悠的徹頭徹尾,一家獨大的東林,只能將大明推向深淵。

……

廠衛興起的時刻,往往是最爲黑暗的時刻。

但這種黑暗,實際上只是相對於文官的黑暗。

文官們卻因爲他們所看到的黑暗,把這種黑暗當做全大明的黑暗,然後書寫在史書上,強行讓後世的人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到廠衛的問題。

以至於許多人都覺得,廠衛是毫無疑問的大壞蛋,而他們是爲國爲民的君子。

但是……恰恰因爲看起來是黑暗的廠衛,幫助大明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成化年間的廠衛活動基本達到了頂峰,也是史書上記載的最爲黑暗的時期,然而……成化年間,所承受的自然災害,遠遠比明末更加嚴重,矛盾也十分突出。

但……結果並沒有出現統治崩盤的情況,甚至給他兒子的弘治中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同樣,天啓年間也十分黑暗,然而無論是國內,還是遼東的形式都沒有出現大的危機。

一切都在可控的範圍內。

直到崇禎時期,被忽悠的崇禎,在東林的牽頭下,把大明玩脫了。

朱慈要想控制全國,提升皇權的力量,復起廠衛是十分必要。

只是在人選上有了些頭疼,原本東西廠的老太監,能力還是有的,讓他們充當東西廠的ceo完全沒有問題。

問題是……他們是崇禎時期的老人,如今老爹還在,用起來總覺得有些不方便。

胡豐主和張純真等人,都是朱慈在東宮時期的跟班,在忠誠度上肯定沒啥大問題。

卻感覺有些難以勝任廠督這種艱鉅的任務。

原本廠衛間的權力範圍是。

錦衣衛負責監察百官和民間,東廠增加監察錦衣衛的項目,西廠又增加了監察東廠的項目,內行廠又增加了監察西廠的項目。

權力重疊的有些嚴重,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浪費現象。

所以朱慈考慮到實際情況。

重新整合後的廠衛,權力已經有所變化。

錦衣衛的職責不變。

東廠取消了監察錦衣衛的權力,和錦衣衛互有補充,並不存在上下級關係。

而西廠取消監察百官和臣民的權力,完全用於監察錦衣衛和東廠上面。

成爲朱慈最爲直接的統屬機構。

所以東廠的廠督,安排崇禎時期的老人也無妨,西廠的廠督基本內定爲了胡豐主。

王德化做過一段時間的東廠廠督,所以讓他執掌東廠搞起事來也更專業一些。

朱慈直接把東廠甩給了王德化。

讓後者有些始料未及。

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是大喜之色。

原本王德化覺得,新皇登基,就如同當初老皇爺上臺後,把前朝的太監都擼了一遍一樣,他也基本沒啥戲了,自己也不過一廂情願的掙扎一下。

現在朱慈突然要用他,這是好事,簡直是天降的好事。

拒絕?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若聖上不棄,奴婢願爲聖上鷹犬,爲大明江山肝腦塗地。”

如果讓王承恩來掌東廠,似乎更能讓朱慈放心一些,不過這事……還真不是一廂情願,王承恩和崇禎的基情很不一般,基本上算是貼身的老太監。

從老爹身旁硬生生的挖走王承恩,太不厚道了。

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啓用王王德化。

“王伴伴,你似乎還沒明白一點。”朱慈的眼神突然間銳利起來,語氣也更加陰冷。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王德化感覺到了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是以前老皇爺根本無法擁有的。

或許是朱慈這段時間以來所表現出來的強勢,以及他雷厲風行的作風。

王德化不知道自己哪裡說錯話了。

爲聖上充當鷹犬?沒錯吧。

爲大明江山,肝腦塗地?也沒錯吧?

爲何聖上突然說他沒有明白?

“朕讓你執掌東廠,不是讓你爲大明江山肝腦塗地!而是讓你爲朕肝腦塗地!”朱慈厲聲說道。

當時的王德化翻盤醒目,趕緊扣頭請罪。

朱慈和大明江山兩者有區別麼?基本上是沒區別的。

但是……作爲皇家的奴僕,朱慈還是需要讓王德化明白一點,作爲太監首先要效忠的是皇帝,其次纔是國家。

優先級要搞清楚。

何爲天子親軍,何爲皇家奴僕,那是無論何時都必須爲皇帝負責,皇帝的命令是最高的命令。

僅此而已。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設崩塌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革陣列第九十七章 廣渠門事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瀋陽城的曙光第三百二十六章 準備落葉歸根的孔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內外第四百三十四章 計取雲南(中)第四十三章 收民心(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飛自我的武將第二百八十章 南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第三百三十一章 威逼沒利誘第二百七十九章 需要的革新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絕境的北京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染血的交易第一百六十四章 絞肉磨盤(油盡燈枯第三更3/4)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瀋陽第二百三十章 千里快遞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二百零九章 現在該怎麼辦?在線等!急!第九十二章 仁君第二百八十三章 孝陵衛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八十章 京城餘事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二百九十一章 軍備發展第九十五章 頭戴綠沿帽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四十二章 收民心(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的衝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清剿(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嚶嚶嚶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選第四百二十七章 鹹魚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產(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二十二章 張獻忠的結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軍的行進。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三百九十七章 染血的交易第五百零三章 看不下去了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進行時(1/3)第三十九章 登基建元(三)第五百零一章 順風第二百九十八章 護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之獬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五章 計取雲南(下)第四十五章 收民心(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閻應元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射出大結局。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四百八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三百八十四章 秦良玉的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遊戲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殺降計(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議價第四百四十章 絕望的副將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十章 激情演說(三)第二百零五章 深黑的雙眸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第六十章 全力生產(四)第三百一十章 隱藏boss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產(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二百一十二章 拆分禮部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心崩潰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四百零九章 石柱保衛戰(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禎vs阿齊格第二百六十六章 條約的執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北信第九十七章 廣渠門事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四百三十七章 攪屎棍第三百五十九章 潼關第二百五十一章 啪第七十章 赦免?第一百六十五章 最後的悲壯!(給我燒紙第四更4/4)第四百七十五章 很不甘心的夏完淳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四百二十六章 緬甸和沐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