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 應對歐洲

牛斌提出建議道:“一旦歐洲的軍事同盟真的達成,那麼雖然不至於形成世界兩極,但仍舊可能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遇到過的最大挑戰了。所以,應該盡全力破壞歐洲的一體化進程,特別是破壞歐洲軍事同盟的建立。”

白南提問道:“你認爲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瓦解歐洲軍事同盟呢?”

牛斌道:“無非就是利誘和威逼吧,對於一些不夠堅定的國家,我們可以用經濟、貿易、政治、國防武器、技術等很多手段去利誘他們,相比其他的國家,能夠得到更多好處,自然會引得一些國家倒戈。威逼的話,比如像是荷蘭和比利時,境內都有我們的大量駐軍,再施加一些政治壓力,應該是可以阻止他們向歐洲一體化靠近的。”

白南搖搖頭,比較悲觀地說道:“在理性上來分析,無論是威逼和利誘都恐怕不會有什麼特別好和穩固的成效。因爲好處而倒向我們,又最終能夠獲得什麼樣的好處呢?歐洲國家之間現在互相戰爭的慾望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點,投靠我們只不過變成一個跟班,而在歐洲聯盟的內部,他們可以繼續運作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分成。至於技術和商業利益之類的讓步,說實話就算是我們讓了,他們能夠獲得與我們競爭的能力嗎?肯定還是不能的,他們仍舊是我們予取予求的對象,在地位上於事無補。但如果真的歐洲聯盟有實力跟我們進行周旋了,他們反而可以提升更高的國際地位,得到更大的餡餅。另外一個讓我們拿捏不定的還有,雙面間諜的出現不適不可能。加入有個歐洲國家表面上投靠了我們,從我們這裡得來了好處,回頭又投向了歐洲,好處變成了整個歐洲的好處,更使得我們被動了。這是我們絕對不願意見到的情況。”

白南的話引得衆人點頭,對於歐洲人的信譽度,大家都不是很高,畢竟雙方在隔閡和分歧上面還是比較大的,大唐自己都無法完全信任這些倒向自己的國家,而他們在最後時刻反叛大唐,或者站在大唐身邊反而幫歐洲國家做事,都是會給大唐帶來損失的。

話雖然這麼說,但是大唐還是要盡最大地可能阻止一個統一歐洲的出現的。只是,統一歐洲出現的基礎已經存在了,各國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而不經過戰爭的話,大唐真的很難去打斷這個統一聯盟的出現。

白南還是給應對歐洲聯盟的問題定了一個基調:“不管歐洲聯盟成立與否,我們大唐需要做的事情都不會改變。努力地發展建設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現在的中心。就算未來有一個歐洲聯盟來挑戰我們,強大的國家也會將他們的野心挫敗,這個世界仍舊是由我們佔據主導的。”

實際上大唐也並不預期歐洲聯盟會跟自己在短期內發生什麼直接的軍事衝突,所以才能夠放心大膽地搞經濟建設。而且重要的是,大唐的兩個核心地區,華夏和北美都處於十分安全的地理位置上,歐洲的力量很難延伸過來。華夏是在亞歐大陸的東邊,歐洲在西邊,歐洲人要威脅東亞,難度何其困難。雖然另一位面中,中國的********環境並不能算好,可是在本位面中,從北極一直到南極,大片的土地都處於大唐的控制之下,根本就沒有敵人。而北美直接就是在西半球上的,歐洲人要侵略北美,不得不跨海數千公里,運送大量軍隊過去,這也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所以大唐的核心地域相對歐洲威脅是十分安全的,也不需要考慮應對戰爭,儘管發展和建設就行了。

稍稍有些問題的是大唐在亞歐大陸西部的幾個海外領。大唐在距離歐洲比較近的地方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海外領、達爾馬提亞海外領、迦太基海外領和天方海外領。算上不叫海外領但實際就是海外領的色雷斯,這些地區都可能是未來最有可能爆發衝突的地方。

這些海外領現在的發展也是極爲不均衡的,在俄軍的蹂躪下已經變成斷壁殘垣的色雷斯姑且不提,情況最好的是已經加入大唐快十年的迦太基海外領。這個海外領是大唐持續性移民的地區,現今已有大唐移民六十多萬了。大唐在摩洛哥、******等地區,都建成了一定規模的工業,地區的發展水平也比較高。在迦太基海外領,大唐擁有包括鋼鐵、石油、化工、軍工在內的多個產業,能夠維持相當規模的軍隊在此長期駐紮。

天方海外領也有着不錯的發展,不過因爲氣候問題,大片的荒漠也是沒法利用。大唐在兩河平原上建立了一些更爲現代化的城鎮,在以色列地區由於猶太族裔在當地獲得了更多尊重和完全的公民身份,所以也是非常積極地投身於建設當中,以海法、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爲代表的一些以色列城鎮這些年的發展速度不亞於華夏和北美的一些城鎮。近年來,很多的歐洲猶太人都移民到了以色列,更促進了當地的繁榮。這裡還建立了多家非常有水平的大學,算是少有的在大唐海外領上建立的出色學府。以色列地區的軍工業水平也比較高,北方工業等大型軍工集團都在這裡設置了分廠和分公司,這裡能夠直接出產坦克和飛機在內的多種現代武器。

以應對未來歐洲威脅爲目的,大唐準備對色雷斯也傾注更多的資源。土耳其人在當地削減得比較嚴重,而且大唐也比較嚴格控制來自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難民入境。當地以希臘人、阿爾巴尼亞人和保加利亞人數量最多了。大唐準備移民更多的華人到色雷斯,並在此駐紮更多的軍事力量,控扼這個歐亞交通要道,增強對歐洲的牽制作用。同迦太基和天方一樣,這裡也是需要更多的工業實力來保障的。

496 墨西哥特區879 亞歐大陸橋123 瓦胡的野心013 印第安政策594 里約076 潘振承642 俄使團697 青年近衛軍191 天化危機(下)010 晚會籌備792 報應不爽303 滲透嶺南484 受降693 美國商人(下)798 滋事599 萃英會(中)078 解釋(下)650 炮兵指揮官848 區劃和國土803 三面進軍874 推諉的歐洲827 新聞輸出231 時間膠囊814 宗族瓦解(中)418 世界257 當唐軍(下)442 廓爾喀旅009 甦醒的蘇穆裡475 解放者729 英國決心217 輿情(下)792 報應不爽468 第七旅224 登州水師065 父子692 美國商人(上)118 由秋收而想465 旋風834 紐芬蘭海戰(上)850 工業帶954 愛爾蘭獨立383 連長657 婦女運動058 走私船247 京中人心(下)145 接近紐約720 華沙會戰(十八):空襲219 軍事儲備553海外領教育027 新內閣603 不斷擴張的海軍914 低地戰役(六)508 最終停戰(下)630 修約285 山海關656 大采購792 報應不爽924 保護航線771 上門047 灌溉445 跳火車(上)690 父與子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601 段九694 橫貫線382 暹羅之變756 五國之議402 聖母之心233 擒龍(二)931 決戰日德蘭(六)926 決戰日德蘭(一)818 新艦名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249 遷移923 海外領之助842 出手677 軍國282 薛嶽出山372 不列顛買買買090 邊界劃定532 競選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399 暹羅農地790 西逃路(中)179 小工人陳福仔599 萃英會(中)124 巒州911 低地戰役(三)183 陽奉陰違130 蘭芳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417 新策略400 暹羅立制691 駐歐唐軍910 低地戰役(二)938 黑化642 俄使團149 波士頓攻城戰154 商貿擴大020 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