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 海軍競賽

與另一位面中始終都沒有出現在公衆視野中,被人戲稱爲大和旅館的大和級相比,大唐建造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從正式項目開始的時候,就在新聞媒體上進行了披露。這也意味着,歐洲國家從公開渠道就能夠得到有關大和級戰列艦的信息。在大和級戰列艦於1807年正式下水的時候,大唐國家電視臺甚至還披露出了大和級戰列艦的基本性能數據,這同樣也是在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情況。

歐洲國家無不震驚於大和級的強大,無論是滿載七萬多噸的排水量,還是460毫米口徑的史上最重型艦炮,都讓歐洲國家望而卻步。以海軍爲立國基礎的英國,在美英戰爭之後,建造了5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排水量三萬六千餘噸,比大唐的墨西哥級略小,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一拼之力。但大唐僅墨西哥級就建造了10艘,現在又開始建造更巨大的大和級,讓英國人的絕望情緒更濃厚了。

不過好在現在英國人也不是孤軍奮戰了,德國海軍、法國海軍、西班牙海軍和意大利海軍都成爲了英國人能夠依靠的對象了。至於俄羅斯海軍,基本上是不值一提的狀態。英國人共有11艘戰列艦,屬於砸鍋賣鐵砸出來的。德國海軍現在擁有5艘戰列艦,包括兩艘從大唐購買的二手夏威夷級戰列艦(改名德意志級)。法國海軍運行着6艘戰列艦,實力還算不錯。西班牙海軍戰列艦3艘,意大利海軍戰列艦4艘。這樣算起來,整個歐洲聯盟海軍戰列艦總數達到了29艘。比大唐現有的18艘戰列艦更多,不過總噸位卻不及。

英國在歐洲聯盟已經實質性形成但還沒有公佈這一消息的時候,已經聯合了各歐洲主要強國的海軍要員展開會晤。英國指出,大唐作爲歐洲的域外國家,如果要侵略歐洲,或者逼迫歐洲國家就範,只有通過強大的大唐海軍掌握制海權纔可能實現。反過來說,如果歐洲聯盟能夠團結起來,在海上擊敗大唐海軍,那麼大唐對於歐洲國家來說的威脅就下降到最低了。

歐聯海軍對付大唐海軍的優勢不少,首先大唐海軍必須是一支全球海軍,還需要在亞洲、美洲維持相當規模的艦隊,這使得大唐無法集中全部力量對付歐聯海軍。其次,歐洲國家是本土作戰,能夠利用的港口和其他設施更多。

英國主導的歐洲聯盟的海軍會議上指出,爲應付大唐海軍北大西洋艦隊,歐聯海軍也應該設置兩個主要防禦方向,分別在北海和地中海。北海將以英國、德國和俄羅斯爲主,地中海則會議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爲主。歐聯海軍將建成具有相當實力的主力艦隊,能夠在決戰中直接戰勝大唐海軍。

歐洲聯盟海軍會議上,多國海軍要員都認爲,雖然平均技術水平上,大唐海軍的優勢還是存在的,但隨着歐洲國家技術的發展,這個差距正在縮減,再加上能夠形成的數量上的優勢,所以還是很有希望戰而勝之的。

不過歐洲聯盟海軍會議也同樣憂慮,大唐有着強大的軍事建造能力,這是歐洲不具備的,如果不能夠短期內給大唐海軍沉重的打擊,徹底佔據歐洲制海權,並且以此對大唐歐洲的地面力量進行摧毀性攻擊,那麼大唐在一年半載之後的反擊可能對歐洲人來說也是致命的。所以無論陸海軍,歐洲聯盟都追求速戰速決,一擊有效。

大唐海軍新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讓歐洲國家們更爲擔心,若說大唐海軍的墨西哥級戰列艦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和德國海軍的馬恩斯領袖級尚有匹敵之力,那麼大唐新建的大和級已經不是歐洲國家們在短期能夠實現的技術難度了。而且建造這樣一艘戰列艦的巨大花費也是歐洲國家承擔不起的。

英國人還是努力地勸說各主要歐洲國家,咬牙堅持。歐聯海軍必須建造更多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而如果其他國家的造船能力達不到,可以直接委任英國造船廠來進行建造。這當然也是英國人用的一個花招了,不過相應的,英國人也把陸軍武器和空軍武器的生產讓給了法國等其他國家。這就是一個互利的軍事裝備發展的結構。

爲了對抗大和級戰列艦的威脅,歐聯海軍決定上馬更多的戰列艦,與大唐進行軍備競賽。雖然聽起來似乎是有些妄想和不可能,但實際上這個還是很有可行性的。畢竟,軍備競賽的目標實際不是進行戰爭,而是阻止大唐對歐洲進行戰爭。

英國皇家海軍接下來準備建造兩艘排水量四萬多噸的獅級戰列艦,德國人正在籌劃的馬恩斯領袖級戰列艦的設計滿載排水量甚至達到了49000多噸。工業能力強、經濟情況好、財政收入多的英德兩國成爲了海軍軍備競賽中的主力選手。歐聯海軍相信,兩艘獅級戰列艦和兩艘馬恩斯領袖級戰列艦能夠與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相抗衡。

同時歐聯海軍還注意發展他們的不對稱海軍戰力,在美英戰爭中嶄露頭角的潛艇也成爲了歐聯海軍的發展重點。德國海軍曾經接受過大唐海軍的技術轉讓,德國海軍計劃建造一個大規模的潛艇艦隊。這樣的一支水下狼羣艦隊,對於大唐的水面艦隊的威脅還是很巨大的。

歐聯海軍同樣也看到了空中的威脅,所以幾乎所有的歐聯海軍的艦船的防空火力都是加到了變態的地步,比大唐海軍艦艇的防空火力還更密集。在歐洲邊緣海作戰,歐洲人還能利用岸基的航空兵。不過歐洲人憂慮的是,大唐海軍的軍機性能要強於他們不少,所以歐洲人不懈努力地通過自己研發和情報刺探,發展性能更出色的戰鬥機。

大唐國內雖然對歐洲國家在航空等重要領域限制很多,但是本國學習的人才還是不少,而那些操守有點問題的唐人並不是不存在的,歐洲人想盡手段就爲了獲得一點航空製造業上的秘訣,收穫也不是沒有的。

888 願景650 炮兵指揮官235 擒龍(四)620 扣留730 小職員103 通用和一汽453 友誼804 廓清602 上秘魯歸屬599 萃英會(中)198 技術出口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416 紅皮書294 臣工022 譁衆取寵774 引咎852 武器測試432 憂思252 橫財353 紅顏醉(四)120 馬德里之行(下)939 大空襲伊始433 新加坡679 陸戰二團178 海軍雄心(下)698 受降與危機849 唐人紐約085 驅人辦事428 武毅軍出戰271 晉南524 河網戰術403 治中南029 各懷鬼胎086 增強的海盜577 萊比錫戰役(九)-借款049 怒火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717 華沙會戰(十五):航空兵出動953 亞平寧登陸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228 路況179 小工人陳福仔309 太平洋鐵路891 人口大遷移231 時間膠囊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889 新的時代464 無情278 產能再調694 橫貫線235 擒龍(四)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928 決戰日德蘭(三)624 對棋914 低地戰役(六)850 工業帶323 克上907 立體登陸628 事變再演?295 新朝新體(上)610 青州案(四)131 打探婆羅洲093 毒蛇359 紅顏醉(十)923 海外領之助445 跳火車(上)910 低地戰役(二)295 新朝新體(上)075 抵達香港882 部署調整769 孫先生864 解放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731 殖民大時代632 惘520 兩個選擇417 新策略892 新坦克(上)293 開條件314 英國人的求購424 一七八八(下)044 妥協556 第一國際大會(上)734 北印度海外領178 海軍雄心(下)122 夏威夷種植園874 推諉的歐洲652 土倫戰役(上)183 陽奉陰違030 出使947 服軟398 曼谷華民077 解釋(上)458 緊急822 兜售(上)041 土包子096 風變061 貿易需求878 漢堡條約079 稱臣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