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進展神速

即便理由牽強,但是大唐歷來發動戰爭和佔領,都需要一個理由,最起碼是邏輯行得通的理由。唐人不喜歡像另一位面的美國人一樣,搞緬因號事件、珍珠港事件這樣的苦肉計,也不會過分挑動國內民衆的神經,而實際上國民對於大唐的出兵一直都認爲是很正常的事情。

傳統上,開疆拓土一直是中華文化興盛的代名詞,況且大唐的“窮兵黷武”並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衰落,反而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間和資源,使得國家進一步繁榮,跟歷朝歷代的窮兵黷武完全不同。其次,在********上,大唐的國際主義中帶有類似美利堅式的“昭昭天命”,也就是說,傳播國際主義,爲人類社會和文明進步做貢獻,是大唐長久以來灌輸的一個信念。

這次大唐找的藉口是——調停馬拉塔帝國內部的紛爭,爲這一地區恢復和平和穩定,並促進當地的文明進步與社會發展。

大唐準備這場戰爭準備了大約三個多月的時間,並不算長,主要調動的是遠東戰區的兵力。隸屬於陸軍第四師的第六旅(摩托化旅),暹羅師、緬甸師和廓爾喀旅,還有編組時間不長的孟加拉獨立團,總計兵力約五萬人出頭。

唐軍將在兩個戰場展開戰鬥,即印度的東西海岸,爲此大唐還特別成立了印度洋戰區指揮部,對正常戰爭進行統籌指揮。一部唐軍將在奧里薩登陸,另一部則在西海岸的古傑拉特登陸。

大唐外交部門提前通報了法國方面,讓法國人既是興奮,又是有些糾結。興奮的是,法國在南亞兵力不足,不可能佔到特別大的好處。就像上一次明明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可是最終卻沒有轉化成實際利益,出現了反覆。有了唐軍策應,那麼法國一定可以搜刮到不少的好處。但是令他們同樣不爽的是,雖然他們力量弱,但是持之以恆地話,可能佔領整個印度西北部地區,可是如今大唐插手進來,他們未來只剩喝湯的份兒了。

英國同樣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們的憂慮情緒就更大了一些,布萊斯利則更加緊對邁索爾進行入侵,穩固英國在印度南部的利益,馬拉塔的情況暫時英國人無法介入,而且英國已經徹底信心跟大唐進行任何規模和層次的軍事衝突,英國白廳更是明確地告知布萊斯利總督,英國人將會採取最大的外交努力維護他們在印度南部的利益,但是英軍決然不可以主動與唐軍交戰。

在沒有什麼阻力的情況下,唐軍在奧里薩發動登陸,當地土邦的軍隊無論從規模還是從戰力上都無法跟大唐的特設兵團相比。緬甸師和暹羅師都是大唐建立超過十年的老部隊了,雖然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大戰,不過實力還是可觀的。

氣勢洶洶的唐軍帶着長槍短炮攻入這一地區,乃至大部分當地的王公們都沒有任何準備。土邦軍隊甚至連火槍都沒有全面裝備,在面對幾乎武裝到牙齒的唐軍時,幾乎在放幾聲炮,打一陣機槍的情況下,就開始潰散了。

唐人的軍官很快就帶領士兵們抓到了當地的一個小王公。這個小王公年近五十,妻妾子女都是成羣,看到一身軍裝的唐人軍官簌簌發抖。

這名軍官在當地翻譯的幫助下,向這個小王公宣佈道:“很不幸地向您宣佈一件事情,這片土地的主權已經歸我大唐共和國所有,現在你們的所有權力和行動自由都被剝奪了。不過也很高興地高速您,至少您和您的家人的性命不會被剝奪。”

如果這個小王公的皮膚不是棕色的,那麼現在他應該是臉色煞白。他聽自己的家族無數次講過遭到兵災之後王公貴族們的慘劇。他的幾個小女兒都算是“如花似玉”,他不敢想象被這些入侵者給糟蹋了的樣子。

軍官繼續道:“那麼,爲了保證您和您家人的安全,我們需要您派出您的事務官,協助我們對這片領地進行管理,當然您也可以選擇不合作,後果我不需要給您形容了。”

其實就算王公們不合作,唐人也不會把他們趕盡殺絕,當然最可能的情況是統一裝船扔到那個幾千公里以外的海外領,去當普通勞力了。

事實證明,印度的狗腿子還是不少的。在唐人威逼利誘之下,還是有很多人投身到帶路黨這個有前途和光榮的職業中的。大唐沒有精力和人力去控制這麼大片的區域,之前的很多海外領,大唐都嘗試去進行土地改革,至今爲止都不敢保證成功率。像是日本之類的地區,人口服從性比較好,而且對武士的清洗也比較徹底,還有一批從國內過去的行政官,所以農村合作社搞的還算可以。而在暹羅、緬甸甚至越南等很多地方,基本上都是半封建地主和半合作社的形式共存的,很多地區大唐不是無力去改革,而是沒有人手去監管和指導,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東南亞很多海外領都培養了一批當地的公務員,派下去能夠執行各種事務。

大唐在印度沒有什麼統治基礎可言,初期只能是借力,不過也許是文化傳統中,印度人已經習慣了被征服,所以當面對征服者的時候,印度人表現得還是十分配合的。

這個情況有些超乎唐軍指揮官和大唐政務官們的預計,所以唐軍的推進速度非常快,僅僅在一個月內,就從奧里薩推進到了更內陸的切斯蒂格爾。印度的土邦軍隊進行了非常有限的反抗,還嘗試了諸如騷擾和遊擊之類的手段,可是兩軍相差實在太大,而且王公們也不具備發動羣衆反抗這樣高深的技能。甚至很多王公在聽說唐軍攻過來之後,害怕得扔下自己的領地和軍隊,帶着全家人和值錢的東西逃亡了。

負責南亞戰區的中將琚國衝甚至樂觀地認爲,他能夠在半年內就完全控制目標占領的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土地。

311 西海岸三州287 戰山海(上)814 宗族瓦解(中)082 賣出買入028 閱兵震懾437 謝絕007 聯誼793 新局773 營救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766 練拳091 重商主義335 遣唐使(中)957 沙俄已殺739 總統千金917 低地戰役(九)425 南北齊動524 河網戰術682 再戰英吉利(預)365 婆羅洲戰爭(上)841 走上前臺931 決戰日德蘭(六)541造艦729 英國決心614 盛怒690 父與子926 決戰日德蘭(一)571 萊比錫戰役(三)366 婆羅洲戰爭(中)424 一七八八(下)060 請客605 更新與進步366 婆羅洲戰爭(中)143 躊躇474 巴亞爾塔港暴動(續)828 成長的美國917 低地戰役(九)862 滅土司598 萃英會(上)787 拳亂(十三)731 殖民大時代250 城管無敵盧小毛(上)319 修碼頭274 帶來文明766 練拳626 反擊585 運河058 走私船694 橫貫線293 開條件779 拳亂(五)610 青州案(四)508 最終停戰(下)802 認可038 擴軍349 江南造船廠636 敲打539 赤字(下)251 城管無敵盧小毛(下)900 烏克蘭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870 巴爾幹之亂(下)337 教育746 石油的誘惑502 人頭333 陸奧出羽州434 福興661 挺進柏林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745 賊窩365 婆羅洲戰爭(上)037 返國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664 獅子號283 “虛張聲勢”779 拳亂(五)328 島礁級和海洋級771 上門729 英國決心上架感言078 解釋(下)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753 埃及472 巴亞爾塔暴亂(中)773 營救183 陽奉陰違214 戰前內閣會議602 上秘魯歸屬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925 U艇864 解放867 駐軍權812 朝鮮506 最終停戰(上)559 統一計劃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876 地面壓迫251 城管無敵盧小毛(下)180 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