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插手印度

大唐長久以來確實不重視印度,這可能建立在華人對印度人的優越感之上,印度自古以來不斷地被外來民族政府,到最後演變成了一個民族大雜燴之地。再者,印度大量的人口和歐洲勢力的紛紜複雜,也阻礙了大唐對印度的出手,特別是在大唐有更好的選擇的時候。

至1796年,大唐已經徹底掌握了除了美國和加拿大外的北美中部和西部地區,控制了澳大利亞大陸和新西蘭,整個東南亞都在掌握之中,對華夏故地的滲透也行之有效。特別是大唐國力漸強,不像是剛剛建國那會兒隨便一點事情就得投入全部精力去做。現在大唐國民多了,做事的人也多了,相應地能幹的也多了。

就如歐洲大戰,大唐不過派一箇中將帶着三萬士兵過去,串聯一下歐洲盟友,就把事情解決了。其他的人該做什麼還做什麼,搞本土開發,搞海外領開發,進行洲際貿易等等。

大唐的國家戰略和安全會議上,白南與一衆大佬匯聚一堂。自去年的大戰之後,白南處理的事務大多是國內政務,關於國際上面的事情,插手不多,不過近些日子以來,越來越多的情報彙總過來,顯示出了歐洲國家在殖民上面的新一波熱情。

白南開口道:“……歐洲幾個主要的殖民國家,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幾乎都開始有所動作了。其中英國毫不意外地是動作最大的一方,歐洲國家都有迫切的願望增強自己,對英國而言,縮短與我們的差距是他們的主要目標。所以英國已經有了全新的殖民戰略,佈置了兩個殖民重心,分別是西非和印度。英國已經在黃金海岸擴大存在,並且已經從原本奴隸貿易的港口,逐漸轉化爲開拓發展殖民地了。一些種植園已經建造起來,爲英國興起的工業提供原料。同樣在印度,英國人有意徹底主導印度的局勢,成爲印度的霸主。不過,這個也跟法國人這一階段的殖民計劃衝突了。法國在印度的力量遠不如英國,上次是藉助了我們的力量,加上聯合馬拉塔人才取得了一次勝利。不過近期,法國人跟馬拉塔的合作已經困難重重,法國同樣渴求着土地,而馬拉塔方面則越發不滿法國人的貪婪,對其猜忌而且提防。甚至還爆發了一些衝突。法國正在調兵遣將,顯然也是想對馬拉塔動手了。”

國防部長劉放吾則道:“法國不具備一口吃下馬拉塔聯盟的能力,英國人也不具備,這兩個國家的策略還是以一步步地蠶食爲主。”

印度現在就是一個羣雄割據的場面,名義上的印度統治者莫臥兒帝國已經名存實亡,靠着抵禦阿富汗入侵起家的馬拉塔帝國佔據了印度北部大部分的土地。不過馬拉塔內部也矛盾重重,土邦王公們跟佩什瓦(相當於首相)之間鬥爭不斷,也給了英國人和法國人可趁之機。

南部的邁索爾王國現在已經被英國人控制的區域全面包圍,不過邁索爾的勢力也並不弱,國王提普勵精圖治,已經讓英國總督威靈頓公爵感到了事態嚴峻,需要即刻擊敗邁索爾,以防它的進一步壯大。

副總統薛嶽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說風涼話,道:“法國佬也是沒用,從十來年前就佔據了浦那,得到了馬拉塔聯盟的宗主權,這些年間居然沒有什麼長進,一點有用的殖民活動都沒有展開,馬拉塔人認清法國無能的本質之後,自行其是起來,根本不認法國人那個原本就只有名義上纔有的‘指導地位’了。”

白南說道:“歐洲大戰期間,沒有哪個國家有太大精力放在這上面,當時東印度公司的活動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現在,英法兩國都在發力,其他能夠在印度取得更大的利益,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印度很快就會完全被殖民化,而且我認爲法國人終究沒法在印度對抗英國,最終還是會被驅逐出印度。而那個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幾乎完整被英國人控制的次大陸,這顯然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所以我有意在這個時候,擴展我們大唐在印度的勢力範圍。”

嚴格來說大唐並沒有對印度進行殖民,大唐的東輝海外領,人口的絕大部分不是印度族裔,是蒙古人種的部落民,包括阿薩姆人、曼尼普爾人等。東輝也有一定數目的孟加拉人,但是僅佔全海外領人口比例的百分之十幾。

薛嶽笑道:“其實早就該這麼辦了,印度面積廣大、耕地又多,還有着豐富的礦產,人口多市場大,平心而論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塊殖民地了。早前咱們主要搞的是的是生存性殖民,開荒和讓華人佔據,而這種佔領性的殖民其實也是很有好處的嘛。像是暹羅、緬甸這些海外領,實際上在經過我們深刻社會變革之後,爲我們提供了不小的經濟利益。就算我們不完全佔領印度,只割走一塊,就能夠帶來不少好處。”

劉天問白南道:“那總統你看上哪塊地了呢,又怎麼切入呢?”

白南敘述道:“英國人的地盤,我們暫時不去碰,咱們也是剛剛停下了跟英國人的戰爭狀態,跟英國又開啓了全新的經貿交流,再者就算我們把印度全打下來,沒法利用起來也等於白搭,投入巨大回報速度慢規模小,也不如我們就有重點地去經營一塊新的海外領。我的想法是奪取次大陸的西北部,也就是印度河平原地區和馬拉塔帝國的大部分區域。我們可以跟法國協調一下,分給他們馬哈拉施特拉一帶的土地。”

衆人聽了之後不由咋舌,白南說的好像平淡無波的樣子,可是馬拉塔帝國實際上就是印度的大半部分了,地理上相當於另一位麪包括拉賈斯坦邦、古傑拉特邦、北方邦、中央邦、切蒂斯格爾邦、奧里薩邦在內的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了,人口粗略估計的話也至少有三四千萬以上。而印度河平原地區,實際上就是巴基斯坦的東部,合併到一塊去,白南的胃口已經是驚人了。

067 候鳥起航之前498 報應不爽(上)057 申報項目838 青年說293 開條件257 當唐軍(下)197 只接受無條件投降666 直的和彎的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781 拳亂(七)414 坑301 形勢810 書店013 印第安政策259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上)036 不信600 萃英會(下)839 巧舌如簧219 軍事儲備845 三八艦隊405 孟雲297 新朝新體(下)702 兵力準備772 奪路而逃095 風起359 紅顏醉(十)770 返鄉476 彼端683 再戰英吉利(上)637 軍團司令904 覆滅黑海艦隊855 調停578 萊比錫戰役(十)514 黨主席578 萊比錫戰役(十)511三級會議076 潘振承199 新的軍事改革102 自由風級304 天津條約713 華沙會戰(十一):下山871 俄土再戰303 滲透嶺南274 帶來文明596 沒有後臺的革命(下)198 技術出口131 打探婆羅洲786 拳亂(十二)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007 聯誼697 青年近衛軍上架感言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252 橫財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769 孫先生088 國王的特使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081 碰壁之後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268 公案283 “虛張聲勢”652 土倫戰役(上)238 擒龍(七)860 大山之中545林子平761 割肉會談663 小規模殖民383 連長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836 紐芬蘭海戰(下)046 遊街誇功683 再戰英吉利(上)788 拳亂(十四)352 紅顏醉(三)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593 蒂****特斯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448 新的想法149 波士頓攻城戰042 各有所求318 應對953 亞平寧登陸192 陰暗面166 真正的野望739 總統千金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809 朝鮮使臣595 沒有後臺的革命(上)522 疆域079 稱臣納貢?337 教育024 白鯊登場168 搶攻彭薩科拉263 伏擊041 土包子876 地面壓迫273 電廠268 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