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

其實不僅是德國,參與這場戰爭的所有國家,都不知道自己正在打一場怎樣的戰爭,他們對於戰爭的形態、模式和消耗等諸多細節,缺乏足夠清楚的認知。軍隊是一個守舊性的保守團體,是經驗主義滋生的地方。求穩而不求新,是很多軍隊的特徵。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解放軍海軍在艦艇發展上採用小步快跑模式,先建造艦體再添加武器搞出兩個級別的事情。也會出現,歐洲將軍們打死不接受後裝槍,並稱其是“灌/腸槍”的情況。

另一位面中,普法戰爭打了六個月,平均每支步槍從戰爭開始到結束打了56發子彈。而到了一戰時期,這些子彈不夠一個周的消耗。馬恩河會戰之前,德國人認爲德軍攜帶的彈藥足夠完成施裡芬計劃,而戰役還沒結束,德國全國的彈藥儲備已經被打完了。

現在這場戰爭中,德國人因爲缺少武器彈藥、補給不利而心急火燎,而他們的敵人俄羅斯人和奧地利人,雖然沒有焦急的情緒,但卻是處於無知無畏的狀態,大唐和德國的情報系統都判斷奧地利和俄羅斯兩國準備的物資嚴重不足,尤其是俄羅斯方面,實際上其所爲的十三萬軍隊,連武器裝備都是嚴重缺乏的,他們的補給線也是最長的,需要從數百上千公里外,用馬車和人力車,一點點地將武器彈藥輸送到白俄羅斯和波蘭。至於糧秣之類的補給品,俄羅斯士兵自然是就地解決,大肆掠奪當地人了,這也算是比較常見的以戰養戰的情況。

奧地利的情況稍好,但是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尤其是馮?本德爾男爵的奧軍主力被困瓦爾卡,面對德軍的總攻,情況極爲緊急。

在布呂歇爾命德軍炮兵炮擊的當天,布呂歇爾就命令步兵發起了陣地戰。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布呂歇爾組織的炮兵雖然很快就打掉了奧軍的炮兵陣地,使得奧軍只能在德國火炮的壓制下藏在塹壕中,但是德國炮兵同樣缺少炮彈,就這樣規模的炮擊,參謀長兼大管家沙恩霍斯特判斷德軍最多還能打三次。

這時候布呂歇爾只能叫步兵開始攻擊了。

大批大批的德國士兵在炮火和機槍的掩護下開始攻擊奧軍的塹壕陣地,奧軍在多年前輸給德軍之後進行了很大的反思和訓練,作戰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尤其是奧地利人從英國人那裡買來了更多的新式武器,這使得頂着槍林彈雨衝鋒的德軍傷亡非常大。

每一個德國士兵衝到戰壕跟前,至少有四個同伴已經倒在了路上,但德國人依舊一往無前。奧地利人的反抗也是很堅決的,雙方在戰壕之前和戰壕之中勇猛的廝殺着,直到半夜時分這場戰鬥才逐漸平息,德軍在整條陣線上推進了僅2公里,但是傷亡也是極爲顯著的,僅一天之內,德軍就傷亡超過五千人,這一陣奧地利人在戰損比上取得了些許優勢,奧地利方面傷亡數字雖然小一點,但是同樣很是慘重。

雙方拼殺得極其兇殘,幾乎是一刻不停地在戰鬥着,進入晚上後,雙方都已經徹底疲倦了,布呂歇爾最終命令停止繼續向前推進。

本德爾還是具備一定指揮天賦的,他在瓦爾卡部署了儘可能大的縱深塹壕防禦體系,德軍每攻克一條防線,就要付出巨大代價。這一點在其後的戰鬥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第三天,德軍雖然一度攻下了多處塹壕,但是四通八達的塹壕坑道能夠讓奧軍迅速地支援被奪取的地方,德軍持續作戰傷亡很大。儘管德軍的炮火總能夠壓制住奧軍,但貓在戰壕中的奧地利人跟德國人殺得難解難分。

不僅如此,本德爾還深知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他在之後的戰鬥中,多次命令預備隊提前,在德軍疲憊地撤出戰壕後退的時候,打出反擊戰,給德國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同時他還調遣騎兵部隊,不斷地在德軍進攻的時候,對德軍進行滋擾,衝殺德軍的側翼,使得德軍攻勢力度減弱,甚至有時候還能把德軍給衝潰。

布呂歇爾在戰鬥進行到第五天的時候,變得更加焦躁了,“給本德爾那傢伙更長的時間,他會讓奧地利的士兵將這些混蛋的戰壕挖的更多更深,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麻煩。參謀長,我們的彈藥消耗的如何了?”

沙恩霍斯特說道:“指揮部交待士兵們珍惜彈藥應該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我們的士兵在這近一週的時間內損傷巨大,一萬多人就這麼打沒了。”

就在德軍指揮部有些愁雲慘淡的時候,布呂歇爾又得到了一個新消息。本德爾指揮他的部隊向後突圍了。

布呂歇爾對此並不訝異,德軍雖然在正面進攻受挫,但是實力毋庸置疑,奧地利人如果選擇正面突圍,前幾天德軍的慘狀就要重演在他們身上。正面突圍之後,北面是德國人的大縱深後方,得不到友軍的支援,雖然戰略上有一定作用,但是戰術上沒有可行性。

沙恩霍斯特說道:“也差不多了,奧地利人的彈藥也差不多打光了。本德爾這會兒肯定是留下一部斷後,打算全力突圍出去,本德爾自己清楚,雖然好像局勢對他有利,但是奧軍不可能跟我們一直僵持下去,我們都不具備僵持下去的能力,奧地利人還不如我們呢。那麼,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鼓作氣將後面我們的部隊給突破掉,向南甩掉我們的大部隊。”

布呂歇爾捋着鬍子說道:“但是,這樣他們在戰略上就等於完全失敗了,不能跟俄羅斯和普魯士的軍隊進行合流,那麼奧地利這次出戰的意義就完全不存在了。”

沙恩霍斯特道:“俄普奧三國究竟還是貌合神離的,爲別人火中取栗,奧地利人不會那麼傻。這場仗就算打贏了,奧地利如果損失格外巨大,那麼對他們的利益也是巨大損失。假設我們真的失敗了,這場戰爭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俄羅斯,他們會更好地得到波蘭的利益,並且打出自己的聲威,其次是普魯士,保住了國家的存在。而對奧地利來說,幾乎是一無所得的。所以奧地利在三國之中,是最軟骨頭的。”

284 桂林934 決戰日德蘭(九)256 當唐兵(上)137 途徑夏威夷669 真正圖謀(下)391 吞武裡之戰(七)407 用命800 就職207 軍貿大單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40 羣體性脫離533 票選756 五國之議741 候選人們(下)123 瓦胡的野心915 低地戰役(七)512 大革命的開幕389 吞武裡之戰(五)453 友誼087 候鳥計劃完結892 新坦克(上)310 修路012 盛宴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732 插手印度355 紅顏醉(六)917 低地戰役(九)027 新內閣921 工業狂潮912 低地戰役(四)390 吞武裡之戰(六)677 軍國292 友好的新皇帝637 軍團司令784 拳亂(十)038 擴軍595 沒有後臺的革命(上)953 亞平寧登陸423 一七八八(中)081 碰壁之後183 陽奉陰違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106 交換103 通用和一汽860 大山之中663 小規模殖民913 低地戰役(五)861 阻撓116 乾隆傲天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285 山海關360 紅顏醉(十一)670 被擺一道196 逗你玩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960 尾聲266 康仕平832 哈利法克斯538 赤字(中)225 大沽口之戰(上)887 接替者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678 兩線066 鬧事019 報復802 認可128 婚宴276 美國大商人(下)097 風轉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320 收買388 吞武裡之戰(四)064 被勒索670 被擺一道007 聯誼929 決戰日德蘭(四)268 公案464 無情877 德國斡旋644 恐懼與機會832 哈利法克斯115 人非265 兵變606 野心勃勃852 武器測試624 對棋042 各有所求404 告官潮391 吞武裡之戰(七)921 工業狂潮524 河網戰術242 擒龍(十一)258 盧小毛請客158 坤甸新顏406 軍費申請812 朝鮮448 新的想法151 放風箏017 遇襲120 馬德里之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