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戰山海(上)

行進的七七式半履帶裝甲車發出吱悠悠的聲音,畢竟跟後世那些步兵戰車在技術上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工業水平也不在一個檔次,所以並不能指望這種戰車像是布萊德利或者bmp-3一樣皮實耐操。

從京城一路開到山海關,都會不斷有戰車出現技術故障,必須停下來進行修理,平均沒走三十公里都會出現一輛車趴窩。這並不能完全說明大唐工業水準的落後,不過確實,大唐工業從無到有,雖然掌握很多先進的東西,但缺陷也同時不少。七七式半履帶車也是大唐實際上建造的第一型步兵戰車,而且在之前的驗證環節中並沒有花費太久,因爲戰爭緊迫而直接分配給部隊了。必然有很多問題出現,所有的大唐軍工工程師都是第一次設計這種武器,難免會出錯,而且還會出不少的錯。這樣對部隊和士兵就造成了一定的坑,不過考慮到即便是另一位面的二戰時期,戰車的妥善率也基本就是七七式戰車的水準,大家也就心理平衡一些了。

大唐陸軍爲了對付這種蛋疼的情況,不僅會給出徵的部隊配屬修理兵,而且還會強迫所有機械化步兵學習一定的維修知識,在需要的時候能派上用場。在戰事重要的時候,甚至還會派出額外的戰車,一輛車趴窩,步兵們立即換到另一輛車上去,保持部隊持續不間斷的前進。

如此時,猛虎團有兩個機步營出戰,卻配備了85輛戰車,即便是一路開一路趴窩,到山海關的時候也仍有額外的戰車其中沒有步兵搭乘。這也就是之前大唐採購了太多的戰車,裝備給了遠征軍。而且猛虎團在這些機械化步兵中也佔了先發的便宜,後到的雪豹團的戰車數量就少了很多,而且考慮到去嶺南作戰,並沒有添加太多預備戰車,大概也是因爲廣東的地形也不適合機械化步兵大範圍展開作戰。

謝金武從團部跑了出來,接見了前來的幾位軍官,兩個騎兵團是全面出動,團長都來了,還包括蘇穆裡。猛虎團那邊,團長琚國衝並沒有前來,到達的是遠總指的一位大校指揮官朱庭。陸軍當中,迄今只有兩少將,由於國防部長是總統兼任,所以缺乏更高階的武官。至於國防部中裝備後勤局、軍風政治局、參謀情報局這樣的司局單位,首長都是大校。而旅長這個級別也都是大校軍銜,只有第二旅、第三旅是有真正旅長的,第一旅旅長是缺員,而第四旅剛組建,由戰區司令薛嶽暫代旅長一職。

按照未來國防部的規劃,國防部長將擁有最高的上將軍銜,而三個局長、總戰區司令官則是中將軍銜,分戰區司令是少將軍銜,旅長仍舊大校,團長仍舊上校,以此類推。也就是說,按照這種模式,現在大唐東亞遠征軍的總司令白南應該是一名中將,而薛嶽現在的指派倒是合理的了。

朱庭是四十出頭歲的年紀,現代衆原維和部隊中維和營參謀長。維和營實際上整個編制規模是比照團來的,所以朱庭作爲參謀長,實際上是副團級,也就是正經的一箇中校。朱庭平時不顯山露水的,屬於一塊磚的類型,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曾經短暫地擔任過傳光團的團長,提拔之後就沒有帶兵,現在被白南又委任成爲了混成旅的旅長,來指揮作戰。

白南對於唐軍的組織結構還存在很多不滿意的地方,比如這次的作戰,他抽調來自不同旅的部隊編爲一個臨時作戰混成旅,而原本唐軍編組的旅級單位的意義就下降很多了。如薛嶽將在華南展開的作戰,也是同樣的模式,雪豹團和兩個步兵團組成第三混成旅,幾乎屬於純步兵的婆羅洲衛戍軍則沒有編制混成旅。

朱庭作爲北方戰區第一混成旅的旅長,指揮機械化步兵和騎兵在內的機動作戰力量,而神武、蕩寇、雄威三團則組成第二混成旅,旅長由陸軍第二旅旅長黃超擔任,更證實了在實際作戰中,原本的編制需要進行大的調整。

謝金武見了朱庭還是很尊重的,立即向這位大校敬禮:“神武團團長謝金武,聽從首長的調遣。”

朱庭微笑着也回敬禮,說道:“這次的作戰,白總司令的指示是,不求一舉擊潰敵人,對敵人進行震懾,如果有機會地話,可以重創敵人,我們不糾纏、不追擊,僅在限定的戰場內,對敵人進行突擊,能完全擊敗敵人,那最好,敵人還有能力重新集結,也不氣餒。作戰的目的就是讓敵人膽寒,徹底認識到我們唐軍的戰力。”

謝金武聽後不住點頭,顯然他與白南的看法是不謀而合的。現在唐軍完全沒有必要冒着風險追求完全擊敗福康安手中的三萬清軍,只要好好嚇唬他們一頓,讓他們畏首畏尾就好。

“首長您希望我們神武團怎麼配合呢?”

朱庭道:“神武團以步兵爲主,還有守城任務,所以我只藉助你們的炮兵,對我們的突擊部隊進行火力的掩護。我知道你故意留了個尾巴,讓福康安在山海關外十里地的位置搭建營壘,現在我需要你將這些營壘毀掉,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然後我們的猛虎團和獵騎團、驍騎團的同志再出戰。”

謝金武當然明白朱庭爲什麼要讓他主持先行的炮擊,因爲山海關的大門就那麼幾個,就那麼大小,猛虎團他們不可能直接從大門裡出來就發動進攻,必須先進行集結,組成陣勢,特別像是騎兵就更有這個必要了。那麼,用炮擊壓住敵人,那麼第一混成旅的部隊就能比較從容地在城下進行集結,然後各自發兵去戰。

“沒問題,首長,我們城牆上所有的火炮都能夠參與火力壓制,不僅十里地上的營壘,就連後面的清軍營寨我們也能打得到,看我們的吧!”

488 馬尼拉灣海戰(上)277 直布羅陀590 文化發展336 遣唐使(下)612 青州案(六)221 接近札幌334 遣唐使(上)148 糊弄351 紅顏醉(二)043 參觀訓練092 抵港214 戰前內閣會議037 返國612 青州案(六)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063 舊金山建市172 聖奧古斯丁906 登陸烏克蘭338 知識316 德意志傭兵849 唐人紐約585 運河447 跳火車(下)873 逼退戰略728 意大利統一047 灌溉125 吉普VS甲殼蟲444 乘警166 真正的野望218 穿越衆百態202 庫克船長959 大一統126 閃電快馬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341 江南(三)510 風暴漸近283 “虛張聲勢”540出口增長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794 雞頭鳳尾132 不許登岸592 音樂會431 協商173 拿騷之戰639 梅斯戰役(上)687 佔領荷蘭576 萊比錫戰役(六)034 阿爾普爾科598 萃英會(上)632 惘694 橫貫線025 戰俘234 擒龍(三)846 Z計劃261 古北口050 掩護090 邊界劃定408 中南半島野望457 二子385 吞武裡之戰(一)248 京中人心(續)809 朝鮮使臣102 自由風級427 國之強848 區劃和國土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610 青州案(四)852 武器測試175 大唐五大建設798 滋事042 各有所求723 秩序制定(下)445 跳火車(上)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510 風暴漸近453 友誼174 東南三州398 曼谷華民819 目送(番外)246 京中人心864 解放453 友誼941 新年轟炸行動085 驅人辦事386 吞武裡之戰(二)347 江南(九)300 肱股之臣797 更多麻煩448 新的想法865 電子工業(修正)319 修碼頭439 遭遇戰429 求見600 萃英會(下)766 練拳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952 法國戰役186 伸手要錢741 候選人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