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技術出口

選擇這種東西,都是假象,實際上從來都是不存在的。

1777年9月,英軍司令官亨利.克林頓在曼哈頓正式向唐美聯軍無條件投降,唐人還鄭重其事地搞了一個受降儀式,在大唐巡洋艦揚威號的甲板上,一張長桌擺開,一面坐着克林頓,另一面則坐着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和大唐遠征軍總司令劉放吾。

雖然克林頓情緒比較低落,但是看起來還是很正常的,沒有像是某些海島國家的瘋子一樣,無條件投降之後就哭爹喊娘切肚皮。

來自大唐日報的記者,用一臺照相機,記錄下了這一幕,當照相機的“閃光燈”焰火閃了那麼一下的時候,除了唐人沒有被嚇到,美國人和英國人都驚了一跳。

兩個月之後,這張照片出現在了大唐日報的頭版頭條,標題是《慶祝反帝反殖民主義正義戰爭勝利》。當然最先得到這張照片的是大陸會議,雖然一衆議員老爺們對於僅僅是啪嗒一聲就將人的影響留下來的技術十分驚奇,但是人人都知道這張照片有着怎樣的歷史價值。它作爲珍貴的史料,被和《獨立宣言》的原本一起妥善保存。

自然美國人提出了向大唐購買這種照相機的要求,作爲外交官楚白迴應稱,可以讓美國派遣專門人員,到大唐購買照相器材和學習相關的技藝。實際上,美國人希望購買很多東西,作爲唐美交流的先行者詹森,是在大唐呆過時間最長的人了,這位細心的商人整理出了一系列大唐的神奇科技,比如說電燈、電話機等等。

這份材料首先交給了大陸軍統帥華盛頓,之後華盛頓又特別在大陸會議中指出了,爲了讓美國快速成爲不畏懼英國、繁榮富強的先進國家,應該從大唐共和國大量地引進先進技術,派遣留學生學習等。

大唐共和國對於十三殖民地的精英們的神秘感正在慢慢褪去,但是卻讓這些精英們對於這個西海岸國家更爲敬畏。這個國度極端富有,那裡的人們幾乎沒有飢寒,無論是糧食還是其他產品,出產豐富,足以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唐人十分聰明,在戰爭中大唐的顧問給大陸軍和大陸會議出了很多好主意。他們創造了非常多先進的科技,使得生活更加便利。

自然最直觀的體現還是大唐的軍隊,他們的火槍射擊速度更快,火力密集,射程更遠,大炮也是如此,所以大唐的軍隊格外強大。

可以說,十三殖民地的精英們希望建立的理想國家,就是大唐共和國這樣的國家了。而且現在兩個國家的關係非常友好,美國希望能夠師從大唐,學到種種推動自己進步的東西。

儘管英國官方上還未結束這場戰爭,但是十三殖民地中英軍只剩零星存在,也馬上就要被肅清了。喬治三世和他的內閣大臣們,就算是不想失去十三殖民地也沒有辦法了,這場戰爭雖然並未使得英國本土元氣大傷,但是幾乎丟掉了巨大多數北美殖民地,而且還被吞掉了三四萬士兵(含僱傭兵),被擊沉了幾十艘戰艦。更何況,勝利根本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這個年代的歐洲國家都很現實,最終英國也只能承認這個局面,打落牙齒往肚裡吞。

大陸會議已經開始在以國家的層面開始考慮諸多問題,比如國家的發展。在1777年的年底,大陸會議向大唐駐美使節楚白提供了一份請求書,基本上按照詹森的材料,以及美國本身的實際需要,向大唐請求購買產品、轉移技術、派遣留學生等。

其實這種局面早就在意料之中,大唐內閣在派出遠征軍之前內部就討論過如果美國希望獲得大唐種種技術附加產品,應該如何處理。

內閣雖然意見並不是特別統一,但最終還是認爲,現階段有條件、有門類限制地向美國出口技術附加性產品是可行的,風險性並不很大。

實際上,歷史上美國獨立之後沒多久,工業革命已經迅速地開展起來了,機器開始大量的進入美國工廠,改變了其生產模式,而第一個發明蒸汽明輪船的正是美國人富爾頓。

所以,即便是大唐不賺這個錢,美國人很快也會進入到工業革命中。反之,如果大唐有計劃地推動對美國的技術輸出、產品出口、行業扶植和打壓,可以更主動地去塑造整個美國的產業結構,將美國綁在自己的經濟鏈條之上,同時也獲得更多可以限制美國、控制美國的手段。

再就是出口技術附加性產品的門類方面,什麼東西可以出口,什麼東西不能出口,都有一番討論。比如,像是電燈這樣的東西,要不要出口?結論是要的,雖然這會提前一百年開啓美國的電氣化革命,但是然並卵。電氣化革命在沒有工業革命打底之前,起不到什麼太大推動作用。

電氣化設備的出口,設計了一系列的東西,最基礎的發電機肯定是要出口的吧,就算是最普通的火力發電設備,每一座都是天價。然後輸電供電設備也是要出口的,大量的電線,會使得大唐的冶金企業和塑料化工企業統統授意。再就是各種變電輸電設備,同樣會得到相當可觀的訂單。再就是通入千家萬戶的電燈泡,以及一系列偏重民用型的電器,如電熱水壺、電風扇、電話、照相機等。

至於工業化生產的電動機械,暫時還不會賣給美國人的。在生產機器上面,仍舊是以蒸汽動力的各種機械爲主,另外像是紡紗機、軋棉機這一類的簡易型機械,都會出口到美國。大唐不怕他們用落後大唐棉紡織產業兩代以上的機械,對自己形成競爭。

由此可以看出,大唐對於美國的出口的產品,會比較偏重於民用消費領域,而在工業生產領域則會落後不少。

那麼唐人害不害怕這些技術附加類產品出口美國,會造成技術的流失?

一點都不流失是不可能的,但是美國人那麼快就能夠山寨出一大堆的大唐產品,可能性基本爲零。後世人們看到共和國山寨了無數的歐美產品,從電話到戰鬥機,應有盡有。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之所以共和國能夠山寨,是因爲本國有一套龐大而完整的工業體系。整體上和局部上,這個體系都落後,但是形成的集羣效應也是龐大。別提那些普通民用消費品,都是outsour赤ng到共和國去代工的,技術什麼的是手把手地交給山寨之王的。就算是複雜的產品如戰鬥機,有優秀技術工人和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能夠一點一點摸着來,因爲原理都懂,有錢了就能投入一點,最後肯定搞得出來。

可是以上所有後世共和國具備的優勢,現在還沒真正意義上成立的美國都不具備,別說工業體系了,真正的機械近代化工業他都沒有,在具體的學科上全都是空白,更沒有大量的現代產業工人,也沒有人手把手地教。

給他們一臺發電機,如果構造圖不給他們,甚至美國人都無法拆解。就算拆出來了,他們不知道這個巨大機器某個零件需要用什麼材料,因爲冶金也不給力。總之一切的一切,大唐做的出來,但美國做不出來,所以他們學着買來按幾下按鈕,做一些簡單工作就好了。

就如同中東國家都有一些石油工業,大鬍子們能夠操作複雜的採油設備,但是他們卻造不出來,就算他們有錢也沒用。就是同等的道理。

美國人也知道需要真正去學技術,大唐也不排斥接收美國的一些留學生,但是數量必然是有限的,就像是西班牙派到大唐的留學生一樣,他們會單獨設班,而且教授的內容絕對不會跟一個普通大唐人學習的東西一樣。

駐美使節楚白很快便答應將這份請求書送回國內,並許諾推動唐美在經濟上的進一步合作。不過他同時又提出了,因爲大量技術產品出口,唐美之間需要簽訂一份知識產權和專利協議,防止大唐企業和個人的知識產權和利益遭到侵犯。

專利法這個東西在歐洲很早就有了,威尼斯人在十五世紀就有了第一步近代意義上的專利法案。美國人對此也並不是格外排斥,顯然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後世那種靠着專利能夠拖垮一個公司的厲害。

實際上,大陸會議也提出了購買製造大唐軍械的技術,不過楚白卻否決了他們的提議,而改以大唐以技術和其他要素爲投入,與美國企業合作開辦軍械企業,生產的武器主要是大唐的一些外貿產品,如sc-2步槍和一些民用獵槍。至於大唐軍方制式的武器,那就想也不要想了。

美國還沒立國,現在大陸會議的經費還是借的大唐的,所以整個項目的開展不會很快。倒是,大陸會議中好些都是富商,或者有富商的朋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當然不存在國家投資的事情,顯然每一種大唐商品,都有一個有實力的美國商人代理,而這些美國商人,纔是掌握美國政治走向的真正人羣。

744 除盜773 營救042 各有所求454 洛佩茲509 海軍壯大計劃198 技術出口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600 萃英會(下)316 德意志傭兵120 馬德里之行(下)469 奧夫雷貢825 購物廣場615 對抗526 升龍城下123 瓦胡的野心340 江南(二)016 鄧艦長的海軍宏圖868 巴爾幹之亂(上)562 漢堡的小青年420 種子(下)859 噴氣式228 路況946 次大陸戰役(下)159 荷蘭商館019 報復918 四面受敵912 低地戰役(四)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292 友好的新皇帝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573 萊比錫戰役(五)236 擒龍(五)727 瓜分瑞士091 重商主義081 碰壁之後023 聖地亞哥號943 導彈戰437 謝絕249 遷移418 世界235 擒龍(四)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311 西海岸三州914 低地戰役(六)037 返國569 萊比錫戰役(一)544鬆平之政829 觀望404 告官潮100 杜鵑計劃(下)450 推翻624 對棋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628 事變再演?507 最終停戰(中)591 娛樂產業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024 白鯊登場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533 票選790 西逃路(中)260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下)170 新領地裡的印第安648 國王之死385 吞武裡之戰(一)898 貿易挑戰398 曼谷華民476 彼端917 低地戰役(九)590 文化發展467 白山踏平607 青州案(一)538 赤字(中)948 遊牧民941 新年轟炸行動284 桂林392 吞武裡之戰(下)593 蒂****特斯855 調停613 青州案(七)523 炮艇入河570 萊比錫戰役(二)302 廣州城破167 《費城協議》900 烏克蘭097 風轉129 劫船405 孟雲097 風轉147 希望的方向229 喜聞樂見帶路黨924 保護航線203 檀香山063 舊金山建市896 狂造505 互助法案046 遊街誇功414 坑039 百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