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陳福仔在大唐

從福州來的移民陳福仔扛着鋤頭,提着一筐乾糧,快步地往地裡走。這個時候正是傍中午頭,農場的社員們都在涼棚裡歇着了,這一段沒多少樹木,之前全是低矮的灌木,年初的時候全給平整了,現在是大片大片的良田。

“福仔你這憨貨,怎麼現在纔過來,又上哪裡玩了,我們快要餓死了!”生產小組的副組長帶着笑意說道。

旁邊有工友也笑道:“大哥還不知道福仔嗎?這小子八成又跑去自己的地裡看了。”

陳福仔連忙擺手否認道:“我沒有,食堂那邊說是要改什麼氣燒火,所以慢了一些,我纔來晚了,我沒有去自己地裡瞅。”

他一邊說着,一邊勤快地將框裡的乾糧發給大家,發完乾糧摸了摸自己已經光禿禿的後腦勺,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副組長笑道:“有什麼好看的啊,一天不看個八遍不散夥。你那地裡現在種的全都是苜蓿,就算是放那裡管也不管,它都長得蹭蹭的,看了也白看。”

陳福仔有點靦腆地道:“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咱一輩子也沒有過自己的地,現在一下子有了十畝田,雖然今年沒趕上時節,種不得糧食,但是總覺得新鮮啊。”

副組長啃着饅頭,就着鹹魚和醬菜,道:“這立馬就秋天了,你那十畝地回頭可以種一茬冬小麥,麥子在咱們大唐比白米貴,收成雖然少了點,但也不賠。”

陳福仔從年中的時候抵達珈州,當時是極爲忐忑的,在船上呆了好久,雖然攥着唐人給的三十塊銀元,可是怎麼都覺得不踏實。直到來到大唐,見到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國家,最後還被領到這個農場,負責人指着一塊集中的十畝田地對他說“這就是你的地了”,他才踏實下來。

只是陳福仔到的時候是初夏了,農時已經誤了,農場更是統一給這些田種了苜蓿之類的作物,蓄養地力,同時也是爲了給牲口提供飼料。當時陳福仔拿着地契,恨不得就躺在田裡不出來了。農民對於田地的偏執,是極端到了一定程度的。

他所在的農場叫做羽哈維農場,之前叫野河農場,爲了紀念約庫茲戰爭中犧牲的烈士羽哈維,更改成了現在的名字。大唐農場跟蘇聯的集體農場是兩回事,雖然大家同屬一個農場,但是現在實行的還是責任田承包制度,農場裡大都是單身光棍農夫,大家要麼自己耕一片地,要麼幾個人合計着耕一片,農場有專門的農機和農具,比如陳福仔的副組長,就學成了開拖拉機的“絕活”,他拉着犁耙能耕別人幾十倍的田,承包的地也有幾十畝之多。甚至這樣還有餘力去管管別人,副組長也幫別人耕田,不過雙方一般都會合計一下,抽一定比例的收成交給他作爲報酬。

農場的田地主要分爲兩塊,一塊是私田,屬於個人所有,土地所有產出也歸個人,這種田一般屬於新移民的。還有一種是公田,屬於農場大集體所有,對所有社員進行承包,往往抽取一個比較低的比例作爲租金,耕種滿十年歸耕種者所有。

農場的主要作用一是促進農業生產合作,在糧種分發、農業新技術推廣、農機推廣、作物統籌種植計劃等方面提供給農民們個人所不具備的一些便利,這就比個人進行單純的農業生產更具優勢。再有就是組織田地承包和土地開荒的事情了。實際上現在的農場更像是一個基層行政單位。

當然,在農民小有家財之後,也可以自行購置土地,買地分買熟田和荒地之分,荒地更加便宜,甚至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每畝幾塊錢都是買得到的。

一羣人吃着午飯,也在八卦着,有點見識的副組長說道:“你瞧光咱們農場,開墾出來的土地就翻着翻地變多,打的糧食也是越來越多了,糧價說不得也得跌,倒是這個糧食跌了,咱們也沒有什麼損失,國家統一購糧,糧價都是穩定的,我是算了,這一年一畝地,種上個兩季,搞個小輪作什麼的,刨去承包費,也不用留自家口糧,然後賣出去,差不多一畝能賺個一百二三十塊錢,咱們農場平均差不多每人是十畝地,這就是每年1200塊錢了,這個收入比得上成裡那些做工的了,而且十年之後,這地就成咱們自家的了,多好。”

陳福仔一算這筆賬,也是超級激動,道:“敢情咱們大唐,全都是地主了啊。”

有人對副組長道:“大哥你可是一個人耕了四十多畝田啊,那豈不是一年收入五六千,太厲害了!”

陳福仔也是崇拜地看着副組長,在他想來,自己家鄉福州的那些地主們,也絕對不可能一年有五六千唐元的收入,這唐元是等於一克黃金的,雖然陳福仔過來也有一兩個月了,但還是沒搞懂一克到底是多重,反正他知道他拿着的牡丹銀元,一個能換一塊二毛五的唐元。又約麼是一個等於八錢多銀兩,5000塊的收入就是4000塊銀元,放到大清國去,就是每年三千多兩銀子了!

這個比絕大多數滿清官員名義上的俸祿都要高了,更比得上許多的富商,尋常的地主家也絕對賺不到這麼多錢。

陳福仔已經是滿眼小星星,心道:“大唐真是一塊寶地啊,我若是跟副組長學了開農機,過幾年也包上幾十畝地,豈不是也能一年賺個幾千兩銀子?”

不過副組長卻又說了,道:“不過你們看着吧,這會兒說是徵兵,又從各農場抽走了上千人,但卻影響不着咱們各農場生產。之後來大唐的新移民也越來越多,雖然丁口變多了,吃的糧食也多了,但是種的田也更多,再考慮什麼農業技術進步之類的,糧食是肯定越種越多。就算國家有個統一收購,不至於穀賤傷農,但是這肯定也有個底線。糧價最後肯定要跌,一個人種個幾畝田,肯定不如到城裡做工合適,再說城裡不是說環境也好,機會也多嗎,年輕人都願意去城裡闖。”

陳福仔連連搖頭道:“我就不,我覺得能自己耕田就很好了。之後再討個老婆,生幾個娃娃,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

有人笑道:“你這憨貨,還想着找媳婦呢,咱們這邊別的不多,就是光棍多。每個星期都有什麼相親會之類的東西,不過姑娘都是些土著女子,還有剛來的越南女子,只是這些女的來咱們大唐都是要過好日子的,尋的夫君第一等就是機關上工作的、大企業的管理幹部什麼的,第二等是軍人、教師、大夫什麼的,第三等則是普通工人們,最末則是咱們這些侍弄土地的了。”

副組長又嬉笑道:“你以爲咱們組長這兩天離了農場去幹嗎了?還不是在洛杉磯相上了一個越南姑娘,人反正是沒見過,組長他說是長得俊。雖然組長跟咱們大夥兒一樣也是個農民,但是人家多少也算個小幹部不是,再加上相親是需要王八對綠豆,得看對眼,所以就找上了。”

又有人說:“你像是那些越南來的姑娘,多也是農家子女,所以有田有地的,可能更喜歡些,比起印第安那些女子,這些越南妞多少還清秀些。”

副組長又道:“等着吧,組長回來八成就要建新房了,不跟咱們這夥兒光棍住了,到時候他叫大夥幫他蓋房,可得狠宰他一頓,這可是咱們組第一個成親的。”

陳福仔也是過了二十歲了,老大不小的應該成個家了,來到大唐雖然吃好住好,還有了自己的田,可是找不到媳婦那就麻煩了,陳福仔合計道:“我們老家吃不上飯的人家不少,很多家裡的女兒養不活就賣了,咱現在怎麼也是有田有地的人了,實在不行,我再回一次福州,帶一個姑娘回來成親。”

衆人一聽不由哈哈大笑,副組長說道:“好志氣啊,記好了,你要帶姑娘回來,可得替我也帶一個。”

“還有我,還有我。”

陳福仔說道:“我們村和四里八鄉,沒地給人耕種的佃戶可多了,租子收的又高,一遇上荒年就可能吃不上飯,多少家原本有田也最後欠了債抵了,村裡那麼多戶人家,能夠吃飽飯的可能一成都不到,我來大唐之前,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頓頓吃飽,還有自己的田地。咱大唐地多人少,若是能帶來更多的移民,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就好了。”

副組長笑道:“那是,要不然你小子也不可能來我們農場不是?”

陳福仔也是心悅誠服地笑着,心裡想,等着自己種兩年地,攢下一點錢,便回自己的家鄉去。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到時候能討一個同鄉的媳婦,也能宣傳宣傳帶幾個老鄉一道來大唐生活,算是爲大家盡了一份心力。

而就在這個時候,由三艘船組成的商船,再度從長灘港起航,朝着廣州進發了。不管杜鵑計劃進行的如何,現階段與清貿易還要搞,移民還得偷偷運回來。

708 華沙會戰(六):戰略199 新的軍事改革841 走上前臺617 威脅與妥協350 紅顏醉(一)493 失親887 接替者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279 戰事總結296 新朝新體(中)743 江戊伯881 應對歐洲217 輿情(下)952 法國戰役065 父子646 抵押716 華沙會戰(十四):暴打749 波斯058 走私船103 通用和一汽547干涉051 約庫茲戰爭(上)650 炮兵指揮官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662 馬達加斯加485 三寶顏223 南固威島686 再戰英吉利(下)375 上海生意(中)090 邊界劃定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023 聖地亞哥號924 保護航線206 法蘭西買買買791 西逃路(下)880 歐洲聯合年785 拳亂(十一)570 萊比錫戰役(二)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022 譁衆取寵122 夏威夷種植園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086 增強的海盜074 轉運的出洋人321 奇峰813 宗族瓦解(上)034 阿爾普爾科175 大唐五大建設232 擒龍(一)644 恐懼與機會288 戰山海(中)246 京中人心618 三個條件149 波士頓攻城戰318 應對740 候選人們(上)231 時間膠囊303 滲透嶺南894 思維843 表現曖昧900 烏克蘭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622 突然演習453 友誼059 奢侈品貿易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144 利益的競逐909 低地戰役(一)036 不信074 轉運的出洋人888 願景010 晚會籌備231 時間膠囊036 不信525 江面水戰890 卸職093 毒蛇677 軍國862 滅土司522 疆域628 事變再演?675 擴大化789 西逃路(上)267 傷者098 風平913 低地戰役(五)076 潘振承951 倒下的西班牙301 形勢876 地面壓迫151 放風箏211 北海道780 拳亂(六)710 華沙會戰(八):自得115 人非562 漢堡的小青年222 船手衆401 入真臘202 庫克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