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強權就是真理(三)

“執失酋長可還有甚要補充的麼?”

張君武並未去制止衆文武官員們的慷慨進言,也不曾有甚評述,僅僅只是靜靜地聽着,直到衆臣工們的嚷聲稍弱之後,這才似笑非笑地看着執失思力,語調淡然地發問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爲貴我兩國之將來,還請陛下體諒我家可汗一派良苦用心,爲捍衛和平,我突厥汗國自當不遺餘力,希望貴國莫要自誤便好。”

能被始畢可汗派來當使者,執失思力自然不是等閒之輩,到了此時,又如何看不出張君武將自己叫到朝會上來的用心何在,心中自不免便有些堵得慌,可爲了自家性命着想,他也不敢在此際說甚太過頭的話,只能是在言語中暗示了一番,擺出了戰爭的威脅。

“呵,執失酋長既是沒甚要說的了,那便且先回驛館歇息好了,待得朝議有了結果,朕自會給爾一個明確之答覆。”

張君武根本沒理睬執失思力的威脅話語,揮手間,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逐客之令。

“陛下聖明,外臣告退。”

儘管很是不爽被張君武利用了一把,奈何形勢比人強,執失思力根本沒得選擇,只能是再次行了個撫胸禮,而後便由一名中年宦官引領着退出了大殿,自行迴轉驛館去了。

“諸位愛卿都聽清楚了,突厥汗國所謂的好意究竟是啥玩意兒,無外乎就是仗着兵強馬壯,要我中華帝國俯首稱臣罷了,是啊,強權就是真理麼,誰的拳頭大,誰說話就響,這話雖糙,理卻不糙,如今突厥勢大,坐擁百萬控弦戰士,更有李淵、竇建德等鼠輩爲之搖旗吶喊,怎麼看,我中華帝國都是弱勢的一方,面對這等四面皆敵之處境,不說衆愛卿看着心驚,朕也是傷腦筋啊,怎麼辦?說實話,自昨日得知突厥使節團來意起,朕便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是戰?是降?是和?難,很難啊!”

待得執失思力退下了之後,張君武也沒再讓諸般臣工們表態,而是微微地搖了搖頭,感慨萬千地便分析了一番。

“……”

Www тt kán ℃o

聽得張君武這麼一說,羣臣不禁便全都爲之黯然不已,沒旁的,只因帝國雖是連戰連勝,佔據的地盤也越來越多,可歸根結底來說,還是弱國,根基未穩,民心也尚未大定,連連征戰之下,國庫也快見了底,糧秣雖因今夏大收以及佔據了蜀中而略有富餘,可鹽、鐵的庫存卻已是消耗得七七八八了,短時間裡根本無力再支撐起一場大規模戰事,須得休養生息上一段時日,方纔能再起大軍,在這等形勢下,徹底跟突厥汗國撕破臉似乎有些不合時宜,可要衆朝臣們接受突厥汗國所提出來的那些苛刻條件麼,顯然也不成,左右爲難之下,衆朝臣們一時間還真就不知該說啥纔好了。

“有人跟朕說,如今敵強我弱,不若先虛與委蛇,姑且先穩住突厥人,待得掃平了天下,再回頭跟突厥汗國清算總賬,朕一開始也覺得頗是有理,委曲求全、臥薪嚐膽,都是歷史已然證明過的良策,不就是朕丟些臉面麼,若能換得天下大治,朕倒也不吝面子有損的,可朕再一細想,卻又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了,朕向以平天下安百姓爲己任,又豈可每年拿出千餘民間女子去送予蠻夷爲奴爲婢,這就是安民麼?不,這是害民!再者,帝國之領土乃是將士們拿生命去拼下來的,朕豈能將之送人,朕沒那個資格,天下間也沒誰有那個資格!”

張君武並未在意衆臣工們的沉默,也沒點名要哪位朝臣來回答問題,略一停頓之後,又接着往下述說了一番,只是語氣越來越重,到了末了,已是聲線高亢無比。

“陛下說得對,誰想搶我帝國之領土,拿命來換,要我帝國之子女,留下頭來!”

羅士信向來熱血,這一聽張君武如此說法,登時便激動得難以自持,緊着便從旁搶了出來,朗聲便高呼了一嗓子。

“陛下聖明,我等寧可站着死,也絕不跪着生!”

“要戰便戰,我等華夏兒郎,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

“不能保家衛國,要我等軍人何用!”

……

帝國多鐵血將領,不止羅士信一人,秦瓊、程咬金、文振等諸多大將也都被張君武這等慷慨之言所打動了,紛紛出列響應,到了末了,杜如晦、褚亮等素性強硬的文臣們也都跟着出頭呼應,至於少數老成持重的主和之人麼,見情形不妙,自是都不敢亂說亂動,只能是老老實實地閉嘴不言。

“諸位愛卿之忠心,朕素來是信得過的,帝國有爾等在,斷不會亡!”張君武一壓手,先是安撫了衆人幾句之後,這才接着道:“還有人跟朕說,和親或許不失爲穩妥之道,自古以來,和親之事不在少數,乍然看了過去,似乎還真能得一段時間之和平,似乎也能爲積蓄力量爭取些時間,朕本也有意爲此,然,再細究一下歷朝歷代所謂的和親之效果,卻猛然發現所謂的和親換和平不過只是假象而已,無論匈奴還是突厥,都是狼子野心之輩,根本不是和親所能打動者,之所以有和平,並非和親之功勞,而是戰不得之故,若是戰機出現,塞外那些胡人根本不會在意甚和親不和親的,大軍該南下攻掠之際,根本不曾有絲毫的顧慮可言,國與國之間向來只有利益,又哪來的誠信,將所謂的和平之希望寄託在弱女子的肩頭上,不過是懦夫的妄想罷了,朕不願爲,也不屑爲!”

“陛下聖明!”

張君武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麼個份上,諸般臣工們不管心中的真實想法是甚,那都須得緊着稱頌上一番的,人人臉上都滿是激動之色,至於究竟是真激動還是在演戲,怕是隻有他們自己才清楚了的。

“朕意已決,孔尚書這就去回覆突厥人,要戰要和,朕都奉陪到底!”

張君武也沒去細究衆臣工們的表現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在他看來,都是無所謂的事,只要帝國屹立不倒,那就沒啥越不過去的坎,再說了,從滎陽的那場怪夢裡他已知曉始畢可汗命不久矣,不僅如此,他的繼任者——處羅可汗同樣也是將死之身,一年裡連死兩名可汗的後果便是突厥內亂大起,徹底分裂成了東西兩大帝國,儘管還是很強大,卻已不是無可匹敵的強,哪怕是在爭霸天下的同時,張君武也有信心跟突厥人好生較量上一回!

“微臣遵旨!”

孔穎達內心裡其實還是希望帝國能採取攘外先安內之策略的,只是見得張君武態度如此堅決,他自是不敢再行進言,只能是恭謹地應了一聲了事。

“好了,此事便議到此處,楊師道。”

張君武素來殺伐果決,既已決定了的事情,就不打算再有所更易,也不打算給羣臣們進諫的機會,揮手間便已點了刑部尚書楊師道的名。

“微臣在!”

刑部尚書楊師道明顯沒料到張君武會點到自己的名,很明顯地愣了一下之後,這才醒過了神來,略有些慌亂地搶出了隊列,躬身應了一聲。

“朕問你,楊鬱、屈突通謀逆一案可都複覈完了麼,嗯?”

早在攻打折墌城之前,張君武便曾下過詔書,要求留守朝中的柴孝和等人對屈突通謀逆一案從快從嚴處置,可這都一個多月過去了,此案居然還不曾結尾——審倒是都審完了,可刑部那頭的複覈意見卻始終沒見出來,以致於處刑一事也就這麼一直拖着,對此,張君武顯然是很不滿意的,此際叫楊師道出來,很明顯就是要問責了。

“回陛下的話,此案尚有多處疑點未明,幾名主要嫌犯之口供也有出入,微臣以爲……”

楊師道乃是觀王楊雄的幼子,學問倒是不錯,只是在人情世故上明顯不行,加之爲人又固執,愛認死理,這會兒哪怕都已聽出了張君武言語間的不滿,可兀自在那兒強調着客觀事實,他倒是說得振振有詞了,卻令衆朝臣們都不禁爲其捏了把冷汗,沒旁的,這可是欽定的謀逆大案來着,又豈是臣下可以胡亂進言的。

“哼,按你這麼說,是義明與克明在欺朕嘍,嗯?”

見得楊師道如此不知變通,張君武實在是忍不住了,也不等其將話說完,便已是不耐至極地冷哼了一聲。

“微臣不敢,只是……”

張君武這麼一變臉,楊師道的臉色不由地便是一白,可腦筋卻是怎麼也轉不過彎來,張口便又要述說案情。

“朕不想聽緣由,爾回去後即刻將複覈結果報了來,朕自會有所主張。”

張君武登基之際之所以將楊師道安排在刑部尚書的高位上,並非真看重其之才學,而是出自安撫隋朝舊臣之所需,如今大局已定,加之九江公主也已安全回到長安,楊師道的作用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的,此際見其如此不知變通,張君武已是起了換馬之心思,自是懶得跟其多言羅唣,揮手間,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旨意。

“微臣遵旨。”

儘管兀自滿心的不服,奈何張君武主意已定,楊師道也自沒得奈何,只能是無奈地應了一聲了事……

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20章第二十章 堂堂之陣(三)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急謀脫身(一)第89章第八十九章 大破無上軍(三)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七百一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五)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370章第三百七十章 圍點打援(一)第111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好消息壞消息(一)第12章第十二章 畫餅充飢(一)第590章第五百九十章 再戰夷陵(一)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463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高家軍的瘋狂(一)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120章第一百二十章 臣有罪(二)第379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吃了一彈章(二)第497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誘敵入彀(二)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律法與人情(三)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 許昌會戰(一)第205章第二百零五章 輕取長安(一)第54章第五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214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都劇變第515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六)第70章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一)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154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因變而變(三)第599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死一人活一城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第363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雁門關阻擊戰(四)第七百一十四章 遼東戰役(二)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280章第二百八十章 只要人不要地(二)第519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臨洮之戰(四)第134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硬不吃(六)第305章第三百零五章 朕不急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351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李唐的覆滅(一)第312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韓信嶺攻防戰(四)第585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血戰襄陽(五)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 許昌會戰(一)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509章第五百零九章 走投無路(三)第295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取伊闕關(二)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138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急謀脫身(二)第97章第九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二)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至江都第604章第六百零四章 巧取襄陽(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518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臨洮之戰(三)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善後第346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隴右鐵騎揚威(二)第442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圖窮匕見(五)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60章第六十章 歷史的小拐點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非川陷阱(二)第84章第八十四章 官渡之戰(六)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 兵進介休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82章第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四)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350章第三百五十章 猛攻太原城(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非川陷阱(二)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410章第四百一十章 喋血張八嶺(一)第568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離間之計(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馬周論政(一)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353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唐的覆滅(三)第4章第四章 突出重圍(二)第418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挫敵鋒銳(一)第118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曲徑通幽(三)第236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情突變第541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華麗的脆敗(一)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502章第五百零二章 包圍與反包圍(三)第89章第八十九章 大破無上軍(三)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518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臨洮之戰(三)第259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鐵血南陽(三)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263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懲戒之戰(三)第587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勇取九宮山(二)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