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

“報,稟蕭大人,長安賊軍已至岐山,縣令路累不戰而降,岐山縣已落入敵手,賊軍離我雍城已不足六十里了!”

雍城的城守府中,一身紫袍的河池太守蕭瑀正自滿臉躁意地在後院廳堂上來回踱着步,卻聽一陣匆匆的腳步聲響起中,一名渾身大汗淋漓的報馬已若旋風般地闖上了廳堂,一個單膝點地,惶急不已地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什麼?那方嘯如何了,嗯?”

蕭瑀本來就沒指望僅僅只有兩千兵力的岐山能擋得住張君武所部二十萬大軍,可卻希望路累能堅持個三、五日,也好爲河池軍的調動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可卻萬萬沒想到路累居然不戰而降了,如此一來,雍城的門戶已然洞開,自由不得蕭瑀不發急了。

“回大人的話,方縣尉出城呵斥賊軍之無禮犯境,賊軍上下竟都置之不理,方縣尉屢屢被逐,如今正在向雍城趕來。”

聽得蕭瑀問起了方嘯,報馬的臉上立馬便露出了哭笑不得之神色,很是無奈地將方嘯的境遇簡單地陳述了出來。

“怎會如此,這,這……”

身爲國舅爺,蕭瑀出身極貴,乃是南朝梁明帝蕭巋第七子,蕭皇后之弟,但卻非紈絝之輩,實際上,蕭瑀其人學富五車,善能治政,只是個性剛直,屢屢犯顏直諫,故而不討隋煬帝之喜歡,大業十一年八月被貶去了河池任太守,至今已近三年之久,於任內,將岐州、漢中等地都治理得蒸蒸日上,算是大隋朝不多的能臣之一,只是並不懂軍略,沒遇到戰時,倒也能勝任太守之職,可一遇到征戰,方寸也就徹底亂了——早先派出下驍將高望率軍萬餘據城死守高墌城還算應對得當,可一聽聞張君武率二十萬大軍殺來,不是緊着調集兵馬準備死戰,而是將希望寄託在方嘯這等所謂能言善辯之士的身上,指望着靠其一張嘴能說退張君武所部,這等想法只能說着實太過天真了些。

“蕭大人,事急矣,戰恐不利,不若且先兵退漢中,據險死守,姑且讓張逆所部與西秦軍自行戰了去,待得二賊兩敗俱傷之際,我軍再回頭重振河山,如此,或可再興大隋社稷焉。”

見得蕭瑀在那兒手足無措地慌個不休,站在一旁的長史慕容羅睺可就有些看不下去了,緊着便從旁建議了一番。

“蕭大人明鑑,末將以爲慕容大人所言甚是,如今賊軍勢大難擋,徒戰無益,不若以退爲進,如此也可保得我大隋社稷之元氣,還請大人早作決斷。”

“蕭大人,下官以爲慕容長史所言正理也,我軍暫避敵之鋒芒,既可保住破敵之實力,又可令二賊相爭,此卞莊刺虎之上策也,當是可行!”

“蕭大人,雍城無險可守,雖有兵兩萬餘,卻斷難抵擋張逆之兵鋒,反觀漢中則天險處處,我軍守禦無憂,坐山觀虎鬥豈不美哉?”

……

張君武的善戰之名早已傳遍天下,河池一地的文武官員們都沒膽子跟華軍一決雌雄,哪怕有着城防這等地利優勢,也自都不以爲己方能守得住,只是礙於蕭瑀的死硬脾氣,衆人不敢輕言撤退罷了,而今麼,既是有了慕容羅睺的帶頭,衆文武官員們也就此來了精神,七嘴八舌地便全都嚷嚷開了,竟無一人敢言戰者。

“哼,某深受先帝厚恩,守土有責,豈可輕易言退,爾等休要妄言,亂我軍心者,殺無赦!”

蕭瑀就是一死腦筋,若是肯撤退,早就可以撤了的——以蕭瑀在長安之人脈,張君武方纔剛作出西征之決定,就已有人暗中通知了他,那時候無論是要撤回漢中,還是將漢中之軍力全都調集到雍城來,都不是難事,偏偏蕭瑀就是不肯撤,在調集軍力時,也是拖拖拉拉,近半個月過去了,才調集了兩萬出頭的軍力,至於其餘兩萬部隊,居然還留鎮漢中,說是以防漢中有變,其在軍略上的無能由此可見一斑。

“蕭大人既是一定要戰,那就請下令緊閉雍城四門,死守待變好了。”

蕭瑀這等言語一出,衆文武官員們當場便全都傻了眼,一時間都不知該說啥纔是了,也就屬慕容羅睺膽子較大,緊着便出言建議了一句道。

“好,傳令下去,緊閉四門,全城緊急戒嚴,準備迎敵!”

儘管不通軍略,可蕭瑀卻不乏死戰之決心,揮手間,還真有那麼點準備慷慨就義之凜然模樣。

“諾!”

蕭瑀的決斷既下,衆河池文武官員們不管樂意還是不樂意,此時此刻都只能是轟然應諾不已,至於各人心中作何感想麼,那恐怕只有上天才曉得了的……

“老爺,客人來了,就在西花廳裡候着。”

蕭瑀下命令倒是下得爽快了,可苦的卻是慕容羅睺,此無他,蕭瑀根本不懂軍務,只知道要閉城而守,可究竟該怎麼守麼,他卻是兩眼一抹黑,所能依靠的自然只有將軍出身的慕容羅睺了的,這不,可憐慕容羅睺從末時一直忙到了天將擦黑方寸回到了自家府上,這纔剛進了府門,就見府上總管已是小心翼翼地湊到了近前,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爾等退下!”

儘管府上總管不曾明說客人是何方神聖,可慕容羅睺卻是一聽便知,但見其眉頭微微一皺,揮手間便已將跟隨在側的下人們盡皆打發了開去,而後方寸獨自一人拖着腳向西花廳行了去。

“伯父,您可算是回來了。”

西花廳裡空蕩蕩地,就只有兩人端坐在几子後頭,其中一名文士模樣的青年一見到慕容羅睺行了進來,緊着便起身行了個禮,此人姓陳,名望舒,乃是原虎賁郎將陳蓯之長子,自陳蓯於潼關歸降之後,陳望舒便以蔭庇而入仕,如今乃是兵部職方司主事。

“嗯,這位是……”

陳家與慕容家乃是通家之好,彼此又是姻親,關係頗近,正因爲此,慕容羅睺並未在意陳望舒的行禮,視線始終不離那端坐着不動的魁梧漢子。

“某,左屯衛郎將牛德見過慕容將軍。”

不等陳望舒作出解釋,那魁梧漢子便已是霍然起了身,衝着慕容羅睺便行了個軍禮,昂然自報了家門。

“牛德?莫非是夜襲武關的牛將軍麼?”

原齊郡軍特戰隊自入關以來,在歷次大戰中,都有着神勇之表現,被張君武賜名爲“國之利刃”,聲名遠揚天下,其統領將軍牛德之威名遂傳遍天下,但凡爲將者,少有不曾聽聞其名者,慕容羅睺也自不例外。

“正是牛某。”

牛德乃是實幹之人,並不怎麼擅長與人應酬,此番前來慕容府,也就只是配合陳望舒行事而已,自是不願多說,簡單地吭哧了一聲,便即閉上了嘴。

“久仰,久仰了,不知牛將軍此來是……”

牛德可以不吭氣,可慕容羅睺卻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要知道面前這位主兒可是搞夜襲玩暗殺的好手,這等大戰將臨之際出現在自家府上,不高清其之來意,慕容羅睺又哪敢放心坐下。

“伯父放心好了,牛將軍此來只是來配合伯父行事的,但消伯父有令,牛將軍自會照辦了去,若能和平解決雍城之事,伯父功莫大焉,小侄來前,陛下可是有過交代,不吝國公之重賞。”

對於慕容羅睺的謹慎態度,陳望舒顯然很是理解,沒旁的,牛德那廝不說敵軍聞風喪膽,就連自己人對這廝手下那幫神出鬼沒的傢伙也自忌憚無比。

“陛下如此厚賞,某受之有愧啊,哎,非是某貪圖賞格,實是不願見河池一地之百姓遭戰火之塗炭啊,罷了,不說這個了,不知牛將軍所部可是都已入了城了?”

儘管陳望舒明確表示牛德所部聽從自己之安排,可慕容羅睺不明底細之下,哪敢真就這麼放心了去,幾句客套的謙遜話語之後,又將話題繞回到了牛德身上,顯然是不搞清牛德所部之動向便不得安心。

“某之所部只到了百人,足可應付一切,慕容將軍且自放寬心好了。”

在彼此間尚未達成正式密約的情況下,牛德自然不可能將底牌全都現了出來,僅僅自是簡略地給出了個不甚可靠的答覆,便即閉上了嘴。

“原來如此,唔,牛將軍、賢侄且都一併看看,此便是雍州佈防圖,老夫已將心腹手下大半調到了東城,只消陛下一道旨意,老夫便可開東城門迎王師入內。”

見得牛德明顯不打算細說根底,慕容羅睺也自不敢再強問個不休,但見其略一沉吟,便已抖手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了一卷絹布,在几子上一攤,自信滿滿地便給出了保證。

“好,陛下旨意在此,慕容羅睺聽封。”

慕容羅睺的誠意既出,陳望舒自是爲之大喜過望,也自沒再遲疑,緊着便從貼身處取出了一份黃絹蒙面的詔書,雙手捧着,高聲地宣了一嗓子。

“臣,慕容羅睺恭聽聖訓!”

慕容羅睺其實早在三月初便已跟陳望舒聯繫上了,之所以一直拖着不曾給長安方面一個確切的答覆,只不過是本心裡還想着輔佐蕭瑀,以復興大隋社稷罷了,可待得見蕭瑀根本不值得自己拿身家性命去幫襯,慕容羅睺棄之於不顧也就屬理所當然之事了的……

第76章第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七)第28章第二十八章 算與反算(二)第337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喋血宛洛大道(五)第121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少艾之慕(一)第423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假劫營(三)第572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區別對待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606章第六百零六章 巧取襄陽(七)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212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潼關風雲(一)第486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甕中捉鱉(五)第373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會戰金銀灘(二)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297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強取伊闕關(四)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 兵進介休第632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橫掃舒州(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非川陷阱(一)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22章第二十二章 招降納叛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519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臨洮之戰(四)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33章第三十三章 強取洛口倉(一)第216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正統之爭(二)第407章第四百零七章 虛情假意(三)第156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灞水之戰(一)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423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假劫營(三)第348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猛攻太原城(二)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487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衆叛親離(一)第34章第三十四章 強取洛口倉(二)第273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第140章第一百四十章 急謀脫身(四)第283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利刃總教官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83章第八十三章 官渡之戰(五)第146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取武關(三)第374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五)第304章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不嫌多第291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七百零六章 突如其來的大案第七百零三章 大追殺(一)第370章第三百七十章 圍點打援(一)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362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雁門關阻擊戰(三)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182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城大捷第480章第四百八十章 突襲安次城(二)第176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擊賊(二)第404章第四百零四章 二將齟齬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159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灞水之戰(四)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54章第五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23章第二十三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一)第617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強勢碾壓(五)第639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輔公佑的末日(二)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447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困獸猶鬥(四)第494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警訊連連(一)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374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492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網恢恢(二)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299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刺王殺駕(一)第410章第四百一十章 喋血張八嶺(一)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631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橫掃舒州(一)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439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圖窮匕見(二)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162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以拖待變(一)第341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喋血宛洛大道(九)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219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兵進雍城(一)第362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雁門關阻擊戰(三)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67章第六十七章 雙洎河之戰(二)第394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營救人質(三)第205章第二百零五章 輕取長安(一)第468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第460章第四百六十章 窮途末路(三)第561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二)第149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洛河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