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

張君武所部主力大軍在雍城一停便是大半個月,明面上看起來是在鞏固河池這麼塊新收之地盤,可實際上麼,那些轟轟烈烈的安撫河池各地民心的舉動只是個幌子而已,爲的是掩蓋兩樁大事——其一,揮軍蜀中,在周邊羣雄反應過來之前,搶佔天府之國這個大糧倉;其二便是秘密與盤踞涼州的李軌取得聯繫,以定共同伐西秦之盟約。

蜀中的重要性自是毋庸多言的,只看秦開蜀而掃平六雄與劉邦得蜀而有天下,便可知蜀中在平天下之戰中的意義之所在——有糧在手,心中不慌!但凡有志天下者,都斷不會忽視蜀中的戰略地位,可有趣的是每逢天下大亂之際,蜀中之人卻都少有跟着起舞的,就算是割據一方,那也都是被外來勢力所佔,值此隋末亂世之際,天下各地皆沸反盈天,唯獨蜀中居然沒人趁勢而起,儘管盜賊比和平時期要多出了不少,可都不成氣候,也沒見哪方勢力率先對蜀中用兵的。

奇怪麼?其實說穿了也簡單,蜀中富庶,民皆安逸慣了的,加之隋煬帝的橫徵暴斂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之地區,對蜀中的剝削雖也不輕,可架不住蜀中糧多,經得起折騰,百姓苦是苦了些,卻遠不到承受之極限,自然也就不會揭竿而起了的,至於沒有豪雄攻打蜀中,並非無人看到蜀中的重要性,而是都抽不住手腳來佔據蜀中,以致於如今的蜀中還是以大隋朝的名義存在着。

蜀道艱難,於其餘諸雄來說,攻之不易,蕭銑的軍隊打到了三峽之後,便即放棄了進川之打算,箇中固然有着周法明與張善安兩家拖其後腿的原因在,可未嘗不是因蜀道太險之故,然則對於張君武來說,河池一地到了手,取蜀中其實就有若探囊取物般簡單,要考慮的不是能不能拿下,而是如何在最短時間裡將蜀中的戰爭潛力發揮出來,思慮再三之後,張君武最終決定派左驍衛將軍肖正南率一萬華軍主力並一萬五千河池降軍進川,臨別只一語以勉之——亂世用重典,平蜀之要在於嚴!

漢中既已在帝國的掌控之下,入川的門戶早已洞開,肖正南所部沿子午谷一路闖進了川中,所過之地,無有不舉城而降者,入川大軍根本就不曾遇到過絲毫的抵抗,短短半個月不到,蜀中絕大部分城池都已宣佈歸附帝國,所剩下的也就只是治理工作了的,而這顯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了的。

於順利拿下蜀中的同時,與涼州李軌的聯絡也同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張君武派出禮部郎中安興貴秘密趕赴涼州,與李軌商議結盟事宜,言稱李軌若是肯出兵攻蘭州,以威脅西秦之側後,則許其以涼州王之位,對此,李軌召集羣臣商議再三,最終決定接受涼州王之封,但卻以糧秣輜重不足爲由,拒絕了即刻出兵蘭州之議,只說待得夏收後,定會全力配合帝國之軍事行動云云。

李軌耍的明顯就是緩兵之計,想的便是坐山觀虎鬥,對此,張君武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可也不在意,很是爽利地便在雙邊密約上用了玉璽,算是正式確認了李軌的涼州王之地位,沒旁的,只要李軌不與薛舉勾連一氣,於張君武來說,那就足夠了,待得滅掉了薛舉之後,區區一李軌又能蹦躂到何時?

時光荏苒,一轉眼已是五月初九,自帝國兩路大軍出征時起,已是一個多月過去了,北線戰事依舊處於僵持之局面,任憑樑師都所部大軍如何佯動如何挑釁,李靖都不加理會,只一味地謹守五龍山大營,閉門不戰,弄得樑師都也自沒了奈何,也只能是屯兵山外,與李靖之大軍玩起了武裝對峙的把戲。

北線無戰事的同時,西線的戰局卻是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高望善守,儘管手中只有萬餘兵力,可依靠着高墌城的堅固,硬是擋住了薛舉十數萬大軍的連番強攻,儘管戰損不小,可與此同時也令西秦軍損失慘重不堪,眼瞅着高墌城短時間裡難以攻下,薛舉終於失去了耐心,只留一部分軍隊監視高望所部,大軍主力開始向隴縣轉進,明顯有着轉移主攻方向之嫌,接到前線急報後,張君武認定西秦軍銳氣已失,決戰之時機已然成熟,遂下令全軍結束脩整,以秦瓊所部爲先鋒,盡起大軍出隴關(隴縣,又稱大震關,關中四關之一)趕赴淺水原,截擊西秦軍主力,至此,僵持了月餘之久的西線戰事終於到了要刺刀見紅之時了!

“傳令下去:讓步軍加快速度,跑步前進,日落前務必趕到盤龍山!”

隴右雖是平原之地,可靠近隴山一帶的地勢卻並不算太平坦,溝谷山巒不時交錯縱橫,地形地勢相當之複雜,於騎軍來說,雖礙難了些,可畢竟有着馬匹的助力,行軍速度自是不慢,然則對於靠兩條腿走路的步兵來說,這等複雜的地形可就真是件麻煩事了,磕磕絆絆地走了大半天的路,全是在溝谷間繞來繞去,真一算直線距離,根本沒走出多遠,如此速度,自然不能令前軍先鋒大將陳明振感到滿意。

“他姥姥的,都給老子加快速度!”

就在陳明振不滿部下之行軍速度的同時,東北方五里開外,西秦軍先鋒大將渾幹同樣也正對部下的開進速度怨怒不已,罵罵咧咧之餘,就差沒抽刀子殺人了。

“報,稟大將軍,前方五里處發現長安軍前鋒,看旗號應是左武衛將軍陳明振所部,箇中騎兵兩千,步軍六千,總兵力約八千之數。”

渾乾的罵聲方纔剛落,就見一騎哨探從前方急速衝了來,一到渾幹馬前,緊着便是一個滾鞍下了馬背,單膝點地,氣喘吁吁地稟報了一句道。

“哈,來得好,兒郎們有活幹了,傳令下去,全軍加速,衝上去,幹翻賊軍!”

渾幹乃是羌人,本是嘯聚在隴右一帶的馬賊頭領,武藝高強,有着萬夫不當之勇,薛舉造反後,渾幹率部去投,被封爲神武大將軍,爲人最是殘忍好殺,這會兒一聽陳明振所部的兵力只與自己相當,而騎軍只有寥寥兩千騎,頓時便起了一口氣吃掉陳明振所部之心思,但聽其怪笑着嘶吼了一嗓子,率手下八千鐵騎便發足狂奔了起來。

“報,稟將軍,前方三裡外發現大批敵騎,正高速向我軍殺來!”

淺水原西北一帶東高而西低,又有幾處並排的低矮山包遮擋住了視線,故而從西向東行的華軍哨探提前發現來敵的機會明顯比西秦軍哨探要小上了許多,這不,直到渾幹所部大肆加速所揚起的滾滾煙塵都已衝上了半空,華軍的哨探這才警覺了起來,緊着便將緊急軍情報到了陳明振處。

“該死!傳令:全軍向左轉,騎軍斷後掩護,步軍搶佔左側高地,列陣接敵!”

陳明振顯然沒料到會如此快遭遇敵軍前鋒,這一見己部如今正位於谷底之處,明顯難以抵擋得住敵大批騎軍的衝擊,頭皮不禁爲之一麻,趕忙飛快地四下裡逡巡了一番,於瞬息間便斷定己方步軍難以在敵騎到來前搶佔住前方那幾處並排着的小山包,無奈之下,也只能將就地選取了左側一里開外的一處小高地爲列陣之所在。

“嗚,嗚嗚,嗚嗚……”

隨着陳明振一聲令下,淒厲的號角聲頓時便暴響了起來,原本正自呈縱隊行進的華軍將士立馬聞令而動,但聽口令聲此起彼伏地響個不停中,兩千騎兵很忙便在原地開始了戰術調整,而六千步兵則飛快地向左側一里開外的小高地衝了過去,試圖搶在敵騎軍殺來前列好迎戰之陣型。

“突擊,殺光他們!”

陳明振的命令雖說下得很是及時,奈何三裡之地對於發足狂衝起來的騎軍來說,實在是太短了些,還沒等華軍步軍將士們趕到左側的小高地處,渾幹已率部衝到了東北方的一座小山包頂上,這一見華軍正在試圖調整,臉上立馬露出了一絲獰笑,一邊馬不停蹄地順着平緩的山坡直衝而下,一邊鼓足中氣地咆哮着。

“帝國無怕死之軍人,弟兄們,跟我來,殺賊,殺賊,殺賊!”

陳明振的副將正是右驍衛將軍趙揚,這一見西秦軍順山而下,氣勢驚人已極,心頭不由地便是一沉,但卻並未因此而有絲毫的怯弱,一把從得勝鉤上取下了長馬槊,振臂一呼,一馬當先地便衝了起來。

“華夏兒郎,戰無不勝,華夏兒郎,戰無不勝!”

趙揚所部騎軍兵力雖不多,卻都是屍山血海裡拼殺出來的百戰老兵,自有着無敵強軍之驕傲,哪怕面對着數倍於己之敵,也自無人退縮,齊齊呼喝着新的戰號,全速狂衝而出,緊隨在了趙揚之身後,於行進間飛快地調整出了個鋒矢騎陣,若有一把利刃般高速向滾滾而來的西秦騎軍衝殺了過去……

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7章第七章 虛實相間(二)第617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強勢碾壓(五)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439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圖窮匕見(二)第546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華麗的脆敗(六)第190章第一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二)第522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夜襲龍支城(二)第451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戰桑園(三)第12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進行時(四)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619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以誠相待(一)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38章第三十八章 隱憂重重(二)第66章第六十六章 雙洎河之戰(一)第267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事成堆第427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戰於野(三)第267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事成堆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629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奇襲望江城(一)第405章第四百零五章 虛情假意(一)第540章第五百三十章 戰和由我(二)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613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強勢碾壓(一)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248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擊制勝(二)第384章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襲巴東(四)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441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圖窮匕見(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降神兵(二)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261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懲戒之戰(一)第209章第二百零九章 安定關中(三)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58章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警示天下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356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唐的覆滅(六)第540章第五百三十章 戰和由我(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埋頭準備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34章第三十四章 強取洛口倉(二)第146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取武關(三)第283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利刃總教官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非川陷阱(四)第441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圖窮匕見(四)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289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季攻勢(三)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404章第四百零四章 二將齟齬第618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強勢碾壓(六)第53章第五十三章 謝徐大帥借箭第362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雁門關阻擊戰(三)第599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死一人活一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4章第四章 突出重圍(二)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156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灞水之戰(一)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349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猛攻太原城(三)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白道決戰(三)第70章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一)第102章第一百零二章 以正合,以奇勝(七)第549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297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強取伊闕關(四)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28章第二十八章 算與反算(二)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179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過河擊賊(五)第498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誘敵入彀(三)第431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三)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494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警訊連連(一)第267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事成堆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54章第五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605章第六百零五章 巧取襄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