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文戰

說的那麼大,人家燕城就是不給你貢米,你能怎麼辦,連平陵渡都給了燕城了,萬一把燕城誒惹毛了,這羣文人怕是都不知道,京都該怎麼守。

想到這裡,武將們心裡都不太舒服,想當初的大齊什麼樣呀,燕城燕氏那不過是守在大齊北面的一個官渡而已。不過百年經營,燕氏如今都敢同京都比肩了。

尤其是近些年,現任燕城主當家以後,一條條的仁政下來,都是繞着百姓聲息的,他們京都這些文官雖然沒本事,可照貓畫虎也該能學幾分纔對,怎麼就到了今日這等地步呢。

可嘆偌大的大齊呀。

再看王座上的人,武將們覺得文官們沒那麼可惡了,這位如今除了道骨仙風的裝扮,真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地方,前些年勉強還成,可近幾年越發的不走正道了。

文官們就是有心學,到了這位這裡,怕是也無心民生,一心追求他的長生大道呢。怨誰呀。

都是給老齊家賣命的,他們自家人不爭氣能怎麼辦。

下面臣子因爲點稻米亂糟糟的,上面的王上終於開口了:“燕城與我大齊速來交好,想來是秦地流民過多,燕城財力不足,乃至於貢米不能送到京都。”

距離最上面的丞相大人意識到王上這話不妥,燕城跟大齊那是什麼關係,燕城主那是我王封的一字並肩王,什麼叫做速來交好呀。豈不是擡舉燕城。

老丞相沒開口呢,邊上的老將軍終於開口了:“王上,燕城乃我大齊鎮邊守軍。”

王上有點沒面子,鎮邊守軍說的好聽,大齊給過人家軍餉嗎,不過這話說出去滅自己威風。王上:“如此老將軍就去時同咱們鎮邊的守軍去談貢米的事情吧。”你強硬你牛逼你來。這位王上堵人還是有兩下子的。

老將軍氣的鬍子都飛起來了,真想對着王上吼一句,你把老夫手上的兵馬還來,老夫自去同燕城說明。老將軍手上的兵馬被王上調去倒騰什麼仙殿,老將軍不滿久矣。

丞相大人不得不站出來了:“王上,老將軍年歲大了,不宜遠行。”

心說,您讓老將軍幹這種文官的活,您就怕老將軍被燕城給側反了呀。

當然了燕城還是沒有反的。不過看樣子快,尤其是王上最近不知道聽了誰的話,又開始有事沒事的叨咕人家少夫人。

老丞相怎麼就覺得那麼鬧心呢,風雨之際,偏生還要來雷電。

王上對這位老大人還是很倚重的:“如老大人說,該如何。”

好吧,誰說話誰就背鍋。丞相大人:“王上,依老臣之見還是先弄清楚燕城爲何貢米供應不上,在行協商良策纔好。”

王上不太滿意:“如此說來,燕城貢米不至京都,倒不是流民的原因。”

丞相大人知道在顛上駁了王上的面子,怕是這位心裡惱了,可這話不能不說:“燕城安置流民確實不易,可臣聽聞,燕城流民開荒耕種,天公作美,收成還是不錯的。”

那就是不是因爲流民的原因,王上該當是往下問,那是何種原因的,可王上沒有如此開口,反倒是追問:“燕城這兩年俱是如此。記得那年我大齊乾旱,也唯有燕城因爲去了奇女子喬氏,旱情稍有緩解的。”

丞相大人大人臉色都黑了,還提呢:“王上,燕城能夠避過天災乾旱,實數燕城上下官員百姓齊心協力,挖井抗旱的結果,與女子實在沒有關係。”

王上:“這就是老丞相孤陋寡聞了,喬氏女子機關術了得,爲燕城帶去了壓水井,解旱災之爲難。”

丞相大人:“王上說的有道理,不過是獻策而已,老臣淺見還是燕城上下齊心協力,重農耕,體恤百姓生息之結果。”

王上表示自己生氣的意思,就是不搭理老丞相了,對着百官:“聽民間所言,自喬氏到了燕城之後,燕城風調雨順,事事順遂,都說喬氏女子乃是有大運氣之人。這樣的奇女子合該來我大齊纔對。”

衆臣擡頭看看丞相大人,一個開口的都沒有。這可是大殿,王上你如此推崇一個已婚婦人不合適呀。

丞相大人:“既然是民間所言,肯定是有所不實的,這普天之下還有比王上,王后更運氣大的人嗎。讓老臣說,說這話的人其心可誅。不知道他安的什麼心呢。”

王上:“老丞相就是太過嚴肅了些,朕不過是想說,若是真有如此大運氣的女子來我大齊京都能庇護更多的百姓而已。”

然後揮揮手:“好了,散了吧。”正事還沒說完呢,若是換成別的倒也罷了,可現在是氏族們這邊的白米都斷了呢,氏族們不幹呀。

丞相同老將軍嘆口氣佝僂着渡步散朝了。老將軍嘆氣:“就該讓老夫去燕城瞧瞧的,人家苦寒之地竟然有如此作爲。可嘆我大齊,良田廣廈,如今竟然是如此境況。”

老丞相:“也是那燕氏奸猾,自從敬獻大米以來,看似出手大方,可谷種卻捂的死死的,竟然屋一粒流入我京都。”

老將軍:“真的無一粒谷種流入我京都。”老丞相搖搖頭,至少官府從來沒有報過,有耕種稻米的人家。氏族們若是耕種稻米,怕是就不會如此着急的崔促燕城的貢米了。

老將軍神情凝重:“聽聞,魯地今年可是已經耕種了燕城的大米了。我京都竟然一粒谷種不曾流入。”

老丞相:“什麼意思,官府未曾報過,氏族們若是有耕種的話,何至於如今這樣催促貢米。”

老將軍:“老丞相莫急,耕種燕城稻米的地方很多,竟然一粒谷種不曾流入京都,老丞相可曾想過,燕城該是何等實力能夠做到如此。”

老丞相跟着腦門冒汗,這,這太駭人聽聞了吧:“或許”

老將軍搖搖頭就走了。那是或許能成的事情嗎,尤其是魯氏的稻穀都耕種了,可京都這邊一點都沒有,可見魯氏同燕氏已經達成一致了。至於秦氏不提也罷,百姓都在人家燕城了,還用得着說嗎。

在分析分析,老丞相基本上都爬不上馬車了,這可真是大意了。可嘆王上不思安民,竟然還想着什麼奇女子的大運氣。可恨,可惱。

王上散朝之後心情也不美妙,感覺威嚴受到了挑釁,百官竟然無一人捧場,簡直可惱。

想要去王后那邊,想想無趣的很,轉身又走了,還是尋仙問道纔是正事。偌大的基業沒有命享受那也是白搭。王上想的還是很明白的。他只有長長久久的或者,才能享受這時間的榮華。

道長們都說了,求仙同長生之人都不能動氣,所以王上的心情始終都是很平和的,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麼可生氣的。

若那喬氏女子當真同道長們所說不是凡人,等他的駐仙台建好之後,自然就把仙人給吸引過來了。凡塵之地豈是仙人能夠居住的。當初那喬氏女子來京都的時候,他就說能同他一樣有欣賞美色眼光的定然不是俗人。

可惜當初緣淺沒能把仙人留住呀。王上肯定不承認自己眼拙的,所以說是緣淺。

還同能夠理解他的道長們感嘆了一兩句。當然了這話很快就到了燕少城主的耳朵裡面,緣淺,這詞是這麼用的嗎。燕少城主完全理解爲,王上這是要奪臣妻的節奏。

燕城主看到兒子的臉色,心說就該把這兩字給刪減下去再讓燕陽看的。

燕陽:“可嘆偌大的國度,竟然供養這等不明是非,沒有底線之人。”

燕城主:“畢竟是百年經營,我燕城同大齊相比,底蘊還是差了許多。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兒呀,三思呀。”

燕少城主:“父親無需擔憂,兒子不是莽撞之人。百姓爲重,爲了這等小人,傷及無辜兒子怕折福分。”

燕城主:“好好好,這就對了,說起來,這王上有一句話還是說的很對的,喬氏很是有些大運氣,大福氣。”

燕陽:“您怎麼也說這種話。”燕城主:“這是實話,喬氏天大的本事,若不是遇上我兒有個屁用,那是我兒有識人之能,用人之度,我燕城纔有如今這番聲勢。讓我說王上的見識太短了,合該看到喬氏身後的我兒纔是大運氣之人。”

燕少城主:“大運氣什麼的,兒子從來不信,不過喬氏能遇到兒子肯定是她的福氣。”

燕城主就這麼看着兒子趾高氣昂的走人的,當爹的無奈呀,啥時候這麼低聲下氣,奉承過別人呀。可這人是他兒子,真怕一個暴怒做出來點什麼沒法收拾的事情。

如今的燕城多好呀,聲勢如日中天,燕城主挺享受的。說白了沒啥志氣,這樣就滿足了。

每次看着兒子精神抖索一幅天下隨我招手的氣勢,燕城主都感嘆自己老了,少了份銳利。可還是想要維持現狀的安穩。

燕少城主雖然被城主大人這個父親給哄住了,可心裡那點事不痛快也沒忘,是個男人都忍不得自己媳婦被別人惦記着。尤其他燕陽還就這麼一個媳婦守着過日子呢。

回府就鼓動喬木把在京都的酒肆給關了。多掙錢的買賣呀,爲什麼要關門。喬木自然是不同意的。燕陽:“錢比我們父子還重要。”一句話喬木委委屈屈的認了:“總要給我個理由吧,人家掌櫃的當初投靠我,那不就是想着在京都落腳的嗎,我說不供酒就不供酒了,那不是斷人財路嗎,多不講信義呀。”

燕陽:“你一個女人講什麼信義。”

喬木:“不帶你這樣說話的呀,女人怎麼了,女人礙着你了呀,天下女人做的事情多了,有情有義的更是比男人還多呢。”

燕陽知道自己說的過分了。也不跟她分辨,隨喬木爲女人掙口袋去,反正拉出來溜溜也知道女人能做什麼呀。當然了現在他就是在女人的門路,要憋屈京都呢。

想到這裡有點汗顏,不過燕少城主面上能撐住,依然威嚴的吩咐喬木:“你若是願意撫照他,就讓他去平陵渡,或者我燕城來開酒肆就是了。又不是非得京都那片的銀子能掙。”

喬木:“那倒是也成,不過這得看人家樂意不樂意。你說好好地買賣,那麼多的銀子,說不要就不要了,男人怎麼這麼敗家呀。”

後面這句話雖然很讓人惱怒,不過喬木終歸是隨了自己的心意,把買賣給停了,燕少城主也不同她掰扯男人是不是敗家的問題。

他燕陽帶回來的銀子,那是能敗的完的嗎,小見識的女人。

京城的名仕釀沒有酒了,這是什麼原因。酒肆的老闆揮揮手,帶走了大筆的家財,去別處落腳了。一句解釋都沒有。

可擋不住這些文人的嘴巴呀。沒有名仕釀爲什麼,因爲京都以無名仕,還供應什麼名仕釀呀。這話不是在燕城傳出來的,忒傷人,而且傷的還是文人。這樣的嘴巴他們惹不起的。

燕城那邊酒肆說話了:“燕城的名仕釀有的是,名仕們喜歡只管來燕城。”

京都這邊的文人肯定不幹,鬧騰起來之後,直指少城主府這個供應商,你不給京都供應名仕釀,爲什麼。

燕城的官方回話說,釀酒遭禁糧食。

可你燕城境內,名仕釀恨不得連三歲孩子爲了成爲名仕,都要偷喝一口的,你怎麼不缺糧食呀。這話哄不住人呢。

官方的回答在怎麼圓滿,也擋不住兩面的文人們鬥嘴。

最後燕城這邊直接引用,燕城內部流傳出來的那句,京都以無名仕,不供應你名仕釀怎麼着。

不服,不服來燕城一戰,當然了這個說的是文戰。

對於燕陽來說,這些人來燕城,不管結果如何,那就是燕城贏了。輸贏無所謂。

京都那邊的文人說來京都,對不起,爲何去京都呀,又不是我們要京都的酒水。

這事吧就被燕陽給攪合起來了,當然了肯定是有燕少城主內部炒作的成分在裡面。

等到京都那邊的名仕帶着一衆學子,雄赳赳的過來要碾壓燕城土豹子,讓他們見識什麼是名仕之後,也不知道誰傳出來一句,京都那是修築駐仙台,求仙問道的地方,有你們名仕什麼事呀。

京都合該是賣神仙酒的地方。

第二百九十一章 裝瘋賣傻第二百二十一章 翻臉第三十二章 不識擡舉(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砍價(新年快樂)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胎第二百零八章 約會第一百四十章 持寵而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長記性章(求收藏)第三十章 俗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鬥第四百六十六章 拼酒第一百九十四章 損招第四百四十六章 賞心樂事第二百四十章 喜事連連第五百四十章 秦氏貴女第二百五十章 豪言第五百一十章 豐收第三百七十九章 慶賀第二十六章 狼羣(求收藏)第五百七十四章 作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真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飃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藥(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八章 峰迴第三百九十一章 且看第二百九十九章 酒肆第四百八十三章 寵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作死第一百零一章 京都第二百九十一章 裝瘋賣傻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吸第一百三十六章 桃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升官第二十四章 入世第八十七章 輕語第五十八章 總是在轉圈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成第九十三章 被婚配第三百七十九章 慶賀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填第三百二十六章 匪夷所思第二百零九章 填裝禮(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一章 佐證第一百一十八章 名將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藥(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三章 走近科學第四百七十三章 主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常第三百八十五章 憋壞第五百二十二章 冷戰第八十一章 放飛第八十章 失而復得第四百四十八章 來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震撼第三百四十七章 科學論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香(今日還有更)第二十九章 扶傷(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治病第二百七十章 失禮第五百六十三章 圍勢第三百八十八章 起落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價第一百零八章 夜會(收藏,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伏筆埋的好第二百五十九章 逍遙天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硬氣第五百零八章 滿月之喜第五百六十六章 領地第四百二十章 辦學第二百九十三章 態度第三百四十五章 喬木pk燕城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取巧第四百八十七章 京都第三十六章 內秀(求收藏)第五百零八章 滿月之喜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婚說第一百六十九章 越界第五百五十五章 安撫第五百四十七章 仙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宴會第二百四十六章 筆友第一百三十章 歸屬感(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五章 美人說第四百五十九章 報仇第四百二十八章 被認可第一百六十七章 平淡第一百三十六章 桃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解第三百六十四章 渣父渣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小世子揚名第一百零一章 京都第一百五十八章 取巧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鬥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辯第七十二章 石蓮第四百八十五章 美人說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壇第二百七十一章 動手第六十九章 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