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仙人

王上就這麼一句話,讓下面的大臣都驚呆了,您這是站在一個什麼立場才能說出這麼超脫的言語。您到底明不明白,燕城同京都現在是個什麼情況呀。

丞相大人都覺得醉了。還要去燕城走走,您這是用王駕去試探燕氏父子的野心嗎。話說您有沒有想過萬一燕氏父子有不臣之心,您要若何呢。

衆位大人沉默,大殿好寂靜。沒人符合,也沒人反對。一個總是不被臣子們認可的王上,心情肯定是不太愉快的。

王上不在一臉的神往了,而是臉色沉了下來,開口詢問下面的官員:“燕城的仙宮,不過兩個多月就已經修築的像模像樣,聽聞還是商戶自籌款項而建。我大齊修築駐仙台兩年之久,搭進去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是無數,爲何到如今還是進展緩慢。諸位大人可有見解。”

能有什麼見解呀,您因爲駐仙台,把秦地都給禍害成那樣了,您那什麼跟人家燕城比呀。燕城修剪的那那是立交橋,雖然被百姓們傳成仙宮,可那是一條條方便學子們去書館求學的仙路,跟您求仙,求長生的意義一樣嗎。

人家的出發點那就比您高尚的多。別說商戶們自籌款項,這比款子就是哪個部門出都樂意,那是買名聲的。

您也不看看,被您委任去將駐仙台的官員,哪個不是名聲狼藉的。好人誰願意沾上這個邊呀。

根本就沒有可比度的好不好,也就好意思把這樣的兩件事拿到一起放。生生的在打自己的臉呀。

繼續沉默的朝堂,讓王上更加的臉色陰沉:“燕城不過北蠻之地,自古貧瘠苦寒,竟然都有仙宮之城,我大齊的京都,那是自古繁華,人才聚集之地,自然是人傑地靈,出塵人物多少。我大齊的仙台必須儘快完成。”

丞相大人:“王上,如今時節已進入秋末,工程怕是很難再有進展,還望王上體恤百姓辛苦。”

王上:“大膽,駐仙台那是爲百姓祈福,爲我大齊昌盛興隆而建。能夠爲建築仙台出力,那是百姓們的福分。”

丞相大人都想脫鞋拍這個四六不懂的王上兩下:“但凡建築都要受時節所侷限的。”

王上:“不能停工,儘快鑄成,既然是仙台,自然是有仙人庇護的。又怎麼會受時節所限呢。”

說的好不自信。丞相大人都覺得王上恐怕是腦子不清醒了。真有神仙,若是有靈的話。第一個就容不下你這樣不體恤百姓的王上。

只能說這年頭的官員們都是世家舉薦的世家子。對於王上的權威,實在是不咋看重,要不然丞相大人也不會如此的藐視頂頭上司。

世家們若是動了支持立場的心思,怕是舉家族之力掛冠離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秦地那是他們所有世家的前車之鑑呀。跟着王上認主子,那是爲了家族昌盛的,沒有前途,他們爲什麼要給你出力,聽你使喚。

所以大齊的官員敢跟上座的王上叫板。

同樣的事情若是發生在燕城,世家們的權利就沒有這麼大。燕城就跟王上說的北蠻之地差不多,因爲苦寒,貧瘠,這裡的世家沒多少,還都是不入流的。

燕城主當初爲了有人可用,不拘一格的到處招募人才,別說是世家,寒門學子,商戶,外族的部落都歸攏到一起的,只要有本事都能得到重用。

別說等到燕城主掌權之後,還特意提拔了寒門付氏。基本上這時候燕城的用官制度,已經兩極化了,一半是世家舉薦,一半是寒門考試。科舉制度已經悄然的走上了正軌。

當然了寒門爬起來的也不容易,三品以上即便是燕城主破格錄用,依然是碩果幾枚而已。

燕城三品以上的官員多是京都遣送過來的,不過到了燕城之後,俸祿都是燕城這邊給的。

當的是京都那邊的官,吃的是燕城的祿米,這些三品以上的官員們,自然也就不好同燕城主弄得太過僵硬。吃誰像誰嗎。

所以燕城這邊的發展一直都是放飛的,自我的,燕氏父子想怎麼折騰怎麼折騰的。

近二年燕少城主身邊,又崛起了一批寒門出身的侍衛,提拔成了武將。也就說燕城的朝堂上,現在寒門不光在文官這邊半壁江山,連武將也被寒門給攻佔出了缺口。

世家那邊自然也是很緊張的。不過燕城這邊老牌的世家,出了人家李氏就沒有幾個上得了門面的。他們在燕氏跟前根本就沒有什麼地位。燕氏父子如何行事,真的不用看他們的臉色。

至於說新興起來的世家,說好聽了那是世家,說不好聽了,那都是看到燕城安穩,到燕城落戶的爆發戶。

上數幾代都不見得祖宗是誰,他們有什麼可堅持的。只要他們有燕氏父子需要的本事,他們就能在燕城立足,世家的利益跟他們關係根本就不大。

更別說還有一類人,那就是燕氏父子在擴大燕城底盤之後,地盤上的土著貴族遷徙而來燕城的居民。這麼多年的通婚,文化通化之後,基本上那都是燕城現在的主流力量了。

這些東西融合在一起,看着很雜,很亂,可實際上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是繞着燕氏父子爲權力中心的。

他們需要燕氏才能統籌分配各種利益。所以他們都自覺地維護着燕氏父子的權利與利益。

最重要的還是燕城環境好,沒有戰亂,不缺糧食,百姓安穩富足,沒人願意生活在戰亂朝不保夕的地方。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燕城不會發生如京都那樣的事情,燕城的權利都集中在燕氏父子身上,沒人敢給這兩位甩臉色。

寒門指着他們父子,世家指着他們父子,那是通化多年的異族更加的指着他們父子呢。

丞相大人把王上惱了,生出來掛冠的念頭了,可想而知這得多嚴重,可惜王上那邊怕是還在想着駐仙台呢,屬相大人的心情根本就沒有考慮到。

丞相大人這兩年都暗搓搓的窩火,他堂堂大齊的丞相,那是什麼地位呀。可這兩年,他這個家族砥柱,竟然讓一個旁枝的屬相給壓的擡不起頭來。

他繼承家族才幹,能力能差過一個旁枝嗎,追究根本那還不是這位王上不作爲,讓身邊的臣子都跟着吃掛老連點建樹都沒有嗎。嘆口氣走人了。

還不知道今日王上的話語,傳到燕城之後,那邊有什麼反應呢。駐仙台哼。

燕城那邊什麼反應,什麼反應都沒有,燕少城主忙着呢,春天去魯氏一趟,雖然招來了魯氏女子,平添了許多的煩惱。不過收貨也是有的。這不是給魯氏那邊的谷種,現在就到了收貨的季節。魯氏那邊往平陵渡運送稻米四千擔,剛好是燕少城主說的四成。

魯氏那邊高興,就是給了燕城四成的收成,可他們留下的大米足夠魯地這邊的稅收同百姓吃食用度。

魯地那邊看着大米的產量,人人高興地同時,也都吸了一口冷氣,這燕城到底富裕到什麼程度了呀。不過可以肯定不缺吃的。

燕少城主看着四千擔的大米,也在估算着魯地那邊的情況,不得不說良田肥沃呀。比燕城不知道要強了多少,難怪人人都說燕城苦寒之地呢。

要知道燕城主雖然同魯地達成了協議,可給魯地的谷種,同燕城這邊自己耕種的肯定是有區別的,可就這樣人家魯地打出來的糧食,根本就不比他們燕城這邊差。

還有就是技術問題的差距了,燕城種植大米,都兩三年了,各種技術都是純屬的,經驗的,魯地那邊可不是呀。就送去幾個人,隨便指導一下,人家就這收貨了。

讓燕少城主心情有點急迫。魯地不是不能發展,可不能發展的太快,至少不能在他燕氏沒有在大好河山上面站住腳的時候發展起來,不然就憑人家這肥沃的土地,他們燕氏父子就給人家做嫁衣了,也說不定。

幸好他跟魯地岸邊的協議是三年,他提供谷種,魯地那邊三年內都給燕城四成的收成。有這四成收成壓着,魯地三年內還是無憂的。

現在燕少城主不怕京都那邊的王上鬧騰,就怕他不鬧騰。

等到燕少城主帶着四千擔的糧食回到燕城的時候,燕城肯定是轟動的,不缺糧食,不捱餓那纔是富裕的根本。

百姓們載歌載舞的,差點一年舉辦兩次豐收宴。大夥都說,往外送了兩年的糧食,終於往咱們自家城裡送了一次。

燕少城主到新街那邊的時候,腦子也都是濛濛的,他提出建立書館間的立交橋,也就是石拱橋,大致什麼樣他心裡是有數的。

他出發的時候,商戶們自建的拱橋也都提上了日程。可他畢竟沒有親眼看過效果呀。

一路上百姓們都說仙宮,燕少城主還覺得誇大。可看到街道上面的橋上還有行人行走,還是讓人很震驚的。若不是身臨其境,真的很難想象。

喬木信不走在街上:“幹嘛,不是說要走回家嗎。”

天色都不早了,燕少城主抽風,突然不坐馬車,要走回家,喬木心裡就有點不高興了。最近疏於鍛鍊,走路有點吃力。

燕少城主抱着小思喜,走到喬木身邊:“你家也是這樣嗎。”

喬木:“什麼樣”燕陽看着頭頂上的拱橋,還能什麼樣。

喬木心神領會,這廝難得有羨慕自己的時候呢,喬木略微矜持的說道:“我們那邊嗎,同這邊稍微有點區別的。”

燕陽看着喬木,很認真。喬木很嘚瑟:“我麼那邊的路有多長,拱橋就有多長。不是在街面上橫着搭過去的,那是順着街道,豎起一排排的柱子鋪過去的。”

說完砸吧砸吧嘴,國人這點驕傲,別說在這,那就是在世界上都是領先水平。算了跟他們說不懂。

回頭就看到燕少城主陰沉的臉色,盯着喬木:“我燕城早晚也會有那麼一天的。”

喬木知道自己嘚瑟大勁兒了。有那麼一天也不一定是好事:“幹什麼呀,要那麼一天做很麼呀,咱們燕城纔多少的人口,又不是道路堵塞不通,費時,費力,費錢的當擺設呀。再說了咱們燕城地廣人稀,你要是稀罕,咱們繞着新街外面修條外環的外環足夠用了嗎。”

好吧那就是三環了。這個如今也不太實用。

喬木:“咱們還是要腳踏實地呀,有追求是好的,可要追求實用的。”

跟京都的王上是的,追求那麼虛無縹緲,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傻不傻呀。修好了駐仙台,他還能招來仙人不成。

燕少城主看着喬木的樣子,抿抿嘴沒吭聲,也知道自己有點暴躁。幸好夫人是個踏實的:“這樣就挺好的。外面都傳是仙宮呢。”

喬木:“古香古色的,確實有點意思。不過仙宮就有點過了。”

燕少城主特別的感嘆:‘仙宮不仙宮的倒也算了,我只是聽聞京都那邊修築仙台,歷時兩年多,舉秦地上下之力,朝廷巨資搭進去了,到如今還沒有個模樣呢。咱們燕城這仙宮,不過小半年,總共我也就花了兩個拱橋的銀子。也不知道駐仙台是何等的宏偉壯觀呢。’

喬木:“聽秦地的百姓說,每天的都有蓋着席子拉出去的馬車,上面都是人。這樣的地方在怎麼宏偉我也不去看。”

燕少城主更加感嘆了。就沒有同喬木說,京都那邊傳聞,之所以燕城能夠修建仙城,而且短短時間就成了,那都是因爲仙人在燕城主居住着呢。這是仙人點化的。

就差說是喬木揮手把仙城給搬來的了。

雖然很誇大,可要說如今的新街這邊不是喬木一手摺騰出來的,燕城的官員百姓都不信。這就是少夫人的嫁妝,少夫人的產業,大家都可以作證的。

可這樣的地方,真就是這兩年建出來的,跟仙人仙法狗屁的關係都沒有,就現在他們燕城的製造衙門,隨便選個地方,一抹一樣的仙城,半年就能折騰出來。這些就是事實。

問題說出去沒人信呀。所以喬木如今算是聞名在外,還是仙號在外。

燕少城主都想冥冥中她就這樣了。

想當初喬木二五八萬的跟他說,我是神仙。燕陽還記得副樣子呢。那時候他把喬木當妖女,後來知道那是機關術,到現在越發的瞭解,越發的知道跟仙人狗屁關係都沒有,可他就偏偏的每每都覺得,燕城的如今,就是喬木的氣運給帶動的。越發的把這樣的喬木往神仙那邊靠了。

都是受燕城主的影響了。燕陽揉揉頭:“低調點吧,別折騰了,有你後悔的時候。”

喬木:‘說什麼呢,我折騰什麼了。’

燕陽嘆口氣,是呀,都是自己折騰的,可傳說都給喬木按上了,啥發呀。

第二百六十四章 見駕第四百九十四章 歸屬第三百一十七章 開撕第三百九十八章 蓄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拆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宣戰第八十八章 莫名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路第一百零九章 種地的英姿(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 匪夷所思第五百零五章 和好第三百二十章 維護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生(求收藏)第五百四十六章 文戰第五百零七章 討喜第三百二十五章 揚名京都第四百八十五章 美人說第二百零八章 約會第一百七十章 曖昧第三百一十四章 這樣那樣的事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動手第二十三章 認識第一百三十五章 喜兆(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譴眷第八十二章 打算第四百八十五章 美人說第四百五十六章 論少城主的變化第二百四十一章 飃火第三百零一章 大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堂第三百四十七章 科學論第二百六十三章 拆生第三百七十五章 公公駕到第五百五十四章 到處都苦第七章 神棍第三百七十四章 科學發展第四百八十章 團聚第四百七十七章 愛女第四百三十七章 只道是尋常第六十四章 繁華(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三十第四百七十三章 主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駁面第八十章 失而復得第二百一十九章 拖拉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魅惑第三百二十五章 揚名京都第四百三十九章 規劃第七十七章 燕天鵝第六百七十二章 祖孫第三十一章 身份(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虐狗第四百三十二章 放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同窗第三百八十章 變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佐證第四十七章 吐沫問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匪夷所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出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價第二百零七章 嫁妝(求月票)第八十三章 建交第一百九十九章 得失第五百二十六章 憂患第二百九十二章 認可第二百九十一章 裝瘋賣傻第五十二章 腳控(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九章 秦地氏族第一百八十九章 如初第四百六十三章 孃家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論神第三百七十一章 滿足第三百六十六章 委屈的定義第四百三十六章 地產商第五百四十六章 文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公公駕到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品官(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套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京都第一百五十七章 打獵(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又見美人第三十三章 起死回生(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三章 和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品官(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籠絡第五百二十八章 驚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操辦第四百五十七章 出巡第八十章 失而復得第四百零一章 雪崩第三百零八章 安置第九十八章 治病第一百一十六章 醋(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露餡第七十三章 晉見第四百三十六章 地產商第二百三十八章 送嫁第十三章 燕紫第二章 是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