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石達開訪賢得寶 洪天王兵進武昌

義軍政策得民心,

大江兩岸紮下根。

有朝一日妖除盡,

華夏萬衆笑迎春。

且說天王洪秀全,率兵扎長沙妙峰山,本打算給西王報仇雪恨,哪知官軍四路人馬出動,把太平軍包圍。楊秀清當機立斷,放棄長沙,北取嶽州。

當夜,翼王石達開爲先鋒,北王韋昌輝殿後,天王、東王統領中軍,命林鳳祥、李開芳爲左護使,胡以晃、羅大綱爲右護使,衝下妙峰山,向北方突圍。

二更時分,太平軍的先鋒人馬與向榮的官軍相遇。官兵見了石達開的旗號,早嚇得魂飛膽散,沒放一槍一炮,就逃之夭夭了。太平軍平安脫險,向北疾進。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二日攻佔益陽。

益陽乃是湖南北方大鎮,水陸碼頭,船戶極多。這些靠水爲生的百姓,受盡了官府的壓榨和凌辱。因此,見了太平軍勝似親人。在石達開進城的第二天,就推選出代表求見翼王。石達開在行轅接見了他們。船戶的總代表叫唐正才。此人水性精通,經驗豐富,性格開朗,愛憎分明。他對翼王說:“小人幾輩都生長在水上,起早貪黑,拼死拼活地苦幹,結果連肚子也填不飽,尤其近幾年,這個捐,那個稅,多如牛毛,生活就更苦了。去年,我欠下五兩銀子的行船稅,被官府抓去,打了二十板子,罰了四十多天苦役,還把我的魚網、魚簍沒收了。這個世道,可叫我們怎麼活呀?聽說太平軍扶困濟貧,專替咱窮苦百姓說話,都盼義軍到來。我們兩幹七百家船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加入太平軍。不知翼王收是不收?”石達開朗聲笑道:“天下百姓皆弟兄,都是天父的子女,理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既然各位鄉親有這番誠意,我們哪有不收之理呀!”“謝翼王!”

書要簡短。太平軍在益陽收下船戶五千多人,大小漁船二千多隻。從此,太平軍又增加了一支水師。這真是一個很大的收穫。

石達開委船戶唐正才爲軍帥,暫管水師。唐正才欣然領命。

一八五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太平軍水陸並進,直取嶽州,聲勢大震。

嶽州,形勢險要,乃水陸要衝,商業繁榮,物產豐富,爲北省門戶。湖北提督傅勒恭武親自在此守把,博勒恭武是蒙古鑲紅旗人,曾被滿清朝廷譽爲“巴吐魯”,是一個兇狠殘暴的猛將,又是個剋扣軍餉、虐待士兵、貪得無厭的贓官,民憤很大,積怨甚多。

十二月十三日,翼王兵臨城下,博勒恭武引兵出戰。雙方陳兵在西郊的跑馬嶺,激戰了半個時辰。石達開躍馬掄刀衝了過去,官兵抵擋不住,全線崩潰。博勒恭武吆喝不住,敗陣而逃。石達開認出他是帶兵的主將,緊迫不捨。博勒恭武連射翼王三箭,都被石達開閃過。博勒恭武不服,大吼一聲,返身決鬥。不下三合,被石達開一刀砍掉他的左手,疼得他幾乎墜馬,忍痛而逃。這時,嶽州官兵早已逃散,城門大開,無人守把。博勒恭武進城,石達開也進了城。博勒恭武不敢回府,扔下一大羣嬌妻美妾和數不盡的財寶,穿城而過,奔武昌逃命去了。

太平軍跟隨翼王攻進城內。百姓擁上街頭,敲鑼打鼓歡迎太平軍。石達開立刻命人出榜安民,秋毫無犯。

這一仗收穫極大,共得騾馬三千頭,盔甲二百五十副,大小炮七十二門,火藥六十斤,糧米五百多擔,金銀五十萬兩,刀槍弓箭數千件。還繳獲商船、官船七千多隻,大大充實了水師的力量。翼王命人清點登記,分別存入聖庫。他還親自主持放糧,救濟嶽州饑民,當地百姓對太平軍熱情擁護,紛紛要求加入。

翼王石達開走馬取嶽州,威震三省,太平軍的聲望更高了。

三天後的一天晚上,石祥禎笑着告訴石達開說:“當地的老百姓熱情極了,找上門報名當兵的,已超過了萬人。咱們的弟兄激戰兩年多,攻下的城池也不少,從來也沒像攻下嶽州這麼高興過。照這樣下去,滿妖是兔子尾巴——長不了啦!”翼王深有感觸地說:“是啊!士氣高,民氣旺,這是關係我們天國存亡的兩件大事。尤其民氣,更爲重要。古人云:‘民是國之邦本。’民心順,則萬事通。唐代大政治家魏徵,曾把百姓比做水,把朝廷比做船。他說:‘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比喻是很恰當的。正因爲我們的天王夫承天父的聖意,在人間創立了拜上帝會,解救世上受苦受難的兄弟姊妹,才受到百姓的擁戴;滿妖頭們背天悸理,殘害衆生,才受到百姓的唾棄。我們要牢記天父的教誨,何時何地也不能忘記了老百姓,要把‘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牢記心上啊!”

石祥禎聽了,連連稱是,又道:“今日申時,我正忙着給新聖兵登記,突然從人羣外擠進一位老人,看樣子能有八十多歲了。我問他幹什麼?他說要求見翼王。我說,翼王太忙,有事對我說好了,可這個老頭兒說什麼也不對我講。後來,他給了我一個密封的字柬,千叮嚀、萬囑咐地對我說,一定要把這封字柬交到翼王手裡。說完,老人就走了。我當時忙得不可開交,也沒顧上問他的名姓和住址。”石祥禎說着,從懷裡取出字柬,呈給翼王。

石達開接過來一看,牛皮封套封得很牢,上寫“內詳”二字。翼王用小刀把封皮拆開,抽出信箋觀看。上寫:

草字信裡藏,

誠心稟翼王。

西山一老叟,

姓李賤名良。

深居雲霧裡,

獨住劫虎莊。

死活無人理,

世態多炎涼!

聖兵從天降,

妖魔一掃光。

百姓皆稱頌,

地獄變天堂。

爲報天王恩,

也爲敘衷腸;

更有密事講,

駕到便知詳。

山村野叟冒死進陳

咸豐二年十一月六日

翼王看罷,又驚又喜,忙問石祥禎:“此人的相貌你可記得?”“記得,記得!”石祥禎答道:“這個老頭兒,身材不高,骨瘦如柴,五官長得像只猴子,兩隻眼睛很亮,滿腮都是白鬍子,走起路來,腳步輕快。當地口音,一說話咬文嚼字的,好像是讀過書的人。”石達開點點頭說:“明天一早,我就去拜望這位老人。”“這個……”石祥禎道:“我看不必要吧!”石達開問:“爲什麼?”石祥禎道:“此人來歷不明,行動詭密,就憑几十個字就驚動了翼王的大駕!萬一發生意外,讓我們如何向天王交待?”石達開朗聲說道:“自古英雄不怕死。打天下的人,就是要擔風險啊!這位老叟,語言至誠,渴望能見到我的面。我要不去,怎能取信於民?何況,又有密事相告呢?”石祥禎素知翼王性格果斷,辦事認真,也就不敢攔了。

次日早膳畢,石達開把嶽州的軍、政事務做了安排,帶着石祥禎和二十名親兵,又攜帶了不少禮物,離開嶽州,直奔劫虎莊。

當地的嚮導在前面引路,約摸走了十里,就進了大山。之後盤山而上,曲曲彎彎又走了十幾裡,來到一個山坳裡。但見這裡:青松翠柏,鬱鬱蔥蔥,流水淙淙,雲霧繚繞。裡邊影影綽綽現出一個小山莊,看來只有十幾戶人家。嚮導說:“這就是劫虎莊,可不知誰是李良。”翼王催馬進了村,叫石祥禎詢問。石祥禎跳下馬來,帶着四名親兵,奔村口一家走來。這裡的老百姓膽子十分小,見着當兵的就害怕,關門閉戶不敢露面。經過太平軍的解釋,才戰戰兢兢地說:“靠山根兒那戶就姓李。”

石祥禎又走了一程,只見前面有戶人家,獨門獨院,兩間草房,大門敞着,院中空無一人。石祥禎高聲問道:“請問,本宅姓李嗎?”屋中有人答道:“是啊!”隨着聲音,走出一人。石祥禎一看,正是昨天那個老頭兒,忙賠笑道:“可把您老找着啦,我們翼王千歲拜望您來啦。”老者聞聽,驚喜異常,急忙來到門外。

這時,翼王已經來到門前,從馬上下來等着。老者見對面站着一位將軍:身材魁梧,頭大如鬥,口大容拳,方面大耳,二目如電,威嚴中透着親切,看年紀也就在二十多歲。老者不敢細看,忙跪倒說:“久聞翼王禮賢下士,尊老愛幼。今日見了,果然名不虛傳。”翼王把他扶起來,笑着說道:“老人家謬獎了。天下軍民皆一家,誰家沒有老幼,石某也不例外。”老者不住地點頭說:“翼王大駕既然光臨寒舍,就請到屋中,容小老兒敬茶!”翼王道:“正想討擾。”老者頭前引路,把屋門推開。石祥禎頭一個先進了屋。這可不是越理,是爲了察看屋中的一切,以防意外。只見屋裡有一張木牀,幾個粗木凳子,牆上掛着火槍、藥葫蘆、弓箭袋和幾張獸皮,牀頭擺着兩隻陳舊的木箱。顯得冷冷清清,十分簡陋。

這時,翼王已經進來了。老者忙把一張兔皮鋪在上首的凳子上,抱拳說:“家中貧寒,連把大椅都沒有,請千歲爺屈尊大駕吧!”石達開拉着老人的手說:“不必客氣了!來來來,請坐下講話!”老者不坐,忙着泡茶、倒水。石祥禎一邊幫他忙活,一邊問道:“請問老人家,您就是李良李老先生吧?”“對呀,我就是李良。”“那好。我們翼王找您有話說,您就不必張羅別的了。”石祥禎說罷,按劍站在門旁。親兵們早在院外下好了警戒。

李良坐在翼王下首。翼王一邊喝着茶,一邊親切地說道:“昨晚我拜讀了老先生的字柬,受益匪淺。敢問老先生把石某喚來,有何見教?”“唉呀,不敢當,不敢當。千歲爺大客氣了。”李良說罷,定了定神,又接着說:“不怕千歲爺您生氣,小老兒太有點放肆了。昨天我就想,您要是能親臨寒舍,我就把一件密事稟告您;倘若王爺不肯賞臉,看不起我這個山村小民,我就不對您說了。”石達開笑道:“我這不是來了嗎?”李良笑呵呵地說:“是啊,是啊!就憑這一點,你們就與朝廷那般官吏不同啊!小人知道翼王公務繁忙,咱們有話就講吧!”接着,李良就把埋在心裡多年的一件密事,稟報給翼王。石達開聽了,大爲驚駭!

李良,字少鬆,湖北嶽州人。先祖李國棟,曾在明崇禎年間居官,任山海關守備。後來,明朝大將——山海關總兵吳三佳投降清軍,引清兵入關,打敗了李自成,爲清朝立下大功。攝政王多爾袞奏請順治皇帝,加封吳三桂爲雲南王。康熙皇帝即位後,恐吳三桂權重不軌,決定撤藩。吳三桂又氣又恨,暗中勾結尚可喜、耿精忠起兵造反。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三藩之變”。一開始的時候,三藩聲勢浩大,所向披靡。吳三桂的先頭部隊曾攻佔岳陽,直逼武昌。後來,因多種原因,他們失去了民心,轉勝爲敗。吳三桂這個賣國賊,落了個自刎而亡的下場。當年,李良的先祖李國棟,曾跟隨吳三桂造反,還做過岳陽總兵。吳三桂失敗後,李國棟隱姓埋名,躲人山中,一直未被滿清政府發現。李國棟臨死前,曾密告兒子李繼揚說,在劫虎莊的北山裡有寶。結果,沒有說完就死了。李繼揚把父親埋葬後,就到北山尋找寶物。結果,找了一輩子也沒找到。他不死心,臨死前又告訴他的兒子:“北山有寶。”他的兒子也遵照父親的遺囑,暗到北山尋找。幾十年過去了,除了石頭和樹木,啥也沒發現。他也不死心哪,臨死前也囑咐他的兒子:“北山有寶。”結果,他的兒子也沒找着。就這樣一代傳一代,一直傳到李良這輩上。

李良自幼讀過幾年私塾,看了不少古書,對先人的歷史和許多歷史事件都很清楚。他下定決心,非解開這個謎不可。李良性情孤僻,沒娶老伴兒,隻身一人,全靠漁獵爲生。他踏遍了北山,一塊兒一塊兒地挖,一塊兒一塊兒地找,年復一年,一直找到七十歲,還是一無所獲。李良有點泄氣了,很多天沒去北山。後來一想,我沒兒沒女,死了告訴誰呢?這個謎豈不永遠解不開了?山中寶物如不貴重,先祖就不會留下遺囑了。對!我可不能泄氣兒,還得找!李良鼓起勇氣,下定決心,又開始尋寶了。

這天,日頭落了,他還在山上轉悠。突然,對面來了一隻土豹。李良大驚,急忙躲到山崖下邊。土豹發現有人,就追了過來。李良急了,對準土豹開了一火槍。結果擊中了,土豹受了重傷,掉到山澗裡了。李良不捨,攀石而下,來到山底,見這隻土豹吼叫着,逃到石崖下躲避。李良趕上去一看,石崖下有一石洞,雜草和荊棘封住了洞口,若不是土豹開道,誰也發現不了。李良仗着膽子,鑽進洞內,摸着黑又開了一槍。結果,瞎貓碰死耗子,打死了土豹。李良很高興,從腰中取出引火的傢什,把火紙燃着,往裡一看,大吃一驚!

原來,這個洞又深又高,足有五十間房子大小。裡邊放着成排的大炮,成捆的槍支,還有幾百只大木箱子,全用油布裹着。李良打開幾箱一看,不是火藥,就是金銀,還有數不清的盔甲,袍服、旗幟、器械。

神話般的奇遇,把李良驚呆了,好半天才清醒過來。二百多年的謎,終於揭開了。

他把死豹拖到洞外,又搬石頭堵洞,一直忙到天亮,才把洞口堵嚴。回到家裡,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反覆思考這件事。毫無疑問,先祖的遺言,就是指這些東西說的。先祖做過岳陽總兵,可能因爲需要,或者出於別的什麼原因,才把大批武器藏到這裡。因爲當事人都死光了,除了先祖之外,竟無人曉得這個秘密。李良又想:這該怎樣處置呢?做私人財產嗎?不行,私藏軍械是要砍頭的;稟報官府呢?也不行。爲什麼?他恨透了滿清官吏,對滿清朝廷,不但有舊恨,還有新仇,決不能叫他們撿便宜!那麼,究竟應該怎麼辦呢?他左思右想,苦無良策,只好壓在心底,假作不知。就這樣,幾年過去了。後來,人們紛紛議論太平軍的事。李良的心就活了,心想;假如有一天太平軍能打到嶽州,我就把這個秘密告訴他們。真是無巧不成書,太平軍果然到了嶽州,李良喜不勝喜。他要看看太平軍與官軍有什麼區別?在義軍進城的第二天,他就寫好了字柬,到城中察看。他看到太平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以及開倉放糧的情景,十分感動。這才下定決心把字柬交上去。

書接前文,李良把一切經過講完,石達開好像聽了一個傳奇故事,驚喜異常,忙問李良道:“可以領我去看看嗎?”李良道:“東西都是你們的,爲什麼不能看呢?走,咱們馬上就去。”說着,他準備了一桶魚油,幾支火把,石達開叫親兵擡着,還叫親兵騰出一匹馬,讓李良坐騎。在門外上了馬,李良在前,衆人隨後,奔北山而去。

約摸走了兩個時辰,穿過一道峽谷,來到一座山前。只見此處樹木交雜,野草叢生,雖然已是古歷十一月了,仍是一片草綠色。李良下了馬,徑直來到一座山崖前,辨認了一下,回過頭來說:“享翼王千歲,洞口就在這兒。”石達開也下了馬,來到近前觀看:但見這座山崖,高數十丈,崖下果然有一個洞口,僅能容一個人哈腰鑽進去。洞口外面雜草叢生,碎石交錯,把洞口遮得嚴嚴實實,要不細心觀察,是不會發現的。李良挽挽袖子,就去拆除壘在洞口的石頭,石達開讓幾名親兵前去協助。眨眼間,清除了障礙。李良叫親兵把火把點着,他也舉着一支火把在前面帶路。石達開藉助火光,邊走邊看。這個洞,越往裡走越寬,四壁陰暗潮溼,冷氣襲人。不過,地面很平坦,好像經人平整過。往前又走了約有一箭之地,拐了一個大彎,李良就停了下來,用手往前一指:“翼王請看。”石達開從親兵手中接過一支火把,往前緊走了幾步,閃目觀看:只見巨炮成排,鐵銑無數,還有數不清的大木箱。打開幾隻一看:

有盔甲,有衣帽,

有軍旗,有螺號,

有兵器,槍和刀,

有錢幣,崇禎號,

有元寶,個不小,

顆顆都是金銀造。

其餘各箱封得好,

裡邊裝的是火藥。

沒受溼,沒返潮,

用火一點準能爆。

翼王一看連說好,

樂得心中怦怦跳!

石達開看罷,拉着李良的手說:“老先生,您可爲太平天國立下了大功。這些東西對我們打天下、攻堅城,可大有用了。我定要在天王、東王駕前,重重保薦於您!”李良聽了,不住地稱謝。

石達開留下李良、石祥禎和八名親兵在此守把,他走出山洞,飛馬回到嶽州,把李開芳、林鳳祥和羅大綱喚到跟前,說明經過。三將聽了,樂得直蹦高。石達開命令他們,準備車輛,帶兵一千,速把山洞裡的物件搬運到城裡來。三將領命,高高興興地去了。

俗話說,人多好乾活。僅用了兩天時間,就把洞裡的東西運光了。李開芳率人整理清點,開列了一份清單,呈給翼王。計有:

八千斤大炮五十六門;

一千斤至三千斤大炮三百門;

紅粉四萬六千七百斤;

鐵甲戰衣八百三十六副;

袍服衣帽一千餘件;

槍刀、兵器四千餘件;

金銀二百三十五萬兩;

銅錢四萬貫;

軍旗及各種旗幟四百面;

弓箭上萬支……

石達開立刻奏稟正在益州的天王和東、北二王。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天王駕臨岳陽,在翼王的陪同下,觀看了所得的物件。

東王楊秀清道:“這都是天父、天兄的庇佑,天王的洪福,纔派李良爲咱們看守這些物件。”洪秀全笑着說:“應當重賞李良。”說罷傳旨,親自接見了李老先生,並加封他爲典天庫之職(職同將軍)。李良千恩萬謝。此後,他一直跟隨太平軍,走南闖北。以後因病,歿於金陵。

東王也降旨,全軍祝賀。並決定趁熱打鐵,向湖北省會武昌進軍。他還把主要將領做了調整和安排。經天王旨準後,任命唐正才爲典水匠,職同將軍,統轄全軍水師,羅大綱擢升正將軍,協助唐正纔料理軍務。任命魯國進爲典土匠,職同副將軍,專負攻堅挖洞之責。石達開爲前軍主將,協助東王主持全軍軍務。韋昌輝主管教務和軍紀。李開芳、林鳳祥、胡以晃、羅大綱、唐正才、李秀成、陳玉成、韋俊、石祥禎、石鳳奎、洪仁發、洪仁達、賴漢英、黃文金等,皆在前軍聽用。

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翼王整頓人馬,祭旗出發。千船健將,兩岸雄兵。鞭敲金鐙響,沿路凱歌聲。水流風順,進展得十分迅速。一路上,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無攻不克。十二月二十二日克漢陽,二十九日佔領漢口,控制了龜山、蛇山和遼闊的長江。湖北省會武昌,暴露在太平軍眼前。毫無疑問,又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第六十八回 衆叛親離人馬散 達開被困安順場第四十九回 賴漢英湘潭兵敗 石達開湖口大捷第六十七回 石達開洞壁題詩 賴漢英再請翼王第九十九回 議大婚同治立後 受干預皇帝微行第九十四回 西太后飽暖生事 安行海樂極生悲第九十二回 兩太后發動政變 風大臣先後遭殃第十九回 識英雄朝貴得救 論國事錢江逢知第八十二回 喜之喜咸豐得子 憂之憂洋兵進犯第二十回 何玉成血灑劉府 蕭朝貴巧遇雲山第二十五回 反桂平殺妻劫獄 仗俠膽揮刀解圍第二十五回 反桂平殺妻劫獄 仗俠膽揮刀解圍第四十九回 賴漢英湘潭兵敗 石達開湖口大捷第四十一回 北伐軍所向披靡 咸豐帝聞風欲逃第十八回 施奸計攘內媚外 謀生活舉碾求銀第四十一回 北伐軍所向披靡 咸豐帝聞風欲逃第十二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九十四回 西太后飽暖生事 安行海樂極生悲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四十三回 翼王威震湘皖贛 肅順治出曾國藩第六十回 胡以晃慷慨就義 韋昌輝窮兇極惡第二十八回 達開智破烏蘭泰 向榮狡計取東鄉第十四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八十二回 喜之喜咸豐得子 憂之憂洋兵進犯第七十三回 李秀成假承意旨 陳玉成怒責英使第九十四回 西太后飽暖生事 安行海樂極生悲第二十九回 楊秀清轉敗爲勝 鐵公雞欲贏卻輸第八十七回 囑權臣密議後事 咸豐帝臨終託孤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六十三回 排外姓洪氏弄權 石達開夜審刺客第六十九回 遠征軍陷入絕境 石達開屈膝請降第四十六回 圖尊榮洪楊褪色 講直言忠臣受刑第九十一回 按儀程梓宮迴鑾 用心機調兵遣將第九十九回 議大婚同治立後 受干預皇帝微行第六十四回 攬大權國宗封王 石達開負氣遠征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六十四回 攬大權國宗封王 石達開負氣遠征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十六回 陳老虎吳汕灑血 賦耆英英艦談約第九回 道光帝怒斥穆相 關天培捍衛虎門第五十回 太平軍重振旗鼓 清政府垂死掙扎第七十一回 五路會師破大營 咸豐破格用湘軍第九十七回 聞警報天津騷亂 激民憤捉拿柺子第四十三回 翼王威震湘皖贛 肅順治出曾國藩第五回 滅威風洋商發抖 顯志氣虎門銷煙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八十八回 兩太后密謀定計 恭親王決定北行第四十五回 林啓榮破洋槍隊 賴漢英攻嶽州城第九十二回 兩太后發動政變 風大臣先後遭殃第十一回 牛欄崗引牛入圈 平英團計平英軍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二十七回 太平軍金田起義 清政府兩路調兵第十九回 識英雄朝貴得救 論國事錢江逢知第七十九回 咸豐帝荒淫無度 惠老爺樂極生悲第三十一回 四皇子巧謀帝位 五叛徒騙返永安第四十四章 曾國藩創辦湘勇 石鳳奎兵敗寧鄉第七十四回 曾國藩三留遺囑 陳玉成受困遭難第七十四回 曾國藩三留遺囑 陳玉成受困遭難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十五回 奕欽差貪生丟士 遭光帝懼敵求和第三十六回 拼死活清將頑守 逞勇猛西王犧牲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八十八回 兩太后密謀定計 恭親王決定北行第十一回 牛欄崗引牛入圈 平英團計平英軍第九十六回 李蓮英梳頭受寵 恭親王遭嫉被黜第二十二回 悟真諦借夢創教 說實情共謀反清第六十四回 攬大權國宗封王 石達開負氣遠征第三十一回 四皇子巧謀帝位 五叛徒騙返永安第五十一回 反間不成身受縲 窮兇惡極誣好人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五十六回 洪仁發受命搬兵 韋呂輝奉旨回京第二十三回 鬧象州搗甘王廟 戰惡奴會楊秀清第六十一回 石達開回京輔政 曾國藩密謀誘降第十回 換欽差依然賣國 平英團大顯威風第九十六回 李蓮英梳頭受寵 恭親王遭嫉被黜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第十七回 訂條約喪權辱國 拒入城粵民抗英第四十四章 曾國藩創辦湘勇 石鳳奎兵敗寧鄉第七十二回 忠王執意攻上海 英法組織常勝軍第七十回 洪秀全力挽狂瀾 太平軍重振威風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二十一回 三兄弟投友遇寇 鯊魚頭攔路逢強第九十八回 引蛇出洞捉王三 聯合會審縱兇犯第八十回 選秀女蘭兒入宮 施權術一朝受寵第八十二回 喜之喜咸豐得子 憂之憂洋兵進犯第七十四回 曾國藩三留遺囑 陳玉成受困遭難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二十一回 三兄弟投友遇寇 鯊魚頭攔路逢強第十一回 牛欄崗引牛入圈 平英團計平英軍第二十回 何玉成血灑劉府 蕭朝貴巧遇雲山第三十一回 四皇子巧謀帝位 五叛徒騙返永安第六十三回 排外姓洪氏弄權 石達開夜審刺客第五十三回 釋私怨一致對外 慶功宴樂極主悲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八十一回 用心計蘭兒受寵 升貴人漢女遭殃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三十二回 朱錫能暗結同類 張嘉祥醉闖女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