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塞北兵敗

熹平六年八月,天子命夏育、田晏、臧旻攻鮮卑。兵敗。

皇甫岑見段熲的事情剛過去一個月,朝廷討伐鮮卑的三路大軍戰敗的消息便傳了回來,鮮卑人在檀石槐的帶領下於高柳縣、雲中郡、雁門郡三地大敗漢庭大軍,就連南匈奴單于羌渠也因此重傷而歸。

總之,這一場大仗打得是顏面無存,漢庭從裡到外把面子徹徹底底的丟盡。

時,天子大怒。

太尉段熲府邸。十月初。

“段公,這是夏育和田晏兩位將軍從前線送來的戰報。”從塞北前線退下來的小校,把手中的信報交到段熲手上。

“嗯。”段熲久久沒有言語,雙目一直呆滯的盯着前方,似乎在思考着什麼,甚至連夏育和田晏送過來的傷亡人數都沒有去看。

“田晏,田晏啊!”段熲目光炯炯,盯着前方的寶劍,突然心生一種寒意,就像那劍刃的鋒芒能在這一瞬間取下自己的性命。

“段公。”小校爲難的看了看段熲。

“啪!”

就在廳堂之上,毫無徵兆的時候,段熲猛地摔碎手中的茶盞,面帶凌厲之色的,大喝一聲:“田晏誤我!”

段熲非是推卸責任,憑藉他現在同宦官的交情,還不至於引火燒身,但畢竟這場大戰是有自己攛掇的份,如今天子對皇權十分敏感,手下有誰有一絲異動,他都能抓住把柄,然後一網打盡。對宦官和士人,天子劉宏始終是戒備的,他的年紀雖輕,卻能將權謀之術運用的如火純情。也許現在天子劉宏會隱忍不發,但難保之後,天子劉宏不會動用其他的手段,不光是自己的那些部下危矣,就是連自己恐怕也會權位不保。

“段公。”小校沒有退出去,擡頭看了看段熲,然後道:“段公。”

“說!”

“田大人想求……”

尚未說完,段熲猛回身,指着小校喝道:“想都別想!你回去告訴田晏、夏育,就乖乖地等着朝廷的處罰。”段熲當然不會眼睜睜看着自己的部下因此受罰,只不過眼下確實難辦,單單皇帝那裡有壓力不說,就是宦官趙忠的族兄,遼西太守趙苞如今也是牽連身亡,就是想賄賂,也沒有地方施展了。

“呃。”小校一怔,爲難的杵在那裡。

“還幹什麼?”段熲一揮衣袖吼道:“還不給老夫退了出去。”

“諾。”

“唉!”段熲雙手揹負於後,腦海之中突然出現一月前皇甫岑的那張臉,怒氣漸消,轉而沉思的低吟一聲道:“真如他所說?”

段熲不是不想承認,但是如今大軍一敗,皇甫規、張奐、自己三人在北方邊塞樹立的威信接近崩潰,匈奴、烏丸、鮮卑、高句麗、羌氐等等,這些民族就該要蠢蠢欲動。

自己尚在,羌氐那裡到該不會有什麼舉動,可是遼東此時就難確定!

少了這些能征善戰的將軍們,遼東的局勢真就危矣了,難道自己真的要用皇甫岑來遼東,他值得自己相信嗎?

……

東觀博士盧植的府邸。十月。

盧植沒有去東觀著書,眼下北方的戰事擾得盧植日夜睡不着,只要每天醒來,想到的第一件事,必定就是北方的戰事,今日無事,盧植正同皇甫岑、公孫瓚還有那個酒鬼談論着塞北的局勢。

“仲嵐,你就真這麼肯定朝廷大軍必敗無疑?”盧植側着頭看向皇甫岑。

一旁的公孫瓚也是不明的看向皇甫岑。

似乎只有那個酒鬼一臉的笑意,微頷着頭,目不轉睛的看着面前的酒水。

“嗯。”皇甫岑平淡的迴應了一句,然後隨意的拿起面前的酒樽,飲了一口,似乎覺得有些涼,然後轉回頭,道:“朝廷出師無名,此戰將領不齊心,鮮卑又是團結一致,此時我們出兵,必敗無疑。”

“唉!”公孫瓚惱喪的看了眼皇甫岑,然後轉回頭,不滿的說道:“說來說去,還是那幾句話。”

“仲嵐此言不錯。”盧植點點頭,他十分清楚這其中的內幕,只不過他不能明着說出是田晏賄賂宦官王甫,慫恿天子劉宏對鮮卑發兵,借而逃脫責罰。就在天下人都認爲這一仗會打勝,但難保不會出現其他意外情況。卻看對面的酒鬼微微一笑,不解的問道:“一直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不過,我觀你似有想法。”

酒鬼在皇甫岑處已經住下近兩個月,盧植府邸的人對他都已經熟悉的不得了。盧玥兒、公孫瓚都認爲此人只是一個酒鬼,但盧植卻不那麼認爲,生活的點滴中,盧植總能發覺此人不同尋常處,如果不是他的行爲舉止有些異於常人,盧植倒想把此人引進太學。

酒鬼微微一笑,對着盧植恭敬的回道:“回子幹先生的話,我以爲此時正是先生的兩位弟子大展身手之機。”

“此戰大敗,夏育、田晏、臧旻定然下獄,匈奴,鮮卑,烏丸,三地定然動盪不安,而段紀明如今年事已高,遼東之地此時正缺英才。”盧植接着說,然後衝着酒鬼點點頭,沒有想到此人竟然也知道朝中局勢。

“如今段公身居高位,又有宦官幫襯,夏育、田晏等人怎會輕易處置?”公孫瓚挑挑眉,不相信的問道。

“呵。”那酒鬼搖搖頭,看着皇甫岑笑道:“如果不是洪都門生,或許這遼東還真去不得。”

盧植點點頭。

皇甫岑也心知肚明的頷首一下。

“你們說的什麼?”公孫瓚不明的看向三人。

皇甫岑起身拍着公孫瓚的肩膀,然後開口道:“大哥,我們準備準備,即日就趕往遼東。”

“呃?”

皇甫岑望向北方,雙拳緊握,陛下曾多次要親掌幽州的權利,但段熲不應,士人不應,宦官不應,所以劉基被貶往日南,如今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天子劉宏一定不會放棄爭奪遼東的。

剛剛從外歸來的盧玥兒聽着什麼趕往遼東,驚呼一聲:“二師兄,你們要回遼東?”

……

嘉德殿上。

剛剛退了早朝的天子劉宏怒氣哄哄的坐在龍椅上,沒有離去,坐在龍椅之上整整有數個時辰,然後纔有所嘆息的收起几案上的奏章,重新打量着。

塞北的失敗,直接促使着整個北方局勢的動盪不安。

段熲、張奐尚在,西北的羌氐還不至於要反,南匈奴一向與漢庭交好,如今又已內附漢庭,而鮮卑又曾是其附屬,兩者矛盾很大,短期內也不會同鮮卑聯合造反。倒是這烏丸校尉夏育下獄,遼東的烏丸定然不安,而身處其邊境的高句麗近年來,日漸吞食遼東四郡,藉助鮮卑之盛,定然會大亂。自己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誰能代替夏育此去。

“唉!”想來沒有什麼頭緒,天子劉宏惱喪的扔掉手中的書簡,然後走下龍椅,踱步來到嘉德殿前,雙目直視前方,神情從未有過的沉重。

“陛下,陛下。”喊聲未進,哭聲就已經響徹了整個宮殿之前。

“嗚~~~~嗚。”

“嗯。”天子劉宏不悅的回看一眼,是宦官趙忠,然後開口喝斥道:“收起你的啼哭,嘉德殿前,成何體統。”

“陛下。陛下。你要爲老奴做主啊!”趙忠哭聲半真半假,見天子劉宏並沒有真的動怒,猛地跪倒,撲在天子劉宏的腳前,然後開口道:“陛下,老奴服侍陛下已有數十年之久,可是老奴的族兄如今就葬送在場兵亂之中啊!”

“你說趙苞?”天子劉宏眉頭挑了挑,他不是不清楚趙忠和趙苞的關係,當初讓趙苞接任遼西太守的職位,也正是看着他是趙忠的族兄,即便在不聽自己號令也比那些士人強上許多。

“陛下。”

“行了,行了。”天子劉宏雖惱,卻不想就此惹翻了這些宦官,畢竟自己現在還需要他們幫助自己打壓士人。隨即,開口安慰道:“朕定會嚴懲夏育、田晏、臧旻等人,卿勿傷心。”

趙忠是何人,既然能長處天子劉宏的身邊,就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見天子劉宏閃過一絲的不悅,便不再糾纏此事,反而替天子劉宏着想。道:“如今,塞北戰事不利,恐遼東有變,請陛下早作打算,派人鎮撫。”

趙忠自知天子劉宏一直都想掌控着幽州的局勢,眼下黨錮正緊,朝廷無人可用,而天子劉宏也斷不會讓段熲部下掌控遼東局勢,這一仗兵敗,他段熲也自然沒有理由阻擾。夏育、田晏等人被貶,遼東兵權拱手相讓,這天下局勢就會大不一樣。不過自己卻身受張讓等人的囑託,這遼東之地,也要安插自己的人。

宦官哪裡有人用?

答案:鴻都門。鴻都門下,即便他們不這樣認爲,但是天下人卻可不那麼認爲。鴻都門同宦官的瓜葛決然不淺。

趙忠此言,深得天子劉宏之心,劉宏點點頭,故意問道:“卿舉薦何人?”

“鴻都門下皆是陛下重用之人。”趙忠雙眼眯縫着看向劉宏。

“哦?”天子劉宏嘴角微挑,腦海裡立刻想起一個人,那個曾在殿前說自己不是賈生的人,只不過此人的年紀恐怕會得朝廷上下緋議。

*********

覺得還可以就收藏一下吧。謝謝。

第六十一章 荊楚豪傑第六十七章 千秋壯士第五十一章 賭與不賭第九十二章 某是典韋第三十八章 神醫華佗第四十七章 一世罵名第四十一章 伯仲兄弟第十四章 拒絕出兵第五十三章 徘徊猶豫第二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十二章 羌族之願第六章 小吏鄒丹第七十六章 曹操東進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二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三十七章 忘年之交第六十五章 死葬遼東第十七章 四方雲動第五十五章 三別遼東第二十一章 按兵不動第四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四章 負俗之譏第四十三章 呂布鐵騎第五十一章 各處心機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四十三章 盡入吾榖第九十六章 三百洪都第六十六章 我的脊樑第三十四章 我答應你第二十一章 方士襄楷第二十章 真戲假做第三十三章 白馬結義第十九章 勢同水火第三十三章 白馬結義第四章 天下豪傑第五十一章 賣主求榮第二十二章 槍王韓荀第十六章 七薦之恩第二十六章 你來不來第四十章 動盪洛陽第二十二章 槍王韓荀第五十七章 舊事重提第五十七章 金城麴義第六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四章 百廢俱興第四章 太平符水第六十三章 奇節孫堅第六十三章 不可小覷第五章 娼妓卞玉第四章 太平符水第二十五章 公主陽安第二十二章 宦官來信第十五章 賭鬥之贏第八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三十六章 神秘馬掌第五章 此事沒完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五章 韓遂求和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二十三章 坐立不安第三十章 神秘來人第五十二章 天降奇兵第三十八章 王者之師第八章 囂張跋扈第一章 一步風情第三十二章 誅殺此賊第二十八章 又見玉娘第三十三章 白馬結義第十八章 此戰親往第四十三章 路遇公主第二十四章 綿裡藏針第六十一章 呂布出手第八十六章 全線壓進第三十九章 龍旗飄過第四十一章 曹操弒宮第二十六章 蝴蝶效應第九十二章 某是典韋第六十六章 高手相見第二十四章 綿裡藏針第十二章 抽身而去第五章 河東誓師第一章 九霄龍吟第一章 時光荏苒第八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章 佳人受辱第十八章 嚴陣以待第八十五章 終於到了第六十三章 絳縣堤潰第九十二章 某是典韋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三十章 殺機初現第二十七章 抗令不遵第七章 無法避免第二十九章 不問鬼神第九十一章 張飛南下第三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九十四章 沽名釣譽第三十章 搶奪潼關第三十三章 太史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