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太尉段熲

人到了一定年紀,心性就自然而然的減淡了。

太尉段熲是個嫉惡如仇的人,他在北地殺伐果決,對羌人施行滅絕種族政策,而到了晚年,卻偏偏屈從宦官,與宦官爲伍,打壓士人。當然這一切都是後世那些不着邊際的野書上寫的。

究竟有無考證,不得而知。

但其實說什麼,皇甫岑也不相信,太尉段熲會是這樣的一個小人,縱觀歷史長河,反差如此之大的人不是沒有,但是他們卻都有着各自的原因,太尉段熲是爲什麼,皇甫岑不知道,但既然老師盧植和太守劉基都讓自己來見段熲,那就一定有他們的道理。

轉過很多道閣樓雅苑,兩人即到“養心齋”。看樣子田晏沒少來過太尉段熲的府邸,所以也沒有用段熲府邸的下人們的領路,田晏便把皇甫岑引到這“養心齋”。

此時,太尉段熲早朝還未歸。

整個段府,氣氛很壓抑,每個僕人臉上都沒有悅色,可見段熲平常的爲人應該是很嚴厲,皇甫岑不想一會兒見到段熲有什麼細微失禮之處被段熲輕視,看似漫不經心,卻很細心的打理自己衣襟上的塵土。

“太尉大人沒有多禮數的,你大可不必如此。”田晏膽大心思,皇甫岑的心思,他知道,笑笑道:“這可不像你。”

“像我?”皇甫岑隨即釋然的調侃道:“田大人,貌似你我還是有狀要打的吧?”到底哪一個是自己,自己都有些分不清楚了,當見到陌生人的時候,皇甫岑總是習慣的用冷漠掩飾自己,當熟悉之後,而且這個人還真有讓自己敬服的地方時,皇甫岑從來就不會吝嗇自己的謙遜。對待崔氏父子這種人,皇甫岑只會睚眥必報,對待這些保家衛國的武夫,皇甫岑從心有種敬意。不論他們選擇對待敵人的方式如何,但他們終究是保護這個國家的完整,保護了這華夏文化的傳承。

每到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的不是那些文人騷客,卻是這些粗鄙武夫,只因他們心底有種豪情,有種熱血,用生死武裝捍衛這個古老國度的興衰。

“呵呵。”田晏一笑,隨即回道:“那倒是,你不說我還真忘了。”

田晏這個人雖然跋扈囂張,但是爲人卻不壞,雖然有些小心思,但不妨礙,皇甫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田晏這個人。

“什麼狀,非要告到老夫這裡。”聲音有些低沉,卻很厚重,氣場又很強大。

皇甫岑依稀的感覺到自己身體裡的每一根毫毛都在顫慄。

來者應該是段熲。

“涼州三明”之一,三明之中指揮作戰能力爲最的段熲,那個曾在西羌叱吒風雲的人物,在西涼,他使羌氐聞其名,不敢策馬東顧。就是他去世數年,賈詡尚能借助段熲的威名,迫使羌兵放其歸國,這就是段熲。

從167-169年間,段熲先後經歷一百八十次戰役,斬殺羌兵三萬八千餘人,俘獲家畜四十二萬七千頭,費用四十四億,漢軍戰士僅僅死亡四百餘人。東漢政府封段熲爲新豐縣侯,采邑萬戶,熲行軍仁愛,士卒疾病者,親自瞻省,手爲裡創,在邊十餘年,,未嘗一日蓐寢。與將士同苦,故皆樂爲死戰。

這份戰績,無一不表露着,段熲作爲這個時代的軍神憑據。軍神稱呼一點都不爲過。

“段公。”田晏收斂自己的狂放姿態,轉而神情肅穆的站立一旁。

皇甫岑也不敢放肆,同田晏一樣,轉過身來,對着段熲恭敬一禮。

“田晏啊,你又惹了什麼禍事?”段熲沒有顧忌皇甫岑在身旁,轉身,不似問話,卻像是在斥責。

“呃。”田晏尷尬衝着一旁的皇甫岑擠擠眼。

“嗯。”剛剛下了早朝的段熲並沒有留意一旁的皇甫岑,見面前田晏如此,隨即點頭,轉回身看向皇甫岑,短暫的失神道:“是你要告狀?”

段熲話一出口,皇甫岑就已經感覺到面前這個老人帶給自己的不同,他的身上沒有多餘的氣勢,沒有過大的波浪起伏,反而卻每每之中都透露着一種平淡,那是歷經過無數磨難和衝擊纔有的一種豁然開朗心境,看透了塵世,心如明鏡。

跟難能可貴的是,當段熲把目光投遞在皇甫岑的身上時,沒有絲毫的詫異,只是短暫的一怔,隨即就像是在同一個平常人交談着什麼。

這樣的段熲讓人敬服,同比起張奐、尹端、田晏、劉基等人,段熲多了一種歷盡滄桑後,趨於平淡的內斂,任何風險都不足以對他構成威脅的氣度。

古波不平的心境,又怎能輕易打動段熲。

一旁,田晏焦急的擠擠眼,示意皇甫岑可千萬別亂說。太尉段熲的爲人,皇甫岑自然不清楚。但段熲因爲出身軍人的緣故,治軍一向嚴謹,爲人殺伐果決,從不會手軟。如果不是因爲這些,當今天子也不能重用段熲爲司隸校尉。

“不是。”

“既然不是,那來老夫府邸,是有什麼事情?”段熲自是瞧見田晏的擠眉弄眼,卻沒有理會田晏,只是轉回頭問向皇甫岑。

談話很平淡,也很隨意。皇甫岑原本略有一絲緊張的情緒卻已經消失殆盡,在緩和了自己的心境後,皇甫岑身子朝段熲匍匐下去。

“起來回話,這不是皇甫家男兒應有的本色。”段熲這話同張奐、尹端、田晏一樣,對皇甫岑身後的家世,有一定的認知度。

“岑卻是有事求助於段公。”皇甫岑並沒有起身,言語平淡的回道。

“起來。”平淡的兩個字在段熲的口中說出,卻又飽含着一定的命令口吻。

“你就起來吧。”田晏見兩人僵持,上前一把扶起皇甫岑,笑道:“雖然不知道你姓甚名誰,但是你長得確實太像已故的皇甫老將軍了,而且這份言談舉止間無不像老將軍,雖然我們不能確定你是不是他的後人,但是,如果老將軍在此,也斷不會如此。”

田晏是個武夫,卻很少能說的如此透徹。沒想到粗鄙的田晏竟然能說出這一番話。皇甫岑順勢而起。

“田晏說的對。”段熲平淡的說道,轉回身做到自己的主位上,對着一旁的皇甫岑問道:“我記得當年,老將軍太過執拗,對士人太過趨之若鶩,否則也斷不會有此一事。”聽段熲這麼一說,皇甫岑才依稀知道些當年自己爲什麼會被遺棄。

“段公知曉此事?”對於此事,皇甫岑隨對自己的身世耿耿於懷,借而問道。

“嗯。知道一點吧。”段熲手中的茶杯停頓在那裡,神情回味,想到什麼,轉而問道:“你的生母尚在,何不去問她?”

“這。”皇甫岑神情難爲的低下頭。

皇甫岑的隱痛,段熲似乎明瞭,轉即說道:“當年你父曾謀刺大將軍樑冀,卻被其發現。”

“之後怎麼樣?”雖然是穿越之身,但皇甫岑並不是全部瞭解史實,所以自己父親同樑冀的事情,他並不知曉,心中一急,進而問道。

“樑冀許你父爲郎中,你父深知樑冀嫉恨自己,託病不受,迴歸鄉里開書教學。”

“既然託病回鄉,又有爲什麼……”皇甫岑有些激動,甚至是微微的恨意,說道。

皇甫岑不知,“樑冀忿其刺已,以規爲下第”的典故很出名,也是皇甫規名聲稍揚的基石。

段熲伸手打斷皇甫岑的話語,低聲道:“一切皆有因果,你父當年也是迫不得已而爲之,雖然出走,可是安定郡吏受樑冀指使,曾幾次三番的陷害你父,你父唯恐自己斷絕子嗣,故而……當然,最後你怎麼走失了,這事就沒有人清楚了。”

“樑冀勢力如此之大?”

段熲搖搖頭,道:“有些時候,他們的勢力確實大的過天?”

“大得過天?”皇甫岑端着茶水,輕輕地品着,最後搖搖頭道:“外戚大得過天,所以段公你就屈從宦官,打壓士人?”

“你怎麼能……”田晏急忙開口攔住道。

“士人?外戚?宦官?”段熲品味道:“如果不是天子授意,他們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天子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平衡朝堂上這些人。

“我父趨慕士人,段公迎合宦官之意……呵呵。”皇甫岑辛酸的眼望門外,心中暗自盤算,自己真的就不明白了,武人的路究竟選擇哪條好。

“我嗎?”段熲悽慘的一笑,沒有解釋,世人對自己的看法如何,自己不能左右,但是隻要自己對天地,問心無愧就好。如果自己真的要是在意他們的想法,那就不是段熲了,一個人雖然身處“養心齋”,心境可以磨平,但是心性卻不能磨滅。

“哎呀!”田晏一急,道:“你知道什麼啊?如果不是段公,又不知道多少良臣猛將葬身於此,就是張將軍(張奐)不還是因爲段公,才能倖免於難。”

“哎。”段熲有些微怒的回身看了一眼田晏。

“哦?”

第三十一章 武威賈詡第三十三章 臣妹北上第三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八章 誤國士儒第五十五章 延後再說第四十五章 與會太尉第一章 遼西上吏第六章 小吏鄒丹第四十七章 尚父之稱第四十三章 董公威武第十九章 掌控全局第十五章 豁口力拼第六十四章 一場酒宴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七十一章 歸師勿掩第九章 賞你百金第六十三章 冀州兵馬第二十一章 武夫田晏第五十八章 誰爲校尉第三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十三章 路遇公主第四十五章 黃巾廖化第十七章 沮授詐軍第三十二章 夜入閻府第二十二章 今古文經第十九章 勢同水火第二十八章 我叫狄清第六十四章 物傷其類第二十五章 劉虞心思第七十九章 身陷敵軍第五十九章 郭勝挑撥第四章 天下豪傑第九十一章 張飛南下第三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六章 上策不追第七章 無法避免第八章 徐徐圖之第四章 負俗之譏第五十四章 死在此地第五十三章 打聽清楚第九十五章 這份情義第四十八章 強硬逼婚第四十七章 一世罵名第八十三章 殺父之仇第十二章 鹹豬無賴第三十七章 死志不退第十九章 利弊計較第五十二章 新仇舊恨第二十六章 三輔震驚第六十六章 高手相見第十二章 涼州三明第十章 昌黎大戰第二十四章 兄弟聚首第五章 原來是她第十六章 昌黎血戰第八十八章 轉回河東第八十八章 猜忌拖延第七章 武夫豪情第五十八章 張讓之憂第三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三十一章 洪都門生第二十章 鴆殺少帝第九十四章 沽名釣譽第三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六章 改易州牧第三十六章 劉宏心思第九十二章 偷渡樂平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五十三章 奪取漢中第五十四章 勢必阻攔第十四章 段熲死志第四十章 局中插曲第八十二章 一網打盡第六章 一夜酒醉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八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六十八章 兩強聯手第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七十八章 如此狠心第五十章 公孫族長第九十六章 晉陽城下第六十三章 冀州兵馬第三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二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三十二章 商賈販繒第二十六章 夜巷狙殺第十七章 北海鄭玄第九十章 要嫁給我第二十九章 傳道六藝第八十八章 轉回河東第三十三章 太史子義第五十五章 延後再說第十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三十三章 抱罕宋建第五十七章 舊事重提第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六十二章 絕域盧龍第九章 中興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