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癡人蔡邕

從太尉段熲府邸出來的時候,晌午已過,皇甫岑並沒有急於去拜訪蔡邕的府邸,此時蔡邕年紀雖然尚輕,曾卻爲靈帝老師,又在士人之中聲名鵲起,更兼之蔡邕去年注熹平石經,在士人之中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又上去了幾分。

要見蔡邕,老師盧植雖說他是個癡人,而且太尉段熲也同意去向他求情。但是面對這個癡人,皇甫岑確實要多做些準備,既然是癡人,自己要是用些手段,他也許並不會發現。

不過,這只是皇甫岑腦海之中一個短暫的想法,他要回到客棧同程普相商,順便把自己同老師盧植,太尉段熲見面後談話的結果告之劉基,以安劉基之心。

反正,劉基是要到廷尉府交換一下過路憑據的,也不差今天這一天時間。

“嗯?”劉基好像早就知道今天皇甫岑會出去爲自己的事情活動,一早便坐在客棧外一旁的石墩上,悠閒的曬着太陽,似乎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前程未來。

“大人。”皇甫岑輕施一禮。雖然詫異劉基爲什麼會這麼放鬆,但是轉念一想,劉基何許人也,經歷過的大風大浪說不定有多少,又有什麼能讓他心動的呢?

“假佐,去見你的老師了?”皇甫岑和公孫瓚同窗,公孫瓚又是親口引薦的皇甫岑,直言皇甫岑是涿郡大儒盧植門下得意的學生,既然來到洛陽,皇甫岑能不去見盧植,說起來,劉基不信。

“嗯。”皇甫岑點點頭道:“卻是見過老師。”

“哦?”劉基似有嘆息的回問道:“爲了我的事情?”

“嗯。”

劉基擡頭看了一眼皇甫岑,見皇甫岑略有一些不自然,便開口道:“嗯,那想必你也知道我的事情了。”

“知道一點。”皇甫岑卻是沒有談及渤海王一事,既然是劉基的家事,劉基不想說,自己當然也無需廢話多問。

皇家的事,說起來還不是天子的事。

天子的事,誰又敢管。

“還想管嗎?”劉基似乎打趣的回身看向皇甫岑。

“我只管救人,其他的一切不知。”皇甫岑很冷淡的回了一句,儼然要把面前劉基其他的熱情打消。

劉基一怔,隨即想到涿縣的事情,既然見過盧植,又談了自己的事情,那麼盧植也一定試探過皇甫岑,有無要從這裡爲陛下效命的意思。但面前皇甫岑這樣說,就是已經看出來自己不是有意要他去救自己,而是變相的再向朝中大臣舉薦他。

想罷此處,便已經猜到皇甫岑一定是見過太尉段熲,要不也不能如此說話,隧淡淡的說了一個字道:“嗯。”

就像是關於太尉段熲的事,劉基一點都不關心。

“大人在此,岑先去休息一下。”話罷,皇甫岑往客棧之內走去。走了兩步,才曉得自己只被劉基牽着問了,忘了說些什麼,想起道:“對了,太尉段熲已經同意在癸亥日爲大人求情。”

話罷,轉身離去。

劉基坐在石墩上,嘴角微微一挑,既然皇甫岑真的見過段熲,而段熲又同意出手相幫,那麼就說明,太尉段熲對皇甫岑的印象很好,並沒有因爲皇甫岑的家世而有任何間隙。隧揚起手中的石子,準確無物的扔進面前的一個石洞裡,然後淡淡地說道:“很好,準確無誤,命中目標。”

……

“很好,準確無誤,命中目標。”與此同時,在客棧的後院正同時響起一個聲音,是程普。

“啪!”“啪!”“啪!”

皇甫岑並沒有去休息,轉而去找程普,到了內寢之後,才聽見店家的人說程普正在後院練功。剛到此處就見程普用手中的小鐵戟刺向面前的跺把。

在漢朝,豪俠武士也有經常使用暗器的,其中當以典韋、甘寧、太史慈等人爲最。不過他們的暗器可不像後世李探花用的飛刀,暗器大多數都是這些小鐵戟,雖然這種暗器用起來很不穩定,準確度、力道、方位等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當時的人大多數已經習慣用這種東西去取敵人的首級。

“呵呵。”程普聞音便知道身後來人是皇甫岑,轉回頭笑道:“假佐大人,事情辦完了?”

皇甫岑沒有回答,只是走到程普的身前,打量着他手中的小鐵戟問道:“爲什麼要用小鐵戟,而不是其他的?”

“這個?”程普一怔,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會用小鐵戟作爲暗器,隨口問道:“難道你們家不是用這個的嗎?”

皇甫岑笑笑,並未理會程普說起自己的家世,點頭笑道:“我觀此物既不雅觀,又不方便作爲暗器。對敵起來,既沒有準確度,殺傷也不強。”

“呃。”程普嘎嘎嘴,道:“什麼暗器?”

“呃。”皇甫岑一囧,暗道,這個時候怎麼會有這個稱呼,看程普的樣子,說不定,這時的人並沒有把這個小鐵戟當做作弊的武器工具。

“你說這個東西?”程普把手中的小鐵戟向皇甫岑舉了舉。

“嗯。”皇甫岑點頭道:“我的本意是,何不用小刀或者小鐵劍來代替它。”

“嗯。”程普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這個主意不錯,我哪天該到鐵匠鋪去問問。”

皇甫岑不瞭解這個時代的兵器鑄造情況,見程普如此,心知這定是有一定難度,否則故人怎麼會笨到用這個東西。

“對了,假佐大人。你不會來此就是評論我的戟法吧?”程普擦乾自己臉上的汗水,收攏自己的兵刃,問道。

“哦,當然不是。”皇甫岑走到程普近前道:“你要入北軍的事情,我已經同太尉大人說過了,過幾日你就去太尉府,見過太尉大人後,便可直入北軍了。”

“真的?”程普一喜,轉回頭高興地問道:“太尉大人有什麼要求沒有?”

看程普有些緊張的樣子,皇甫岑走到身前,輕輕的安撫這程普道:“沒什麼,放心吧。”

“呵呵。”程普是個耿直的漢子,一時間想不起用什麼言語來表達自己對皇甫岑的感激之情,只是輕輕地走到皇甫岑的身旁低聲道:“我程普粗人一個,以後假佐大人有什麼需要的儘可直言。”

“你程德謀可不粗魯。”皇甫岑笑着指着程普道:“當然了,現在我就要少不了麻煩你。”

“現在?”程普一怔,這報應不爽也來的太快了吧。

“嗯。”皇甫岑點點頭道:“我需要德謀兄相助。”

看皇甫岑神情嚴肅,程普似乎感覺事情很嚴重,點頭回道:“什麼事情,假佐大人你就說吧,我程普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不用這麼嚴重。”皇甫岑走到程普身旁道:“只是爲了要救大人一命,我們有些事情不得不爲之。”

“呃。”程普錯愕的轉回頭看向皇甫岑。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皇甫岑在程普驚訝之餘,已經說完,隨即拍了拍程普的肩膀道:“大人安危皆在德謀兄手。”

“這。”程普爲難的想了想,最後點點頭道:“也罷,我程德謀就做一回小人。”

……

蔡府。

第二日,早朝剛過,皇甫岑就來到了蔡邕的府邸,因爲自己的家世不明,也不便使用名刺,老師盧植也沒有給自己路引,就只好在蔡邕的府邸門前閒逛,等待蔡邕的歸來。

皇甫岑很幸運,蔡邕並沒有因爲其他的事情而耽擱回府,剛一到府邸門前,皇甫岑便成功的吸引了蔡邕的注意。

事情是這樣的。

蔡邕走到自己的府門前,正見自己府內的下人用白粉粉刷自家的院牆,當即想到了什麼,愣在那裡。

皇甫岑想起老師盧植跟自己所說,蔡邕一個癡人,癡迷於文學的各個方面。眼下蔡邕如此,定是想到了什麼關於文學上面的東西。皇甫岑便想起,蔡邕善用而且發明了飛白體,而飛白體當時應該是由洪都門生粉刷牆壁所致,眼下蔡邕似乎就應該是想起了尚未出世的“飛白體”的點點滴滴,自己爲何不用此一試?

“如果把書畫之中筆觸乾枯的部分也用此法,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以加強作品的韻律感和節奏感。便可顯現其蒼勁渾樸的藝術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豐富畫面的視覺效果。書法的功力自然也就在‘飛白’中體現出來了。”

“飛白?”蔡邕轉回頭,看向從巷角處走出的皇甫岑,不明所以的一提。

“哦。”皇甫岑恍然道:“就是書畫的乾枯筆觸部分。”

“這個名字不錯。”蔡邕回味了許久,才點點頭,自言自語道:“卻是一個好辦法。”

“呵呵。”皇甫岑淺淺一笑,沒想到蔡邕果然是個癡人,自己只是出言提醒了他一下,便輕而易舉的在這個喧囂的街頭吸引了蔡邕的注意力。

聽見皇甫岑的輕笑,蔡邕才轉回頭,看着皇甫岑,腦海裡似乎有些印象,轉而問道:“這位小兄弟,我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

“嗯。”皇甫岑很平靜的點點頭,並未因爲蔡邕提起那件事情而有任何不滿。

“讓我想想。”蔡邕一指自己,突然間想起誰,急忙地把皇甫岑拉到自己的府內,急忙命身後的下人關上府門,直到走入蔡府之內後,蔡邕才焦急的開口道:“我說,你是不是子幹兄的弟子?”

語氣驚訝,雖問,卻更勝肯定。

皇甫岑沒有隱瞞的點點頭。

“哦。”蔡邕深吸一口涼氣,最後才道:“你怎麼來了,見過你的老師了?”

蔡邕同盧植同爲“五經”博士,入東觀著書,進太學教授學業,兩人自是舊識,又是故交,當然對盧植所知甚多。

“沒有。”因爲自己來見蔡邕是老師盧植的主意,自然不能讓蔡邕得知,牽連老師,實乃大不孝之罪。

“嗯。”蔡邕上下打量着皇甫岑,似乎在觀瞧皇甫岑有沒有說謊,但是皇甫岑有沒有說謊,蔡邕卻是沒有看出來。蔡邕之所以急忙地把皇甫岑拉近自己的府邸,主要還是因爲當初皇甫岑得罪的那些門閥如今都在洛陽,如果讓他們瞧見皇甫岑說不定還要有什麼麻煩,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把皇甫岑拉進自己的府內。也算是爲自己的袍澤盧植減少麻煩吧。

蔡邕不問,皇甫岑也不說自己此來的目的。

兩人就停滯在此。

最後蔡邕開口道:“聽你說飛白,老夫也有所想,今番想聽聽你的說法,你且說與老夫聽聽。”蔡邕真不似常人,一般名士見到皇甫岑無不是擔憂其在涿縣的名聲敗壞自己名聲,但是蔡邕沒有。

“飛白之美,在於倘若飛白運用得好,有的筆畫似流星劃過蒼穹,有的如快艇急馳水面,有的如懸崖瀑布飛縱,有的像織布細線伸展,有的若女子秀髮隨風飄動……”

皇甫岑說完一段,蔡邕點點頭。

“運用飛白可使單字增輝不少。單字中的飛白和其他筆畫虛實相生,具有圖畫美,間或具有裝飾美。有時,單字中的其他筆畫寫得平淡無奇,若恰當運用飛白,可使該字頓時搶眼;有時,飛白還可掩蓋或挽救一字中不明顯的敗筆,收到轉移着眼點的效果;有時,在單字的某豎畫中恰當運用飛白,以求得相對穩定,達到欹不失正、正中寓欹的平衡效果。”

“嗯,老夫也有所想。”似乎皇甫岑更能把蔡邕心中所想說出來。

“飛白之用,一般情況下,行書和草書中運用飛白較常見,楷、隸、篆書中用得較少。這種現象大概是由各種字體的筆畫特點、作品的章法、書寫的速度等因素所致。單就筆畫而言,飛白較多地用於豎、提、橫畫中,少用於其他筆畫,這主要是由筆畫形態、運筆過程和書寫風格等決定的。至於飛白用在一字中的主筆還是次筆,要特別注意是否得當。有時在主筆中運用飛白,失當便失卻重心,得當則有利於盡情施展筆畫美;有時在次筆中運用飛白,失當會產生缺失,有失飽滿,得當則起到點綴或裝飾之美。飛白一般用於筆畫的中部或尾部,要求運筆自如,過渡自然。其中,飛白的尾部,有回鋒,有的露鋒,一般視書寫風格、速度、運筆等情況變化使用。另外,在一定中上筆與下筆相連處,或是上字的末筆與下字的首筆相連處,恰當運用飛白可增強一定的美感。但飛白牽絲要寬窄、長短得當,承接轉合要自然而不失力度,並且要求飛白牽絲不宜過多。”洋洋灑灑,如果不是皇甫岑的記憶力超好,還真背不下來這“度娘”的文章。

“字字珠璣,卻是不假,接着說。”蔡邕已經成功的被皇甫岑吸引,已經忘了皇甫岑和涿縣的事情。

“飛白之忌。”皇甫岑款款而談,最後卻停留片刻看着蔡邕,含笑不語。

“嗯?”蔡邕一怔,轉頭看向皇甫岑道:“怎麼不說了。”

ωωω. ttкan. ¢O

“這個……”皇甫岑擡頭看向蔡邕,淡淡道:“岑來此尚有一事爲解決,伯喈先生你看。”

聞此,蔡邕才恍然大悟,轉回身不悅道:“你這個孩子心機竟然如此之深,說吧,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的。”

蔡邕以爲皇甫岑定是因爲自己在涿縣得罪那些士人的事情,本着自己在士人之中尚有一絲地位,自己倒是能幫此子一把,才點頭應允道。

“伯喈大人當真答應幫忙?”皇甫岑一喜,沒想到自己連開口都沒有,蔡邕就已經答應了下來。

“呃。”見皇甫岑如此高興之狀,蔡邕心有一絲擔憂的點點頭道:“你說吧,老夫量力而爲。”

“岑要伯喈先生幫的事,伯喈先生定能有辦法。”

“哦?”蔡邕手指皇甫岑道:“看來你是早就算計好了的,連老夫平日裡想的什麼你都算計好了。”蔡邕言外之意,是說這飛白體一事。

“伯喈先生誤會了,飛白這事卻是巧合。”皇甫岑恭敬的點頭回應道。

話音剛落,就聽見蔡邕府邸的後院內,傳來一陣呼喊聲。

一個十四、五的女子急忙跑到蔡邕近前道:“父親,父親,妹妹丟了。”

蔡邕長女,名蔡淼,也就是後世晉初名將羊祜的母親。

“文姬丟了?”蔡邕大驚失色,急忙地要趕往內院。卻見皇甫岑一動未動,心中有些猶豫,轉回頭看向面色依舊的皇甫岑道:“這事兒不是巧合吧?”

“嗯。”皇甫岑承認的點點頭。

“你……你。”蔡邕大怒,手指猛地指向皇甫岑,徹底的撕破臉面道:“說,到底是什麼事,老夫照辦就是。”

皇甫岑也是無奈,雖然不想這麼卑鄙,但是眼下這事涉及到宦官一系同士人一系的爭鬥,此時讓蔡邕開口間接等於讓蔡邕背離士人集團,漢末一向重節的這些文士怎麼會輕易的答應自己的要求。

“三日後便是癸亥日,伯喈先生可向陛下提及大赦天下。”

“呃。”蔡邕冷靜下來,淡定的看向皇甫岑,心中疑慮,士人們中間傳頌的癸亥日大赦黨人,怎麼他也知道。隨即點頭道:“這個不難。如果單單是因爲此事,你劫持小女卻是有些多餘了,非但得不到老夫的尊重,反倒讓老夫看扁你。說吧,是哪個人?”

“當然不難。”皇甫岑心中一笑,難得在後頭呢,只怕你蔡邕不答應,自己纔會違心的辦此事。隨即聳聳肩道:“岑是要伯喈先生求情的人是,遼西太守劉基。”

“遼西……劉基?”

(謝謝大家的理解,章節已改。)

第四十一章 伯仲兄弟第四十四章 死戰到底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十二章 涼州三明第二十一章 先生入遼第二十一章 武夫田晏第六十八章 兩強聯手第三十二章 在就足夠第二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一章 天下之財第五十章 燕國後裔第三十二章 夜入閻府第四十章 白馬公孫第三十四章 膽顫沮授第四十七章 監視劉焉第二十三章 營口大敗第十四章 東街賽馬第十四章 東街賽馬第二十二章 槍王韓荀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七十三章 路自己走第三章 狡高句麗第十一章 衛氏決心第三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二十七章 陰險狡詐第九十二章 偷渡樂平第九十二章 偷渡樂平第三章 拉攏何氏第五十七章 冰涼似水第三十八章 挾持閻氏第三十三章 臣妹北上第七十三章 路自己走第十九章 一再退讓第四十三章 董公威武第七十三章 你殺人了第二十六章 三輔震驚第九十五章 河東周郎第五十六章 朕的信心第三章 說服閻忠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六章 飛將無雙第十章 鳴金收兵第二十一章 一衆大家第三十四章 一門帥才第八十八章 猜忌拖延第八章 囂張跋扈第三十八章 誓死存亡第三十六章 力拔生鐵第五十六章 朕的信心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十四章 李儒佈局第二十六章 隴西董卓第六十一章 他怎麼想第五十八章 死戰被俘第六十一章 速速回城第三章 步步驚心第九十九章 生死由天第五章 原來是她第六章 遼東赴任第七十五章 淳于出任第三十七章 死志不退第十七章 沮授詐軍第九十五章 河東周郎第一章 三部鮮卑第二十九章 馬蹄狂飆第四十六章 臣節如山第六十二章 臣妹再往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四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五章 投靠鮮卑第二十四章 強硬對峙第五章 此事沒完第十八章 流言四起第八十七章 袁紹應對第三十七章 袁紹落子第四十八章 大漢之風第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二十一章 先生入遼第九十八章 狄清帶刀第八十六章 君心臣心第十二章 孤軍奮戰第四十三章 弒父殺君第六十二章 強烈預感第六十五章 身堵管涌第十二章 宦官決斷第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六章 神秘馬掌第四十七章 誰來贖罪第七十八章 如此狠心第三十章 消災解禍第三章 擊掌爲誓第八十三章 死守不退第五章 塞北兵敗第四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五十章 恭請先生第五十五章 三別遼東第八十章 兩個時辰第五十一章 各處心機第九章 猶猶豫豫第三十五章 二見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