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觀感

“海漢人!又是這幫多事的海漢人!”漢斯聽到範隆根的說明之後,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有什麼確切的證據嗎?”

“他們所使用的火炮在性能上要明顯優於葡萄牙人的武器,射程遠打得又準,而且裝填彈藥的速度非常快,葡萄牙人手上好像沒聽說有類似的武器。”範隆根解釋道。

漢斯搖搖頭道:“範隆根先生,你的消息有一點滯後了,近期我們收到消息,在廣東濠鏡澳的葡萄牙殖民地已經開始更換新式火炮,據說這些火炮都是從瓊州島上的海漢人手裡買來的。這些見錢眼開的異教徒不但把武器賣給了大明,而且還賣給了我們的對手。如果你們所遭遇的那羣海盜是從海漢人那裡買到的武器,那我一點都不會感到奇怪。”

“那我們爲什麼不跟海漢人接觸?在商人的眼中,葡萄牙人的銀子和我們的銀子應該並沒有什麼區別。”範隆根不解地問道。

“之前並不是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嘗試,但結果反而讓我更加擔憂。”漢斯陰沉的臉色表明他可不是在說笑:“我曾經找中間人去聯絡過海漢在漳州的辦事處,但他們似乎對於跟我們做生意不是太有興趣。當然了,這很可能是該死的葡萄牙人從中作梗的結果,有可靠的消息稱葡萄牙人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跟海漢人秘密簽署了合作協議,而這份合作協議的內容很可能是具有排他性的。”

“兩年前?那不就是安南內戰結束的時候?”範隆根的眉毛挑了挑:“這幫葡萄牙人轉變立場的速度可真是夠快的,眼看着安南的南方政權倒下,馬上就跳進了對手的陣營。但海漢人爲什麼要選擇跟葡萄牙人合作?他們大概還不知道,不管是在西方還是在遠東,這個國家的國勢都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或許他們正是知道這一點才選擇了跟葡萄牙人合作。”漢斯的觀點卻與範隆根恰恰相反:“葡萄牙人在遠東的實力有限,被逐出安南之後,他們在東北亞地區其實就只有濠鏡澳這個落腳點了。對這樣的一個落魄者來說,他們能夠跟海漢人討價還價的空間非常有限,據說海漢人做生意非常精明,他們所看中的大概正是葡萄牙人的弱勢處境。現在葡萄牙人不僅保住了濠鏡澳,而且還獲得了前往瓊州島的通商權。另外據說安南國也已經與葡萄牙重新簽訂了協議,允許葡萄牙商船進入安南港口進行貿易——當然這些港口也全是在海漢人的掌控之中。”

“漢斯先生,聽你的意思,是不是認爲海漢人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爲我們的對手?”範隆根問道。

漢斯肅然道:“不是將來,而是現在。鄭芝龍丟掉南日島之後,我們也同時失去了與大明商人進行交易的一個主要渠道。海漢人這次派來福建的使團得到了許心素的高規格接待,他們聯手之後,就完全可以壟斷福建到廣東的海上貿易,這對我們來說絕不是什麼好消息。而且我並不認爲他們會就此停下,海漢沿着大明的海岸線繼續向北擴張幾乎是必然會出現的狀況,不管是琉球還是更北邊的日本、朝鮮,遲早都會成爲他們的目標,到時候跟我們的競爭就會變得公開,衝突將是不可避免的。”

“那我們應該設法阻止他們才行!”範隆根說完這句之後又覺得自己有點失言,在大明東南沿海號稱海上第一勢力的十八芝連海漢派到福建的一支遠征船隊都應付不了,荷蘭人又拿什麼去跟海漢人拼?

漢斯也是意興闌珊地搖搖頭道:“沒那麼容易的,海漢在大明的擴張速度遠遠超過我們,如果公司在未來幾年中無法在大員島投入更多的資源,那就只能坐等海漢一點一點地把我們擠出去局了。”

漢斯的眼光無疑是比較準的,儘管這次攻打南日島還是海漢第一次在福建海域公開出手,但漢斯已經意識到了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壓迫感。海漢人不願意與荷蘭發展貿易關係,這就說明他們完全是把荷蘭當作了競爭對手在看待,甚至有可能是到了假想敵的程度。但東印度公司在大員島部署的武裝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並不足以支撐他們遠征瓊州島去討伐不懂事的海漢人。何況就算是能去,漢斯也沒有把握能拿下那個據說是有上百門岸防炮鎮守,數十條大型戰船拱衛的三亞港。

因此儘管知道海漢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削弱荷蘭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漢斯卻也沒有更多的辦法能夠改變這種現狀。他在此之前已經在提交給公司董事會的報告中提及過此事,不過東印度公司現在的主要精力都在東南亞的開發上,暫時無暇估計東北亞這邊的局勢變化。畢竟在爪哇島以東海域還有大量的熱帶島嶼等待着航海家們去發現其中的寶藏,而遙遠的大員港在巴達維亞的官員們看來,或許就只是通往東北亞航路中途的一個補給港而已。

而範隆根所帶來的壞消息,讓漢斯所期望的來自巴達維亞的重視變得更加遙遙無期,因爲就算公司總部想要確保東北亞航線的穩定,也勢必會先處理納土納羣島突然冒出來的那支野生武裝,畢竟那裡已經開始在截殺東印度公司所屬的帆船了,而臺灣這邊的形勢還遠遠沒有惡化到會在近期開戰的程度。

兩人正在談論形勢變化的時候,僕人來向漢斯報告有人求見。

“這就是鄭芝龍的使者。”漢斯將來人的拜帖遞給了範隆根,不過上面的方塊漢字,範隆根卻是一個都認不得。

“這個人已經來了連續來了五天了,目的就是想說服我,讓我出售一批軍火給十八芝,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希望我能夠派兵協助他們奪回南日島。”漢斯言簡意賅地介紹了情況。

“這怎麼可能!”範隆根對於鄭家使者的建議顯得十分不以爲然。

從1624年荷蘭在澎湖敗退之後,東印度公司就命令禁止了大員這邊採取任何針對大明官方的軍事行動,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雖然大明水師不見得能攻得下大員港,但如果因爲戰事而中斷了當地的貿易,那對於東印度公司來說也是變相的損失。而十八芝在大明官方的眼中就是目無法紀的海盜,荷蘭賣賣武器也就罷了,要是出手相助,那性質跟直接派兵入侵大明也沒什麼區別了,漢斯甚至都不需要請示,就知道巴達維亞那邊絕對不會允許這種狀況發生。

“不過這個使者對於海漢的瞭解卻非常深,你有興趣聽他說一說海漢的事情嗎?”漢斯向範隆根問道。

“海漢人?這我倒是有興趣作一下了解。”範隆根此前對海漢的瞭解都是隻言片語的傳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往往都已經轉過幾道手,跟原本的事實有了不小的出入,他倒是真的很想聽親歷者說一說有關於這支遠東新興力量的具體狀況。

漢斯吩咐下去之後,不一會兒便有一名身着大明儒生服裝的男子來到了會客室,他身後還跟着一名年輕男子,黑髮黃膚,長相卻是深眼高鼻,看樣子是一名東西方混血兒。

那男子抱拳作揖說了一句,身後的混血年輕人便將其所說的話翻譯成荷蘭語說出來,原來是他所帶的通譯。

“小人鄭新知,見過漢斯大人!”

“鄭先生,如果你今天的來意還是想要勸說我向十八芝提供軍事援助,那我勸你還是省一省口水。”漢斯並沒有因爲對方的彬彬有禮就給他留什麼面子,一開口就開門見山地表明瞭態度:“不過如果你願意和我們聊一點的別的話題,那我和剛剛抵達大員港的這位範隆根先生倒是很樂意跟你交流一下。”

鄭新知聽了翻譯之後,擡頭看了看範隆根,便又作了一記深揖:“既然漢斯大人發話,小人無有不從,不知兩位大人想聊一點什麼話題?”

“和我們說說關於海漢人的事情,告訴我們,你所知道的海漢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羣人。”漢斯指了指下首的椅子,示意他坐下來慢慢說。

“海漢人?這就說來話長了,他們可是一羣不簡單的傢伙……”鄭新知坐下之後,便不急不慢地開始講述起他所瞭解的情況。

鄭芝龍派來的這名叫鄭新知的使者,其實就是兩個月之前漳州行刺海漢使團一案的主謀。他當日在漳州事發之後立刻出城乘船逃跑,僥倖逃得了一條性命。雖然這個行刺計劃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並沒能取得成功,但鄭新知回到澎湖馬公港之後卻得到了鄭芝龍的嘉獎,認爲他的行動對海漢形成了震懾,起到了警告對方的效果。

不過鄭芝龍其實也只是考慮到士氣問題,只能把打斷的牙往肚裡吞,因爲案發之後沒過幾天,漳泉兩州的十八芝暗樁和辦事人員紛紛被官府抓捕,多條走私貿易渠道因此而被搗毀,直接的經濟損失和人員損失都非常大。一直以來沒有跟十八芝完全決裂的福建海商,也因爲這個事件轉變了態度,開始中斷了與十八芝的各種貿易合作關係——對於他們來說,海漢這個大主顧的份量肯定是要重得多。

但數日後海漢船隊和福建水師的聯軍從漳州出發,一舉搗毀了十八芝在南日島上的據點,鄭芝龍就再也沒法裝鎮定了。從南日島僥倖逃出的鄭芝虎一回到澎湖,就要求鄭芝龍殺了鄭新知這個“內奸”以祭祀死去的兄弟,因爲如果不是他臨時起意在漳州安排了這麼一場失敗的刺殺行動,就不至於激起海漢人的怒火,讓他們選擇了距離漳州最近的南日島作爲報復對象——十八芝在當地部署的過千手下,二十多條船,最後逃回澎湖的不過寥寥數十人,兩艘小舢舨,結局只能用悽慘來形容。

鄭芝虎一腔怒火無處可發,也只能拿鄭新知這挑起事頭的人出氣。如果不是鄭芝龍做主,鄭新知大概在鄭芝虎踏上澎湖土地當天就被拖出去砍了腦袋。

事情鬧到這種地步之後,鄭芝龍也無法再一直維護自己的幕僚鄭新知,正好手下這幫人叫囂着要再打回南日島報仇,鄭芝龍便給了鄭新知另一個差事,讓他前往大員港向荷蘭人求援。畢竟如果沒有大量的火炮,想要攻下南日寨這種較爲堅固的防禦據點也是十分不易,而現在唯一能向十八芝提供重武器的也就只有荷蘭人一家了。

而鄭新知來到大員港之後也沒得到什麼好眼色,拜訪了漢斯數次,不是被推脫有事無暇接見,就是還沒說上幾句正題漢斯便直接岔開了話題。三番五次之後,鄭新知其實也有點疲沓了,但他也知道這個事情要是辦不好,自己回去肯定沒辦法向鄭芝龍交差,到時候那幫看不慣自己的粗鄙之徒就更有理由要叫囂着治自己的罪了。所以儘管每次來拜訪漢斯都要碰些釘子,但鄭新知還是堅持着每隔兩天就來這裡拜訪一次的頻率,如果沒辦法說服漢斯,那他也不打算回去了。

鄭新知不太清楚這位範隆根先生又是什麼來頭,但很顯然並不是等閒之輩,看起風塵僕僕的樣子和飽經日曬的膚色,鄭新知推測他應該是從巴達維亞過來的荷蘭官員。如果能夠讓荷蘭高官對海漢人產生惡感和敵意,那鄭新知是很樂意去做的。

鄭新知想了想纔開口說道:“關於海漢人的來歷,在民間有許多說法,但他們其實並非漢人後裔,只是長相相似而已,藉此身份來迷惑大明百姓,謀取私利罷了。這些人重利輕義、反覆無常,借商貿之名行不義之事,實乃無恥之徒……”

範隆根聽了幾句翻譯之後就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請你說一些實際的東西,我並不想聽你對他們的道德作出的評判。我想知道的是,海漢人能幹什麼,想幹什麼,擅長什麼,害怕什麼。”

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303章 商家座談2706.第2706章2446.第2446章3065.第3065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使團到訪第1055章 步步推進3263.第3263章3145.第3145章第1428章 三路齊發第2078章第257章 執委會工作報告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第1957章第1878章 利益輸送第2220章2436.第2436章3327.第3327章第2360章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第1594章 張金寶的打算第1158章 馬小姐第186章 關於開設青樓的種種麻煩2857.第2857章2583.第2583章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第1891章 貿易港第1419章 緊鑼密鼓第1403章 臨時調令第2190章第2067章第七百九十八章 聖多明哥城第1639章 速戰速決第14章 漫長的一天(四)3037.第3037章第1986章第2167章3139.第3139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第286章 截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攻守轉換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2803.第2803章第1040章 脫險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2934.第2934章2425.第2425章第1983章第2239章第九百零七章 準備動手2381.第2381章第1998章第1147章 午夜偷襲第2043章第1460章 諸多難處2628.第2628章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2216章3326.第3326章第172章 離岸價與到岸價第1641章 正面對決2686.第2686章第1218章 章運的傑作第八百八十章 舟山招商會(五)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爪哇3033.第3033章第1719章 糧食貿易第2078章第2249章2455.第2455章2921.第2921章第2233章第123章 大本營的準備工作第2143章第1816章 消化難民2652.第2652章3400.第3400章3058.第3058章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2973.第2973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觀感3058.第3058章第24章 勞改營(二)第1295章 步槍演示3372.第3372章2521.第2521章第2356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變相封鎖第142章 轉運策略3177.第3177章2782.第2782章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1142章 爭奪銅礦第九百九十八章 準備工作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353章 大萬山島的變化3121.第3121章第2325章第1066章 屈服第四百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