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幕後真相

“外面傳這些小道消息都不靠譜,海漢人的圖謀,哪是那麼容易被人猜到的!”李繼峰慢慢悠悠地放下茶杯,對站在面前的兩個兒子訓話道:“總之海漢人不管怎麼做,目的肯定都是爲了賺錢,我們只要跟進就好,不用急着去刨根問底,過兩天自然就會知道答案。”

這次李繼峰接到海漢通知,讓“福瑞豐”這邊派人蔘加在鎮南港舉行的“瓊聯發”股東大會,正好他也有一些事務要跟海漢這邊的高層人士商量,加之鎮南港也不算太遠,於是他親自赴會,還帶上了兩個與海漢接觸較多的兒子。

李繼峰三個兒子當中,除了大兒子李發已經分家出去,長期在福建駐守經營當地的買賣之外,二兒子李魄和三兒子李奈在近幾年都是一直從事與海漢人合作的商貿活動。特別是李奈這個海漢迷,一年當中至少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是待在三亞,與海漢高層交往甚密,跟執委會裡不少人都是稱兄道弟,還在三亞新城區購入了房產。如果不是擔任了金盾護運的負責人一職,需要常駐廣州處理事務,恐怕李奈早就已經遷去三亞定居了。

李魄與李奈到了鎮南港之後,便代表“福瑞豐”出席一些社交場合,與商圈內的各路人物互相拜訪。而這個當口上人人都會談論的話題,就莫過於海漢會在這次的大會上有怎樣的驚喜發表了。

相當一部分認爲海漢人下一步將要開發的地區會是瓊西,因爲自去年開始,海漢人就在瓊西昌化縣一帶建港修路,大興土木。這並不是什麼保密的消息,常年往來於儋州與三亞之間的客商幾乎都知道這件事,而且海漢人在當地修築的並非普通的黃土官道,而是三亞那種獨一無二的雙軌鐵道,這種耗資巨大的交通方式已經預示了海漢在當地的開發力度。

有消息靈通人士已經打聽到相關的消息,據說海漢人在當地內陸山區發現了巨型鐵礦,等路一修通就要開始大規模開發了。至於說這事官府會不會插手,客商們並不在意——離開海漢人,昌化官府難道能有自行開礦的能力?就算他們真有,難道還能阻止海漢人想做的事?何況昌化城什麼情況,只要去過的人心裡都有數,當地官府早就被海漢人給架空了,駐軍的千戶也跟海漢人打成一片,哪還有多少大明的痕跡可言。

開礦這件事倒是沒商家惦記,因爲海漢人的礦山並不會讓外人插手,三亞田獨鐵礦那邊就沒有任何一家商行能夠參股進去,礦山也從來都不會在“瓊聯發”的投資項目清單裡出現。不過從海漢在當地如此之大的投入,不難推測出日後昌化附近的民生必然會被礦業帶動,屆時肯定會有大把商機出現。而參考海漢在三亞開發中的做法,引進大明客商在當地投資的可能性極大。

另一部分人則認爲海漢下一步的投資地點將會是放在香港島,理由也非常明確,海漢人去年費不了不小工夫,纔在香港島西南角圈了這塊地,然後招商開發,修建港口,擺明了就是要在這裡落腳了。而以這片地區的發展潛力來說,顯然還是有極大侷限性,海漢人真想在這邊把場面搞大,那估計就得向香港島北邊擴張——就如同他們在瓊州島上所做的事情一樣。

而香港島上駐紮的大明水師,在這些商人們看來也是無關緊要,在海漢強大的金錢攻勢和武力威脅面前,能有幾個人守得住自己的節操?瓊州島的水師有一大部分戰船都在幫海漢人跑走私生意,這香港島上的水師又能好到哪裡去。海漢人只要想拿下香港島,這島上的水師並不會成爲太大的阻力——搞不好反而還會成爲他們的助力。

拿下香港島之後,這個地方對於經營海貿發家的海漢人來說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與會的幾乎都是內行人,自然能從天時地利各個方面分析出一大堆的有利條件。而且海漢人過往對港口的經營成果,也足以給大明的投資商們帶來充分的信心。只要海漢人說聲準備在香港島圈地,大家掏銀子出來跟着往裡面砸就是了,反正以海漢人的經營水平,怎麼都不至於虧錢。

這兩種主流意見都有不少人支持,李奈和李魄在外面聽了不少議論之後,自然是要將這些情況彙報給李繼峰。不過李繼峰似乎對於這兩種看法都沒有表示贊同的意思,甚至都沒有予以過多評價,“不靠譜”三個字就概括了全部。

李奈可並不是一個安分聽話的人,聞言立刻又追問道:“父親可是對海漢人的發表有其他的看法?可否指點孩兒?”

李繼峰看了李奈一眼,沉聲道:“你是自己沒主見了?”

李奈應道:“孩兒對此倒是有些自己的看法。”

“說來聽聽看。”

“那孩兒就妄言幾句。”李奈頓了頓,便開口解說道:“海漢過往幾年中每次辦這招商活動,均會在事前給我們家提點,但這次卻半點風聲全無,這是爲何?海漢在瓊西和鎮南港的作爲都不是什麼秘密,若真要以這兩處爲下一步開發區域,海漢也沒有向我們保密的理由。在孩兒看來,海漢人要嘛就根本沒準備什麼驚喜發佈,要嘛就是選定的開發區域並不在外界的預料之中!”

李奈說到這裡,便停下來看李繼峰的反應。李繼峰不動聲色地應道:“繼續說。”

“孩兒想到近期瓊州島上大亂一場,瓊北多處城池都被海盜攻佔,連瓊州府城都被圍了,如若不是海漢民團軍及時出動,這瓊北的形勢真的會岌岌可危了……”

“說重點!”李繼峰有些不耐煩地打斷道。

“是!”李奈應聲道:“孩兒聽說這瓊北各地的官府都被海盜摧毀,因此各個城池目前都置於海漢的臨時託管之下,就連府城也是如此。換言之,瓊州島現在基本都是在海漢人的掌控之中,這送到嘴裡的肉,海漢人難道還會吐出來還給大明?”

“這個月都沒船從瓊州出來,據海漢所說是在瓊州島沿海封航,以防止島上藏匿的海盜出逃。孩兒認爲這其中多半另有貓膩!”李魄也不失時機地插話道。

“所以你們認爲,海漢人這次是要借勢將瓊州島的控制權拿在自己手中?”李繼峰反問道。

李奈與李魄對望一眼,一起肯定地點了點頭。李奈又道:“早在兩個多月之前,那時候海盜尚未登陸瓊州島,只是在外圍襲擾船隻,海漢人便已經向官府表態,會自行派民團軍驅逐海盜,並且在廣東採購了大量戰備物資。我聽說總督大人下令讓海漢出動民團的第二天,民團的船隊就離開了勝利港,這顯然是早有準備等着這個時候了。海漢人蔘戰可不會白忙,他們幫安南清理了南部******,作爲回報從安南沿海拿了不少好地方。這次替大明驅逐海盜,孩兒確信他們一定會設法從中獲利。”

“大明給不了的東西,海漢就想辦法巧取豪奪佔下來,這種事他們已經在瓊州島重複過很多次。如果我們所料不錯,這瓊州島只怕很快就要改姓了!”李魄補充說道。雖然談論的是大明國土的得失,但李魄臉上也並沒有多少失望或者悲憤的情緒。

“你們說的雖不全中,亦不遠矣。”李繼峰聽完兩個兒子的陳述之後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爲父前幾日得到消息,海漢在安南駐紮的民團軍,兩月之前也有重大調動,將安南北部的海船幾乎全都徵發了。”

“是去打海盜?”李魄問道。

李繼峰搖搖頭道:“並非這麼簡單!海漢後來收復瓊北,據聞是從東線登陸,一路向西驅趕海盜,直至收復全境。若是安南那邊派出助力,當會在最近的瓊西儋州一帶登陸夾擊纔是,怎麼會留下一個巨大的缺口讓海盜撤離瓊州島?以海漢民團在海上所具備的實力,豈會就此放過這羣敗家之犬?”

李奈反應極快,立刻便道:“父親你的意思是海漢人……”

“噤聲!”李繼峰沒讓李奈把話說完,便立刻打斷了他的話頭:“有些事,心頭有數就行,萬萬不可隨意說出來。爲父先前叮囑過你們不要在外面妄議這次的股東大會,便是擔心你們說錯話,被有心人聽了去。我李家跟海漢的關係雖好,但也並不表示我們就可以隨意行事。海漢人所謀甚大,你們都是知道的,切莫因爲一些小節開罪了他們,以免我李家今後無處立足!”

李魄李奈聽得心中發寒,連連點頭稱是。如果瓊北的這番鉅變真是海漢人的謀劃,那這動作也着實太大了一些。但這麼大膽包天的事情,也只有實力強橫的海漢人才幹得出來。而且如果這事的真相泄露,那隻怕大明立刻就會對瓊州島上的海漢人宣戰。

儘管這種宣戰對海漢人一時半會還無法造成實際麻煩,畢竟海漢人手裡掌握着不亞於大明官軍的強大武力。但對於類似“福瑞豐”這種與海漢合作密切的貿易伙伴來說,卻無異於滅頂之災,到時候官府以一個“私通敵寇”的罪名就能把李家來個一鍋端了,連翻身的機會大概都不會有。

如果李繼峰猜測屬實,那麼李家現在最好就是祈禱廣東官府越遲發現這事的真相越好。雖然不知道海漢人究竟打算怎麼做,但他們既然有這麼大的謀劃,那想必對善後的措施也已經有了相應的準備——李繼峰現在也只能賭上這種可能性,等待海漢接下來將會施展出的手段。

李繼峰的兩個兒子卻沒有他自己這麼鎮靜自若,恐懼和興奮兩種情緒在心中參雜一起,有些說不出的味道。特別是與海漢來往密切的李奈,心情更是複雜無比。

李奈在三年前初去勝利港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意識到了這羣外來戶身上那種潛藏不住的野心。當時他與寧崎交換看法的時候,能明顯感受到對方並沒有像其他外族那樣對大明保持足夠的敬畏,更多的反倒像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視角。

李奈當時雖然對寧崎的態度有些不快,但沒過多久他就認識到海漢人的這種優越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着可怕的實力作後盾。海漢人幾乎是從各個方面不停地展現着他們的無所不能,讓已經荒廢多年的榆林港,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了瓊州島最爲繁榮的貿易港,並且以驚人的速度向外擴張影響力,不費一兵一彈,就悄無聲息地架空了崖城的官府,吞併了勝利港附近的大片地區。

隨着雙方貿易和其他事務合作程度的加深,李奈對於海漢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他知道這羣海外來客不會滿足於在天涯海角之地當個富家翁,而是有着更爲遠大,或者說更爲可怕的抱負。

海漢人訓練的軍隊,製作的武器,建造的戰船,全都要比李奈認知中的大明軍隊厲害得多,而如果僅僅只是要保護自己的產業,顯然用不着成立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儘管海漢人一直打着和平發展的旗號,但李奈卻知道他們養着這麼一支強大軍隊的最終目的只怕還是爲了開戰。

當海漢人將民團派去安南參戰的時候,李奈還心存念想,認爲海漢人大概會將今後的擴展方向放到大海的另一邊去。然而這種判斷似乎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海漢民團在安南內戰結束後就撤回了瓊州島,而海漢依然是以穩定的節奏從瓊州島的東西兩條海岸線向北方擴張。控制整個瓊州島,大概也僅僅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不過前段時間的海盜入侵似乎變相加速了這個過程,海漢民團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現在瓊北,一路高歌猛進趕走了入侵者,並且順利成爲了瓊北地區的新掌權人,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的確是大大地出乎了李奈的預料。

第2078章第2148章第2326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參觀三亞港第1300章 儋州政務第2334章第2087章第1371章 退讓第1607章 充分的理由2406.第2406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決方案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六百五十八章 局勢走向第1893章 現實問題第1982章第2004章第1101章 交換條件第2243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2400.第2400章第2214章第1471章 北方航線(四)第1687章 合則兩利2725.第2725章第八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312章 各路到齊第1804章 受制於人第1221章 抵達星島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2001章2901.第2901章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2118章2547.第2547章第1415章 戰果2859.第2859章第1521章 利益交換第五百九十七章 實際戰況第1477章 定心丸第1121章 老熟人第30章 嚮往第339章 率先動手第2246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2142章第1239章 戰事來臨第322章 參觀考察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艦的威懾力第1794章 難以滿意第1556章 建交之後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第1232章 形勢所迫第六百五十八章 局勢走向3163.第3163章第2192章第2149章2648.第2648章第2098章第六百零四章 刺殺第1027章 希望油田(一)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1607章 充分的理由第1802章 擋住去路3192.第3192章第345章 抵達會安3145.第3145章第1407章 旅順堡的冬天第135章 新任巡檢(二)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第1007章 開國慶典(七)第350章 洗劫會安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第1247章 陷入困境第1347章 非常手段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2863.第2863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賑災3109.第3109章第148章 配套產業第1393章 要挾3000.第3000章第378章 劉香來襲第1466章 大買賣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3362.第3362章2784.第2784章3121.第3121章第2046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第2330章第2088章3269.第3269章第2250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主動催促第七百零七章 澎湖開戰2475.第2475章3223.第3223章3282.第3282章第2181章第1686章 傀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