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

在打下儋州之後,這裡與瓊州府城之間就只剩下臨高和澄邁兩處小縣城了,而根據前期偵察摸底的情況來看,這兩處縣城兵力有限,城防羸弱,對聯軍來說並不存在太大的威脅。高橋南甚至立了軍令狀,只要一個小時就能拿下這種防禦單薄的小縣城。

擺在聯軍面前最大的困難當然不是臨高縣城裡那點數量和戰鬥力都很有限的衛所兵,而是從儋州城到臨高縣城之間六十里地的距離——這段路程幾乎是儋州灣白馬井碼頭到儋州城的三倍了。

要以十七世紀的裝備水平,在這個時空堪稱原始的交通條件下打一場對機動力要求非常高的閃電戰,那的確是有點不切實際。就算錢天敦帶的這支隊伍經過了長時間的嚴格訓練,但也無法改變機動能力不夠的事實。如果要依靠士兵的腳力來連續進行長途奔襲,勢必就會大大影響到戰鬥力。

錢天敦作爲指揮官,自然不會想不到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不過他倒是早就有了解決的方案,入城後立刻讓人去搜羅城中的牛馬,集中起來作爲下一步行動的交通工具。當然要把民團這些只受過步兵訓練的士兵立刻變成騎兵是不可能的,就算有足夠的馬匹,也只能騎着慢慢行進。

商務部門也爲此做了相應的準備工作,就在燎原行動發動十天之前,駐儋辦和幾家大明商行聯名從大陸販運了一批馱馬到儋州,說是打算要翻修從儋州經臨高、澄邁兩縣通往府城的官道。爲此還在西門外建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馬場,圈養着這幾百匹馱馬。翻修官道當然不是千里迢迢把這批馱馬販運到儋州的真正目的,錢天敦帶的部隊到了之後,第一時間就去接收了這批馱馬。

加上從城裡四處徵集而來的牛馬,民團軍的機動力總算是有了一定的保障,短途的投送能力也比之前翻了好幾倍。至少往東的下一段征途,主力部隊不用跑斷腿了。

軍委參謀部所制定的作戰計劃,是以儋州爲起點,由西向東沿臨高、澄邁平推過去,最後拔掉府城這個最大的據點,完成對北部沿海的實際控制。這個作戰計劃當中最大的難點倒不是如何攻城拔寨,打敗明軍,而是如何能夠讓實施作戰任務的安南聯軍能夠在各個戰場間實現快速機動,並且保證這幾千人的後勤供給能跟得上一線部隊的推進速度。而眼下唯一能夠利用的交通運載工具,就只有牲畜了。

入城的民團軍臨時徵用了城中所有的酒樓飯館,爲這數千人的部隊製作午飯。當然了,由於目前所扮演的海盜身份,這些吃喝肯定是不會給錢了。不過除此之外,錢天敦還是嚴令各部,除了明確的抓捕對象之外,不得隨意闖入民衆家中,更不得隨意洗劫、傷害無辜民衆。

當然戰亂期間也總會有一些渾水摸魚的傢伙,儋州城也不會例外,在聯軍進城控制各個城區期間,就抓到了不少乘亂行竊或打劫的傢伙,其中竟然還有人不知死活地表示可以跟聯軍“分賬”。對於這種要錢不要命的傢伙,抓到他們的軍官也有些哭笑不得。在請示了錢天敦之後,所有試圖發戰亂財被抓了現行的傢伙,被捆成長串押送往海邊,等待他們的將是黑土港煤礦漫長的礦工生涯。

在士兵們用餐期間,錢天敦讓人將城內的一些非官方頭面人物集中起來,這其中包括本地的商人、書院的大儒,以及一些士紳大戶。爲了能夠保證大部隊撤離這裡之後,還能夠繼續保持有效的控制,錢天敦認爲有必要穩定一下這些上層人物的情緒,並且讓他們協助維持好這段時期的社會治安和生活物資週轉。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給這些人當面敲一敲警鐘,讓他們打消一些不太安分的念頭。

以錢天敦的身份,肯定是不太適合出面做這件事,所以鄭廷被臨時抓了壯丁,讓他去給這些本地人打打預防針。鄭廷倒也沒有多加推辭,很爽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在前一年護****收復安南南方期間,鄭廷也是帶兵的將領之一,這種事情他當時可沒少做。

10月3日下午,在攻佔儋州城僅僅兩個多小時之後,儋州城東城門打開,上百輛馬車和牛車魚貫出城,沿着官道向東北方向開拔。當晚騎馬的先頭部隊已行軍至臨高縣城僅十里左右的地方,而主力部隊也已經踏入了臨高縣的範圍之內。

雖說臨高縣城不是什麼棘手的目標,但考慮到作戰的效率,錢天敦也並沒有要求這支疲憊的隊伍連夜發動進攻,而是安排部隊在野外紮下營寨歇息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經過了一夜休整之後的聯軍以幾乎跟前一天一模一樣的方式,奪取了臨高縣城城門的控制權,然後大部隊一擁而上,佔領了這座小縣城。相比這支“龐大”的部隊,城內僅僅兩千人左右的人口規模顯然是翻不起什麼浪花了。攻城戰當中聯軍一方無人陣亡,而守城的大明衛所軍也僅僅只有兩人身亡,其他人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並沒有遇到強烈的抵抗手段。臨高知縣沒有像儋州那位知州大人一樣死守不走,而是在城破之時就直接從另一頭的城門溜了。

不過這可不是想逃就能逃掉的時候,知縣大人逃出去不過七八里地,就被在外圍執行封鎖任務的行動隊給截獲了。

在攻佔臨高縣之後,聯軍開始兵分兩路,一路往東南方向行進,攻打澄邁縣城。另外一路則是順着臨高縣城外的文瀾河前往海邊,他們將在那裡搭乘從儋州灣繞行過來的船隊,沿着海岸線直接前往府城附近登陸。

負責攻打澄邁縣的是由鄭廷領軍的一千名安南護****加上兩個連的安南民團軍,而且是由安南軍隊打主力,民團軍負責協助,這也是整個燎原行動中唯一一場確定由安南軍打主力的戰鬥。因此鄭廷對此非常重視,所挑選的幾乎都是在去年的南方戰役中表現優異的老兵。

10月6日,由鄭廷所率領的這支部隊抵達了澄邁縣城之外。

這個時候,海盜大規模在儋州附近登陸並且攻陷儋州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澄邁這裡,那套偷襲搶城門的戰術也就行不通了。鄭廷只能讓自己的部隊擺開陣勢,實打實地準備打一場攻城戰了。

澄邁縣城裡駐紮的衛所軍也並不多,僅僅就三百人而已,而且這其中還有不少缺額的狀況。鄭廷也懶得搞什麼勸降之類的動作,反正這次過來就是練兵,要是不打一打,這練兵的效果從何而來?再說錢天敦也給了他充分的自主權,只要不在澄邁這邊濫殺無辜就行。那兩個連的民團,實際上也就是起個督戰的作用了。

鄭廷在三亞接受過正規的軍事培訓,很清楚這種攻城戰該怎麼打,因此看到澄邁縣城城門緊閉,立刻便讓人把火炮拖了出來。儘管只是幾門三磅和六磅小炮,但攻打這種小縣城的城門,卻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幾聲炮響之後,四寸多厚的城門便被打得歪歪扭扭,雖然還沒倒下去,但已經搖搖欲墜了。鄭廷也不急着指揮自己的人馬往上衝,反正這次的軍火消耗全都是由海漢提供,他也不用在意耗費彈藥的多少。

幾門小炮又打了三輪,將城門徹底轟倒之後,鄭廷纔不慌不忙地抽出指揮刀,向前一揮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儘管在這個時候還是有零星的明軍從城牆上探出頭來,試圖用弓箭和老式火繩槍抵抗進攻,但這些頑抗分子很快就被站在二百多米開外的幾名民團狙擊手用步槍一一點名了。

鄭廷以前也知道錢天敦手下有一幫神槍手,使用特製的一種火槍,可在百丈開外保持極高的命中精度,但還是第一次在戰場上親眼看到這些人出手,他忍不住向旁邊的海漢軍官問道:“此步槍射程如何?”

那名軍官很是驕傲地答道:“若是步槍調校得當,由熟手操作,可在兩裡之外擊中直徑兩尺的目標。”

鄭廷聞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種射殺距離幾乎比火炮還遠,而命中精度更是火炮難以企及——射程超過一里之後,火炮的落點控制基本就只能憑運氣了。這麼厲害的武器,如果是在兩軍對壘之時,趁着敵軍不防直接射殺其陣中將領,豈不是無解的戰法?

鄭廷想了想又道:“若是天氣陰沉視物不便,又或是雨天,可有影響?”

“影響肯定是有的。”那名軍官點了點頭,並沒有打算掩飾這個缺陷,不過沒等鄭廷緩過勁來,便聽他繼續說道:“所以爲了彌補這樣的短處,錢首長想出了一個戰術,就是密集陣。”

“何爲密集陣?”鄭廷不解地追問道。

“所謂密集陣嘛……”那名軍官指了指正端着槍瞄着城頭的幾名狙擊手道:“鄭將軍請看,一般的戰術,多爲三五名狙擊手在外圍各自瞄準目標進行射擊,此戰術在天氣狀況較好時十分好用,命中率也相當高。但若是天氣條件惡劣,不便於瞄準射擊,那麼我們就會採用另一種戰術,即集中十名以上的狙擊手,由一名指揮官統一指揮,確定目標後進行集中打擊,一把槍的誤差,就靠十把槍或者更多的槍來彌補,就算這個誤差不是兩尺而是兩丈,那也有極大的機率擊中目標。這種戰術,我們就稱其爲密集陣了。”

鄭廷聽了以後心中更是震驚不已,這戰術可不光是在天氣狀況不好時纔派上用場,其實只要是打擊某些重要目標的時候都可以採用這個戰術,以確保命中率。很難想像被十支以上這樣的步槍從遠處瞄準會是什麼樣的感覺,這麼遠的距離,恐怕連對手的殺氣都感覺不到吧?更別說提前作出什麼預判了。

說話間城頭上的負隅頑抗者已經被清理乾淨,鄭廷手下的部隊如狼似虎地衝進了城中。不過巷戰顯然不是這支部隊的長處,足足過了快一個時辰,纔有軍官向鄭廷報告,稱已經全面控制澄邁縣城。

鄭廷皺了皺眉頭,就算拋開搶奪城門的環節不算,這個作戰速度也遠不及海漢民團在臨高縣城的表現。鄭廷沉聲問道:“傷亡狀況如何?”

那名軍官抱拳低頭應道:“我方陣亡七人,傷三十餘人,斃敵七十有餘,俘獲二百餘人。”

“怎麼會傷亡這麼大!”鄭廷忍不住喝斥了一句。人家海漢民團打臨高縣城,一個兵都沒死就把城拿下了,輪到自己打澄邁的時候,作戰效果卻居然相差如此之大。這旁邊還有海漢的督戰隊看着,鄭廷面子上實在有些過不去。

“將軍息怒,此事純屬意外。”那名軍官連忙辯解道:“適才我方攻打縣衙之時,不曾想對方竟然在縣衙中澆上了火油等引火之物,待我軍進入之後才引燃,結果有數名士兵未能及時逃脫,纔有了傷亡。縱火者除當場身亡者之外,已經全部拿下。”

“什麼?放火!”鄭廷這下徹底坐不住了:“那火撲滅了沒有?”

“火勢甚大,縣衙內只有一口深井,提水不及,所以……”那名軍官也察覺到了鄭廷的怒氣,越說聲音越小,最後就說不下去了。

“簡直就是羣廢物!”鄭廷這下心情是徹底毀了。錢天敦還專門給他打了招呼,讓他一定要保全縣衙裡的各種文史資料,不要讓亂兵毀了這些東西。當時鄭廷還拍着胸脯給錢天敦打了包票,說是一定會完完整整地把澄邁縣城交給海漢。然而事情纔過去沒兩天,這就已經啪啪啪地打臉了。這縣衙都已經燒沒了,回頭再見到錢天敦,鄭廷該如何向他交差纔是?

“你們這不是丟的我鄭廷的面子,是丟了安南護****的面子,你們知道嗎!”鄭廷火冒三丈,將前來報信的軍官罵了個狗血淋頭。

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3261.第3261章3388.第3388章第1116章 鎮江堡第2361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第2319章第2232章第329章 決定出兵第五百零五章 環島考察結束第1184章 利益取捨第1459章 東江移民村第1936章第1341章 立場搖擺第六百零六章 事後追查第1745章 區別對待第2182章第2067章2447.第2447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2072章2704.第2704章2536.第2536章2893.第2893章第218章 越南之行(一)第1187章 市場狀況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2414.第2414章第1934章第344章 第三班 劍指南越3272.第3272章2422.第2422章第91章 錦衣衛(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變相軟禁第1961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3250.第3250章第四百二十七張 港區設防3197.第3197章第1202章 南方以南第四百一十五章 測試內容第七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交火第2029章第1080章 進展順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吃緊的財政2828.第2828章第1062章 順水推舟第333章 水陸並進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2153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循序漸進第1904章 繁榮背後第1797章 進入敵佔區2894.第2894章第1853章 長遠眼光2835.第2835章第36章 菜鳥第1582章 行騙題材第四百零四章 偶遇故人第九百二十二章 安不納島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3417章第2017章第2153章第八百四十六章 強行接管第1058章 另闢蹊徑第1091章 踢到鐵板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第2052章第359章 房產開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當家第1839章 戰義州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四百一十章 軍火貿易動向3199.第3199章第1049章 跨部門合作第2096章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1585章 僥倖脫身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活(三)3340.第3340章第2359章第1262章 看家護院第七百二十二章 巴達維亞城第六百零三章 遊漳州城第2365章2517.第2517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第1224章 人口問題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2858.第2858章第2341章第1711章 新出路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