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說服王尊德

1630年10月14日,大明崇禎三年九月初九,廣東肇慶。

雖然今天是重陽節,但兩廣總督王尊德一點過節的心情都沒有。一大早他就接到急報,稱瓊州府遭受海盜攻擊,損失慘重,需要廣州這邊立刻派兵增援,否則戰局結果難料。

消息是來自於瓊州府城派往廣州報信的特使,帶來的求援書信上蓋着瓊州知州的大印,應該是作不了假的。而且特使口稱儋州等地已經被海盜佔領,他離開瓊州府城時,城池已經被海盜從東西南三面圍困,守軍雖然力戰數場,但仍無法擊潰這羣裝備好得可怕的海盜。

關於這羣海盜的身份來歷,也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消息。這羣海盜是安南莫氏王朝的餘孽,一向只在安南北部的山區和沿海地帶活動,但今年不知道是發了什麼妖瘋,竟然直接把主意打到了瓊州島這邊來。而且這夥人並非是簡單的上岸劫掠,打下儋州之後竟然繼續向東推進,包圍了瓊州府城。而瓊州的駐軍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反倒是前後損失了好幾千人——如果把衛所軍裡那些空頭名額都算上的話。

毫無疑問這要算是近幾十年裡瓊州府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機,就算是前兩年廣東各地匪患四起,流寇最多時數以萬計,但也沒有鬧到丟掉城池的地步。沒想到瓊州島這次海盜入侵,竟然鬧到如此嚴重的地步。

最讓王尊德等廣東高官下不了臺的並不是丟了儋州等地,而是此事早在一兩個月之前就已經有了各種傳聞,種種跡象和消息都表明了海盜有很大可能性會攻打瓊州島。而且瓊州府那邊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向廣州發文求援,要求廣州這邊派出水師,前往北部灣清剿海盜,但最後並沒有得到廣州這邊的援助。而瓊州島當地的水師在出發半個多月之後依然沒有消息,看樣子已經是凶多吉少了。

如果是遭遇了突然襲擊,那麼丟了城池和土地,似乎還有情可原,但問題是這事早就已經曝光出來,而相關部門竟然完全沒有做出相應的準備,以至於駐軍甫一交手就一敗再敗,一直從儋州敗退到瓊州府城,如果瓊州府城也丟了,那真的就相當於失去了大明對瓊州島的控制權。而丟失疆土的責任,就算是兩廣總督王尊德也背不起,要是不想丟了頭上的烏紗帽,那就得想辦法儘快打退瓊州島上的海盜,奪回失去的土地才行。

事態已經惡化到現在這個地步,王尊德自然沒有辦法再坐視不管,當下便下令集結廣東的軍隊,準備打回瓊州島去。不過旁邊卻有人反對這種做法:“大人,據瓊州島來人稱,這夥賊寇兵力達數千之多,且裝備精良,多爲火器,當地駐軍完全無法抵抗。若是倉惶拉幾支廣州這邊的衛所軍過去,也未必能夠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望大人三思!”

衛所軍的真正實力是什麼水平,王尊德心裡還是有數的,這些部隊用來鎮壓一下小規模的民亂還比較有用,但要擺開陣勢打大仗,廣州這邊的軍隊也未必能比瓊州島的衛所軍好到哪裡去。不過有些事情並不只能從軍事角度去考慮,救不救瓊州島,這不單單是軍事問題,而且還是政治問題。

王尊德沉聲道:“瓊州島乃我朝南方門戶,萬不可丟,本官豈能坐視海盜在瓊州島肆虐?劉師爺,你若是想勸說本官不要發兵,那還是不必再說了。”

這位在王尊德面前建言的劉師爺,便是當初曾與駐廣辦有過來往的劉遷。前一年海漢在香港島南邊佔地建港口,就是走的這位劉師爺的路子。後來軍工部門也通過這個路子,陸陸續續賣了一批老式步槍和小口徑火炮給廣東的大明軍隊。當然這位劉師爺幹活也不是白乾的,由於他在王尊德面前說得了話,駐廣辦付給他的辛苦費也着實不是小數目。

而劉遷在大約兩個月之前,從駐廣辦這裡接到了一個大單。當時馬力科填了一張五千兩的不記名銀票給他,條件就是在下一次王尊德準備在瓊州島上動用軍隊的時候,由劉遷勸說王尊德,讓海漢民團去執行作戰任務。

那個時候海盜襲擾瓊州島的消息已經在廣州市面上傳開,因此劉遷認爲海漢的這個舉動大概是要藉機尋求海漢民團的合法地位,讓民團軍能夠從私人武裝上升到輔軍之類的地位。這個套路在大陸這邊大概是行不通的,但放在瓊州島上卻是有實現的可能性,因爲瓊州島上有大量的黎苗人口,而黎苗兩族的武裝,一向都是作爲大明官府的輔軍存在。既然已經有了先例,那麼把海漢人組建的民團武裝也列入到這個領域中,似乎也沒有太大的違和感。

既然這事情不算難辦,劉遷自然也就收錢收得心安理得。在他看來收這五千兩的銀子的代價,可比以前幾次替海漢辦事容易多了,無非就是在必要的情況下,替海漢吹捧幾句,讓他們先出兵去應對襲擾瓊州島的海盜而已。

當時劉遷並沒有想到局勢會在短短數十天之後就急轉直下,海盜不但打得瓊州島上的官軍毫無還手之力,而且還佔據了島北部的大部分領土,一副要吞下瓊州島的勢頭。而前幾天何夕親自入城找他,讓他儘快履行當初的約定,並且一定要說服王尊德讓海漢替代明軍。

今日不同往日,如果只是海盜襲擾,那麼官府讓地方上的民團進行一下防禦性質的作戰,那也是無可厚非的決定。但現在瓊州島的狀況是海盜的勢頭已經壓不住,而此時如果把海漢這個怪獸也放出牢籠,那最後的結果會如何,沒人能作出準確的預測。劉遷是真的很想把這五千兩銀子退給海漢人,然而他在此之前在廣州城外新置辦了一處莊園,又娶了一房小妾,這五千兩已經花去了大半,想退一時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了,只能是咬咬牙硬着頭皮上了。

劉遷當然不會就此放棄,繼續勸說道:“大人,即便要調動本地軍隊前往瓊州島剿匪,這所需的物資,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籌齊的。待我軍花上十天半個月籌備好物資開拔,那時候被海盜圍攻中的瓊州府城形勢如何,真的很不好說啊!”

“這個……”王尊德聽了這話不禁也有些猶豫。

劉遷說的的確是實情,如果說廣州這邊要調集六七千的軍隊,也不可能爲此抽完廣州城的駐軍,將廣州變成一座空城,勢必還得從周圍的州縣少量抽調駐軍。這調集軍隊就是一個相當耗時的過程,再加上幾千人人吃馬嚼,每日所需消耗的物資都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海的那頭是不是能夠提供補給,現在也難以預料,最穩妥的辦法肯定是要在出發前就籌夠援軍在瓊州島作戰需要消耗的物資,然後才渡海作戰。而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恐怕比調集軍隊還要更長,劉遷所說的十天半個月,還真不是誇張的說法。

劉遷見王尊德面色有些猶豫,便趕緊抓住時機繼續勸說道:“再有,我軍要去往瓊州島,要麼從珠江口乘船南下,要嘛就行軍至雷州渡海,但無論是哪一條路,都需要大量的海船才能實現。即便是從雷州南端渡海過去,這一來一去就是一天時間,分批渡海,有兵力分散之虞,同時渡海,又恐準備不了這麼多的船隻。何況那羣海盜有能力將數千人送到瓊州島上作亂,想必其海上戰力也不可小覷。如今海盜已經封鎖了瓊州海峽,我們派去的援軍在登島之前,搞不好就得跟這些海盜在海上先打一場了。”

王尊德心裡暗自一驚,跟海盜陸戰起碼還有得打,但海戰的話……那真是要好好斟酌斟酌了。前幾年珠江口海盜肆虐,前任總督也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而王尊德上任之後無疑是揀了個便宜,珠江口的海盜都被海漢人給打跑了。但廣東水師這幾年被海盜壓得一直窩着連水寨都不太敢出去,根本就談不上還有多少作戰的能力了。這要是派出去打海戰,結果如何還真是沒人敢打包票。

“那以你之見,當下該如何應對纔是?”王尊德此時也不敢妄下定論了,打算還是聽聽幕僚能出什麼主意。

“大人,海漢人早前就已經發了話,說要自行發兵驅離海盜,依卑職之見,此時倒是讓海漢民****上用場的好時機!”劉遷兜了一個老大的圈子,總算是說到了正題上面。

“理由呢?”王尊德將身子靠在椅背上,換了一個讓自己舒服一些的姿勢,準備好好聽下劉遷的見解。

劉遷見王尊德有興趣繼續聽下去,便連忙按照自己準備好的思路開始了說服工作:“其一,海漢民團兵強馬壯,據瓊州當地的消息,其戰力甚至遠勝官軍……”說到這裡劉遷看王尊德沒有表示異議,才繼續又道:“海漢民團在地方上也是一個隱患,想必大人也一直在考慮如何消除這個隱患,如今既然有海盜打到了瓊州島上,海漢人又自告奮勇要去出這個頭,倒不如就遂了他們的意願,順便消耗一下他們的實力,也能讓地方上少一點隱患。”

王尊德自然不會對海漢民團的戰力表示異議,民團軍前兩年的各種戰績,王尊德都是有仔細研究過的,對於民團軍的戰鬥力高於大明官軍這種看法,他也是認同的。但海漢人的據點在崖州這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而他們也似乎無意向外擴展,所以對海漢民團的存在這件事,王尊德一直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的。

但正如劉遷所說的那樣,民團的存在對大明官府而言,始終是一個不安定因素,何況海漢人在有錢之餘,還能自行造槍造炮,甚至連戰船也能造,這簡直就是應該治罪的行爲了。然而海漢人在崖州那邊已經成了氣候,儘管當地每年上繳的賦稅一文不少,但王尊德也並不是真的聾了瞎了,市面上關於三亞的各種傳聞,他也同樣有所耳聞。即便是刨去那些誇張的成分,海漢在崖州的影響力也已經遠遠超過了大明官府,這大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如何能夠消除海漢的軍事影響力,讓這羣人老老實實地做順民,這也是王尊德就任之後一直很頭疼的事情。儘管海漢人似乎很賣他的面子,該給官府掏錢的時候一點都不摳門,但王尊德依然認爲必須要想辦法降低海漢的武力水平才行。直接下令顯然並不會有什麼作用,即便海漢人口頭答應了,但崖州那地方已經是被海漢人經營得水潑不進,而王尊德也並不想逼反這羣危險的傢伙。

現在聽劉遷這麼一說,派民團去剿滅海盜,似乎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不管海漢民團有多強大,這打仗終究是要死人的,何況這種規模的交戰,所需耗費的錢財物資都不是小數目,官府能夠省一點,來年交給朝廷的賬目也就不至於搞得太難看。

不過王尊德聽完這段之後並沒有立刻下定決心,聽了之後只是微微點頭,示意劉遷繼續。

劉遷忙接着說道:“其二,海漢民團駐地至瓊州島北部失陷的地區,遠比從廣州這邊調兵要近得多,而且海漢人以海貿發家,其旗下的各種海船也足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投送兵力,運送補給的任務,此乃地利也!”

王尊德依然是點了點頭,認可劉遷的第二條理由。相比從廣州這邊調兵前往瓊州府城所需的數日航程,海漢民團從三亞地區出發,只要繞過半個瓊州島就能到達目的地。而且據說海漢帆船遠比福船廣船的航速都要更快,兩三日之間就可以抵達瓊州府城,這種速度應該是來得及對被圍困的瓊州府城進行救援了。

2633.第2633章第3417章第205章 父子對話2997.第2997章2415.第2415章第323章 軍官進修班第1423章 不謀而合2949.第2949章第2249章第八百四十八章 開門投降第255章 進口礦產3047.第3047章第2057章第1472章 北方航線(五)第八百四十四章 許心素的決心2902.第2902章第1657章 攻打馬尼拉(七)第1538章 金融機構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第1260章 說書先生第2038章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六十章 交易條件3282.第3282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懾作用3321.第3321章3058.第3058章2397.第2397章2372.第2372章第1421章 使命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第2173章2694.第2694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五百零一章 亮明態度第2191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幕後真相第2190章第1428章 三路齊發第2000章第3425章第1132章 反覆無常3253.第3253章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1053章 老闆駕到第1388章 秘書2670.第2670章第1640章 迅雷之勢3081.第3081章第3430章第336章 王湯姆的真實目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第208章 新來的小夥伴們第八百三十四章 潛伏者2637.第2637章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第19章 失敗的伏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參觀昌化3375.第3375章第345章 抵達會安第1627章 自1627年以來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兵訓練第1848章 深入合作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第1848章 深入合作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24章 勞改營(二)2823.第2823章第140章 抵達清化第400章 不服第1375章 抵達山東第264章 武裝遊行第322章 參觀考察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1716章 培訓期第1685章 西管局第1404章 去遼東3231.第3231章3200.第3200章第1533章 官方往來第八百八十六章 北方移民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1825章 冤家路窄2633.第2633章第272章 黎峒變化第1855章 學習與效仿第1442章 險情第1773章 靈活應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第1130章 懟上門來第1238章 破釜沉舟第2276章第1920章2471.第2471章2550.第2550章2465.第2465章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