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第3333章

石迪文的這番訓話,對陶弘方來說並不意外。他很清楚自己來南京後的第一項任務,便是從石迪文手中接管本地政務,好讓對方能從南京抽身返回杭州。

但要在一兩天之內接管一個像南京這麼大的城市,那又談何容易。更何況在此之前,陶弘方都是從事商貿方面的工作,還從未管理過地方行政,談不上有什麼經驗可言。

但這樣的安排顯然不容反駁,執委會的工作當然要比南京的地方事務重要百倍。石迪文簡單幾句交代完之後,便端茶送客了。

作爲手握大權的帝國高官,能爲陶弘方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給足了他父親面子。

陶弘方從石迪文的書房出來後,石成武告訴他,住處已經安排妥當,是離瞻園不遠的另一處府邸。

陶弘方乘車到了地方纔知道,石成武給他準備的住處也不是普通民宅,而是上一任應天府尹的宅子。大明撤出南京的時候,這府尹自然也跟着明軍一起走了,只留下這座空宅。

以陶弘方的職位,入住應天府尹的宅邸,倒也合情合理。

雖說應天府尹的身份比不了徐氏魏國公那麼顯赫,但府尹是正三品,全大明幾十個府,僅有應天府和京城所在的順天府設有府尹一職,其他地方均是正四品的知府爲地方最高長官。

因此應天府尹的府邸,居住條件自然不差,這府邸南北朝向五進院子,加上東西兩個跨院,不管是開會還是設宴都沒問題。宅子裡建有私家園林,各種生活及辦公設施也是一應俱全,幾乎沒什麼可挑剔的缺點。

唯一有些令他感到不太適應的是,這面積偌大的宅子,就只住了他和幾名從杭州帶過來的隨從,即便加上這裡的奴僕、廚子、車伕這些雜役,也只有十來個人而已,不免顯得空空蕩蕩,沒什麼人氣。

而提前送過來的除了陶弘方一行人的行李物品之外,還有大量剛剛送抵的禮品。

從附上的禮單拜帖來看,送禮的幾乎都是今天剛在瞻園會過面的本地官紳。看樣子他們甚至比陶弘方更早了解到關於他落腳地的信息,所以提前便將禮物送到了這邊。

不過這些人還算是有點分寸,沒有露骨地送來金銀財物,禮物大多是些文房四寶、書畫作品、本地土特產之類的東西。

陶弘方對此倒也並不陌生,他剛去到杭州的時候,當地社會名流也送了不少禮物。這些人送禮的目的倒不見得是爲了收買他,或是有事相求,很多人這樣做也只是隨大流而已。

畢竟別人都送了,就你不送,這樣特獨立行,豈不是招人惦記?萬一因此得罪了陶弘方這種名門子弟,更是得不償失。

陶弘方這時候也沒心思去清點禮物,簡單收拾一下便洗漱睡覺了。對他來說,接下來這段時間有得忙了,休息好才能保證有足夠的精力去應對繁忙的工作安排。

翌日,陶弘方在家中用過早餐,便乘車去到城東的管委會衙門報到上班。

儘管陶弘方已經預計到本地會有許多戰爭期間積壓下來的政務,但實際數量還是讓他不免受到了震撼。

應天府下轄各縣發來的求助公文,時間從開戰前直到近日都有。雖然那些申請應天府派遣援兵,請示是否可以撤離的無效公文都已經被剔除掉了,但擺在陶弘方面前的文件仍然多達近百份。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向南京申請援助救濟物資和糧食,以賑濟戰亂之後流離失所的大量難民。

有的地方難民數量已經過萬,這麼多人的吃喝拉撒,讓地方官府難以承擔,如果不施以援手,可能很快就會陷入新一波的混亂。

也有一些地區情況更爲嚴峻,因爲亂兵和流民作祟,地方治安陷入混亂狀態,請求南京儘快派兵肅清。

不過這樣的公文反倒是好處理一些,地方治安是石成武所負責的範疇,只需陶弘方批准意見,轉給石成武,讓他酌情派出部隊實施清剿鎮壓即可。

真正麻煩的還是賑濟戰亂所造成的大量難民,海漢在這場戰爭中佔領的新地盤,大多尚處於戰後重建階段,剛剛接手的海漢官員對當地情況的掌控程度,並不比陶弘方好得了多少。

許多地方的官糧和私糧都在戰爭期間被軍隊徵用了,如今不僅是糧庫中空空如也,很多百姓家中也沒了餘糧,地方官府只能將籌集賑濟物資的希望寄託在南京這邊。

上頭要是不撥錢撥米,他們在地方上也是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看着難民羣體越來越大。

儘管在此之前石迪文就已經從東海大區其他州府組織了大量糧草和物資運往新佔領區,但具體到每個縣及下屬鄉鎮村的運輸和分發,仍是相當繁瑣的工作。

而這些剛剛經歷了戰亂的地區,其運作效率顯然不可能和海漢治下地區同日而語。等物資運抵該地區時,難民數量往往要比先前上報的數字又上漲了一大截。

最讓地方上叫苦不迭的是,這樣的賑濟僅僅只是治標而沒法治本,難民們如果在一地等不來救濟,往往就會互相裹挾前往臨近的下一個地區。

而某地如果有發放救濟糧或是開設賑濟點的消息傳出,往往也會吸引周圍地區的難民大量涌入,導致當地的賑濟措施不堪重負。

南京之圍結束後,也開始陸續有得到消息的外地難民涌向這裡,只是受出入禁令所限,這些難民還無法大批涌入城內。

但即便如此,城外也已經開始出現了好幾處成片的難民窩棚,估計難民人數已經過萬,而且每天都還在以千人規模遞增。

當然也有一些情況較好的地區,已經開始組織難民返鄉,實施生產自救。但仍有很多難民因爲家產盡數毀於戰亂,不得不在外持續逃難維持生存,而他們所在的地方也因爲種種客觀原因,難以對這些籍貫不在本地的流民實施安置。

如何能讓這些難民儘快安定下來,恢復生產勞動,這就是擺在陶弘方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而相比之下,南京城內的情況反倒還算過得去。

畢竟這裡是執委會重點關注的城市,不僅駐紮有大量武裝部隊,而且物資供應也比較充足,加之最近新成立的警察局正在持續實施抓捕行動,城裡的治安已經基本恢復到戰前的水平了。

2990.第2990章3230.第3230章2482.第2482章第21章 碰頭會(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自由的代價2818.第2818章3401.第3401章第九百九十七章 安全部的使命3039.第3039章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1829章 無處下手2468.第2468章第157章 誰主誰客第2256章第1246章 甕中捉鱉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四百六十章 文化滲透3051.第3051章第2318章第1659章 攻打馬尼拉(九)第1668章 攻打馬尼拉(十八)第1908章 留學生活第1678章 特權機關第1640章 迅雷之勢2699.第2699章第1493章 無用信息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第2086章第1949章第149章 一盆冷水3331.第3331章第2248章第1693章 商界新貴3084.第3084章第2171章第1090章 利益衝突第六百章 調兵遣將3359.第3359章3412.第3412章3046.第3046章第1737章 暗中操作第八百一十一章 狙擊第2164章第九百三十二章 解決手段3174.第3174章第1173章 輿論陣地第76章 貨比貨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1516章 戰局變化第1444章 破局第2053章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2535.第2535章第117章 海外考察(四)第2267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第1450章 盡在掌握2893.第2893章第1350章 情報來源3170.第3170章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1068章 後續影響2442.第2442章3175.第3175章2625.第2625章第四百三十章 張網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1216章 南海銷金窟3412.第3412章第137章 新任巡檢(四)2389.第2389章2886.第2886章第1990章3382.第3382章第1199章 南下之旅(二)第90章 錦衣衛(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泉州狀況第2104章第2053章第1440章 前後夾擊第1488章 還手之力第九百四十五章 實際利益第2276章第1272章 無法成事3004.第3004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行動開始3221.第3221章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盤第2314章第2238章第九百九十三章 羅升東的家法第2055章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學考察3124.第3124章第2200章2859.第2859章第九百八十三章 隨機抽查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返三亞港2915.第2915章3182.第318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