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5.第3335章

陶弘方來時一心想着如何組織放糧賑濟,讓難民能維持生存,倒是沒仔細琢磨這其中的弊端,聽樊成超這麼一說,才察覺到自己的想法的確是簡單了些。

以目前南京城外的難民數量,官府顯然無法地給每個人精準地發放所需口糧,爲求效率,也只能採取目前這種定點定量集中發放食物的方式。

雖然無法保證每個難民都能吃飽,但這樣做卻可以保證儘可能多的難民能得到食物。

如果直接給難民發米,只怕有些人的米還沒煮進鍋裡,就要被身強力壯的人搶了去。

官府的人手有限,很難做到事事親歷親爲,但每天發放到各個施粥點的糧食數量基本都是固定的,能煮幾鍋粥,稠度如何,有沒有摻入砂石抵重,那也是一看便知。

只要官府的監管人員稍微負責點,對幾個施粥的地方看緊一些,雖不敢說完全杜絕截留貪墨,但至少能保證經手的糧商、運輸商,以及施粥的寺廟沒那麼容易玩花樣。

樊成超一邊帶路一邊介紹情況,陶弘方聽得連連點頭,心道還好這些下屬有這方面的經驗,辦事還算靠譜。要是一開始就讓自己來操辦賑濟事宜,難免會出現遺漏。

距離大報恩寺約莫還有半里地,陶弘方便看到寺廟外等待領粥的難民排成了幾條長長的隊伍,曲折蜿蜒,怕是得有兩三千人之衆。

陶弘方問道:“這邊是什麼時辰開始施粥?”

樊成超應道:“大人,大報恩寺這邊每日施粥兩次,分別是午時和酉時。”

陶弘方擡腕看了一下手錶,才上午九點過,距離午時還有足足一個時辰,便又問道:“離施粥的時間尚早,他們這就排上了?”

樊成超道:“大人,光喝兩頓稀粥肯定是吃不飽的,有些人吃完上頓就指望着下頓了,而且誰也不知道這頓吃完還有沒有下一頓可吃……就是被餓怕了,對他們來說,東西只有吃進肚子裡才能放心,天一亮就開始排上了。”

陶弘方聽到這樣的解釋,難免也有些唏噓。

這些難民在戰爭爆發前或許都是有家有產的普通百姓,但如今流離失所,只能指望着官府發放救濟糧才能勉強苟活下去,而且還看不到前方的希望,自然是毫無安全感可言。

樊成超似乎料到上司的想法,繼續說道:“大人,其實這樣對維持難民營地的秩序未嘗不是好事,你想想看,這些人早早來排隊了,也就沒心思折騰別的事情了。”

陶弘方點點頭,又繼續問道:“這些在隊伍裡維持秩序的人,是從難民裡招收的吧?”

他看到隊伍中有一些臂戴紅布箍的人,一直在慢慢來回巡視。但看其衣着打扮,又不像是自己人。

樊成超應道:“大人,我們沒有足夠的人手佈置到這邊,終歸得招一些人替我們做事才行。”

每天在各個寺廟門口等着領粥的人成千上萬,如果沒人維持秩序,這些難民可不會乖乖排隊排上幾個時辰,必須得有人藉助官府授予的身份,阻止那些試圖插隊搗亂的人。管委會衙門的人手極其有限,若是讓海漢軍來幹這種活,顯然是牛刀殺雞,如果從城裡僱人,那又得另行申請預算,所以從難民營地就地招人,纔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

這些人乾的活很簡單,無非就是維持一下隊伍秩序,幫着搬擡東西,所以也不用發餉,只要每天多給他們安排一點食物,讓他們吃飽就行。

眼見陶弘方在一衆海漢軍的簇擁之下緩緩走來,排隊的難民雖不知他是何方神聖,但看到樊成超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邊,也知道這個年輕人絕非等閒之輩,趕緊自覺退到兩邊,讓出一條道來。

大報恩寺的方丈弘進法師聞訊已經帶着一羣僧人出了大門,恭迎陶弘方的到來。

“不知大人今日造訪,老衲有失遠迎,還請大人恕罪。”

陶弘方趕緊伸手扶住躬身行禮的弘進法師,溫言應道:“法師多禮了,我也是今天臨時決意來大報恩寺看一看,就沒讓人提前通傳。”

這弘進法師低眉順目,看起來半點架子也沒有,但陶弘方卻不敢看輕對方。在大報恩寺當主持方丈,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幹得了的差事。

大報恩寺是本地歷史最爲悠久的寺廟之一,據說是始建於東吳年間,由孫權爲康居國僧人所修建,這也是江南地區的第一座寺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左右。

這座寺廟最早名爲建初寺,在晉代改名爲長幹寺,後來在後續朝代中又多次改名爲報恩寺、天禧寺、慈恩旌忠教寺等等。

明永樂年間,這處寺廟曾毀於火災,明成祖朱棣以紀念明太祖和馬皇后爲名,組織重建了大報恩寺及九層琉璃寶塔。

據說修建過程中動用了十萬工匠和民夫,耗費白銀二百多萬兩,歷時十九年方纔完工,並由朱棣親自定名爲大報恩寺。

弘進法師帶着陶弘方進入寺內,向他介紹目前的情況。

大報恩寺名聲顯赫,所以即便前段時間兩國軍隊在南京城下對峙,這裡也未曾受到戰火波及。但也正因爲如此,大量難民爲躲避戰亂,就聚集到了雨花臺附近的幾處寺廟,尤以大報恩寺這裡居多。

所以大報恩寺開始爲難民提供庇護的時間,實際上是從兩國交戰期間就開始了,一直持續至今,前後已有快兩個月了。

大報恩寺雖然背景深厚,家底殷實,但也架不住大量難民吃住。在兩國議和之前,大報恩寺就因爲收留了太多難民,已經快要撐不住了。

弘進法師想了很多辦法籌措糧食,寺廟自家的幾十畝菜地早就刨得乾乾淨淨,能吃不能吃的都煮進鍋裡,分給了難民和自家僧衆。

如果不是海漢接管南京之後向這裡提供糧食,那寺廟內外這些人也早就斷糧了。如今得益於海漢官府每天送來定量的糧食,總算是能勉強維持下去。

3367.第3367章第2336章2397.第2397章2489.第2489章3103.第3103章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1341章 立場搖擺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2655.第2655章第七百八十一章第292章 貿易談判(一)2782.第2782章第1974章第1177章 碰釘子2613.第2613章第六百四十七章 重返南日島第2036章2422.第2422章第九百四十章 戰略要地第2338章3374.第3374章3253.第3253章第1053章 老闆駕到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1260章 說書先生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第377章 翻臉動手3328.第3328章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第九百二十章 頭頓港第1995章第1890章 香港島第1024章 先遣隊(五)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第1856章 朝鮮市場2929.第2929章2424.第2424章3092.第3092章2885.第2885章第2041章3130.第3130章3064.第3064章第1109章 登遼海道第七百九十六章 移民與建設第24章 勞改營(二)第1420章 談判砝碼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2568.第2568章第1104章 芝罘灣歸屬2837.第2837章第1980章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3256.第3256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交手(七)3220.第3220章2826.第2826章第116章 海外考察(三)2772.第2772章第2345章第192章 駐廣辦的領導班子第1926章3360.第3360章第2061章2923.第2923章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2章 入夥第六百四十八章 島上夜襲第2233章第60章 鹽場公社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2101章2955.第2955章第七百零一章 無心應戰3230.第3230章第3453章2701.第2701章2928.第2928章第1661章 攻打馬尼拉(十一)第1320章 跟蹤與擺脫地1250章 戰後賠償第40章 港灣激戰(二)第182章 突如其來第2004章2389.第2389章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第1585章 僥倖脫身第1587章 社會關係2815.第2815章第1744章 武器與戰術3313.第3313章第1192章 返回舟山第2034章2565.第2565章2681.第2681章第九百五十九章 偵破進程第97章 自行車第20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