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0.第3140章

第3140章

1657年三月,廣東珠江口,香港島。

自1629年底,執委會啓動香港項目以來,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時間。隨着海漢與大明的貿易量快速增長,香港島也逐步成爲了珠江口海域最爲繁忙的貿易港之一。

來自海漢的各種貨物,有相當一部分是在這裡完成集散分銷,然後再分頭運往兩廣各地。因此兩廣地區但凡叫得出名字的大商號,幾乎都在這裡設有商棧。

而海漢控制兩廣地區之後,更是加強了對香港島的港口設施建設,讓這裡的貨物吞吐量較之以前又有了大幅提升。

早年間僅有幾個漁村的香港島,如今島上人口已經翻了近百倍,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從事貿易和海運。每日進出港口的各種船隻,數量甚至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兩廣貿易中心廣州。

香港島北部海岸的銅鑼灣,是海漢在島上開發的第一處商業港口,也是本地最爲繁華的區域。不過從幾天之前開始,銅鑼灣碼頭便以維修港口設施爲名,不再允許新到港的船隻停靠,而原本在這裡停泊的船隻也很快被轉移去了別的碼頭。

有消息靈通人士聲稱,將港口清空的原因並不是要進行維修,而是準備迎接從海南島過來的大型船隊,據說是有執委會的大人物將要造訪香港。

一開始並沒有多少人相信這種傳言,畢竟去年白克思纔來過香港,照理說大人物不會這麼頻繁地到這種小地方巡視纔對。

但當兩廣大區執政官馬力科帶着諸多官員也突然來了香港島,島上駐紮的海陸部隊全部進入戰備狀態,這傳言的可信度一下子就提升了許多。

跟隨馬力科來到香港不只官府中人,還有許多兩廣商界的頭面人物,也在這幾天不聲不響地出現在港島。

大批達官貴人涌入香港島,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本地提供給旅客的住處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條件稍好一些的旅館全都被訂得一乾二淨,帶院子的高級套房價格比平時漲了五倍有餘。

一些環境清幽,可供租住的私宅,一時間更是成了緊俏商品。一套三進院子的日租,竟然被各地涌來的豪客炒到了三千元以上。

不過真正有地位的上層人物,自然不用跟旁人去爭搶住宿資源,因爲這裡本就有他們自家的房產。

在銅鑼灣附近的香爐峰下有一片依山而建的莊園,佔地約有數十畝。其佈局坐南朝北,正對着香港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視野十分開闊。

這莊園是請了江南庭院名家設計督造,所使用的建材、傢俱,據說是從全國各地採購運來,集數百名工匠之力,前後耗時近四年才完工。

因其主人是兩廣第一富商李繼峰,這個莊園便被民間稱作“李園”。

不過李繼峰近年來身體狀況愈發不佳,已經很少離開廣州。所以這座耗資巨大的莊園建成之後,絕大多數時間卻是空置着,只是偶爾接待一些身份尊崇的貴賓暫住幾日。

比如上次執委會高官白克思造訪香港的時候,便是在“李園”下榻。不過在那之後,莊園便又迴歸到封閉狀態中。

時隔一年之後,“李園”再度開啓,這次入住的貴賓正是馬力科。

以他的身份地位,自然當得起這份特殊待遇。不過此次將要入住“李園”的並不只是他一個,還有即將抵達香港的執委會衆人。

“李園”裡有好幾個大院子,入住百人也不在話下,足以容納執委會高官及其親信隨從。不過終究地方有限,其他的隨行人員,如各部官員、商人、外國使節等等,那大概就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了,只能另尋住處,或是在船上將就一下。

反正船隊只計劃在香港待一晚,眼睛一閉一睜就過了,隨便找個地方對付着睡一覺也不是不行。

而李家作爲與海漢高層有着密切關係的兩廣首富,自然是不能缺席這樣的重要時刻,李繼峰雖然因爲身體原因來不了,但還是讓李奈作爲代表來了香港。

不過李奈並不是跟馬力科一起過來的,他提前數日便到了這邊,監督下人將“李園”內外收拾乾淨,做好接待貴賓的準備。

馬力科雖然來過香港多次,但其實也是第一次入住“李園”,審視這裡的居住環境後,不禁對李奈的準備工作大加讚賞。

“這地方空着實在可惜,應該把你家老爺子接過來,讓他也享受一下這裡的大好風光。說不定換個環境,他的身子骨也能慢慢好起來。”

李奈應道:“多謝馬大人關心。我爹的確是一直想來看看,等開春了,他狀況如果能好些,就把他送過來住一段時日。”

馬力科道:“難得執委會集體出巡,李老爺子卻不能過來見一面,着實有點遺憾。”

早年海漢派人到廣州開展貿易活動,成立駐廣辦,馬力科便是創辦者之一。他與李家打了多年交道,自然很清楚李繼峰父子與海漢高層的私交關係。

李奈也面露惋惜之色道:“我爹倒是想來,唉……聽說執委會此行北上,期間只在香港稍作停留,也不知道回程的時候還有沒有在這邊訪問的安排。”

馬力科點點頭道:“執委會這次北上的行程比較匆忙,要趕在國慶日到來之前抵達杭州,所以途中除了香港之外,在其他地方都不會再做停留。至於回程的安排,估計也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等船隊到了這邊,你就作爲地主,自行去邀請他們好了。”

李奈問道:“既然行程匆忙,爲何還要特地在香港停留一晚,莫非是有什麼重要的安排?”

馬力科也沒把李奈當外人看待,坦然相告道:“執委會前不久剛剛完成了人員更替,上邊對今後的發展方向有很大的分歧,這事你知道吧?”

李奈點點頭道:“在下從報紙上看到了,各位大人的討論很是熱烈啊!”

馬力科道:“新執委會接下來就要確認,今後幾年的國家發展大計,到底是向內還是向外。這對我們兩廣大區十分重要,我也是費了不少工夫,才讓執委會安排了這個行程,或許能借此機會,對他們的最終決定產生一些影響。”

李奈恍然道:“原來如此。”

(本章完)

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第2265章第2103章第343章 強行冤大頭2442.第2442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艱難處境3187.第3187章2441.第2441章2702.第2702章2444.第2444章2591.第2591章第323章 軍官進修班第2245章第2162章第1618章 何夕的要求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3019.第3019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第1158章 馬小姐第1565章 媒體宣傳第342章 繼續擴張3092.第3092章第1909章 境遇差異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第1143章 進退兩難第1745章 區別對待第1137章 塵埃落定第2203章第1505章 強者風範2376.第2376章第1370章 蠶食3334.第3334章第1844章 工作交接3415.第3415章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2472.第2472章第1685章 西管局第2352章第1640章 迅雷之勢第3429章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458章 大遷徙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2470.第2470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1272章 無法成事2702.第2702章第1864章 差距所在2894.第2894章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第1292章 炮火覆蓋3245.第3245章第260章 介入還是不介入2610.第2610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第1777章 一代名將第1551章 長遠眼光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2614.第2614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第1138章 收穫不小第2064章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第2135章第1354章 不得不防第1786章 惹不起第四百七十九章 港島開發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3437章第233章 拓殖鐵爐港第2323章2500.第2500章第2002章第1320章 跟蹤與擺脫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第1801章 難以逾越3246.第3246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與合作第163章 推銷大成功第1548章 收買高官第2242章3374.第3374章第1689章 掙表現第四百零九章 入職經歷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3433章3225.第3225章第1491章 應對乏術2582.第2582章第1910章 並不簡單第六百六十章 荷蘭人的應對第九百五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1264章 參考資料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第1408章 苦寒之地3354.第3354章